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老婆,爱新觉罗胤祥妻子
雍正的老婆,爱新觉罗胤祥妻子?
兆佳氏(康熙25年九月—乾隆31年正月二十七日)(阳历:1686年10月—1766年3月7日),康熙帝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嫡福晋,尚书马尔汉之女,满洲正白旗人。生两女五子。深得夫胤祥荣宠。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满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是如何对待胤禩的福晋郭络罗氏的?
康熙朝晚年的时候,众位康熙皇子为了争夺皇位,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大戏,康熙的皇四子胤禛成为这场皇位争夺战的最后赢家,在康熙皇帝去世后,成功登上皇位,成为了历史上的雍正皇帝。
而伴随着雍正皇帝的登基,除了早在康熙在世时就遭到圈禁的大阿哥胤褆、废太子胤礽,以及始终与雍正保持密切关系并在后来被委以重用的十三阿哥胤祥外,其他参与“九子夺嫡”的众位康熙皇子则尽皆遭到了雍正极为残酷的报复与破坏,从而相继迎来了自己的“末日”,难得善终。
在这其中,结局最为悲惨的当属雍正在“九子夺嫡”时期最大的政敌同时也是他最为主要的皇位竞争对手八阿哥胤禩了。雍正四年(1726年),已经彻底坐稳皇位的雍正开始向胤禩发难,胤禩不仅被削宗夺爵、革除黄带子,还被治罪圈禁、折磨致死,就连他的名字也被改为了“阿其那”,而其子弘旺同样改名“菩萨保”,同样遭受到了雍正的极度折磨。
然而,雍正对于八阿哥胤禩的迫害还不止此,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也遭到了雍正极为严厉的惩治,最终也只得以被逼自尽、挫骨扬灰的悲惨结局收场。
实际上,雍正以如此决绝的方式对待一个女人,不仅仅是出于对胤禩的“恨屋及乌”,更重要的是郭络罗氏一直以来就是雍正“最为痛恨的女人”,这份恨意甚至说丝毫不亚于对待胤禩,而这也最终注定了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最终凄惨的结局。
迎娶郭络罗氏,成为八阿哥胤禩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郭络罗氏,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从小便受到岳乐的极度宠爱。
安亲王岳乐,身份地位是极为显赫的,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顺治皇帝的堂兄,是康熙的伯父辈。他与顺治皇帝的关系非常好,以至于顺治在临终前曾想过让岳乐继承自己的皇位,最终在孝庄太后以及深得顺治信任的外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劝阻下,顺治才放弃了这一想法,从而让自己的第三子康熙继承了皇位。
岳乐本人在清朝一统天下、定鼎中原的过程中,出力不少,并且在后来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立下大功,因而康熙皇帝对于岳乐也是极为的赏识与尊崇。
所以,作为对于安亲王岳乐家族的褒奖,在康熙的主持下,八阿哥胤禩正式迎娶了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然而,这样的一次看似普通的家族内部的政治联姻,却就此成为了胤禩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辛者库出身,地位非常的卑贱,这也使得胤禩在夺位竞争中,起点非常的低,尤其是与其他出身较为高贵的皇子,如大阿哥胤褆、太子胤礽、十阿哥胤䄉相比,朝堂上的外戚支持势力是极度的匮乏。
然而,在迎娶了郭络罗氏之后,胤禩随即得到了安亲王岳乐家族的鼎力支持,包括安亲王岳乐本人,以及袭承岳乐爵位的安郡王马尔浑,还有岳乐之子景熙、吴尔占等人,皆站在了胤禩一边,成为了“八爷党”的重要核心骨干力量。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马尔浑去世,就是景熙和吴尔占检举、揭发托合齐等人聚众会饮,并且恳请康熙皇帝彻查,这才捅出了震惊一时的“托合齐会饮案”,而太子胤礽也因“聚众会饮、缘结朋党”牵连其中。
而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被勘破,胤礽也被康熙皇帝第二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废黜,并遭到圈禁,从而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而这也成为了安亲王岳乐家族对于八阿哥胤禩鼎力支持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不仅仅是岳乐家族,就连郭络罗氏本人也在“九子夺嫡”中为胤禩出力不少。
她不仅能将府中事务打点的井井有条,同时,还为八阿哥胤禩积极地出谋划策,堪称标准的“贤内助”。在当时就有人评价,她在八阿哥身边发挥的作用,丝毫不会比“八爷党”之中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以及其他核心骨干差。
郭络罗氏自家出身高贵,硬生生的压过胤禩一头,同时又能够为胤禩切实提供重要帮助,再加上她性格彪悍、脾气火爆,“八阿哥惧妻”也就此成为了当时人尽皆知的秘密。
然而,也正是由于郭络罗氏本人以及整个岳乐家族给予胤禩的支持与帮扶,也就此招致了雍正的极度愤恨。
雍正登基,郭络罗氏也逐渐迎来了自己的末日。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成为“九子夺嫡”的最终赢家,成功登上皇位。
然而,此时雍正的皇位并不稳固。雍正在“九子夺嫡”时期一直采取“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使得朝中除了十三阿哥胤祥以及隆科多外,并没有其他的支持势力,这也使得雍正在朝堂上处于一种势单力孤的局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胤禩却得到了朝中绝大多数官员们的支持,甚至还出现了在“一废皇太子”后,官员们为了拥立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进而公开与康熙“叫板”,反对复立胤礽的情况。不仅如此,康熙朝时期权势地位最为显赫的几大外戚家族势力,整个钮祜禄氏家族和叶赫那拉氏家族,以及除隆科多外的其他佟佳氏家族成员,也尽皆站在八阿哥胤禩一边,直到雍正登基之后,也依旧保持了对于八阿哥胤禩的忠诚,同时对于雍正也相当的“敌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将胤禩晋封为廉亲王,并安排其署理工部事务,并兼任理藩院尚书,以此来对“八爷党”成员进行拉拢和安抚,从而顺利完成权力的过渡与交接。
雍正这样看似大度的举动,的确是“骗”过了许多人,不少曾经胤禩的旧部不仅纷纷上门向胤禩道喜,甚至还劝谏胤禩等人应该放下对于雍正的成见,安心辅佐。
可就在这个时候,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却说道:
“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
可以说郭络罗氏的此番言论,无异于是在给雍正拆台,随即招致了雍正的巨大不满。
而在此后,开始逐渐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对八阿哥胤禩进行打压与惩治,郭络罗氏则是安心陪伴着自己的丈夫,不仅进行安抚与劝导,还继续为其出谋划策,同时与“八爷党”的其他骨干及其家属也保持了非常密切联系,这更加招致了雍正对于胤禩与郭络罗氏这对夫妻的愤恨之情。
雍正四年(1726年),皇位已经彻底稳固,并且自己的政治势力已然培植完成的雍正,开始对八阿哥胤禩动了杀心。
正月初五,雍正下令将胤禩革除黄带子,并由宗人府除名,随后将其囚禁于高墙之内,胤禩也在这一年的九月初八,被最终折磨致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胤禩为雍正所毒杀。
与此同时,雍正也没有就此放过他一直以来极度愤恨的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
在雍正的安排下,郭络罗氏被勒令强行与胤禩“离婚”,并被赶回了其母家。
“令尔等前去将朕谕旨降与胤禩之妻,革去福晋,逐回外家。降旨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若有互相传信之事,必将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尔等回来后,再将此旨降与胤禩。嗣后,伊若痛改其恶,实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处。若因逐回伊妻,怀怨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与重罪。”
然而,这样的惩治仍难解雍正的心头之恨,最终雍正又以“(郭络罗氏)毫无畏惧,忿然而去,甚属可恶,亦不可容于盛世”为由下旨:
“令允禩之妻自尽,焚尸扬灰。”
至此,郭络罗氏与八阿哥胤禩这对患难夫妻,也算是携手共赴黄泉之路了。
当然,郭络罗氏背后的整个安亲王岳乐家族,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牵连,为雍正的盛怒所波及,遭到了极为残酷的打压。
俗话说“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在八阿哥胤禩及其嫡福晋郭络罗氏身上得到了最为切实的体现。
郭络罗氏,仅是一介深处庭院之内的妇人,只因自己的丈夫卷入到了残酷的“九子夺嫡”之中,她只是做了在她看来是一位“贤妻”应该做的事情,结果就遭到了雍正的嫉恨,最终丈夫胤禩因为夺嫡失败而遭到了残忍报复,就连她也不能幸免于难,只得以非常凄惨的结局收场。
至于雍正以如此手段严惩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除了要发泄其对于整个“八爷等集团”之外,更重要的是,这是在给他的政敌和反对者们提出了严正的警告和威慑,所以这其中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络罗氏无疑也就此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她的最终结局也更是让人倍感唏嘘。
为何还要将弟媳纳入皇宫当侍女?
题主这句话表达的不是很准确,雍正不是削掉了弟弟的兵权,而是直接夺了弟弟的将大将军王的位置,把他召回了京师,过了几年直接圈禁起来,把弟弟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召回宫里,并且把弟弟最爱女人乔引娣留在身边,最后占为己有。那么雍正为什么要这样子做呢?其实并不是雍正单方面的原因,我们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先说雍正为什么要夺掉十四阿哥胤禵的大将军王的位置。我们都知道如果不是年羹尧作为陕甘总督限制着西北大军的粮草,十四阿哥恐怕已经挥师南下,看一看京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和京城里边的八阿哥连勾结起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雍正刚刚坐上的皇位恐怕很快就要拱手让人。雍正未雨绸缪,提前派遣图理琛到西北把十四阿哥召回来替先帝爷奔丧,如果不是年羹尧限制的粮草,十四阿哥无可奈何,他怎么又会乖乖的回去呢。
更何况十四阿哥回去以后各种不服,不承认雍正是新的皇帝,并且不向新皇帝下跪。其实后来雍正还是对这个亲弟弟寄予厚望的,在十三爷的推荐下,他还是希望十四爷到西北去打仗呢。但是十四爷却一句“皇阿玛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回怼十三爷。没有办法的雍正皇帝之好派年羹尧成为了新的抚远大将军。十四阿哥多次出言不逊,康熙皇帝的葬礼上,十四阿哥没有给雍正皇帝面子,皇太后乌雅氏的葬礼上,十四阿哥更是丝毫没有君臣的礼仪,雍正皇帝一怒之下罚十四爷去给康熙守景陵。
但是在皇太后乌雅氏的葬礼上,雍正皇帝其实一眼就看中了十四阿哥身边的重要丫鬟乔引娣。乔引娣仪态端庄,生的十分美丽,在给雍正皇帝送茶的时候,被雍正看到。后来十四爷被罚去守景陵的时候不仅不知悔改,还到处散播雍正所得皇位是弑父弑母得来的。雍正再次暴怒将十四爷的所有身边的下人都召回了皇宫,其中就包括十四爷多次请求图理琛给他留下的乔引娣。雍正自然要看一看这个乔引娣是谁。乔引娣性格刚烈,见到雍正不仅不下跪,还希望雍正给她一个痛快,让她一死了之。因为十四爷是她的救命恩人,她一直在十四爷的身边,所以认为雍正是一个无道的昏君。
雍正看到这个姑娘生的美丽,性格刚烈又十分忠心,又一次勾起了他在太后乌雅氏葬礼上的回忆。一方面他有自己的私心,另一方面他就是要乔引娣这个十四爷身边最亲近的人看一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昏君?果然,雍正的勤政最后打动了乔引娣,她被雍正的魅力所吸引,最后爱上了这个成熟的男人。所以雍正抢夺的不是十四阿哥的妻子,十四阿哥曾经请求皇太后乌雅氏让他纳乔引娣为福晋。但是被雍正以乔引娣是汉人,而且出身低下为理由拒绝,但是雍正没有想到,因为他当初的拒绝,乔引娣才有机会成为自己身边的知己。
文/红雨说历史
允祀的妻子?
爱新觉罗·胤禩 (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
妻妾
康熙三十六年,女孩4。(注:女孩应指宫女,此时还没有娶福晋,来自康熙朝满文奏折)
康熙四十年,女孩18。(来自康熙朝满文奏折)
康熙四十五年,嫡妃郭络罗氏(安亲王岳乐外孙女)、庶妃王氏。(来自康熙四十五年玉牒)
康熙四十七年,使女张氏生子弘旺、使女毛氏生一女。(妾张氏,张之碧之女;媵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雍正年间的记载,侧福晋姓氏不详。(来自允禩侧福晋祭文)
乾隆年间的记载,弘旺生母张氏及允禩的其他两位侍妾。(来自允禩侧福晋祭文)
总计:妻妾至少5位(嫡福晋郭络罗氏、雍正年间死去的侧福晋、乾隆年间还活着的张氏及其他二妾)
注1:庶妃(即庶福晋或庶夫人)可以入玉牒,无论有没有孩子;而侍妾生了孩子才可以入玉牒,而且玉牒十年一修,如果孩子在修玉牒的时候已经死了,其母也就入不了玉牒了。比如懋嫔宋氏的两个女儿都是未逾月殇,所有她就没入玉牒呀。感觉玉牒主要是记录子孙后代的,孩子的生母是顺带记载的。
注2:按规矩,成婚之前,分到的用于废掉少男身份的女人就不止一个!
人可以无耻到什么地步?
瘦小的妻子在工地搬砖养大一双儿女,丈夫在外风流14年,年老落魄后想回归家庭,丈夫:我是你丈夫,有权回来!妻子:想回来可以,先给我600000元!
52岁的程有余,西装革履,看起来儒雅斯文,却独自租住在狭小简陋的出租屋里。他告诉记者,在外打拼将近20年,从来没有回过家,即使逢年过节,也是孤苦伶仃,对于妻子和一双儿女的现状,一无所知。前不久他被物业公司解聘,身上又受了伤。事业和身体双重的打击,让他怀念起家庭的温暖。可是对于家,程有余似乎有难言之隐。为何在外十余年,程有余从不回家呢?程有余说因为十年前与妻子的矛盾,导致他离家出走。当年妻子武丽云清早一声不吭就离开当年打工的工地,他醒来与妻子联系,妻子也不说到底去了哪里。这让程有余十分生气,觉得妻子个性太倔,一气之下他也离开家,十多年来再也没回去过。后来,他尝试联系妻子,可是每次都遭到妻子的拒绝,就连一双儿女,也渐渐与他疏远了。在程有余看来,正是妻子武丽云恶劣的态度,才让他有家难回。可这样的解释,未免让人生疑,夫妻决裂的矛盾有点匪夷所思,而且程有余又不是不认识回家的路。眼下为了顺利回家,他表示愿意主动与妻子化解当年的矛盾。
程有余试图拨打妻子的电话,可是电话那头响了几声,直接挂断。按捺住心中的焦躁,他四处打听到妻子打工的工地,决定当面与她解释清楚。令人意外的是,妻子一直与程有余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可夫妻俩却十几年没有见面。工地现场,一个瘦小的女人混在一堆男人中间,卖着苦力,显得格格不入。这就是程有余的妻子武丽云。而穿着体面的程有余,站在一群灰头土脸的工人中间,更是突兀。看到丈夫程有余的到来,武丽云只顾埋头干活,对他视而不见。面对记者的询问,妻子只是不停地说:“我没有丈夫,我的丈夫已经死了。”尽管两人没有办理离婚手续,可是丈夫的缺席,早已让两人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武丽云告诉记者,因为丈夫的不负责任,她只能把两个孩子放在娘家抚养,她独自一人在工地打工养家。眼下已经50岁的她,依旧在工地卖着苦力。看到妻子对自己不理不睬,程有余站在一旁,不敢靠近,只得离开。碰壁过后,程有余带着记者来到家里的老房子前。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这所两层楼房,曾是村子里最气派的建筑,没想到现在已经变成废墟,夹在在一排整齐的楼房中间,显得破败不堪。破壁残垣里,还放着几十年前程有余花了几百元买来的吉他与音响。因为热爱音乐,不惜花重金购买乐器。自诩热爱音乐的程有余,究竟在家里扮演着什么角色呢?程有余说,我多年没回家的主要原因,一是婚姻上出现问题,我一直不敢面对。记者:跟妻子吵完架,在外面这些年,你在做什么?“做事啊”做什么?这时程有余含糊其辞:“就是做事,有时候也说不准的,毕竟在外面要生存。”记者继续追问:“你只想到自己的生存,从来没想过给家里寄点钱,照顾家人的生存吗?”对此程有余没有否认:“我就是从十年前,再也没有管过家里人。”见到失踪十多年的程有余回来,邻居们纷纷凑上来。她们的表情里没有熟络,诧异的同时,还透露出鄙夷的目光。在邻居眼里,当时好好的一个家,正是程有余的离开,才变得破败不堪。他的妻子带着孩子离开家,多年来妻子四处打听,都没有程有余的下落。难道实情真的是邻居口里所说的吗?是程有余欺骗了记者,不是妻子不让他回家,而是他不肯回?邻居们还说:程有余是当地最有名的不孝子。母亲去世时,作为儿子,程有余都没有回家奔丧。对于这件事,程有余不停地解释:“当时手上有个很重要的工程,才走不开……”面对邻居的质疑,程有余面带恼怒,改口反复强调:正是因为和妻子的关系,才导致他没有回家奔丧。邻居告诉记者:他心太狠了,他老婆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在外面鬼混,乱搞!原来,程有余在儿子1岁的时候,就开始整天不着家,在外面花天酒地,家中大小事务,全是由妻子张罗。如今十几年再次回家,早已物是人非,儿子结婚又离异,还有个8岁的孙子需要照顾。面对这一切,程有余置身事外,仿佛一切与自己无关,他不停地说自己就是想回家,希望妻子能再次接纳自己。得知程有余想回家的意愿,邻居阿姨气愤不已:“你出去这么久,你赚到多少钱?”程有余躲躲闪闪:“没挣多少……”邻居阿姨说:“我就按你出去20年,一年剩1万算,也得有20万了,别说你一个男子汉,就算我这个女人,也能挣到这些钱!”程有余支支吾吾:毕竟在外面杂七杂八都要开销,所以没赚到钱……
邻居们义愤填膺,为妻子武丽云打抱不平,在她们看来,程有余现在回家,只会继续拖累妻子。第二天,程有余再次赶到妻子上班的地方,刚下班的妻子武丽云满脸疲倦,依旧不愿与丈夫交谈。武丽云告诉记者,刚结婚时,丈夫就什么也不干,打扮得像个花花公子,家中大小事情都是她一人挑起。原来程有余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向来娇惯的他,结婚后也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家中事务全交给妻子。这段30年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武丽云一人在付出。多年来,她顾及夫妻情分,并没有与丈夫离婚,为了尽到母亲的责任,将一双儿女辛苦养大。没有一技之长的她,只能在工地干着最累的活,而她的丈夫程有余,对家人来说,就是户口本上的一张纸,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这些,程有余全然不知,他只是认为,自己诚心悔改,就应该回到家中。回忆起多年来付出的艰辛,武丽云大声质问丈夫:“这么多年,你管过两个孩子吗?他们生病你有关心过吗?”程有余双手抱臂,说:“他们这么大了,生病还用得着管吗?”听到丈夫的话,武丽云情绪激动起来:“你以为孩子生下来就这么大吗?他们从小孩子长到这么大,就算是吃草,也是我出去带着镰刀割!”30年的缺席,程有余没有尽到丈夫与父亲的责任。为了带大两个孩子,武丽云吃尽了苦头,她愤怒的将不满发泄在眼前这个男人身上。武丽云接着说:“你还是个不忠不孝的人,你母亲去世你都没有回家。”看到妻子的指责,程有余站在一旁,低头听着妻子的控诉。武丽云说:“你活得好潇洒!从来只顾自己,我身上穿的都是10元钱一件的衣服,你看看你自己,穿得好体面啊!”这时,程有余突然反驳起来:“我也不是一点也没有管吧,多少也尽到点责任吧。”妻子接着反问他:“你管过多少,这么多年,你有给过家里一分钱么?结婚30年,你给过家里不操过1000元钱!”不难感受,武丽云对这个家的珍惜,即使丈夫如此,她依旧没有放弃,拼尽全力撑起整个家。看着这个风吹日晒皮肤黝黑的女人,身材瘦小的她让人无比心疼。妻子始终不松口,而西装革履的程有余,到底能不能回到这个家呢?第二天,程有余联系上儿子,希望儿子能够帮助自己那么儿子能接受这样的父亲吗?
儿子程翔已经30岁,离异几年,身边还带着一个8岁的儿子。父子见面,略显生疏。程有余告诉记者:我和儿子见面应该是只有几年前,大约3年前。看到程有余轻描淡写,记者很诧异:“我们觉得很奇怪,亲生父子这么长的时间不见,为什么你觉得很正常呢?”程有余:“这个家庭就是不正常。”看到久违的父亲,儿子程翔显得很平静。他告诉记者:“其实我一直希望父亲回来,希望他跟妈妈和好。”听到儿子的话,一旁的程有余忍不住哭起来:“我是对不起儿子,我亏欠的多了。”和妻子相比,儿子倒是大度很多,他对父亲没有怨恨,反倒安抚起来:“爸,没事,都过去了。”此刻的程翔面对父亲毫无责备,难道是武丽云与程有余之间有什么矛盾吗?程翔告诉记者,以前爸妈经常吵架,因为妈妈好强,她希望通过打拼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是爸爸不务正业,也挣不到钱。两人频繁争吵,导致关系越来越差。程翔与妹妹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印象中父亲很少回家,不过每次回家,母亲脸上都会浮现久违的笑容,只是这样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么多年,母亲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他希望父亲回来,也能帮母亲减轻下生活压力。儿子这边没有问题,那么夫妻间的心结是否还能打开?程有余又回到武丽云上班的地方。面对妻子的冷淡,程有余也有点不耐烦:“我是对不起你们,但是我想有个了结,不能这样拖着!”记者问:“那你准备如何弥补妻子呢?”程有余激动地挥舞着双手:“她不愿意原谅我,我也没什么要求,我又不是非要找她!”记者说:“你要先做表率啊,你以后要怎么做,让她能原谅你,不是你一句话她就原谅你。”程有余:“错是我的错,但不是我单方面的错啊!”程有余试的不负责任已成事实,可是他依旧避重就轻,这种态度让人气愤。记者也激动了:“现在不要讨论谁对谁错了,你这么多年没有回家,作为一家之主,你把责任都推给妻子了,她那么瘦小还在工地搬砖,你心里过意得去吗?”面对记者的提示,木讷的程有余,嘴里依旧说着对不起。但是妻子武丽云说:“现在说对不起没有意义,我把别人打得头破血流,然后说一句对不起,能行吗?”她提出,丈夫要想回来可以,必须给60万元。心里的伤痛无法弥补,但是家中还有生病的小女儿需要医药费,武丽云提出用钱弥补,也是出于无奈。她说:“反正我是不会原谅,有了这些钱,孩子最起码能生活,只要孩子们原谅你,也是可以一起过的。”听到妻子开口,程有余笑了:60万?我拿命也换不来这么多钱啊!武丽云:那你不如去死!还在这说什么?程有余:我有权利啊,我和你有结婚证!武丽云:你有什么权利,你有权利怎么不负担两个孩子的生活?!自始至终,武丽云没有提出离婚的想法,善良的她还是想一家人团圆。只是程有余过于木纳,他不知道,享受权利的前提,是要先履行义务。一家人僵持在路边,程有余表示他拿不出这么多钱,在记者的提示下,他承诺以后挣的一分一毫,都会交给家里,可是程有余的承诺,对妻子来说没有了信誉度,她说:“你先去照顾两个孩子和一个孙子10年,你再谈回不回来。可是程有余依旧不懂妻子的心,他避开妻子的要求,一直强调:我就算努力打拼,也拿不出这些钱,这是天文数字啊!最后,程有余说愿意当着电视台的面,做出保证,并写下保证书:以后对家庭负责,我希望我的老婆原谅我,这么多年来对不起她,她辛苦了,我以后挣了钱都给她,但是希望她接受我,一起生活。对武丽云说,她只是需要一个能用实际行动为家庭负责的丈夫,需要一个能给孩子陪伴的父亲。只是这些,不知道翻然悔悟的程有余,能不能做到。写在最后每段婚姻,都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用心经营,可是程有余却选择了逃避。他的离家,让妻子受尽了艰辛。正是武丽云的善良与包容,维持了这个家。善良坚韧的武丽云,虽然衣着朴素,灰头土脸,但是她比衣冠楚楚喜爱打扮的程有余,不知道要美上多少倍。想不到一个人可以无耻到这种程度。一个男人从来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年轻时在外风流潇洒,年老落魄时,又想作为丈夫和父亲,回归到家庭。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有网友说:“如果程有余兜里有60万,他怎么会想到家中的妻子和儿女,又怎么肯回来,就算他身上只有1万块,也会继续在外面潇洒。”我觉得这话在理。
对于“男子离家14年,在外风流,落魄时求妻子儿女收留”,大家是如何看待呢?欢迎评论区交流~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您的点赞,评论与转发,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