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的故事和寓意,叶公好龙的来历和含义
叶公好龙的故事和寓意,叶公好龙的来历和含义?
春秋时,有位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他家的屋梁上、柱子上和门窗上都雕刻着龙的图案,墙上也绘着龙。传说天上的真龙知道此事后很受感动,专程到叶公家里来,把头从窗口伸进屋子里,把尾巴横在客堂上。叶公看到后,吓得面无血色,魂不附体,抱头就跑。原来他并不是真正喜欢龙。他爱的是假龙,怕的是真龙。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一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它,甚至是畏惧它。
意思是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表达了什么寓意?
叶公好龙故事的寓意是: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的意思:
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投票选举历史上最冤枉人物,我想叶公一定榜上有名。一句叶公好龙让他成了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滑稽形象。但是,这不是历史真正的面目,相反,历史上的叶公还是一位非常值得我们崇敬和怀念的人!
叶公真实姓名叫沈诸梁,芈姓,沈尹氏,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大夫沈尹戌之子,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叶公曾祖父是楚庄王,就是成语里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春秋五霸牛人。叶公最大功劳是带兵平定了楚国叛乱,《东周列国志》第83回详细描述了这场战争的经过。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王族白公胜乘隙发动政变,与石纥袭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于朝堂,劫持惠王,楚国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时,正在老家新蔡休养的叶公听说后,立即率兵赶往楚都平叛,沿途受到楚国人民的拥戴和支持:“国人望君如望父母焉。”叛军顷刻土崩瓦解,叛军首领白公胜自缢,石纥被烹,楚国得以转危为安。叶公因功被擢为楚令尹兼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这在楚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叶公不迷恋权位,后将令尹一职让给公孙甯,司马一职让给公孙宽,自己退居叶地,安度晚年。
叶公治叶期间,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组织群众修筑了东、西二陂,蓄水浇田,即使水害得以治理,又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到灌溉,使叶邑地丰民强。叶公修筑的东西二陂水利工程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比西门豹治邺渠早100多年,比都江堰和郑国渠早200多年,至今坝基及遗迹尚存,也是河南叶县遗存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2001年12月,县政府将叶公西陂水利工程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到底是谁黑了叶公?请听我一一道来。
据说叶公到叶邑上任不久,了解到该地水患严重,百姓苦不堪言。他决心兴修水利根治水患。由于当时竹简不适合画水利施工图,他只能将自家的墙壁作为图纸,画沟绘渠。又,叶公考虑到龙王是主管行云降雨的灵异神物,便在每个出水口画上龙,以求风调雨顺。 有的客人见到墙壁上的水利施工图,不解其意,他们在出了叶公家的大门后,逢人便说:“人人皆知龙能腾云驾雾,而叶公却画龙不画云,可见他并不真的喜欢龙。”至汉朝时,文人刘向根据此事,在其所编的《新序·杂事》中,写下了“叶公见龙而走”的段子,成为后世“叶公好龙”之说的来源。
刘向是儒家弟子,他编排叶公纯粹是为了想为他的祖师爷孔子出口二是恶气。
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在此期间,叶公不仅向孔子请教了治国方略,而且还同他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孔子主张当亲人犯罪时应“为亲者隐”,而叶公主张应“大义灭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
孔子其实拜访叶公真实目的时想再楚国捞个一官半职,不料楚国最大掌权者叶公着自己观点不一样,孔子看没啥瓜皮可啃,就继续云游列国了。刘向为了向孔子献媚,就想出了这么一个龌龊故事恶心叶公。
清代王士祺为叶公蒙受不白之冤鸣不平,感慨道:“地下子高应一笑,世间谁解好真龙?” 叶公在叶邑去世后,其部分后裔为了纪念先祖在叶地的功德,改姓为“叶”,据说这就是叶姓的来源。叶姓与沈姓同源,皆出自楚国王族的芈姓。 叶公沈诸梁成为了海内外叶姓公认的始祖,清明时节,在灃河之滨的叶公墓前,各地叶姓子孙纷至沓来祭拜。
叶公是个好人,他好龙不假,但是他是为百姓好龙,后人以讹传讹,已经2000年了,是该还人家一个清白时候了!
叶公好龙的寓意?
寓意如下: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叶公好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è gōng hào lóng (叶,现读yè,旧读shè),意思是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
拓展相关故事: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叶公好龙的道理和启示?
1、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要做表里如一的人,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崇拜一些事物,喜欢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表面的现象,而要深入了解它内在的本质。
2、故事讲述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分,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3、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