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俱是什么意思,题破山寺后禅院当中有一句是万籁此俱寂还是万籁此都静
万籁俱寂的俱是什么意思,题破山寺后禅院当中有一句是万籁此俱寂还是万籁此都静?
有块三绝碑比较有名.上面所写不一,再说古书许多诗版本都多. 一绝: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二绝:宋朝书法家米芾书写。三绝:清朝名家穆大展刻碑。此诗与原诗比改了五个字: 1、原诗为“初日照高林”,而此诗为“初日明高林”。2、原诗为“曲径通幽”,而此诗为“竹径通幽”。3、原诗为“万籁此俱寂”,而此诗为“万籁此都寂”。4、原诗为“唯闻钟磬音”,而此诗为“但馀钟磬音”。万籁俱寂是采用什么的方法?
“万籁俱寂”采用的是夸张的方法。
“万籁”孔穴里发出的各种声音,“俱寂”都寂静无声。“万籁俱寂”就是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
由于人类和自然界都是有生命的,任何时候都存在声响,说没有声响也只是相对的,相对于以往或相对于其它地方而言,所以“万籁俱寂”用的是夸张的手法。
万籁俱寂是什么意思?
问题中的“万籁俱寂”,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意思是:所有的声音都沉寂下去。其中“万”言其多,“籁”指自然界的音响,“俱”是都,“寂”是沉寂的意思。
“万籁俱寂”是一个成语,源起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诗。
什么籁俱寂成语填数字?
填汉字:万。
【成语】: 万籁俱寂
【拼音】: wàn lài jù jì
【解释】: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举例造句】: 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邹韬奋《我的母亲》�
【拼音代码】: wljj
【近义词】: 万籁无声、鸦雀无声、鸦默雀静
【反义词】: 人声鼎沸、沸沸扬扬。
题破山寺后禅院动静结合?
“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首联描写的是古寺周围的环境,给人以清新明丽,葱茏苕秀的审美感受,同时又有一种幽静之感。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
“潭影空人心”,则是诗人正面抒写在后禅院幽雅宁静的特定环境中观潭影的感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在"幽处”的禅房在茂密的花木丛中,一个“深”字十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僧人们居处的幽雅宁静。
此联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安详、幽雅,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它又是一个转折,由刻画后禅院的幽静转向表现诗人内心之静,静境得到深化。
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 紧承“潭影空人心”,进一步通过静中有声,愈显其静的描绘,突出地表现诗人意中的静境。
诗人在这里十分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富于静趣的静境,同时那种难以表现的诗人的意中之静,也由此而充分表露。
这种以声显静的艺术手法,在创造幽静的诗歌意境方面,效果是异常突出的(相似的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