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怎么又回到了浙大,西部重点建设的十四所高校的实力怎么样
郑强怎么又回到了浙大,西部重点建设的十四所高校的实力怎么样?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你分析、分享、解惑
西部重点建设的十四所高校,这个概念其实很少人知道,目前大家知道的是211工程、985工程、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省一校14所(部省合建14所)。
其实这个西部重点建设14所也是很著名的一个建设工程,正式名字叫: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首批高校是13所。我们那就来介绍一些这个计划。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首先和这个计划出台的背景是国家出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崛起的两大政策,其他行业都要为这两发政策服务。
因此,教育部在2017年4月10日发布“教高函[2017]5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对西部省属高校进行对口支援。
2017年4月10日,教育部发布“教高函[2017]5号”,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名额又原来的13所增加的58所。现在我们只谈第一批的14所(后补了一所东北地区高校)。
西部重点建设的十四所高校根据教育部文件,14所名单以及对口支援院校
石河子大学(北京大学)、青海大学(清华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师大新)、云南大学(复旦大学)、宁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浙江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科大)、重庆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藏大学(西南京大学)、新疆大学(西安交大)。
注意这只有13所,这些高校都西部的高校,后来补充了一所延边大学。延边大学是东北地区,这些高校成为首批14所,出了内蒙农业大学外,都是教育部共建高校
注意计划时期,2001年,可以说这些高校都是当时211院校的后备军。当时实施计划的时候只有新疆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是211工程院校。
经过对口支援,这些高校实力都得到大幅提高。
其中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贵州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延边大学在最后一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对口支援建设的成就西北地区各个省份新疆对口两所高校: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其他省都是一所高校,
重庆市,四川省,内蒙古。甘肃提供的高校实力都比较一般,而其他省给的都是省内最顶级的高校。
到最后所以除了这4个省的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4所高校没有进入211工程,其他省高校都进入了211工程。
比较奇怪的是内蒙古的高校不是内蒙古大学。
2001年时,首批13所高校只有一级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硕士点488个,到2009年一级博士点达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88个、硕士点1493个,可以说实力翻了几番,其中一级博士点翻了近10倍,二级博士点翻 近5倍。
对口领导支援最著名的就是贵州大学,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派出了自己的副校长郑强,出任贵州大学校长。
而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清华大学,更厉害,直接支援了三届校长。
青海大学目前的校长仍然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调任过来,而且和青海大学合作了n多项目。
从2001年开始,清华大学派出知名学者李建保教授到青海大学担任校长,
2003年清华大学又派出了梁曦东教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2013清华大学派出了院士王光谦出任青海大学校长,实现了青海大学院士0的突破14所高校实力排行其实这些高校排行没啥意思。
云南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大学是78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重点建设大学。因此这三个高校绝对是前三名。
然后广西大学,是民国老牌高校,1997年首批211重点建设大学。
所以前4名是西北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大学。目前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大学,应该地位上超越了西北大学。
然后剩余的都是最后一批211院校,最后4个非211垫底,其他实力表是
基本排名是:
第一档: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第二档:西北大学,广西大学
第三档:贵州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延边大学,
最后一档:重庆医科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其实西北大学实力是最强的,但是目前没有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大学,所以化为第二档
结论,目前14所都是西部地区很厉害的大学,都值得报考。老铁们,看到这里,点个关注,点个赞呗郑强是几级教授?
1.郑强是二级教授。
2.我国职称级别有几个等级和级别。首先,有初级职称,一般又分为十二级,十一级。有中级职称,一般又分为十级,九级,八级。有副高职称,一般又分为七级,六级,五级。有正高职称,一般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3.一级正高职称,也就是一级教授,一般得是两院院士。
4.郑强虽然很有名,也有行政级别,但还不是两院院士,所以,应该只是二级教授。
郑强在学术界的地位?
说起郑强教授,那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郑强教授作为浙大网红,他的的名声在学术界也是如雷贯耳,而他也始终与争议相伴。
有人喜欢他的演讲风格,有人则是看不惯,可以说现在对郑强的评价已经两极分化。但喜欢他的大学生还是占了大多数,很多人称他为“人生导师”“强哥”等,对其倍为推崇。
郑强教授的强并不是虚的,他是真的强!他的演讲富有激情,听者热血沸腾,他的研究成果也数数之不尽,在主要研究方向聚合物流变学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要是我们的大专院校多一点像郑强这样的教授了那该有多好………
如果以后高考考到了很远的贵州大学?
考到了贵州大学,那么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贵州大学其实不差的。
贵州大学基本简介贵州大学1902年建立,目前是国家“211”工程大学,由浙江大学对口支援,国家级重点学科一个,8个重点品牌,学校在全国排名139。兴许算不上太高,但“211”这个头衔就是很多企业的敲门砖。之前浙江大学教授郑强就入职过贵州大学校长。
来贵州大学读书没那么糟糕第一、贵州大学有浙江大学的对口支援,国家也有很多扶持政策。读书主要靠自己,利用好当前物质条件。大学以后拼的就是自律自觉,同学们基本素质是差不多的,想要鹤立鸡群是要下番功夫的。如果你非要靠名校的光环来粉饰自己,那贵州大学确实不算太好的选择。第二、贵州气候宜人。特别是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相对湿度7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只有真正去体验,才会知道气候适宜对人的吸引力有多高。在贵州大学,宜人的气候有助于读书。第三、贵州飞速发展,贵阳是国家大数据中心。人们常常调侃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太阳是管不了,但地无三尺平早已被克服,贵州在2015年就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处于全国前列。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三。贵阳现在是大数据中心,汇聚了世界的焦点,多家“世界500强”入驻贵阳。就读贵州大学,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写在最后需要承认贵州大学各项条件不算优秀,但依旧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选择。如果有能力,报考更好的学校,那么恭喜你。如果只能来贵州大学,也不要失望,坚信人生由自己主宰。
郑强说他没有不及格的学生?
我先表达我的观点:我是认同郑强(强哥)这个观点的。接下来我将从“对事先对人”“这句话的语境”“教育的核心”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对事先对人!俗话说,对人不对事。但真正在讨论事情的时候一般都会是先对人,后对事。简单来说,我与A平日相亲,与B疏远,那么,我加入A和B争辩时,必定加入A阵营。
郑强,党员,博导,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等。曾先后任浙大党委副书记、贵大校长及党委副书记;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党委书记。并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提出被国际上誉为“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的流变“两相”
模型。2015年被评为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
这样的强哥足以让我们钦佩之至,足以让我们相信他的演讲、倡议一定是从事实出发、着眼于未来、真心为中国教育好而发声的。
第二,这句话的语境!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肯定是从强哥某个主题演讲中截取出来的最具争议的观点之一!我专门去找了一下相关视频,果然还是被我找到了(如图)。强哥讲的这句话只是他的观点“人一生中都会犯很多错,我们应该把犯了一点错的学生保护起来,不把他们推入监狱。所以,学生们要互相帮助,老师们一定要有爱心。考试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考倒”的一个论据的案例。
包容学生“犯一点小错”、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样一个把学生真正当成自己孩子来培养的强哥,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他这句话是错的呢?所以,我决定来一波正面肯定“三连”:强哥说的对;强哥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是支持强哥的!
第三,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和技术,而是学会做人做事。学生因为几次考试没及格,被劝退、离校、步入社会,没有人告诉他学习的意义,而他自己也依旧不会明白学习有什么用。他可能会“破罐破摔”,轻则可能误导他的后代,重则可能会给社会造成破坏。这就违背了教育的核心。如果我们可以容忍学生暂时犯的小错(没考及格),并积极帮助他、引导他、鼓励他向好发展,那么,他极有可能能够醒悟,并发奋!
综上所述,我认同强哥这句话,并认同他坚持自己教育理念所采取的积极的行动!我们教育人就应该这样,直面问题,积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