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写作有哪三点技法

2023-02-26 16:12:04 103阅读

写作方法,写作有哪三点技法?

写作方法可以有语言技巧(如修辞,句式,意蕴,用词,作者风格),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白描细描、铺垫、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写作方法,写作有哪三点技法

如何成为写作高手?

那些具备初中写作技巧的学生和青年作家,大多是掌握了一些最为重要的写作原则,并反复不断的使用。那么,这些反复使用的原则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本书中,即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

上面这一小段话源自《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前言,所以显而易见这是一本讲述写作方法的书籍,书中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层次给出相应的通用性写作原则,不管是写作新手还是暂遇瓶颈的老将都适用,所以小M在此推荐这本书(简短、易读、实用),并简单讲讲书中内容。 先用思维导图看看本书的重点内容▼▼▼

✍结构

结构部分即前5个原则,该部分主要是为阐述如何在写作中保证结构清晰合理,从而读者能快速准确get作者想表达什么。

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

作者认为,生活中很多内容的撰写都需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方式—首先告知读者文章大意,再提供支撑观点的事例或细节。按最重要-次重要-次重要-不重要的倒金字塔结构来行文,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极具时效性的新闻。当撰写告知或解释类内容时,作者可以先让读者明确目标,以最快的方式达成有效信息传递。

分解事物

在明确自己想表达什么主题时,为使整个表达路径清晰可以事先规划由哪几部分构筑整个主题,然后在开头使用引导句开启内容。议论文的写作常用这样的原则。 作者在书中直接给出了一个案例结构用来说明该原则,是不是挺好理解的▼▼▼

转折词

“但是、然而之类的'转折'词被称作语言的交通灯,它们有四大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这个原则与我们常说的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异曲同工。“小王,最近表现不错,但是(但是后面才是重点)”。以下为四类常用转折词,包括连接词、举例词、对比词、总结词。

在陈述完本原则后,作者附带了一个小练习:重新组合排序主题为【鲸鱼】的句子,使其逻辑通顺,答案附在文末,感兴趣的朋友做做看哦~

六大基本写作结构

既然整个章节都是讲结构,那么常用的写作结构有什么? ①范畴结构②评价结构③时间结构④比较结构⑤线性结构⑥因果结构

并非小M非要自卖自夸,但客观的说,这几个结构确实适合用思维导图来表现,LIKE▼▼▼ 【范畴结构】(聊聊细胞)

【因果结构】(归因产品低质这一结果)

不一定要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写作或呈现内容,可以在确定主题之后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的整体机构,当然知识建议啦。

整合相似事物

在写作或者表达时,尝试先说完一个主题再进入下一个主题,适当整合相似的观点或围绕同一主题而发散的观点。

✍风格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风格】相关原则

支撑所说的内容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例如我想对他人讲述“MindMaster很好用”,仅仅这样一句话是不管用的。我可以从用户规模、产品功能、用户体验反馈等具体方面来支撑我的观点。 将一句简单的话通过添加细节的方式进行扩写,会呈现完全不同的风格。往下的原则7和原则6相辅相成,个性化例证某种程度上即具体、细节的例证。借助【轶事】【引用】【类比】【明喻暗喻】的写作技巧来让你的观点更难忘。

使用简单词汇&砍断长句&删除不必要的词

这3个原则的最终目的类似——避免内容冗余。在作者看来“简化写作最基础的方式是使用较简单的词汇”,而使文章清晰易读的方式就是使用简单句,譬如定语过多、词汇生僻句子理解起来更费劲。

使用主动语态

在写作时,尝试多写主动句,少用被动句。原因在于主动语态以行为为导向,使句子表达更简洁干练。我在完成工作——工作正在被我完成,可以使用被动句会显得怪怪的。多用动词,少用名词也有点同理的意思,为避免句子拖泥带水,尽量避开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 例如:业余自行车手必须用心做好个人训练计划的制定。 改为:业余自行车手必须用心制定个人训练计划。

使用平行句式

这个原则与我们在语文课上学的排比句式非常像,即用一致、平行的形式表达连串事物,相似部分用平行句式可以强化句子的节奏感。

利用句式变换

上一个原则说要使用平行句式,这一个原则则是强调在写作过程中要变换不同句式。如果所有句子都采用【主谓宾】的结构顺序会使整体文章非常boring。作者在书中梳理了10种不同的句式开头方法,包括:主题开头、短语开头、形容词开头、关联词开头等等。

使用恰当的语气

根据作者的观点,语气主要分为两方面“积极和消极、正式和非正式”,相对而言,积极的语气会比消极的语气更佳,从读者角度来讲会更原意接受积极的表达。

✍可读性

最后一部分作者从排版设计、可读性工具、标题或提要、修改文章四个方面阐述如何使内容具有可读性。相对前两部分针对内容的具体写作原则,第三部分更偏向内容的呈现方式,通过空白、加粗、斜体、破折号等易于辨认的方式使大篇幅的文字更容易阅读。

当然除作者给出的方式,在当下新媒体编辑中,常用的还有添加图片、颜文字(◕ᴗ◕✿)、表格、视频、改变文字颜色、分隔符等方式帮助提高阅读便利性。 本文主要围绕《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讲解了通用写作原则,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当然不止于此,想发现更多写作技巧、表达技巧或其他方法,不妨来MindMaster导图社区搜索看看。 导航▼▼▼

怎样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何为写作?我认为是人生思想和情感的述说表达。所以如果你有深邃、常人不及的思想你就可以奋笔疾书,而意境优美的情感无疑为您的书面表达增添了一双无形的翅膀,使您的写作思路泉涌、行云流水。

一篇好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论文等何种题材,总离不开因人而异个人思想见解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的作品才能言之有物、接地气,如果只以流水账形式泛泛而谈,最终经不起世人深入推敲,这样写出的东西形如一滩烂泥,没有聚焦中心的金丝物料做思想核心牵引,必然人人弃之。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反问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写出精品?

所以这里牵扯出“读”,读什么至关乎你的创作能力和质量提升的快慢。一般小学生只能写出小学水平的作品。因为没有成人的经历也就没有成人的深邃思想。而网上有时流传出小学生的精品之作,成人看之称之为天才,仰止、羡慕不及!何故?缘由领悟到了贤者的思想。这些精辟思想从何而来?读所获也矣!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是三部影响大而流行广的启蒙读物。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三百千”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

读书学习古人智慧非常重要。每一次读书,都是一次反思;每一次读书,都是一次对旧思想的洗涤和新思想的吸收。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思想,而读书是最好吸收和革新思想的方法。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一个人哪怕身无分文,也要心存天下,忧国忧民;越是穷苦越要读万卷书,好似和古人精神上的交流一样。作为一个成年人,读一定要读有思想、有逻辑辩证、能刷新自己思想智慧的读物,这些读物在哪里呢?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最厉害!

在我们几千年流传下来中国古文化,比现代更高明更智慧。譬如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内在的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这思想难道不逻辑,不辩证吗?如果你读懂了《道德经》,明白了自然规律阴阳之道,人生规律一切顺从使然,何愁思想固而不化?引而不发?过人的思想再加之自己人生阶段的坎坷历程的总结,一篇有嚼劲儿、接地气的作品随之而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句诗词非常具有哲学韵味,积极乐观,也道透了人生真谛,即一个人不断学习,才能思如泉涌,脑袋里面有思想“活水”,见识开阔,无论干什么事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行得自信、行得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名句出处《文心雕龙》。形容掌握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练就文字功底不是朝夕之事,读万卷书才能汲取万种情感、思维、思想精髓,行万里路才能历练品行节操,阅人无数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思维升华到新一境界。

读是为了更好地获取,获取智者常人不及思想,读为了更好地交流,只有与思贤者思想智慧火花的碰撞,才能刷新自己陈旧迂腐的思想。只有深入的读,才能收获“下笔如有神”的犀利笔锋,只有广泛的读,才能拥有一双词藻华丽的笔翼,有了“达观天下,博闻强识”彩凤的双飞翼,何愁寻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和粉丝的青睐追随。

金庸大侠曾经以“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来描绘杨过的玄铁重剑。当一柄宝剑,已经不需要靠锋利的刀刃来号令群雄时,才是真的到了炼剑的境界。写作亦如此,当你不在为了写而绞尽脑汁的斟词酌句时,而是将自己的智慧行云流水地谱成书山江海时,这时你的智慧足以碾压大部分人,足以应付生活的千千面面,这时写作的最高境界,亦是为人处世的最高智慧。

此曲只恨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祝大家写作造诣登峰造极!最后送大家一副三字经,愿所有在写作征途中的小孩、成人、老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是一个国学爱好者,如果你想交流更多写作问题,请关注我随时交流学习😊

五感法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

“五感写作法”是指作者利用人的五种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来描述一个情景或者实物。这五种感觉让我们感受世界,让我们的作文丰富多彩。如果把这五种感觉运用到一篇文章中,作文就会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要想将将五感法用在写作中,首先要能够联系常识,然后引入“五感”,在发挥想象去写作文,我们的作文是基于日常生活的。我们都非常了解日常生活的常识,需要做的是根据常识调动各种感情,让这五种感情引导我们发挥更多的方面,然后用我们的想象力把五感收集的信息写在作文里。

一、用眼睛写出颜色、形状和构造

眼睛是接触世界的窗口,不仅可以通过眼睛来寻找光明,还可以发现美。我们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眼睛去仔细观察事物的颜色、形状和构造。比如“荷花”,要认真观察荷花是什么颜色的,绽放的荷花和没有绽放的荷花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日积月累,你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作文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

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把池面盖得严严实实的。小花苞越长越大,最后绽开了片片粉红色的花瓣。红色荷花,绿色荷叶,红绿相间,非常美丽。

二、用耳朵写出声音

除了用眼睛看来观察事物外,也可以用耳朵“听”一下我们身边的事物。比如“荷花池水”,你除了观察池水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站在荷花池边上,用心听一听流水的声音:“水在欢乐地唱歌”“水在诉说着故事”。水就在我们的耳朵里产生了新的感觉,变得生动起来。

如:荷花池里的水汩汩地流着,小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小青蛙“呱呱呱”地叫着,仔细听,顿时觉得真是美妙的交响曲啊。

三、用鼻子写出气味

有的事物颜色很特别,有的事物声音让人难忘,有的气味有特点。在描写事物的时候,要把事物的特点写出来。比如荷花,荷花的香味让人陶醉,在写荷花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写出它的这种香味。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来到池边,一股芬芳的气味扑鼻而来,让人陶醉。

四、用舌头写出味道

特别的味道也会让人记忆深刻。在描写事物的时候,要想一想你所描写的事物在味道方面有没有特别之处,要不要当作重点来写。比如你写关于荷花的作文,如果写到莲藕,那么可以写一写莲藕的味道。这样会使读者对莲藕有更深刻的印象。

如:生长在污泥中的莲藕,也默默地为我们做出了贡献:既可当作蔬菜,美味爽口,也可制成藕粉,它们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五、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官写作法是让同学们认真观察事物,从多个方面感受事物,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观察事物的时候,同学们要用心感受。比如游荷花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用手感受池水的清凉、荷叶的柔软,可以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空气的清新、风吹在脸上的清爽。一阵微风掠过池塘,清淡的叶香、沁人的花香,使我在夏日里感到无比的舒心。

写作举例

假如作文题目是“描写夏天的炎热”,要求使用修辞手法。小学生写的内容一般是这样的:火辣辣的太阳像个大火球。这样是通过一种视觉的写法,并没有太深的情境。

我们换“五感法”来试试:

视觉:太阳炙烤着大地,柳树的叶子无精打采地卷曲着,大地不断地冒着热气,仿佛被蒸过一样。

听觉:蝉在枝头不停地鸣叫,仿佛在抗议炎热的天气。

触觉:我一出门,一股热浪就向我袭来,汗水很快就涌出了我的身体。

嗅觉:走到公园,花草纷纷耷拉着脑袋,散发着清新的味道。

味觉:还好我带了一个巧克力冰淇淋。撕开冰激凌包装,咬上一口,冰凉香甜的瞬间充满了口腔。

作文中有了细心的观察和写作方法,读者就会沉浸在情境中,丰富多彩的作文内容会让人眼前一亮。

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哪6种?

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

例如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拓展知识: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