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改装车节目,众多人选择新概念英语
美国改装车节目,众多人选择新概念英语?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学习英语的材料。其实如今市面上的英语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好的英语教材也是不胜枚举,质量一般的英语教材也是琳琅满目。
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一本好的教材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说要找一套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习类型的英语学习者需求的教材,那非《新概念英语》莫属了。
《新概念英语》已经问世了21年了,是英语学习者教材中经典中的经典,至今每年还有大量的人使用他学习英语,可谓是经久不衰。
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真正有助于英语素养的培养《新概念英语》整套教材,可以说是按照英语的学习规律来编写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英国以及西方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文化知识。几乎每一册的教材,多数的课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故事。他的选材也非常的广泛,有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科普知识、体育运动和幽默故事等等。
例如在新概念三第24课,中有关柜中骷髅的介绍(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这就是一个在欧美国家被广泛使用的习语。这个词汇也经常在外文的刊物中出现,福建这套教材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新概念英语是一本基础的英语学习书,但是由于书本的选材上覆盖了很多方面,让你能够通过这本书籍的学习,深入的了解到英语的文化,又能够储备你的英语语言知识,从而全面提升你的英语素养。
课文内容精彩,书籍编排合理,时隔多年还备受欢迎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课文内容写的非常生动而有趣,而且科学的融合了,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英语技能,能有效的让你的英语“脱贫”。每个课文中都涵盖了词汇和句型,对于英语学习以及英语考试来说都非常的有实际作用。
整本书的编排科学而合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循序渐进同时书集中的英语理念吸引课文有趣,对于英语的各项技能训练全面,基本上其中所涉及训练到的英语都能够涵盖职场、生活、考试中英语应用的方方面面。教材中涵盖了从小学到大学所有必须掌握的英语语法知识点,真正能够让学习英语的人,一本英语教材吃天下。
上面这些句子中出现了 turn at the idea of ..., normally accepted practice, No ... has ..., Whether ... or not largely depends on ... ,基本上都可以直接应用于自己在英语的口语对话或者是作文写作中。
如何利用新概念英语来规划好自己的英语学习我个人认为新概念英语确实能够秒杀市面上很多英语教材,论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话,这套教材是非常系统的。这套教材涵盖了基础英语必须掌握的所有知识点,能够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学习地道的英语,也能使很多没有学习过英语或者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习者少走弯路。
1、新概念第1册和第2册,基本上适合于中小学生。这两本书是学习英语的敲门砖,基本上讲的是,语音语调以及英语中基本的语法,词法和句型结构知识。然后深入浅出的逐步讲解语法,要点是你能够轻松的掌握枯燥的语法,同时能够通过对句型的分析以及和短语的讲解,让你在听说读中真正能够地道的运用英语的句型。
2、新概念第3册和第4册,那么对于高中和大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教材。新概念英语中的知识点基本上能和四六级考试的知识点具有相当高度的一致性。同时新概念英语中的课文也是生活中口语素材的最好来源。如果能够把新概念第3册和第4册学好的话,那么英语中最难的那些长难句也不在话下,因为即使是四六级的考试,阅读的难度也不会超过新概念的难度。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新概念的学习,积累大量的漂亮的英语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英语写作更加出彩,甚至能够通过新概念英语的训练来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
假如特朗普赢得了2024年的总统大选?
现在的美国是什么样子?疯狂印刷钞票和大量的发债,来维持本国的经济正常运转。称新冠病毒疫情是一个骗局,因此而大力倡导反佩戴口罩,将其政治化等等不堪入目的情况发生。
假如特朗普能够赢得2024年的总统选举,那么,毫无疑问,特朗普将再次带领美国走向衰退和分裂。
因为,特朗普已经成功的将美国分裂为共和党和民主党两派,而两派支持者都希望能够独立建国。因此可见,美国国内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弥合的地步了。所以,美国剩下来的,恐怕就只是分裂了。
特朗普在世界倡导的“美国优先”政策,早就已经臭名远扬了。特朗普在上台之后,撕毁了一系列国际协议,大搞单边主义优先政策,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压迫和掠夺,而这些只能够加速美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并必将会与许多传统没有发生矛盾,极有可能因此而与美国分道扬镳。因此,美国的霸权极有可能会不复存在。
而且,美国的国内必将会因为特朗普在美国选举的腥风血雨,而走向更加崩溃。反剥削,反压迫,要求民主,要求平等,要求独立,要求缩小贫富差距,要求减轻国家负债,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控制贩毒,解决就业,反对移民等等,都将会是特朗普无法解决的矛盾。
或许到那个时候,特朗普除了整天演讲一些振奋人民的发言之外,一无是处。而美国的天下大乱,或许正在等待着特朗普的回归。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世界战史上打的最漂亮的一场歼灭战是哪一场?
1967年中东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横扫西奈半岛中的埃及军队,打了一个大胜仗,逼着埃及求和;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取得了一个暂时的平衡,但是双方的矛盾没有得到一个有效的缓解。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在整军经武准备下一次的战争。到了60年代,美国宣布直接卖武器给以色列,但是要求以色列不要先打阿拉伯国家。
但是形势的发展却超出美国人的预料。1964年夏,以色列进行约旦河改道工程,将河水引入农田,叙利亚也在约旦河发源处实施改道以破坏以色列的计划。于是以色列发动空袭炸毁了工地,叙利亚便从兰高地炮击以色列定居点。1965年,巴勒斯坦游击队从叙利亚境内向以色列发起了破坏行动。1967年4月叙以空军在戈兰高地上空开战,六架叙军飞机被击落。随后叙以冲突不时发生,埃及表示站在叙利亚一边。5月,苏联向埃及通报情报,称以色列正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叙利亚。纳赛尔命令埃及军队进入最高警戒状态,并在西奈半岛部署军队,要求隔在埃以之间的联合国部队撤出加沙地带。5月22日纳赛尔宣布封锁亚喀巴湾的蒂朗海峡,不准以色列船只和为以色列运送物资的外国船只通过,危机就此开始。
一石激起千层浪。以色列代表在联合国称,以色列为了自卫将动用武力打开亚喀巴湾。美国总统约逊称埃及封锁亚略巴湾是非法的,可能会引起灾难。苏联害怕局勢失控,转而要求埃及保持克制。热点温度急剧上升,使美国和苏联向有关国家发出警告:谁也不准打第一枪。法国扣下以色列订购的军火以阻止以色列先发动战争。到6月初,美国没能促使埃及开放蒂朗海峡,也拒绝承担保卫以色列安全的义务。
以军将领对形势的普遍看法是:先动手才有线生机,坐等别人来攻必定亡国。上次战争的英雄摩西·达扬被任命为国防部长,他认为只有决定性的胜利才能阻止纳赛尔得宣传上的胜利,以军必须占领整个西奈半岛,摧毁尽可能多的埃及军队。艾希科尔总理终于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于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1967年6月5日清晨8点,以色列空军出动186架战机,分三批飞向埃及的各个空军基地。到中午时分,埃及几乎所有的作战飞机都已被摧毁,三分之一的飞行员在空袭中丧生。埃及部署在机场雷达站附近的防空部队,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以色列空军开始行动半小时后,陆军也在地面上采取了行动。以色列军队兵分三路,向西奈半岛进军。
埃及军队在西奈半岛部署了5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共10万人。针对埃及军队的防御部署,以色列南部军区确定的作战计划是,首先以两个装甲师在南线和北线发起进攻,突破埃军的一线阵地,然后以一个装甲师实施中央突破,分割南北埃军之间的联系,并保障南北两路以军的安全,最后集中兵力,围歼埃军主力。
随即向苏伊运河前进,攻占沙姆沙伊赫,控制整个西奈半岛。为弥补兵力上的劣势,以军决定采取快速推进的战术手段,充分利用坦克的速度快速推进,猛打猛冲,不给埃军喘息的机会,以军进攻的突然性和行动的快速性,使埃军陷入混乱,速战速决。对此,以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也拥有绝对的战术优势。而埃及军队虽然坦克数目也不少,但其将半数的坦克分散配属于步兵师,执行守备任务,因而根本无法与以色列的坦克群对抗。
同时,南线的沙龙指挥的军队也打得很顺利,仅用了6个小时就达成突破。中线约菲师从沙漠中劈开道路,迂回包抄,直接打到埃及军队的后方纵深。这样,战至6日中午,以色列军队已经全线突破埃及军队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逼埃军的纵深防线。埃军一线主力部队被分割于数处,相互失去联系,处境危殆。
以军发起突然猛烈的进攻行动,完全出乎阿拉伯军队的意料。在得到以军空袭的报告后,负责指挥阿拉伯军队的埃及陆军司令阿密尔的第一反应就是以色列空军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肯定有美国、英国的飞机参战。埃及总统纳塞尔也同意阿密尔的判断,下令关闭苏伊士运河,并随后宣布与美国、英国断交。阿拉伯国家也紧随其后,宣布对美英两国实施石油禁运。
6月6日,埃军在前线失利的报告雪片般地飞到了最高统帅部。阿密尔完全失去了镇静,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面色苍白,神色紧张,喃喃地说:“我敢肯定,我可以保证,美国军队,英国军队,可能还有法国,还有其他西方国家的军队,都在帮助以色列人。为了保全部队,我们必须撤退!”此时,西奈半岛上的埃及军队,虽然遭受打击,但主力犹在,且仍然占据兵力优势,只要很好组织,立即反击,究竟鹿死谁手,还是一个未知数。但阿密尔既没有向纳赛尔总统报告,也没有征求最高统帅部其他将军们的意见,即下达命令:西奈半岛的部队全线撤退。传到部队的命令,只有两个字:“撤退!”既没有说明各部队的撤退顺序,也没有规定撤退的路线。
而部队中不乏贪生怕死之辈,一些军官接到命令后,竟丢下部队,首先登车逃命,西奈半岛的埃及部队因此陷入了混乱。总参谋部的三位将军对阿密尔的命令义愤填膺,闯进他的办公室,请他收回命令,指挥军队继续抵抗,但遭到了阿密尔的训斥。纳赛尔得知阿密尔下令部队撤出西奈半岛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亲自赶到最高统帅部,严令阿密尔收回命令。不料此举对局势起了更加恶化的作用。在纳塞尔的压力下,阿密尔只好又下达了停止撤退的命令。此时,西奈半岛的埃军已经开始全线撤退。新的命令,不仅没有稳住阵脚,反而造成前线部队更大的混乱。埃及军队的撤退,出乎以军的意料。以军本来打算分四个阶段实施西奈半岛战役,但战场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得他们认为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按照预定方案作战。以军大将加维什将军果断定,改变计划,三个装甲师齐头并进,以正面突击结合翼侧迁回的战术,彻底分割埃军的部署,各个击破埃军,占领整个西奈半岛。
于是,在西奈半岛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中,以色列装甲部队同埃及军队展开了一场速度战。在漫天黄沙中,埃军部队争先恐后地沿着公路向运河方向奔跑。坦克、车輛拥挤不堪,首尾相接竟达数公里长。以色列飞机倾巢出动,轮番轰炸,公路上血肉横飞,坦克和卡车成为一堆堆废,变成了一条条“地狱公路”,惨不忍睹。以色列的坦克长驱直入,无遮无挡,自由驰骋,不计其数的埃军士兵在以军坦克前举起了双手,而以军坦克手根本不想接受埃军士兵的投降,因为他们没有人手,也没有时间收容、看管俘虏,因此只是派出数人将投降的埃军官兵鞋子脱掉,让他们就地等候后面的以军部队而埃军士兵竟然驯服地服从命令,因为他们也明白,在高温的沙漠中,赤脚在滚烫的沙粒中根本行走不了多远。
6月7日,以军占领了亚喀巴湾最南端的战略城市沙姆沙伊赫,打开了以色列的出海口。8日,以军占领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米特拉山口,封闭了埃及本土通往西奈半岛的道路。9日中午,即在战争开始后的第4天,除了小部分沼泽地外,西奈半岛几乎落入了以色列军队之手。埃军主力大部被歼,纳赛尔在惨重的损失面前,不得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6月8日晚上,联合国安理会刚刚通过阿以双方停火决议,纳赛尔即急不可待地通知埃及驻联合国代表埃尔康尼,要他告诉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埃及接受安理会的停火建议。
在打败埃及之后,以色列开始向着约旦河叙利亚进军。最终逼着叙利亚和约旦求和。“六日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耻辱。埃及伤亡万余人,5000人被俘,损失了85%的空军和80%的地面装备。约旦损失几乎全部飞机和装甲车辆,伤亡3000人。叙利亚损失2000人。以色列仅死亡800余人,伤3000人,损失飞机6架。控制区扩展了近三倍,达到8.7万平方公里,获得了战略纵深和更易防守的边界。近100万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背井离乡加入了难民的行列。
你见过最性感的电视女演员是谁?
1 莫妮卡·贝鲁奇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故事发生西西里岛上的不知名小镇。
在这宁静而狭小的村庄,仿佛每个人都裸露在群众的目光,没有隐私。
女主玛莲娜,一个天生尤物,更成了村中男人,女人甚至毛头小子们的焦点。
一个如此美人,丈夫却因战争杀敌在外,留玛莲娜一人独守空房。
更不幸的是噩耗传来,丈夫战死沙场,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
原本清白的玛莲娜,却寡不敌众,“三人成虎”的戏路在她身上上演。
她终于被诬陷引诱已婚男人,为此她身无分文,如此压力让她沉沦,父亲也与她断绝关系。
终于有一天,迫于生计,她剪短秀发,染成诱人的棕红,走上了挤满人群的闹市。
男人们看到她,仿佛如愿以偿,纷纷前来献殷勤。
玛莲娜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浑浑噩噩的生活。
战后,没有因战而死的丈夫带着满是沧桑的她回到这座小镇,找回她曾失去的尊严。
2 格蕾丝·凯利 《后窗》
如果女人仅有美貌,那只能是任人采摘的花朵。
《后窗》中的凯利更像是带刺的玫瑰,智慧与颜值全都在线。
这部影片是1954年上映的,可看看片中女主的穿着,哪怕放到现代也绝不过时。
身为摄影师的丈夫杰弗里斯百无聊赖之际,他拿着望眼镜观察着对面大楼。
一天,杰弗里斯看到正对面窗口的夫妻之间争吵不断。
正是那晚雨夜,他看到那家丈夫提着箱子外出数次。
这让女主和其丈夫起了疑心,难道是对面男主人杀妻分尸?
为此,夫妻俩展开了调查。
原本温顺如猫的女主展现出了她隐藏勇敢与智慧。
最后,真相浮出水面,正如他们所猜想的那样。
这番斗智斗勇,让夫妻俩感情升温,俩人更加甜蜜温馨了。
3 斯嘉丽 《超体》
说起斯嘉丽,因她在《复仇者联盟》中扮演黑寡妇,片友普遍称其为黑寡妇。
身材妖娆性感的她在《超体》、《复仇者联盟》系列中扮演的确是女强人的形象。
2020年即将上映的《黑寡妇》更是由她主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4 奥黛丽赫本 《罗马假日》
奥黛丽赫本无需我过多介绍,家喻户晓的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直很高。
绝世容颜,淑女的气质,无论老少不管男女都会喜爱。
无论是黑白照还是后来的彩照,她的气质都在那一颦一笑中展现。
彩照会更加艳丽一点。
有人说杨幂长得有点像奥黛丽赫本,你别说,从下图看,两人真有神似的地方。
5 丽莎白·泰勒 《埃及艳后》
克里奥佩特拉,这个在埃及称王的女人,你很难想象她所拥有的权力与魅力。
精通九国语言,极富智慧,却也香艳动人 ,多少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电影拍摄时也是挥金如土,极度还原历史真实场景,营造出了史诗级的画面感。
有一枚流传下来的古币上刻着她的肖像,她的鼻子长而鹰钩,五官很有男子气概。
尽管如此,她仍然非常迷人,尤其是声音,极其悦耳动听。
文章为本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Bye.
有哪些可以汲取知识拓宽眼界刷新三观的节目或综艺推荐?
《西南联大》力荐!!
在过去,我国曾经出现一所仅办学8年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最近,以这所大学为主题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西南联大》在央视纪录频道放映,怒刷9.3分。
在今年上映的电影《无问西东》,几个年代故事的串联里,就有关于西南联大的讲述。
大雨拍打着房顶,滴落在泥土地上,推开窗飒飒作响。那一刻,“静坐听雨”把这个画面完美的概括,极富诗意。
学生们上课的桌椅还原当时西南联大这所学校里上课的情景:
汪曾祺先生在《跑警报》里描写过:
《无问西东》每当空袭来临时,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不为所动,不躲空袭,而是去厨房煮莲子水。现在看来似乎也有据可查。
那个年代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01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纪录片以动画、史料照片和先辈们撰写的自述展开,十分生动。影片以诗人杜甫《旅夜书怀》的前四句作为片头,道尽了这个时代和人们的无奈。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文人风骨,人才辈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不得已之下,当时的三所大学只得迁址他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综合为一所大学,迁至长沙。
仅开学了一个多月,日军的步步紧逼使得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开始了8年的办学路。
西迁说起来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实际的距离却足足有三千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闻一多、李继侗等教授和284名同学只能徒步前往。
华罗庚等远在国外学习的先辈们,更是千里迢迢赶赴昆明。路线图之繁琐,路程之遥远,仅仅是这个动画都不足一表其中的一分艰辛。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迁址云南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学校的校长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的“戏班子”,班底基本沿用清华的模式。
作为年纪最小的梅贻琦先生,自觉担负起更多责任。
三所大学的联合,也象征着:国难当头,外敌入侵之际,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团结一致。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罗庸等国文系的教授教学范围涉猎古今。
是学生们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
虽然有助教却从不假手于人,作业都要亲自过关批改。
即便是年近期颐,回忆起学生时代的趣事,这些学生长辈们都显得神采奕奕:
说起老师曾昭抡,虽平日穿着随意,上起课来却严谨认真:特别的吸引人
中国学术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大多都是任教于这所学校的教师们。
「中华兴 须人杰」
这个年代虽然艰苦,却大师林立。8年的时间里,这所学校毕业生超过3000人。其中有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生们先后担任过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等。
国难当头之际,唯有勤奋读书才能救国。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总是攒着一股劲儿。
郭永怀先生在遇险坠机的最后一刻,仍然紧紧的抱着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
这段屈辱的岁月里,却生长着一群最有使命感的人。有着想要成为人杰的赤子之心。
看到这不禁泪目,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人人都有强大的理想和信念。
这种热血同时也在不断的感召其他人,是一段真正激情燃烧的岁月。
1999年授予23位科技专家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有8位来自西南联大。
02
先生们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的大师们,也各有各的精彩。也许这样生活气的大师,你从没见过。
根据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闻一多、吴雨僧(吴宓)、沈有鼎因平日寡言少交,被安排在四人一间的宿舍中。因为还缺少一人,所以钱穆先生也成为其中一员。
入夜后,闻一多先生正挑灯夜读,十分仔细:
吴雨僧先生正在备课,抄写纲要:
只有沈有鼎先生喃喃自语求唠嗑:“如此良辰,不唠两句,岂不可惜?”
最终被呵斥默声收场,也许...这就是初代的舍友“矛盾”吧。
你能想象得到吗,作为我国著名翻译家的巫宁坤老先生,大学时候也曾逃课被点名:再不来上课,就要挂科了!
当然了,逃课是不对的。作为一名学生,上课还是要上滴。
先生们的学生时代,有的人会在古树下互相背书:
有的人喜欢结伴逃课去泡茶馆:
就连吃饭,都是一项十分具有技术含量的活动:先吃半碗,再把碗“飞”过去盛一碗。
如果你是女生,掌握不了这项技能的话,你有可能吃不饱:
还有一位“专注”于吃饭这件事的,是汪曾祺先生。在纪录片中,汪曾祺先生的著作和自述不仅描写了当时的社会情景,还有关于生活的描述。
在最后一部分中,汪曾祺先生的《米线和饵块》描写到了云南的美食,加上李立宏的配音,秒变舌尖系列。
03
精神传承
1946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完成了战时临时大学的使命,离开昆明,返回平津。
为了答谢云南人民,西南联合大学把师范学院留在了这里,也就是现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西南联大的学子,也在后续的生活中作出了自己对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同时不忘把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下移到中小学。
为了纪念母校,西南联大的学子捐助了一所又一所希望小学。
“震撼”、“敬畏”是我在看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感受。大量的文献著作、自述采访、考究的配乐和动画,把那个艰苦动荡的年代、读书人的傲气和血性生动的展现在眼前。
甚至有人提议,这部纪录片应该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必看影片,先辈们的精神和行动,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往昔山雨欲来的动荡时局,中国少年们挥洒热血为热土。
今朝前途似海一片繁荣景象,不做温室花朵,中国少年更当不改豪情壮志,做我中华脊梁,将西南联大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