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酮的制备,环己烷的挥发性
环己酮的制备,环己烷的挥发性?
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6H1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氢化苯是什么?
别名六氢化苯,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环戊烷的空间结构?
环己烷空间构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船式,一种是椅式。
环己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6H12,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极易燃烧。一般用作一般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及用于有机合成,可在树脂、涂料、脂肪、石蜡油类中应用,还可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等有机物。
环己酮合成环己羧酸过程?
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或浓硝酸氧化,发生碳碳键的断裂,得到两分子羧酸,断裂方式与酮的结构有关,一般羰基随较小的烷基走,这称之为波波夫规则,例如2-戊酮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乙酸和丙酸。
环己酮被浓硝酸氧化得到己二酸,这是制备尼龙-6,6的原料。
酮在过氧酸作用下得到酯,这是很经典的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应,例如苯乙酮被过氧苯甲酸氧化为乙酸苯酯。
玻璃镜是怎样做的?
【原理】平面镜是由化学镀银的方法,在平板玻璃表面沉积一层银膜而制成的。它的化学原理是银离子在有机物的还原性基团作用下以金属银结晶析出。 普通镜子的镜面呈银白色。制作镜子时,在镜面上析出少量银(呈半透明状),然后在银膜上复涂一层彩色涂料,就得到彩色镜子。选用透明的有色平面玻璃进行通常的银镜反应,能得到另一种彩色镜子。 【准备】
(1)银氨溶液的配制 在5%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消失为止。再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毫升硝酸银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到沉淀再次消失为止。再用硝酸银溶液回滴到溶液略显浑浊为止。最后加入2倍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如改用桃胶的稀溶液稀释,做成的彩色镜质量更好。 (2)彩色透明聚氨酯的配制 取二甲苯和环己酮以1∶4体积比混合作为溶剂。称取溶剂质量1/20的透明颜料加入溶剂中,不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为止。把制得的透明颜料液慢慢加入到聚氨酯(商品名:清水685,是一种清漆)中,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色度符合要求为止。 【操作】 方法一:可以用市场上买的蓝色或茶色、红色的玻璃片加工成彩色镜子。 (1)用软棉布蘸取洗洁精反复擦洗玻璃板,再用水冲洗干净。用软棉布或干净的黑板擦蘸取一些铁红粉(氧化铁粉末)在玻璃板上反复擦洗,完全除去表面的污垢和油腻,最后用水反复冲洗,直到没有红色的铁红粉残存,玻面上水膜均匀,不挂水珠。 (2)用氯化亚锡稀溶液冲洗2~3次,使玻璃板要镀银的地方都浸润到,使它的表面敏化。然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除去氯离子。把清洗好的平板玻璃放在桌面或其他支架上,使玻璃保持水平,吸掉挂在边缘上的水滴,但不能再触及洗干净的平面。 (3)把银氨溶液和4%的酒石酸钠钾以1∶1的体积比混合,立即小心倾倒在玻璃上(没有酒石酸钠钾,可以用0.2mol/L葡萄糖溶液替代)。混合液的量可以根据制镜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分米需要混合液约30mL。混合液要布满玻璃表面并积存到一定厚度。 (4)静置约10分钟(时间跟室温有关,室温越高,时间越短)后,倾去玻璃上残留的试液,再用小流量的水仔细冲洗附有银粒的表面。然后按操作(3)的方法,重复操作1~2次。 (5)拿起玻璃片,朝有光线的地方看,如果玻璃板已不呈透明状即可。 (6)用小流量的水小心淋去玻璃表面的残余液。再使镜面干燥(一定要完全干燥),最后用软毛笔蘸取二甲苯稀释的聚氨酯胶液小心涂在银面上,待它干燥后,还可以镀一层红丹漆,作为银镜的保护层。 方法二:用普通无色玻璃制作彩色镜子 (1)~(4)的操作与上述方法一相同。 (5)拿起玻璃朝有光线的地方看,如果银面涂得均匀、完整,并且使玻璃呈半透明状即可。再用上述方法小心清洗、干燥。 (6)用软毛笔把前面配好的彩色透明聚氨酯均匀涂在银面上,干燥后即成。 【说明】 (1)决定制镜质量的因素除混合液的配比外,最重要的是玻璃的清洗,只要玻璃平整洁净,就一定能制成光亮、均一的银镜。 (2)洗干净的玻璃表面不能用手指去碰,手指接触过的地方不易涂上银面。 (3)玻璃放置要保持水平,这样可以保证镀银液分布均匀。 (4)如果室温过低(冬天),可用电吹风微微加热。 (5)在涂聚氨酯或有色透明聚氨酯前,银面一定要干燥,否则银面易脱落。 (6)银氨溶液不能久存,以防转变成雷酸银(AgONC)或叠氮化银(AgN3)引起爆炸。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要及时处理,不能存放。 (7)银氨溶液和酒石酸钠钾溶液混合后,银即开始析出,所以操作时应计算混合液的用量,用多少就配制多少,以免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