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痴是什么意思,万事无如退步休全诗解释
嗔痴是什么意思,万事无如退步休全诗解释?
退步·万事无如退步人
朝代:宋代作者:释怀深
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
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瞋。
全诗翻译如下:
世味正浓之人,往往事事追逐,处处贪着,不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从头到脚再看看自身,要懂得自省。
只是因为吹灭心头的欲望。
不再见到从前的嗔痴。
为何道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赞美婴儿呢?
老子的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在老子得瑟道家哲学的体系中,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总根源与总根据,世界上的一切,无不是按照道的规则运行。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如果按照道的法则运行或者去生活,那么世界是完美的是和谐的,反之,不以道为规律,那么世界则是拧巴的,是不和谐的。
那么道的原则是什么呢?老子告诉我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个逻辑链中,无论是人还是天,都要按照自然而然的法则来运行,那就是事物原来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不要去损益,不要去增减,也不要去刻意追求,更不要带着一颗功利的心,让一切保持最初的状态,纯真的样子。
而符合老子的道法自然理想的人,毫无疑问是婴儿了。第一,婴儿没有收到外界环境的污染,他或她一切都是生命的最初的样子,第二,婴儿没有功利心,他的欲望不带有一点功利的色彩,他或她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开心就哭,他没有人间世俗的纷扰,他就是一个纯真的梦。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清心寡欲的哲学,是一种清静无为的哲学。老子认为,人生要想达到道的境界,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就必须减少欲望,减少机心,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对世界的干扰。所以,在哲学家老子看来,人生最宝贵的是能保持人天真烂漫的童心,回到婴儿和赤子的状态。
儒家的最高人格理想是圣人,圣人就是要贡献自己,就是要在世俗的世界上做出榜样,他永远不可能跳出这个世界,因为儒家的人生哲学,就是一种现实的哲学。而老子的人生哲学吗,则是跳出了人生的哲学,他认为这个世界有他自己的运行方式,你根本不需要去打扰,因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样不仅扰乱了这个世界,也扰乱了自己的身心。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对世界形成干扰,而世界也无法打扰他的人,就是婴儿与赤子。
于是,老子真诚地赞美婴儿与赤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说,婴儿本含本德之厚,好比初生的婴儿。有毒的蛇虫不螫咬,猛兽不扑捉,凶鸟不搏爪。骨弱筋柔而手握闭固气门,不知雌雄交合而始终挺勃,是精之至足。终日哭号而喉不沙哑,是无欲气和之至的原因。
很显然,老子认为,只有婴儿和赤子才是与他心中的“道”合二为一的。老子的道是自然,是效法天地自然运行的哲学。在他的道中,“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婴儿与赤子,淳朴自然,天真无邪,一切任性而发,率性而为,没有丝毫的矫揉做作。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婴儿的两大优势。这是成人世界中早已丢掉或者说再也找不回来的优势。
一是“精之至”。所谓“精之至”,是说婴儿处于襁褓之中,还没有价值判断,一切都是生命本初的样子,没有受到滚滚红尘的污染,没有受到利益、美色的诱惑,没有孜孜以求的功利之心,一切都是自然的,都是审美的。婴儿内则柔和淡泊、外则天真无邪,大自然的所有精气和灵气都集中在他身上,得自于天地之间的精气还没有散发掉。他的欲望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多余的欲望。一切都是应该的样子,这个叫做本然。
二是“和之至”。人为什么会受伤,为什么会悲伤,是因为我们常常会自己为难自己,没有站在中道之上。就是我们的生命与精神并没有达到和谐的境界。而老子所说的所谓“和之至”,是指婴儿能自然地遵循中道,婴儿终日号哭却不会嗓音沙哑,原因就在于婴儿啼哭时能沿着气管运行;婴儿从来不会将就、为难自己;从来不会为了某种目的而讨好别人;从来不会因为有了好事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失意而垂头丧气;他保持着自然天性,随自然万物的变化而变化,自然而婉转。
杨丽萍的孔雀舞表达了什么意思?
她用舞姿诠释着“孔雀”的绚丽,也诠释着她身为艺术家的神韵。 舞剧《孔雀》围绕生命和爱这两个主题,用“孔雀”这一形象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向观众传递着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感悟。 孔雀是鸟,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 杨丽萍和舞剧演员们,借孔雀表达着人类的爱恨嗔痴和生命的光明觉知。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的实力有多强?
《封神演义》小说中的女娲娘娘,看起来弱柳扶风般的女子模样,可是她张口一句话就可以断定商纣王和殷商的生死,真可谓一言以兴邦,一言可灭国。在整个封神大战过程中,女娲也没有亲自出手的记录。那么,女娲又何以称圣的呢?在几大高手圣人中间,她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排位如何?
其实,女娲在这样几个圣人里面,是绝对的顶尖存在,而并不是想当然的弱势,比谁谁谁哪个圣人要弱一点,要差多少,不存在的。为什么怎么说呢?亲,摆事实讲道理,是本公子的一贯原则,你且容我一一道来。
第一、先天圣人女娲的前世今生和“圣人之下皆蝼蚁”的层级定位。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做“圣人之下皆蝼蚁”,这是神仙界的一个层级定位,第一档次的先天圣人和他们之后的各种圣人、准圣、大罗金仙的关系是,在实力修为和神通上,顶级的先天大佬可以直接秒杀后来者,无视之,即便是大罗金仙,甚至是斩三尸的存在,所谓不生不灭也是相对的,可以直接被化为飞烟,元神消散于大道无形。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这样的层次,显然是不够格的,那么,除了天道本身,能够把其他神人视作是蝼蚁的顶格大佬,圣人第一梯队的成员,也就是只能是鸿钧老祖、女娲三皇和昊天上帝了。为什么呢?简单,因为他们就是整个封神榜单的制定者,封神大战的始作俑者,拥有这样决定权的几位,亲,他们必须是顶格的无极存在啊!
女娲娘娘,女娲,她一直就是中国民间的上古正神,从历代帝王到凡夫俗子,都祭拜的这样一个尊贵人物。女娲出自《山海经》这本原本的无字天书,后来者看图作文,再后来者就望文生义,实际是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推理,即便如此,女娲的至高地位还是被肯定的,她是补天者,是创世神,是实际的第一位治世女皇,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甚至比伏羲地位都要高,就更遑论炎帝、轩辕神农黄帝两位了。
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女娲跟鸿钧老祖的关系,兼论女娲在三皇系统的影响力。
(一)顶格先天圣人的相对“先天”和面对普罗大众的绝对碾压实力。
《封神演义》小说开篇就是这么几句: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这其实就是封神大战背景中的顶格大佬们的名单排行榜了。我们来看几个关键字:盘古,代表“道”的开启模式的“太极”,天地人三才的出现次序,女娲创世纪,然后是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少昊作为五帝之一存在。我们来分步看一下他们几个的实际关系:
所谓先天圣人,他们也是有来源的,道生于无,这个“无”也是一种存在啊对不对?什么是先天圣人呢?就如同盘古、鸿钧老祖、女娲等这样的第一梯队存在,“混沌从来不记年”,那种时空跨度,亿万年都能够算作是我们现在的分秒,不是不记年,是没必要几年,分分钟你纪年做什么用?
他们这样几个先天圣人,其实就是鸿蒙未开的混沌世界里“天魔大战”之后的仅存硕果,成王败寇,胜者为王,成功者,就称之为“得道”了,成仙成圣,失败者就归结为“妖魔”;成圣也是有原因的,他们能够历经N个亿万年的混沌大劫,冥冥之中也是符合了天道,是真正的“天选”之才,所以他们也自然就可以把自己那套修炼方式归结为“道”,正道,道统,后来者需要通过他们的修炼方式“证道”,得以被认可;失败者就当然丧失了话语权,也侧面说明魔道的修炼之路是有偏差的。
三皇之伏羲氏道生于无,顶格大佬们都是先天元气所化,本来其实是无形的,只是通过修炼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显影,人形,或是半人半巫。鸿钧老祖、女娲三皇甚至昊天,他们基本都是同时代的先天圣人存在。本源都是“道”的演化,鸿钧老祖更侧重于“天道”,无为;女娲三皇则更倾向于”人道“,治世。
那么,鸿钧老祖和女娲三皇两系,他们谁的实力更强一点呢?都是宇宙大爆炸中的悟道幸存者,天选之才,修为神通其实是不会有明显区别的,要是硬要有个结论,不好意思,能够自我印证”天道“,而又能”人道“治世的女娲三皇系,可能更胜一筹,法天法地定人伦,天地人三才兼备,沟通神人天地与无形大道,谁人能及?而且这样的势力是最实际的,拥有最多的支持者,无论天界的道、还是”人间道“的人道,他们都占得先天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昊天敢跟鸿钧老祖叫板、要直接收编元始天尊阐教十二金仙的底气所在。昊天的背后,站的是女娲三皇系,怎么个无敌的组合,牛气如鸿钧老祖者,也不得不退让几步啊!这也是封神榜能够制定,各个山头的大佬们能够达成一致协议并签署盟约的最为根本的原因所在。
先天圣人鸿钧老祖所以你看,我们回头再来看这句话“圣人之下皆蝼蚁”,真正与其他圣人、准圣、大罗金仙有云泥之别神通的大仙儿,只能是第一梯队的鸿钧老祖、女娲三皇这样几个人了,昊天能够逼迫鸿钧就范,说明实力也不在鸿钧之下。至于鸿钧三大弟子,在封神大战中,他们屡屡被晚生后辈二代甚至三代准圣的弟子们挑战,显然是不能够秒杀他们的。
这样,答案出来了,女娲娘娘在《封神演义》中的实力,是和鸿钧老祖、三皇基本等同的存在,不存在比谁弱的问题;而后面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则是执弟子礼的晚辈,而且是存在秒杀与被秒杀的关系,有绝对神通修为代差的存在。
(二)封神大战中的不请自来者,浑水摸鱼的西方二圣和西昆仑路压道人。
西昆仑三仙路压道人西方教二圣,准提、接引,归属于鸿钧仨弟子三圣的级别,陆压道人这个独特存在,从《封神演义》中我们可以判定,路压道人的先天根基是绝对牛的,不会比准提等诞生时间短,甚至可以推断到鸿钧盘古时代,但是呢,修为就够勉强了,截教里可以对付他的人一大把,一个孔宣就够了;这也就难怪路压一直是个神秘存在了,他都不好意思说那么清楚家门啊!不过,貌似封神大战后,路压埋头苦修,也达到了某种极致的高度,这都是后话了。
第二、封神大战中女娲的表现:高人一般不会亲自动手。封神大战,金仙红尘劫数,看起来很麻烦的样子,可是对视一切为“蝼蚁”的顶格大佬们来说,那就不是什么大事情了,并不是多难过,在自然规则“道”面前,他们虽然也难逃劫数,也要参与其中,不过都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先天证道的圣人,什么劫数路数,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老套路啦!无惧,你奈我何?
所以,封神大战,苦逼的是鸿钧三圣弟子以下的人,阐教、截教、人道,顶格大佬是不用亲自出手伤筋动骨的。
(一)我们来看一下,鸿钧老祖出场就是结尾,劝架,喂药,安抚老子、原始、通天三位弟子,带走通天,没动手吧,以德服人嘛,能讲理的咱绝对不动手,有辱先天圣人的斯文啊哈哈哈!
(二)昊天上帝这个封神榜实际推出者和最大获利者,他,从始至终就没出手,如果说动手了的话,就是动笔签署了封神榜这个协议。
(三)伏羲、炎帝、轩辕三皇根本就没出火云洞,准圣、人神合一的肉身成圣的杨戬,两次来火云洞求医,也不过是随手扒拉了几颗草给他而已,这算是出手了吧哈哈哈!杨戬这个家伙不得了,昊天的亲属,又会站队,八九功,哮天犬,能打就打,打不过就偷放恶犬咬人,实在不行,跑得那是比谁都快,能不能成圣,后天修为成圣者,那要看你的出身和战队的好吗?
(四)正神女娲。
纣王和范冰冰苏妲己商纣王帝辛这个家伙,你说你干什么不好,喝个花酒,斗个猫狗,酒池肉林还不知足,摘星楼上数星星多美,八月十五看月亮,赏月,吃月饼,多么美妙啊!他不,他题诗亵渎女娲娘娘,惹恼了女娲。
女娲为什么怎么豪横,怎么怒气冲天呢?其实,无论是殷商子姓的纣王寿,还是凤鸣岐山的西岐姬姓周的姬昌或是姬发,都是轩辕黄帝的嫡系,也就是女娲三皇的人,他们谁坐江山还不都一样?有什么明显区别吗?
巧合的是,女娲三皇等测算到了天道大劫的来临,各种灵气存在都要历经这个劫数,先天圣人们这样的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各自大打出手,那成何体统?神仙也是要面子的好吗?所以,正好就拿人间道开刀了。活该你商纣王倒霉啊有没有?比较弱的老子三圣等都不能避免,要亲自下手啊。
女娲在封神大战中做了什么?具体什么表现?亲,你聪明如你,当然不是问题啦:
苏妲己三姐妹1、作为巫妖界领袖,女娲招妖幡招来了轩辕墓里的九尾狐妖等三姐妹,安插内线到纣王府邸朝歌。一个小小的九尾狐,妖精,神通是非常有限的,修为道行根基浅薄,可是她代表的是女娲三皇系,在周武王攻占朝歌后,纣王携代表天道派遣的合法玉器烧火自焚,其实,只要纣王怀抱玉玺和三皇系一脉相承的神器玉石,其他无论是周武王、姜子牙,还是各路神仙,都是奈何他不得的,鸿钧是有这个能力,可是他也不会亲自出手,商周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女娲三皇系的家务事,只有女娲代表三皇系出手,也才能彻底解决掉纣王,紫薇真气不是盖的好吗?他是自寻死路,也算是天数吧。
2、杨戬八九玄功神通,拿不下同样是七十二变的袁洪,求女娲借了山河社稷图宝贝,袁洪乖乖就范,自己走入迷踪,被杨戬擒拿。女娲对猿猴类是情有独钟啊有没有?《封神演义》来个猿猴,《西游记》来个石猴,有意思。就是杨戬拿下袁洪,他也没办法把袁洪斩杀掉,送入封神台封印元神,为什么呢?实力相当,就是另一个美猴王孙悟空的存在。整个姜子牙率领的阐教也没办法。只有借用路压道人这个不在阐教、截教和人道三界系统中的外人的斩仙飞刀,才解决掉了袁洪。
3、就是小小的九尾狐妖“苏妲己”几个妖精,阐教派遣精兵强将、后来肉身成圣的雷震子、杨戬、韦护去捉拿,女娲挡前面亲自拿了三妖,女娲心说:“你们几个算什么东西?也不掂掂斤两,撒泡尿照照镜子?我女娲的人,谁敢动?只有本尊可以擒拿,你们几个玩泥巴的小朋友,一边凉快去。”姜子牙只能又是借用了路压道人这个西昆仑三仙的法宝斩仙飞刀,才结果了《封神演义》第一大美女狐妖苏妲己。
其实就袁洪和狐妖苏妲己这俩事上,女娲已经表明了非常强硬的态度,居高临下,她不需要亲自出手,随便拿个物件就可以解决问题。捉了袁洪看你们怎么办?请我女娲吧。九尾狐妖苏妲己是你们这样的外人可以随便捉拿的吗?一边凉快去,我三皇系的人,必须我们自己来解决。这俩事吧,女娲其实是有心等姜子牙来请的,可是鸿钧老祖的弟子也很牛气,就不求你,我们是不敢动苏妲己,惹不起,麻烦大,可是,我们可以用散仙或是西方教呀。鸿钧系,女娲三皇系,争斗。
女娲是代表三皇系,可以协调整个封神计划的顶级存在,和鸿钧老祖平起平坐是基本的礼数,鸿钧弟子三圣等,那都是执弟子礼的后生晚辈,这样的存在,女娲能不强大吗?哦,有人就说了,鸿钧老祖一系是神通成圣,女娲三皇系是功德成圣,没错,本公子同意,可是呢,亲,你可别忘记了,没有神通极高的修为,谁会拿你的几句话当回事?功德的前提,那也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强者为王,强者恒强,创世神,治世第一皇,女娲,沟通天地人三才的存在,怎么可能只是“功德”的虚名?上证天道,中控巫妖,下治人道,厉害了!鸿钧老祖妥协昊天是有原因的好吗?昊天背后的势力太强大,气场无敌,只能做妥协周转。当然,封神大战也不是鸿钧老祖的本意,不得已而为之,妥协的产物。
第三、封神大战的结果:昊天上帝如愿,其他如丧考妣。姜子牙命柏鉴筑封神台,代表元始天尊和鸿钧老祖敕命封神,按封神榜单一一落实,365位正神和800小神归位。昊天上帝可谓是功德圆满,通过神仙大天劫招收怎么多个神通大神入编,天庭实力大涨。
被打死封神的人员,有阐教、截教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大半,也有人道的部分。通天教主截教是最悲惨的,彻底消亡在神仙道的道统中;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阐教,也有很大损伤;也就是说,鸿钧老祖很受伤,心在滴血还只能忍气吞声,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西方教浑水摸鱼,从中渔利,得人得宝贝。鸿钧老祖的势力实际是被昊天和西方教给肢解、瓜分了。
《西游记》就更能说明问题了,阐教截教大量充实天庭,连太上老君都要挂牌去天庭凌霄宝殿上班,至少名义上要听调听宣。通天教主是条汉子,秉性难移,他不甘心,不服气呀!于是就联合西方教,派遣弟子多宝道人加入西方,共同组建了西方释迦佛系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而释迦如来,西方极乐世界的领导者,正是多宝道人,准提、接引做了顾问团的总参谋。其他鸿钧老祖的旧部势力,阐教截教,很多高人也都纷纷加入其中,至少都是菩萨级别的神佛。
女娲的目的完全达到了,昊天就是女娲三皇系的直接代表,本来么,女娲创世纪,治世,然后是上古三皇继任,他们三皇就可以代表天地人三界,伏羲指定天界接班人,炎帝掌控巫妖界,轩辕神农指定人间道的人王或是人皇,现在,一揽子交给昊天这个嫡系来管理了。
所以说,女娲三皇在《封神演义》中是至高实力的存在,他们是功德成圣,创世纪,治世,为历代帝王所尊崇为正神,祭拜,他们也自称都是炎黄直系后裔,并以此为治世的合法力量来源,民间香火自然也是极其的旺盛。所以,女娲和三皇都是可以和鸿钧老祖平起平坐的势力存在,女娲这样级别的先天圣人,和鸿钧老祖一样,真的可以说是“圣人之下皆蝼蚁”,能够直接秒杀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这样级别混元大罗金仙的存在。其他就不用排序了吧,准提、接引,路压,都不在话下,往后排。
女娲三皇系功德成圣不假,以德服人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修为和神通为前提,有碾压别的实力,才有功德之说,无为而治的前提是:你先要能够制服得了别人。所以我们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女娲是可以和鸿钧老祖并列的至高存在,而且是实力派。现在选择到寺庙和道观修行的人?
现在选择到寺庙和道观修行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一、和尚和道士是一种职业,可以养活自己,而且工作也不是很累。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寺庙和道观成了旅游胜地,这里需要一些和尚和道士,让整个氛围看起来更逼真。同时也需要一些人员进行管理。所以,在这些旅游胜地当和尚道士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工作。你不要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和尚道士。下了班,他们就可以脱掉袈裟和道服,去休闲娱乐了。
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打击,不敢去面对社会,不敢追求理想,产生逃避的心里,来到寺庙或者道观出家。这一类人很多很多。他们不是为了追求真理,也不是为了普度众生,纯粹就是混不下去了,社会竞争太激烈了,所以想找一个与世无争,不需要太努力,不需要太拼命,也没有竞争的地方,安心过完自己的一生。无疑,寺庙和道观是最好的选择。在这里,你不需要工作,也不需要为钱发愁。在这里,衣食无忧。有国家养着你,有施主供养你,你只需要念念经做做法事就行。
三、真正想要追求宇宙真理的人。这一类人属于非常有善根慧根的人。他们不太在乎功名利禄,也不太在乎爱恨嗔痴,他们在乎的是,宇宙、生命的真谛。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
他们思考的是这一类的问题。为了寻求答案,他们选择了出家,去寺庙做和尚,或者去道观当道士。
比如著名的虚云法师。他从小看到佛像、经书、三宝法物,就心生欢喜。17岁的时候他悄悄离开家乡,准备到南岳衡山出家,走在半路上被家人截回。父亲怕他再出家,为他娶了两房妻子,因为他的叔父早逝,没有留下后代,所以他兼祧他的叔父,早几年家里就为他订下田氏和谭氏二妻。他婚后与二女同居而无染,一直保持自己的童子之身。
1858年,他偷偷离开家,到福州鼓山的涌泉寺出家,从此开始了他正式修行的岁月。在后来的日子里,不管遭遇到什么波折、劫难,虚云法师都坚定不移地坚持修行。任何人,任何事都阻止不了他。
像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追求真理的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