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电影,电影狂怒的美军

2023-05-28 04:00:04 61阅读

慰安妇电影,电影狂怒的美军?

狂怒这个片子里的美军确实不再像以前那些二战片里的美军那样形象光辉美好,狂怒里面的美军,肮脏,狼狈,对生命极度漠视,给人一种残暴冷漠的感觉,美军兵营泥泞,血水遍地,可以说影视上的这两种美军都不符合历史,以前的作品把美军表现的都是爱找人聊天的善良大兵,狂怒里则仿佛是把美军带回了中世纪,野蛮冷酷。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佳电影题材,不过呢,虽然战争中所有人都很努力,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出个人英雄主义。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最容易出孤胆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驾驶一只虎式。但你们最后败了,无论驾驶什么都不会拍成英雄电影,真不好意思。(不过仍然有《泥泞中的老虎》)在胜者阵营,最常规的坦克谢尔曼和T34都无法单独作战。作为集团军的一部分,就不好拍电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这样,设计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情况,英雄主义才能出来。) 虽然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但最终定义坦克电影的是网游《坦克世界》这部电影刚上映,赞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谢尔曼。就是普通的M4A2炮管上刷“FURY”字样。普通谢尔曼是免费的,“狂怒”卖30美元。当得知《坦克世界》是赞助商以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对它的评价从3分上升到5分。这根本就不是装甲战电影!是坦克电影最正统、最纯粹的坦克电影,像《坦克世界》一样纯粹。

仅举一例,这部电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国当年缴获的,用的谢尔曼都是从博物馆里开出来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着走了一圈,根本没用上。

慰安妇电影,电影狂怒的美军

这个故事设定在1945年4月这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别做傻事,美国坦克在德国不会出现以少敌多的悲壮情况。这和设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样。

这时,盟军已渡过莱茵河,苏军在东边筹备柏林战役。希特勒已搬进地堡,正在为斯坦因那筹集不到部队发火(元首的愤怒),他将在月底自杀。美军在心理上想赶在苏联以前攻进柏林,但隐约知道赶不上了。

主角们所属的第二装甲师属于第12军,是先锋中的先锋,所以有很多孤军深入的描写。这时他们在汉诺威(Hannover皮特车长的喝醉笑话),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务是与苏联会师,把德军切断。

小任务是清扫战场,消灭残兵,巩固阵地。

作为指挥官,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任务,他们从非洲打到意大利、诺曼底,最后打到德国本土,都到这个时候了,其实唯一的任务是把手下人安全带回家。

皮特车长一开始说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为此他逼小机枪手杀战俘也能被原谅,观众也都希望他快锻炼出来,别影响大家活命回家。最后车长出尔反尔,是这个结局,真想掀桌。

电影一开始皮特杀了纳粹,放走一匹马。从此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电影中不可分割的符号。

然后凑齐成员,坦克上路。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谱、非常精彩的。一辆坦克出门就被炸了,这是德国步兵针对坦克发动的唯一一次有效攻击,也是任何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这可惜这是电影中德国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剩下的四辆坦克占了三种谢尔曼型号,还有一辆装备了当时应该已经不用的M3短炮筒。这明显是放杀必死,小分队每一辆车型号都不一样,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个任务开始,这些车突突突地在战场上收集散兵,很真实也很好玩。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战,也是最真实的一场戏。

这时我还想,开场半小时就出这么场大戏,后面的压轴得拍成什么样啊?难道今天将看到改变我人生观的那部电影吗?结果,呵呵。

然后进入城镇,触发剧情,队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继续往前推进,遭遇一辆虎式!发生了一虎战四谢的电影史奇迹。奇迹的点在于五辆车都是真实的,那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还能动的真实虎。

具体战斗过程是这样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这里就比较网游了,双方都是光杆坦克,为了画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冲出掩体,在平原上对峙。美军的设计思路是,8-10辆谢尔曼可以对抗一辆虎。三辆谢尔曼排成一排,直线往前冲的精神,除了服务观众也没什么更好的理由。虎式正面刀枪不入,没有主角光环的A1、A4三辆车秒毙。主角车超人化,在极近的距离绕到虎式后面,连开两炮灭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这段坦克战设计得很卡通,是为了让你看个爽的,挑毛病就没意思了。唯一一辆坦克继续去完成任务,给后续部队清理一条路。还没提到,这辆车上没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坏了履带这部电影也没出现过机械师,小毛病由装填手随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满孤胆英雄气息的一辆坦克。

现在履带断了,他们也要自己修。相信观众也想看看,他们五个人打算怎么空手修履带,可惜没有这个机会,远处来了3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

神一样的压轴大戏开始了,车长出于对纳粹的憎恨,拒绝躲进丛林,决定用一辆坦克战300步兵当然,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300个步兵,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弹的、喜欢在坦克狭窄的视角里走来走去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种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开坦克盖子一定要往里看一眼,然后被爆头。没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扔个手雷什么的(除了最后)。而且都是面对机枪也不匍匐的好汉。

一辆虎守住一个阵地并非神话,不过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维修人员。谢尔曼的设计不是用来防守的,在不能动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铁棺材。加上这时美军占绝对优势,死守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地方必须死守。条件是五个人、轻重两挺机枪、一门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动的坦克里,你能想出个别的战术吗?

不过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这部电影就没意义了。

最后还有一个杀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间有个资深狙击手。各种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动不已。

在这部崇拜圣坦克的电影中,演技绝对拯救了剧情。剧情线很弱,但是利用细节增加了人性深度。

纪录片二十二票房收入已过千万?

从2014年1月拍到7月,摄制团队30多人,跨越五个省,拍全了22位幸存者。该片在拍摄的2个月以内,导演运用节制的拍摄手法,严格遵守老人作息时间,在不打扰老人日常生活的方式下完成了拍摄。除此之外,剧组成员及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为老人送去了药物、轮椅等物资及善款。

拍摄这部纪录片时,郭柯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走访了22个“慰安妇”幸存者。最终,他根据身体健康状况、表达能力和个人经历,重点选取了4位幸存者,分别是湖北的毛银梅、海南的林爱兰、海南的李美金和山西的李爱连。

8月14日上映首日,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排片从1%升至1.5%,单日票房最高纪录破2600万。截至2017年8月18日8:30,《二十二》累计票房达到6664万,已经打破了国内院线纪录片票房纪录,超过此前的最高纪录获得者《我们诞生在中国》(6660万)4万,截至2017年8月19日,该片票房突破1亿元。

导演郭柯这样表示票房收入的处理,会捐给上海的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苏智良教授做这个研究已经几十年了。我刚开始也是认识了苏教授,他给了我这些老人的联络方式。然后去老人家里面,你会看到她们的这些子女,一说苏教授都认识,因为苏教授每一年都在资助她们。中心每年都会收到好心人的捐款,苏教授定期就把这些钱给老人汇过去或者送过去。其实我觉得钱应该捐给苏教授,但是票房现在超出预期很多,那么我的收益也会多很多。以前我以为捐个几十万应该差不多,现在肯定要超过,所以我也得重新思考,到底应该怎么捐,分批次还是其他的方式。

当然我们的微博也会公布,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也会公布钱的去向。但是钱多了可能我会慎重一点,因为钱多了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将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中,可能这个是最重要的。

女人比男人柔弱很多?

“战争请让女人走开”,然而女人作为人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战争来临时,又如何能够置身事外?可以说,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战争,有战争的地方就必定有女人,而女人却恰恰是人类战争中最悲壮、最悲惨的牺牲品。

在人类战争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范围最广、伤亡最大的战争,没有之一。在二战中,全世界共有5500万-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女人。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不断壮大,参战各国的伤亡也逐渐到达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于是,女人无论是愿意或被迫,纷纷走进了原本不属于她们的战争。

德国女兵

在1935年之前,德国一直是不允许女性服兵役的,但是希特勒的目标是征服全世界,光靠几百万德国男兵肯定是不够的,因此希特勒就将 《国防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德国女性也有服兵役的义务。德军这样做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男兵,将军队中所有的杂务后勤全部交给了女兵,当时德军给德国女兵起了很神气的个名字,叫做“国防军女助手”。

当战争到了1943年是,德国战场上的兵力已经明细的捉襟见肘,德军统帅部在无奈之下,被迫将防御本土的部队调往战场。为了弥补这部分空缺,德国的留守妇女、女学生纷纷被动员参军,她们主要从事于防空、通讯、间谍、装备维护等领域。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总共有近五十万女性从军,但即便是到了战争的后期,希特勒也没有将女兵派往前线参与作战。

虽是如此,德军女兵仍有近一半的伤亡,其中主要伤亡来自于德国的对手,那些在战场上被德军欺负过的军队,就将满腔的怒火发泄向了这些德军女兵,据记载在1945年4月24日到5月5日短短的11天时间里面,就有11万的纳粹女兵惨遭侮辱和杀害。

日本女兵

日本在二战中的女兵并不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日本的女性在二战在中,却为日本立下了意想不到之功,起到了男兵门起不到的作用。日本虽然同他的盟友德国有着极其相似的国情,都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但日本的做法却有别于德国。

二战中日本女人除了在本土担负起所有的后勤工作外,还被征召来中国,在东三省组成了“开拓团”(据说日本投降时,很多日本女人都嫁给当地的中国男人,而且是男人就行)。而年轻的日本女人则从事日军中的“慰安”工作,成为不穿军服的军人,这也是为何二战中日本女兵不多的主要原因。

日本在战败后,麦克阿瑟带着美国大兵入驻日本,准备着手解决日本的战后问题。此时的日本为了讨好美军,由政府投资建起了众多的国家级别慰安所,供入驻日本的美国大兵享用。当战场的硝烟散尽之后,这些无所事事的美国大兵,在惬意的游览岛国风光、品尝岛国美食的同时,也在享受着这个岛国的美人。

战后的日本一片萧条,做慰安工作至少还是有饭吃的,日本政府就用“公务员待遇”吸引那些年轻的日本女人,前来国营的“慰安所”工作,成为了享受政府津贴的慰安工作人员。

苏军女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无疑是人类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苏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恐怖的伤亡数字,因此,苏军统帅部组建了人类史上最为庞大的女兵部队参战。至二战结束时,苏联共征召了80多万名女兵,其中的绝大多数是少女,最终有近四十万女兵血洒疆场。虽然苏军女兵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伤亡,但在战争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受到长期歧视女性的影响,苏军女战士连一条军裤都不配给,她们只能穿着短裙去冲锋陷阵,用她们的青春和鲜血保卫国家。

苏军女兵虽然是女人,但别忘了她们是战斗民族的女人。当她们的国家和民族受到外来者的侵略时,她们就成为了战士,成为了视死如归的战士。牺牲了36年才找到遗体的“空中百合”丽达·李托娃、《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不幸陷入沼泽中牺牲的丽莎、被德军的匕首刺入胸口而牺牲的索尼娅、在战斗中牺牲的嘉莉娅、为了把敌人从受伤战友身旁引开而牺牲的热尼亚、在激烈战斗中受了重伤、但为了不拖累战友而悲壮结束了自己生命的丽达,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苏军女战士,她们各自绽放着她们的青春和美丽,最终却在残酷的战火中凋落。

柳德米拉是苏联红军中的美女狙击手,她在二战中共击毙了309名德军官兵,其中包括36名狙击手,她被排在了二战十大狙击手中的第七位,也是前十位狙击手中唯一的女性。苏德战争爆发后,柳德米拉加入了苏联红军第25步兵师,成了一名步枪狙击手。在一次身负重伤后,她多次请求再次上阵杀敌,但未被批准,从此柳德米拉离开了她熟悉的战场,离开了她心爱的步枪,战后被晋升为少将。

相比起前边的几位苏军女英雄,柳德米拉无疑是幸运的,在她去世后,人们在她的纪念碑上刻上的墓志铭是“痛苦如此长久,像蜗牛充满耐心的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还有哪些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电影?

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电影盘点:

《归乡》《音叉》《天尽头》《穿上花鞋》《黎明之眼》《天皇的礼物》

《南京!南京!》《军妓慰安妇》《渴望的画作》《最后的慰安妇》《慰安妇集中营》

《慰安妇七十四分队》《拯救慰安妇的美国女人》

简介:

1、《地狱究竟有几层》

日军皇牌记者秋山和美曾立志为日军侵华的“大东亚共荣圈”作贡献,为此,她同著名教授为人正直的父亲秋山泓发生争执。为了解开随军慰安妇之谜,秋山和美乔装须眉潜入看管森严的慰安所作实地采访。她的胆大妄为令其男友中村心惊胆颤,遂劝她不要玩火自焚。可秋山和美坚持把调查来的绝密材料,写了长篇报导《地狱中的慰安妇》,为此招来横祸——她身为中国人的母亲遭日本情报部杀害,父亲悲愤不已自杀身亡,她也惨遭追捕而落入情报部的魔掌,被强奸后送入慰安所充当慰安妇。在这期间秋山忍辱负重,为揭露日军侵略者的兽性行为,她撰稿不缀,至死不悔。

2、《黎明之眼》

21世纪初,日本律师浅野尚受脑科医生女友张敏委托,将年迈的刘和美即秋山和美接到南京,准备把她在慰安所的惨痛经历公诸于世,向世人揭露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但刘和美脑部有残留金属弹片,只能采用催眠干预来治疗她的失忆。在催眠状态中,刘和美渐渐回忆起自己作为日本随军记者,潜入慰安所写下慰安妇的真实报道而被追杀,在逃难的过程中,与丈夫女儿走失并再次被送进慰安所的痛苦经历。影片最后,经过催眠的刘和美的忆述,张敏发现刘和美有可能是自己的外婆,最终一家人得以团聚。

3、《鬼乡》

影片剧本根据朝鲜慰安妇历史亲历者姜日出的口述改编而成。影片中,14岁的朝鲜少女正敏、英熙以及同龄的女孩们被日军强制离开家乡,送到位于中国牡丹江的日军慰安所,惨遭日军士兵蹂躏。正敏在逃跑中帮英熙挡下子弹,永眠他乡。多年后,幸存下来回到祖国的英熙,在晚年偶然认识了一个可以通灵的女孩,女孩帮助把正敏的亡魂接回了家乡。最后少女正敏和老年英熙紧紧相拥。大山依旧静谧,一切仿佛都是1943年灾难发生前的样子。

4、《芦苇之歌》

片中共记录6位阿嬷疗伤过程,个个血泪斑斑。片中也记录了妇援会为阿嬷圆梦过程。秀妹阿嬷化身空姐;满妹阿嬷当起交通警察;莲花阿嬷进录音室录唱片。身为“马迷”的小桃阿嬷,为马英九织围巾,亲手送给偶像。

5、《阿嬷的秘密》

《阿嬷的秘密》访问了13位当初受骗前往南洋从事慰安妇工作的阿嬷,她们叙述了那段惨无人道的生活,仿佛置身人间炼狱,至今仍心有余悸。战后她们回到自己家乡,无奈多半已无法生育,其中受创最大的莫过于心灵的伤痕,“慰安”这个梦魇让她们一生都难以平复,连自己最亲近的家人,都令她们难以启齿。

6、《三十二》

广西桂林的97岁老人韦绍兰,是中国20万“慰安妇”的幸存者之一。镜头跟随老人蹒跚的脚步在静谧的桂林山水间缓缓移动,她细碎地道出曾遭受的惨绝人寰的暴行,道出记忆深处的惶恐:“怎么不怕?你怕得来吗?眼泪都不敢流,不敢抬起头来看。”

雪路影评?

每一段屈辱的历史都会有不愿意被人提起来的故事,不断不愿意被提起来的故事都会有说不出来的痛苦,正如电影中的台词‘太痛苦了,所以说不出来话来。’

故事发生在朝鲜日据时期,虽然讲的是慰安妇,但是从头到尾没有太过暴虐的场景,几乎都是通过人物的感情,表情去表现她们所受的屈辱。

两个小主人公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性格也完全不同,在到了相同的环境中表现也完全不同。在富裕家庭里长大的英爱,高贵而骄傲,在到了慰安所时,起初最大的反应就是不愿意如此这般苟延残喘,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在朴实的农村家庭里长大的钟芬,善良谦卑,在经历了不该是那个年纪的女孩经历过的事情后,也始终相信自己会回家,活下去就是她的信念。两个女孩就在这样的境遇中,互相扶持,互相成长,她们从来没有放弃过逃跑没有放弃过回家,即使到日军的枪管对着她们时。

影片中比较让我动容的是,两个女孩在山林中,说着回到家以后该如何去说这件事,她们都不愿意将这段屈辱的过去讲出来,她们极力的想掩盖这件事情。最后英爱还是没有回到家,而钟芬一边乞讨一边回家,在一年之后,到了家里,但是家中却没有一个人。

她并没有说出自己到什么地方,但是村里的人都在传着,她到了不好的地方,虽然在电影中只是几句话带过的事情,但是钟芬心中所经受的煎熬,她的痛苦,即使我现在是以一个旁观者都写不出来。

在慰安所的时候,钟芬一直都是乐观的,但是她的心中却对着命运有着控诉,当年迈的钟芬到了为了邻居家无人管教的叛逆女孩到警察局时,听到陌生男子说他卖身的时候,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打那个男子,还喊着她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你为什么碰她之类的语言。那年,她到慰安所的时候,也只有十四岁。这么多年来,她没有地方宣泄,不敢说出自己所遭受的事情。

故事的最后,钟芬年少时候喜欢的英爱的哥哥给她来了信,她只是简短的回信,寄了早已经做好的衣服给他。

这是第一次写影评不知道如何写好。但是在看完之后,我却分外的希望钟芬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就比如说钟芬的弟弟并没有死,在没有写完的结局中找到了钟芬。

再或者她年少时候喜欢的温柔的邻家哥哥会过来找她,给年迈的她一丝温暖。

在或者时间扭转,那一天的钟芬并没有遇到那辆卡车,并没有遇到那个绑走她的男子。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