熊猫是猫吗,Mom大熊猫是猫吗

2023-02-13 16:41:04 105阅读

熊猫是猫吗,Mom大熊猫是猫吗?

不是,大熊猫属于猫科动物这种

内形

熊猫是猫吗,Mom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人见人爱的大熊猫,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它是怎样被世界知道的,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说道说道吧。

中国的国宝大熊猫,这个人见人爱的天生萌物,是中国最好的“形象大使”,在世界各地都是万众瞩目的动物明星,传播着中国的和平友爱。

始熊猫形象复原图

作为一种古老的动物,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800万年,它躲过了令大部分史前动物灭绝的第四纪冰川,所以熊猫被称为生物界的“活化石”。

19世纪中叶,一个来自法国的传教士,将他在中国四川宝兴穆坪发现大熊猫的故事第一次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也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国四川这一片云雾缭绕、森林密布的崇山峻岭之中。

大熊猫的故事,由此开始。

传教士阿尔芒戴维

在距离成都两个小时车程的宝兴县邓池沟山上,雾气缭绕之中,群山绿树掩映中,一座川西风格的建筑坐落在山腰上。远远看去,没有会想到那是一座教堂。

这座建筑的川西风格之中,不着痕迹地融合着西方建筑和宗教的韵味。

教堂陈列室里有一张别具特色的照片,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字:“大熊猫模式标本”。

照片摄自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从画面上看,在这个温度、湿度严格控制的房间里,世界上第一具大熊猫标本正以一种很舒服的姿势蜷伏在陈列架上。

一百多年过去了,它仍然保持着相当生动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向前探头张望,似乎在眺望着四川西部深山密林里的故乡。

这个教堂就是邓池沟天主教堂,是传教士结合当地建筑风格和气候等条件设计修建的一座中西隔壁的教堂,教堂建材皆取自当地木材,这是世界上罕见全木结构的天主教堂。年轻的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正是这位年轻的传教士开启的世界熊猫历史的新篇章。

正是在邓池沟天主教堂居住期间,戴维第一次发现了大熊猫,并把这种可爱的、神秘的生物介绍给了世界。因此,这个教堂堪称一座“熊猫圣殿”。

阿尔芒·戴维生于1816年,他的家乡在法国巴斯克地区的艾斯佩特拉。戴维的父亲有医生和庄园主的双重身份,业余爱好研究草药,对博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把对自然的爱好传递给了他的孩子们,尤其是第二个儿子戴维。

戴维从小喜欢探险,喜欢和自然亲近,尤其喜欢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22岁时,戴维到达巴黎,进入天主教遣使会的教士初修院学习,在那里,教会发现了这个年轻人在研究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于是,戴维被送到意大利古里亚的萨沃纳神学院学习和教授自然科学,在这里的十年培训和工作,教会了他制作标本,训练了他弹无虚发的枪法和用口哨声诱捕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绝活,使他成为了一个功底扎实的博物学家。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东方神秘大国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敲开了。“中国热”从19世纪20年代在西方兴起,到19世纪中期掀起了高潮。当然,古老的、封闭的中国,那时感受到的来自西方的“热度”,更多是野蛮的侵略和掠夺。在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中国大门以后,西方才第一次拨开虚幻的迷雾,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在这次野蛮、贪婪的侵略还在进行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巴黎宣布:“在世界的尽头,我们刚刚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帝国。”而他宣称的打开这个帝国的方式,是“文明和宗教”。1862年2月,身披着传教士服的戴维从马赛登上了远航的海船。他是巴黎天主教遣使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同时还是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法国科学院通讯员、英国皇家动物学会通讯员。

戴维出发前,遣使会把他介绍给当时在巴黎的社会科学院名噪一时的科学家和博物学家,他们每个人都提出了需要在中国了解和搜索的长长的名录。当时的欧洲科学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受到冰河作用太大影响的国家,中国保存的动植物种类对欧洲的科研人员极具诱惑。

戴维从上海登陆中国,后辗转到达北京。他本职的传教士工作并没有在日记中留下什么记载,他似乎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博物考察之中了。

在北京期间,戴维主要居住在西什库大街的天主教北堂。一年时间里,他考察了北京周边及京西的群山。在给巴黎寄出的第一批包裹中,包括了100多只鸟和6只哺乳动物。欧洲的科学家们收到这些标本后兴奋不已,他们预感到戴维正在打开一座紧锁了上千年的动植物宝库的大门。

1866年2月,在北京南海子的皇家猎苑中,戴维窥探到了一种被称为“四不像”的动物,据说,他花了20两银子买通了守卫的军士,弄到了一副这种动物的皮骨。在寄往巴黎的标本里附着的说明中,他写道:“第2467号:麋鹿。”

这一发现震惊欧洲,在中国的皇家猎苑里,养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瑞兽“四不像”!随后,法英德比等国家的驻清公使馆通过戴维或官方渠道,在1866年-1876年间从南海子弄走了几十只麋鹿到外国喂养。

南海子的麋鹿是中国最后的麋鹿种群。几十年后,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期间,这种生物彻底在中国消失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才从英国重新迎回了这个原产于中国的物种,目前在南海子公园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已经重新恢复了麋鹿种群。

就在整个欧洲科学界为麋鹿疯狂的时候,他们未能料想,戴维会在四川的深山里发现更加神奇的物种------黑白熊!

1868年,戴维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掌管西部各省教会经费的总管莫尼耶家,一个教会学生向他讲述了四川西部的种种奇特动植物,穆坪这个地名第一次进入了戴维的耳朵,那里的教堂成了他这次中国之行的目的地之一。

带着对川西地区强烈的探索欲望,戴维在1869年的1月到达成都。他先拜访了川西地区的平雄主教,这位主教曾在宝兴传教多年,他向戴维介绍了穆坪地区的一些特有生物,特别提到了一种被称为“白熊”的动物。根据《戴维日记》中的描述,这种“白熊”很可能就是大熊猫。“可能是平雄主教忠于教务,不像戴维那样‘不务正业’,科学意义上发现大熊猫的机会就这样留给了戴维。

1869年2月22日,戴维和青年传教士库帕一行从成都前往穆坪。这条线路大致就是现在的318国道,沿途风光壮丽,却是最典型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整整走了六天,戴维才到达了邓池沟天主教堂。

这座气势不凡的木结构教堂属四川西北部宗代牧区主教府管辖,当时的本堂神父杜格里特热情地欢迎了戴维,还特意为他在教堂里安排了实验室。

戴维一落脚就开始了考察工作,他心心念念的“白熊”却没有一丝踪迹。

直到3月11日,在戴维考察返回教堂的途中,一位姓李的地主邀请他到家里喝茶,在地主的家里,戴维被一张挂在墙上的黑白兽皮所震撼。

那张兽皮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黑毛如漆,白毛似雪。戴维意识到,这是一个从未被世人所知的动物新种。

主人见他痴迷地望着兽皮,便告诉他,这是在这一带的高山密林中隐藏的兽类,当地人称之为“花熊”、“白熊”。

戴维已经预料到这种“神兽”会带给他的无限荣光。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找到这种动物,一定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但是,寻找“白熊”的过程异常艰难。接下来的几天里,戴维像着了魔一样钻进那位李姓地主所说的高山密林里,但所获仅仅是一些当地“松鼠和星鸦”,他还在密林里三次迷路,险些丧命。

无可奈何之下,戴维转而寻求当地人的帮助,他雇佣了十几位出色的当地猎人,悬赏抓捕“白熊”。

这招很快见效,几天后,一位猎人给戴维送来一只幼年的“白熊”。被捕获时它还是活的,但到了戴维手中时,它已经停止了呼吸。

按动物分类学的严格规定,见到了皮毛,甚至见到尸骨,还不足以对这个物种作出鉴定。直到4月1日,猎人捕捉到一只“白熊”活体,终于呈现在戴维面前。

这是一只成年的野生大熊猫。与我们后来在动物园里见到的胖胖墩墩、雍容华贵的大熊猫相比,更显得生机蓬勃,矫健俊逸!黑毛如漆,白毛似银,实在令人着迷。

当天晚上,戴维就在灯下匆匆写下了寄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的报告。许多年后,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这份报告,戴维的兴奋之情依然洋溢在已经发黄的纸页上:“黑白熊(戴维提出的拉丁文新种名),据我的猎人说,其体甚大,耳短,尾甚短,体毛较短,四足掌底多毛。色泽:白色,耳、眼周、尾端并四肢褐黑;前肢的黑色交于背上成一纵向条带。我前天刚刚得到这种熊的一只幼体并也曾见过多只成年个体的残损皮张,其色泽均相同且颜色分布无二。在欧洲标本收藏中我还从未见过这一物种,它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可人的动物品种;很可能它是科学上的新种!”

可惜的是,大熊猫离开了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而饲养人员对它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在准备启程运往国外时,它得病不治而亡。戴维只能将这只大熊猫的尸骨制成标本。在制作标本时也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在日记中一再提到“潮湿是个大问题”。由于潮湿和助手的疏忽,采集的动物毛皮无法晒干,其中有的腐烂了,有的被虫子咬掉了,而他却无可奈何。已经制成的标本,包括他最珍爱的“黑白熊”,也因为潮湿而开始发臭。他不得不在放动物标本的房间里生着火,“简直不可思议。”他感到奇怪,写道,“特别是当我想到这是在夏天,而且地处北纬30度的地方,居然还要生火。”

经过种种努力,当戴维制作的黑白熊标本运达巴黎公开展示后,立即引起了轰动。每个物种发现的第一例标本,称为“模式标本”,最为珍贵。戴维带来的就是大熊猫模式标本。

从模式标本上,人们看到:一张圆圆的脸上,眼睛周围是两圈圆圆的黑斑,就像戴着时髦墨镜,而且居然还有精妙的黑耳朵、黑鼻子、黑嘴唇……简直就是戏剧舞台上化妆的效果。没有人见过如此神奇的动物,甚至有人怀疑这是造假的、拼凑的、染色的……即便是确认这是一个新物种的生物学家,也对戴维的命名有所争论。

“黑白熊”,顾名思义,是一种黑白两色的熊。它真的是一种熊吗?大猫熊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是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也是第一个给大熊猫作出“身份鉴定”的人。1870年《自然科学年报》第5卷发表了爱德华兹的研究成果。他根据熊猫的毛皮和骨架以及戴维的报告作出了结论:这是世界罕有的动物新种,初定名为“黑白熊”,但它并不是熊类,而应单独成立一个新的分类。爱德华兹当时并没有提出这个新分类的明确名称。后来经过更深入的研究,自然历史博物馆《关于哺乳动物自然历史的研究发现》合刊(1868-1874)发表了他的新论文《对中国和西藏东部动物研究》,对大熊猫做了权威性的表述:“就其外观而言,它的确与熊很相似,但其骨骼特征和牙齿的区别十分明显,而是与小猫熊和浣熊相近,这一定是一个新属,我已将它命名为猫熊属(Ailuropoda)。”

爱德华兹论文中提到的小猫熊,是1821年在喜马拉雅山麓发现的,和大熊猫一样以竹子为食。它当时被归入熊类,脸型像猫,因而得名猫熊。“黑白熊”被发现后,生物学家认为这两种动物有很多相近之处,可划为一类,为区分二者,就将先发现的体型小的称之为小猫熊;

小熊猫

与之对应,大熊猫最初的直译名字应该是“大猫熊”。

发现大熊猫的戴维,也是第一个描述大熊猫生活习性的人。发现大熊猫纪念日被定在了1869年4月1日,

这一天,戴维见到了活体熊猫,对它进行了第一次科学的描述。阿尔芒·戴维因此成为载入史册的生物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地理学会大师”、“大熊猫教父”等称号接踵而至。

然而杀戮也来了

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这些欧洲慕名而来的猎人,将熊猫杀死,运回欧洲,高价交易,这是熊猫的灾难。

熊猫到底是熊还是猫?

答案是大熊猫是熊科动物,不是猫。也不是色盲,熊猫可以区分出颜色。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

狮子和老虎为什么不吃大熊猫呢?

大熊猫:你也不打听打听,我以前叫啥,豺狼我能对付6、7个,牙齿咬合力1300N,排位老三,还有一双“铁沙掌”,吃起肉来更是怕吓到小朋友。

大熊猫作为我国有国宝,一直以来都是过着包吃包住“养尊处优”的生活,晒晒太阳,打打滚,羡慕了很多年轻小姑娘。因此软绵绵的大熊猫一直被人们误认为光有可爱的外表,除了爬树,毫无战斗力可言。

其实,大熊猫发起怒来危险性极高。

大熊猫:别看我平时吃素,吃起肉来怕害到你一直以来大熊猫都只吃竹子,天天吃素还长得肥嘟嘟,好像没有见过它吃过肉,但是没有见过,就不代表它不吃肉。

大熊猫属于杂食性动物,和狮子、老虎、豺狼等猛兽一样被归到哺乳纲、食肉目科下。

70~80年代,大熊猫因为大规模的“竹子开花”,开花后的竹子大片大片的枯萎,熊猫们被逼吃肉。它们闯进附近的村庄,把村民家里的牲畜祸害了一个遍。好在当地村民懂法,用羊肉,猪肉把大熊猫诱回了山下,并集中饲养起来。

野生大熊猫吃牛羚肉

你可能觉得,大熊猫只是在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会选择吃肉,那你就错了。即使有竹子吃,野生大熊猫也会偶尔也会开个荤,偷偷给自己加餐。

2011年,野生大熊猫被人类拍到啃食动物尸体的“馋照”,在网上还引起过小规模轰动,完全打破了大熊猫平时萌宠的形象,可谓了人设崩塌。

其实,对于熊猫来说,偶尔吃个肉是很正常的事,只是它们吃肉的样子很少被人发现而已。

曾有人在熊猫的粪便中发现过各种野生动物的残骸,就算是在动物园里的有吃有喝,饲养人员也会专门给熊猫喂一些碎肉加餐。

事实上,很多平时里只吃素的动物会偶尔给自己开荤,毕竟作为杂食性动物,吃肉是天生的,更何况它们本来就是野兽。

只不过熊猫作为一只野兽,曾经也发誓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在饲养过程中,大熊猫唯一的食物来源都是竹子,365天,一日三餐,竹子占食物总量的99%,但是直到现在,大熊猫一直保留着一副“吃肉”的身体。

比如:大熊猫的消化道结构和其它的肉食动物一样都很短,而草食性动物的消化道都十分崎岖,像牛和羊这类反刍动物还能利用自己多个胃室反刍,进行二次咀嚼,但是大熊猫没有。它们只有单胃,结构也极其简单。

所以,大熊猫的粪便,拉出来的叶,还是那个叶,枝还是那个枝,甚至还带着竹子的清香。

研究也表明,竹子只能在大熊猫的肠道中停留4-12小时,大熊猫肠道基本无力降解竹子中的纤维素。

因此,不少聪明的商人,利用大熊猫的粪便,通过加工后制成了卫生纸,贺卡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就曾推出过一款“大熊猫便便纸”。商品名就为“Panda Poo”,售价为每盒43元。

不知道有人用过没有。

很多人会误以为大熊猫和小熊猫有着什么亲近关系,毕竟他们都以吃竹子为生,还都在四川地区生活,但是他们真的啥关系也没有。

而且早在4000多万年前,大熊猫和小熊猫就分道扬镳了。

大熊猫的祖先,正儿八经吃肉的猛兽。

在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禄丰始熊猫,登上了舞台。那时始熊猫也还是杂食性的,而且有着很多食谱,直到700万年到200万年前,始熊猫才开始变成一位素食主义者。

眼尖的人可能会问,它们既然是吃肉的动物,为什么把肉作为主食了,反面要去啃又干又瘦的竹子。

这个问题,同样好奇地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食不知肉味,对肉类没有感觉,犹如一台没有感情的竹子消灭机。

大熊猫之所以很少吃肉,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匮乏,导致它们渐渐丢失了一个叫T1R1的基因,就尝不出肉的鲜味。而在野生环境中,吃竹子比吃肉容易得多,还没几个动物来抢。

从这一方面而言,大熊猫又是食草动物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大熊猫从来都是吃肉的,并且和食肉类动物没什么两样。

大熊猫的战斗力:排行老三,铁我都能啃我们知道,吃肉的动物战斗力就没有差的,既然大熊猫也吃肉,那它的战斗力怎么样了?

这么说吧,大熊猫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始熊猫曾经和古猿,剑齿虎等猛兽一起组过队,下过副本的,当时这个队伍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剑齿象古生物群”。

不过和其它队友比起来,始熊猫由于防御能力较低,并不是主攻型队友。

遗传了祖先好战的基因,到了大熊猫这一代,其实力也相当强悍。

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们曾经就发现了大熊猫下副本的优势。司马迁在《史记.五帝纪》中记载过黄帝打炎帝时,曾组织过一支猛兽大军,其中就有大熊猫。

而在当时,大熊猫可不叫大熊猫这个“熊不熊,猫不猫”的名字,它有一个比它们祖先始熊猫更为拉风的名字:食铁兽

《山海经》中记载:“南方有兽,名曰啮铁,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

它还曾经是另外一个猛人作过搭档,这个猛人就是蚩尤。

当然神话故事不可全信,但是作为“食铁兽”,大熊猫真的可以吃铁吗?

1981年8月,一头名为莉莉的7岁雌性大熊猫,把装食物的铁盆咬成碎块吞了下去。莉莉的举动可把当时的饲养员给吓坏了,想找兽医帮助取出来,结果莉莉已经将铁块排出来了。

事实证明,大熊猫真的是能吃铁!

不得不服,大熊猫铁都咬得掉,还能顺利地排出来,会怕老虎和狮子吗?

大熊猫的战斗力主要在三个方面:

1、咬合力强,牙齿锋利

研究表明:大熊猫的咬合力1298.7N,裂齿咬合力1851.9N,在猛兽当中排第三名。狮子为1314.7N,2023.7N,老虎为1472.1N,2164.7N。仅是比老虎、狮子略低一点儿。

虽然在咬合力数值上,大熊猫略逊于狮子,老虎,但它的牙齿锋利程度比这两个食物链顶端的猛兽都高,老虎狮子也没见谁能咬得动铁的。这谁敢去招惹它,更别说去吃它了。

当然,以上战斗力仅限于成年大熊猫,对于熊猫宝宝和老年大熊猫来说,战斗力就廉颇老矣。

2、掌功深厚

成年的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一只野外熊猫体重大约在60kg到100kg之间,体型在1.2-1.8米之间,饲养的体重在80kg-130kg。另外,它们虽然没有像老虎一般锋利的爪子和发达的四肢,但它们有比熊还要有杀伤力的手掌。

当它们遇到危险时,会背靠大树或岩石防御的姿态,对来犯者顺手就是“铁沙掌”一挥,轻则重伤,重则丧命,再怎么着不计,也可以把对方拍晕。

3、防御力强

大熊猫防御力很高,皮也超厚,脂肪也多,最厚的有10mm。去动物园可以经常看到它们从数米高的树上摔下来,拍拍屁股就走了。

虽然它们行动缓慢,一只野生的大熊猫,平均每小时的移动距离也只有20米左右,但是它们滚的速度很快,加上大熊猫所生活的地区是高山之上,自己又皮实,还会爬树,所以它们防御能力相当强。

打不过,但跑得过。

当然以上3点都是理论数据,毕竟谁也没有真正见过熊猫打架,但这足以说明熊猫的战斗力很强悍!

为什么狮子和老虎不吃大熊猫:不是不吃,是没得吃实际上大熊猫成年后,很少会遇到天敌,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天敌,而是因为一些猛兽的生活区内,没有大熊猫。

一、中国没有狮子

大熊猫主要活动区域是四川,限于秦岭一带。而狮子虽然在远古时期在非洲、亚洲、欧洲都有分布,但是十几万年前,亚洲狮子就灭绝了,后来非洲狮子再次来过亚洲,但并没有进入中国,基因学研究表明,在人类文明诞生(8000年前)之后,中国境内就没有狮子。

而中国的狮文化,包括“狮字”的由来,一是因为狮子被作为贡品献给了中国,二是因为佛教东传入中国的原因。

二、老虎吃不上大熊猫

至于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华南虎,虽然在一定的可能性上,华南虎会遇上野生大熊猫,但华南虎未必是野生大熊猫的对手。

这一点可以参考东北虎对棕熊。

老虎对棕熊,由于棕熊个子大,雌虎极少能捕杀棕熊,雄虎一般也不会去惹成年的公棕熊。而现在野生大熊猫虽然并没有过实战老虎,但从战斗力上分析,野生大熊猫不比棕熊差,加上它们会爬树,会滚,就算打不过,也能逃跑。

现存唯一的一只棕色大熊猫,陕西秦岭大熊猫

所以,狮子和老虎因为地理原因,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不是不想吃,而是遇不上大熊猫,没得吃。

大熊猫的主要威胁如今,对野生大熊猫造成威胁的只有花豹和豺群。

一般来说,四川那边的豺狼,普遍也就20-30斤左右。一只成年的雄性野生大熊猫可以一次对峙6-7只豺狼,不说能对豺狼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至少能一巴掌拍晕,全身而退。

但也并不是说,熊猫就没有危险,如果面对更大的狼群,熊猫可能就成了对方口中的肉,要不然熊猫也不会越来越少。加上人类的保护,有熊猫地方就不会有凶猛的肉食动物,如果熊猫真的面临着危险,也有人类的救治。

比如,潘文石教授就曾经从豺群口中救下过熊猫,把它治好后又放归野外。

因此,别看熊猫长得一副人畜无害靠卖萌为生的样子,实则它们战斗力超强,在野外,在人类的监护下,大熊猫几乎没有天敌。

写在最后:达尔文曾说物竞天择,任何动物都避免不了有天敌的存在,也就免不了处于食物链中弱的一方,被吃也是符合自然规律,正常来说,人类不应该过多的干涉。

但是,熊猫不一样,作为濒危物种,人类有义务保护它们的安危。因为一个物种的消失,也是对自然不可逆的伤害。

更何况,目前大熊猫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代言人,它用黑白相间的可爱身躯治愈了全世界人民的心灵。

如果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可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

您的回复,关注和点赞,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不是猫。因为猫属于猫科动物,而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