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什么李世民年轻时身体那么棒

2024-03-14 02:15:07 14阅读

唐太宗,为什么李世民年轻时身体那么棒?

唐太宗,为什么李世民年轻时身体那么棒

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吃“丹药”谋求长生不老。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是亲自去东部沿海,寻找仙人,并且有徐福出海为他寻找仙丹妙药的活动。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皇帝陛下的一生中,有两个工作,一个就是修陵,一个就是给皇帝吃丹药,丹药的外皮一般都是一样的用朱砂,据说安神。

是药三分毒啊!并且炼丹师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方法,练出来的丹药,只是皇帝一个人吃,安全基本上没有什么保证,并且重金属超标,毒副作用严重。

更多的封建皇帝陛下都是吃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死的,练长生不老的丹师的实验牺牲品,就是那个皇帝陛下。

李世民在夺江山的战斗中,有过多次的奋不顾身,经历太多的生死搏杀。以前的伤害在后来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时间保养。

毕竟“贞观之治”那么多的事,需要一个好的皇帝勤政为民。

李世民的晚年不省心,太子殿下没有培养出来,玩世不恭的学习胡服,歌舞。

并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不堪,在他的身上发生了。

没有什么人在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为他分担一点压力,更多的是不给他舔堵就念“阿弥陀佛”。”

内政外交,处理好,国泰民安 处理不好,就会乱成一团。为此压力太大了,让他难以喘息的时间。

后来,辅佐他的人,和他在一起同生共死的人,以及志同道合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他不认识的面孔出现在朝廷之上。

各种各样的担子,都回到李世民的手里,

为大唐操劳过度,是他生命危险的原因之一。

李隆基的开元比李世民的贞观强吗?

李世民(老李)和李隆基(小李)作为大唐皇帝的代表,老李开创了贞观之治,小李开创了开元盛世,那么李世民和李隆基谁厉害呢?

对比一下一下两人的经历看一下。

1、老李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唐朝建立后,老李率兵先后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就这独一份),册封秦王(秦王这称号是有讲究的,想一下战国时候秦国是不是很厉害,所以册封为秦王也是对老李实力最好的说明)。然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而在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登基称帝。可以看出老李和小李的皇位都是通过发动政变搞到手的(果然是一家人啊,手段都是一样的)。

2、老李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老李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颂扬备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小李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帝王,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发展了唐朝政权,小李同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后期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李林甫的锅,李林甫推荐的)等外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著名的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从中可以看出李世民是为唐朝的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而李隆基是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3、李世民宠爱的长孙皇后(贤后,贤内助),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创造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而李隆基宠爱的杨贵妃(这锅不能让一个女人独自背的),把李隆基搞得怠慢朝政,宠信奸臣,还造成了安史之乱。

李隆基的开元比李世民的贞观强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说是封建社会,但是其实有的皇帝,其实有的皇帝因为创造了盛世,所以流传千古。其实有些皇帝创造的徒有虚名,并非真的有什么实质上的贡献,贞观之治也是其中一个盛世。如果仔细去研究相关的历史记载的话,便会发现其实贞观之治严格来说不能够算是盛世。

因为贞观之治所带来的盛世并没有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相反的有一些盛世是真的,好比说开元之治便是真的实际和描述相符合,而且盛世并不只是在经济上有所提高,包括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是有出现一定的新气象。

开元之治的创造者是李隆基,(李隆基接位时才27岁,年青有为,朝气蓬勃。他实干、勤政,政治上除劲敌,朝政上用贤臣,国用上讲节俭,吏治上重考核,身体力行,励精图治,志在升平。)他虽年少或许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天赋,所以他年少便很有才华,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将来肯定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才。就算后来做了国君,他也并没有骄傲,而是做好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他善用人才,在这里官员上也很有自己的主见,而之所以能够创造下这样的辉煌盛世,不仅仅是和他本身自己的治理能力有关,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好自己的经济,就有一个很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国家内部必须要稳定。恰好在李隆基统治期间并没有什么战事,而且天公也很照顾他,也没有什么大灾害。因此这就具备了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治理和经济的发展当中去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恢复能力超级强悍。只要有安定环境和发展空间、宽松的氛围和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解放,无论国家的底子多么单薄,百姓的生活原来多么贫苦,用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中国人就是有办法使自己的国家出现奇迹般的变化。不信你看咱们的祖国,国际地位噌噌噌的往上走。太平,很重要。在李隆基在位的这29年里,没有大的战争和大灾大难,也没有大的社会动乱。正是由于太平,“戴白之老,不识兵戈”,这才成为盛世。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这29年里,至少有20年没有大的“混账”。)

除此之外,仅靠一人之心,想要治理好国家是远远不够的,就算上司很尽职,但是手下却浑水摸鱼,但也没有办法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皇帝和官员必须相互配合,并且是一条心的,才能够真正的建设好一个国家。

偏偏李隆基就是这么好运气,当时朝廷并没有什么大奸臣,所以整个朝廷的风气算是比较正派的。人口的增多也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品质被提高了。为什么说人口规模变大,意味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呢?试着想一下,若是一个家庭里家徒四壁,每天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在这样的家庭经济条件下,家庭里的父母会生很多孩子吗?自己都养不活,抚养一个孩子的开支又是这么的大,所以说在李隆基的统治下,人口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会大改善,并且老百姓的收入也更多了,而李世民所创造的贞观之治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到,其实李世民登基当皇帝之后,其实全国上下的人口和隋朝时候的人口相比,可以说是天上一个地下相差的数目还是很多的。随朝时的是李世民时的两倍多,因此从当时的人口数量看并不多,可是说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老百姓生活条件还算是比较艰苦,并没有得到说因为是盛世而该有的生活条件。所以其实贞观之治的盛世并没有改变百姓的窘境,但是开元之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幸福、政治等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发展,这才称得上是盛世。

所以说,贞观之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理论建设上有所贡献,这种盛世,与百姓的肚皮无关,故尔是虚的;而的开元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开花,才是货真价实的盛世。

驾崩后儿子李治是怎么对待其父皇的15位漂亮妃子?

谢邀!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在4岁前并不叫这名字。他4岁时有个算命的见到他,对他爹李渊说,你这儿子20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就从这四字中给他取名叫“世民”了。

李世民为什么被人称为风流皇帝?

李世民能文能武是个有作为的皇帝,爱情事业双丰收,有人称他为风流皇帝,因他连仇人之女都敢纳入后宫还俘获了芳心,他把前朝公主收入后宫封为妃子,玄武门之变后他还把自己的弟媳妇(李元吉的正妃)收归己有,据说她长的美颜绝伦,倾国倾城,被大家称为巢王妃。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太子之位,两个月后李世民即位,第二年改元贞观。李世民人如其名,他在位23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李世民文韬武略魅力无限,他的后宫佳丽如云,有众多的后宫美女爱慕他的才能并为之倾心。但李世民更爱长孙皇后,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亚于朱元璋和马皇后,让后人传颂千古,可惜长孙皇后36岁就死了,她的儿子李治当时才6岁。李世民再无立后。

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一代帝王就这样走了,留下了众多的嫔妃,而在史书上留下痕迹的仅有15位。那么他这些妃子们该何去何从呢?总结一下她们一般有这几个去向:

1,生下孩子的嫔妃跟随儿子安度晚年。例如韦珪韦贵妃,前朝公主杨妃和李世民的弟媳妇杨妃等她们均生有儿女。韦妃是个寡妇还带着前夫的女儿,但她肤白貌美有气质,唐太宗对她一见钟情,深爱有加。她为唐太宗生下了女儿临川公主,又生了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长孙皇后去世后她在后宫的地位最高。唐太宗归天后,她被尊为纪国太妃,跟随儿子李慎迁居藩地,受人尊崇,生活自由。生有孩子的嫔妃晚年生活一般都比较自由,她们远离了宫中的尔虞我诈,争风吃醋以及各种束缚。

2,出嫁当尼姑的嫔妃众多,例如武则天等

按照当时的宫规,没有生育孩子的嫔妃要出家,青灯古佛聊度余生,生活够凄苦的。当时是五品才人的武则天就被送到了感业寺。

武则天不同于常人,她是个高瞻远瞩的人物,又有未雨绸缪的手段,在李世民生病期间就和李治有了感情,她在感业寺削发为尼后,不放弃人生逆袭的机会,想方设方和李治取得联系。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来到感业寺进香。武则天制造机会二人相认,她后来被李治接入皇宫,逆袭成中国女皇。武则天的人生颠覆了男人对女人的看法。

3,主动殉葬的嫔妃徐慧

二品充容徐惠没有儿女,按规定该去感业寺当尼姑,但她对唐太宗情深义重坚决拒绝,她的选择让自己走向不归路。徐慧聪明伶俐熟读诗书12岁就入了宫,她是个才女,深爱唐太宗。

她曾陪唐太宗戎马生涯远征辽东,她为百姓疾苦敢于直谏,她和唐太宗共同吟诗做赋。在唐太宗最后的日子里她日日陪伴,对于唐太宗的离去她悲痛欲绝,思念成疾,不吃不喝,日渐消瘦,并拒绝医治,显然一心求死。众人心疼她来劝她, 她说:“先帝待我恩遇甚深,无以回报,我只想早点离去,魂若有灵,相伴陵寝,便是我最大的心愿!”徐慧不久死去,年仅24岁。她死后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众陪葬者中她是离唐太宗最近的一位,徐慧是李世民唯一一个在新旧唐书官方历史上有传记的妃子。

综上所述,唐太宗去世后庞大的后宫几乎被清空,最可怜的就是没有子嗣的妃子们,她们人员众多,年轻貌美,都被送到寺庙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却余生。相比而言命运较好的就是有孩子的那些嫔妃了。李世民肆意地霸占别人的老婆,却不允许自己的妻妾留在宫中享福,将她们驱逐到感业寺。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最宠爱的儿子却给他戴了最高的绿帽子。更没想到的是,他这个最宠爱的儿子还把大唐给弄丢了!

李世民霸占表叔杨广的妻女了吗?

提到杨广,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荒淫无度”、“好大喜功”。

隋炀帝怎么来的?

杨广弑兄夺位,隋文帝不明不白的死也与他脱不开干系,三征高丽几乎耗尽了国力也是杨广。

不管是贪图享乐也好,好大喜功也罢,事实上杨广的确造成了隋朝的衰落,甚至直接导致了亡国。

618年,杨广被宠臣宇文化及弄死之后,李渊很快给自己的老兄弟上了个谥号:“炀”。

这个“炀”是什么意思呢?按照《谥法》: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也就是说,李渊把杨广定性为“沉迷女色,不顾礼法,荒淫无道”,这就给他盖棺定论了。

617年,天下大乱,太原留守李渊也顺势起兵,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旗号。

趁着隋朝内部空虚,瓦岗寨大军与王世充火拼的当头,李渊父子进军神速,直抵长安。

李渊的大军是十一月九日进入长安的,十一月十三日,李渊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扬州的皇帝杨广为太上皇,拥立杨广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

杨广好色论

李渊把杨广定义为“荒淫无度”的昏君,他到底有多荒淫呢?

1、杨广宠爱的女人

史书记载有名有姓的,杨广的女人大概有4个:正宫皇后萧氏、宣华夫人陈氏、广德公主陈氏、荣华夫人蔡氏。身为皇帝,必然还有其他许多宫女妃嫔,这是无可厚非的。

2、杨广的子女

看一个皇帝是否荒淫无度,尤其是在位多年,并真正大权在握的皇帝,从子嗣的数量上就可以非常直观地体现。

那么杨广有多少子嗣呢?

史书有记载的是4个儿子2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夭折。

可见,杨广荒淫无度的地步。

另外,据史料记载,杨广的好兄弟唐高祖李渊有22个儿子和19个女儿!是不是很震惊?

萧皇后

杨广宠爱的四个美人,这里着重讲一下正宫皇后萧氏,剩下的宣华夫人陈氏、广德公主陈氏、荣华夫人蔡氏就不多赘述了。

杨广的皇后萧氏,是南朝梁武帝的后人,正儿八经的公主,生卒年:567年—647年,经历81个春秋。

为什么我要写上萧皇后的生卒年?

因为有人说萧皇后是所谓的“六位帝皇玩”,这完全就是污蔑!

他们的依据是:杨广被杀后,萧皇后先后被宇文化及、窦建德抢占,后来又逃到东突厥,最后被唐太宗李世民迎回长安。

要知道,618年杨广被杀的时候,萧皇后已经51岁!

即便放到现代,也是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宇文化及和窦建德这样的篡位者会对这样一位老妇人有非分之想?

难道他们都是传说中的色中厉鬼?

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把萧皇后迎回长安的时候,是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攻灭东突厥之后。

此时的萧皇后已经63岁高龄,你们这样说李世民,不怕他把隔夜饭吐出来吗?

李世民霸占他人妻女

上面已经说过,传说中李世民霸占表叔杨广的妻子萧皇后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但是,李世民娶杨广的女儿倒是真的,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吴王李恪的生母杨妃。

不过,这也算不上霸占,娶前朝公主是很多皇帝的例行做法,这样有一定的安抚人心的作用在里面,而且他们的感情应该还不错,生了2个儿子,吴王李恪还比较受重视。

说到霸占妻女,李世民真正霸占的也有,比如:阴妃、李元吉的妻子杨氏。

阴妃

阴妃,是隋朝长安留守、左翊卫大将军阴世师的掌上明珠。

当年李渊攻打长安的时候,阴世师为了阻挡李渊大军,杀了李渊的儿子李智云,并挖了李家的祖坟,城破之后阴世师被抄家。

但他的女儿有倾城之貌,被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霸占了去,后来成了阴妃。

阴妃本人倒是没有太多的怨念,但她的弟弟阴弘智却不肯善罢甘休,后来鼓动李世民的儿子齐王李祐造反。

贞观十七年,谋反失败之后,李祐被赐死,阴弘智也被处死。

为何说十殿阎王都怕他?

在我们古代的民间传说中,人死以后,灵魂会出窍,会被鬼差索魂,抓回地府,接受阎王的审判。在人间,最大的官乃是皇帝,而在阴间,最大的官则是阎王。无论你在人间多么的有权势,到了阴间,都得接受阎王的审判,都得向阎王下跪。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当李世民来到阴间时,他不仅没有向阎王下跪,反而阎王向他行起了礼,这是为什么呢?

阎王向李世民行礼

阎王向李世民行礼的情节,发生在西游记的第十回。当时李世民的魂魄来到了阎罗殿,发现李世民前来后,十代阎王降阶而至,控背躬身礼迎李世民,让人感到非常惊奇。惊奇之一、李世民乃是大唐皇帝,他还未寿终正寝,怎么会来到阎罗殿?惊奇之二、既然李世民的魂魄来到了阎罗殿,那就得遵守阴间的规矩,得向阎王这个老大行礼,为何阎王会倒过来对李世民如此恭敬?难不成李世民的权力已经延伸到了阴间?

惊奇之一

事实上,李世民之所以在阳寿未尽之时,便被鬼差捉到阎罗殿,主要是因为他被魏征给坑了!当时人间有个神算子叫袁守诚,他精通天文地理,直接把泾河龙宫的位置给推算了出来,令泾河龙王感到非常愤怒。泾河龙王存心想去找袁守诚的麻烦,于是要求袁守诚算出第二天降雨的时间和点数,若袁守诚算错,泾河龙王便要将他赶出城!

在泾河龙王看来,降雨这种事,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而且这种事都是自己负责的,他自己都不知道第二天下雨的时间和点数,区区袁守诚怎么可能知晓?袁守诚输定了!然而就在泾河龙王得意之际,天庭的降雨圣旨来了,而圣旨要求的降雨时间、点数与袁守诚推算的时间、点数完全一致,令泾河龙王非常惊讶!

原本泾河龙王向袁守诚认个错,这事也就算是过去了,但是泾河龙王非常高傲,他不愿意认输,于是他偷偷改了降雨的时辰点数,赢了袁守诚。但也正是因为泾河龙王不遵天庭圣旨,触犯了天条,所以玉帝宣布将泾河龙王斩杀。

泾河龙王怕了,只能去向袁守诚寻求帮助,而袁守诚虽然有推算的本事,但他身为一介凡人,也没办法帮助泾河龙王,只能让泾河龙王去请求唐太宗李世民,让李世民帮他说清,因为负责监斩泾河龙王的人乃是李世民的臣子魏征!在泾河龙王的恳求下,李世民答应相救,为此他专门把魏征请到身边下棋,使得魏征没有时间去斩杀泾河龙王,结果魏征在睡梦中就把泾河龙王给斩杀了,着实把李世民给坑了。

李世民答应了要救泾河龙王,结果魏征还是把他给斩了,于是泾河龙王非常不满,鬼魂一直缠着李世民,最终直接将李世民的魂魄拉到了阴间,就这样,李世民在阳寿未尽时,便被带到了阎罗殿。

惊奇之二

按照常理来说,李世民是人间的王,阎王是阴间的王,两人至少是平级。而且人间的百姓去世后,无论他在人间的地位有多高,到了阴间地盘,都要受到阎王的审判,所以说从这一角度来看,阎王的地位还要高于李世民,那么为何阎王见到李世民后,会那么恭敬呢?为何阎王会控背躬身的行礼呢?难不成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了阴间?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非李世民的权力已经延伸到了阴间,他在人间的权力再大,也不可能染指阴间的管理。之所以阎王会如此恭敬对待李世民,完全是因为李世民的前世身份太高!

唐僧的前世是金蝉子,猪八戒的前世是天蓬元帅,沙僧的前世是卷帘大将,而李世民的前世则是紫薇大帝!紫薇大帝是道教四御之一,在道教的地位非常高,仅次于玉皇大帝!除了极高的身份地位,紫薇大帝的权力也非常大,他在天庭主要负责帮玉皇大帝处理各种政务。相当于说玉皇大帝是董事长,紫薇大帝就是总经理,而阎王只不过是公司下面的一个部门经理,他的地位和权力都不如紫薇大帝!

李世民乃是紫薇大帝下凡历练,历练结束后他就会再次回归天庭,成为阎王的上司。试问,在这种情况下,阎王敢给李世民摆谱吗?不怕紫薇大帝历练结束后收拾他?所以说,阎王之所以对李世民行礼,乃是因为他忌惮李世民的前世紫薇大帝!

结语

李世民只是一介凡人,阎王见了他,为何要行礼?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李世民的前世乃是紫薇大帝,而紫薇大帝乃是阎王的上司,且李世民去世后,紫薇大帝还会官复原职,所以阎王必须对李世民恭敬一点,不然等紫薇大帝官复原职后,阎王可就惨了!

(本文主要参考《西游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