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旗致哀,联合国在什么情况下会降半旗
半旗致哀,联合国在什么情况下会降半旗?
联合国下半旗致哀,主要有:一是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二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授权下,可以下半旗致哀。三是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特别建议,为与联合国有重大联系的世界级领导人的逝世下半旗。四是联合国秘书长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在任何地方的联合国旗在联合国的官方悼念期内下半旗。
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致哀的中国领导人有(按逝世时间排列):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宋庆龄(半天)、邓小平。
△周恩来,人民的好总理,1976年1月8日逝世。《参考消息》1976年1月12日,第三版《联合国将持续数天下半旗哀悼周总理逝世》。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挺指出:第一,周恩来身为一个大国的重要领导人,死后一分存款也没有。第二,中国十几亿人口,可是周总理死后没有一个孩子。第三,中国地大物博,周总理遗嘱却要求不留遗体,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山川大地”。“这三点,只有中国的周恩来做到了,今后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能做到其中的任何一条,总部照样为他降半旗”。从1979年1月9日到1月15日,联合国下半旗一周,这是有史以来联合国最长的一次降半旗致哀。
△朱德,共和国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76年7月6日逝世。为哀悼朱德委员长,“联合国总部在七月八日和十一日下半旗致哀”。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1976年9月9日逝世。同一天,联合国下半旗致哀。
△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人民日报》1981年6月1日,第六版《沉痛哀悼宋庆龄名誉主席》右上部位,《联合国秘书长到我常驻代表团吊唁》一则中,最后一句:联合国会旗今天下半旗半天致哀。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者。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应当时我驻联合国大使秦华孙的要求,联合国特地为哀悼邓小平降了半旗。
下半旗致哀的由来?
所谓下半旗,并不是将国旗下降至旗杆的一半处,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处,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下降到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
降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致哀。
下半旗最初源于船上,后传至大陆,世界各国均采用。
来源
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致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中国为什么在清明节日这天下半旗举国致哀?
谢邀。此次疫情,举世震惊。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超出以往的自然灾害。
在重大的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再次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以勇敢的姿态,以超强的忍耐,战胜了灾难,遏制住了凶残的疫情。
面对重大的伤亡,值得我们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在思想建设方面,在经济建设方面,要针对灾情之中所出现的问题,很多政策要有所调整。
在清明节中,以降半旗的形式隆重表达我们的哀思,即是对逝者的告慰和追念,也是我们再次踏上征程的出发令。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有勇气改正我们的不足,也要坚定前行的方向,在新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业绩,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
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已达81万人?
美国种族主义,歧视挺严重的。疫情死的都是穷人和老人。这都属了政府行为,是他们不作为。肚子里没装别的,装一肚子坏水。分裂别国,谁好过,就去搅和搅和。要不就是甩锅抹黑别国,反正没好印像。如果上敢你,放心按老百姓的一句话准没憋好屁。这就是因为所以为什么。
全国及驻外使馆下半旗志哀?
致哀和志哀是有区别的。致哀是用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哀意,传达的对象是确定的,比如“向烈士致哀”。而“志哀”是以某种方式或活动来哀悼,哀悼对象不确定,比如“下半旗志哀”,只强调动作的发出。也就是说,当确切知道被哀悼者时,使用“致哀”,否则使用“志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