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密度,摩擦系数是多少

2023-03-09 16:55:03 92阅读

雪的密度,摩擦系数是多少?

动摩擦系数=压力/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所以:雪的动摩擦系数约为0.03-0.2

雪的密度,摩擦系数是多少

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即50-100(kg/m*3)

雪与冰(Show and Ice)

跟雪与冰有关的摩擦现象,对滑雪,滑冰或雪橇的人而言,应具有极大的兴趣.来自於雪的摩擦跟以下几项因素有关:载重,温度,滑雪板所涂的蜡,滑雪板为木制抑或金属制,雪为乾的还是湿的等等.造成动摩擦系数值很低的原因乃是:滑雪板跟雪(或是溜冰鞋跟冰面)间之相互摩擦产生一些摩擦热,会溶解出一薄层水(约0.1cm厚)之故.(当施於冰面一压力时,冰的溶点虽会降低,但这项不利因素比较起来较为次要!)当温度极低时,这一薄层水无法形成,故而摩擦会相当大.在湿雪上,由於滑雪板跟雪之间之滑摩效应,其摩擦会比在乾雪上来得大.

木制滑板由於热导性较差,故其所经受之摩擦应比金属制的小.金属本身因为会将摩擦所生的热携走,故会阻止薄层水之形成.通常,我们为了防止木制滑板浸湿(这可能导致薄层水结冰),多会在板上涂上蜡或焦油之类的东西.

冰对冰(面)的摩擦大小依温度及滑动之速度而定.低温时(-40℃),静摩擦系数为0.45,当温度升高时,此系数值会降低.动摩擦系数由0.03至0.2作变动,是温度及速度而定.由於会有薄层水形成,故动摩擦并不与载重成正比.

雪的比重是多少?

50~100kg

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 0℃时冰的密度为0.9168g·cm3,水的密度为0.9999g·cm3,雪一般为0.1g.cm3左右。 所以,一立方米大概就是50~100kg

雪的密度是一样的么?

此问题其实包含有两个层面,雪的密度第一个理解层面可以看作是组成雪花的分子密度,另外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积雪层的厚度密度,不同理解层面答案是截然不同的。首先说一下组成雪的分子密度,雪花和雨水的形成过程都是一样的,都是由空气当中的水分子,遇到冷空气冷凝以后而形成的,区别是雪花遇到的冷空气低于零度以下。所以理论上组成雪花的元素也和水一样都是氢元素和氧元素,而地球上的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组成分子的密度上都是一致的,综上所述雪的密度是一致的。再来说一下不同地区积雪层的密度,全世界所有积雪层的密度都是不同的,地球上除了赤道周边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基本都会有降雪,尤其是南极和北极的降雪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和地球属性造成的冷暖差异导致的。理论上气温越低的地方,雪的密度越大,而气温越高的地方,雪的密度越低,因为热胀冷缩原理对积雪同样会造成影响。当然,我们在物理课本上也提到过同一地区雪密度不一致的情况,但那种情况主要是为了学习换算体积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用作此问题讨论的意义不大。本身雪花就是由细小的冰晶组成,并且质量比较轻,落到地面上是比较蓬松的,一吨雪可以是10立方,也可以是30立方,区别就是看人工怎么样进行夯实。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50公分雪一平米多少斤?

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 。

0℃时冰的密度为0.9168g·cm3,水的密度为0.9999g·cm3,雪一般为0.1g.cm3左右。

所以,一立方米大概就是50~100kg

50公分厚的雪一平方米,就是0.5立方米,大概25~50kg。

所以50公分雪就是大概25千克到50千克

能溶化成多少公斤的水?

对于刚下雪松散状态下测量,雪的松散密度大约是0.2386。一般用0.24。面积一平方米,厚为十公分的雪的体积为1X0.1=0.1立方米重量=0.24X0.1=0.024吨=24千克。如果积雪时间长了,密度增加,会比24KG重。即能溶化成约24公斤的水。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