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富农,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妻子为何突然自杀

2023-02-24 11:52:03 149阅读

超级富农,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妻子为何突然自杀?

1932年11月8日晚上,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自杀。而斯大林的爱女斯韦特兰娜却从小便被蒙在鼓里,直到她16岁,她自己学会了英文,开始有机会阅读一些英美杂志后,有一天她看到一篇有关她父亲往事的文章,文章中的一句话“他的妻子于1932年11月8日夜里自杀身死”。这才使她知道了母亲的死因。

1932年11月8日,斯大林和他夫人以及一些显要人物出席了庆祝十月革命十五周年的一次宴会。在宴会的过程中,斯大林当众对他的夫人说:“唉,来,你喝一杯”,她显然感到局促不安,她滴酒不沾。

超级富农,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妻子为何突然自杀

事实上,她厌恶饮酒的恶习。她经常告诫她的孩子们不要饮酒,并强烈反对丈夫在就餐时按高加索的习惯要孩子们喝酒。他邀她喝酒,或是他当众不尊敬地对她讲话的方式,使她感到气愤。她跳了起来:“我不是你的什么‘唉’”,她尖叫着跑出了房间。当天夜里便发生了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自杀事件。

斯韦特兰娜成年之后,莫洛托夫的妻子波林娜从流放地回来后也对斯维特兰娜讲了这件事。当时,社会上开枪自杀的事也太多了点儿,斯大林的大儿子雅可夫开枪自杀未遂对娜佳也产生了影响。当时,是个理想主义的时代,理想破灭了就会有人自杀。

斯韦特兰娜认为,“我想这一切都不能不对妈妈的思想有影响,因为她这个人十分敏感、容易冲动。”

“妈妈在她的一生中是按着感情的规律生活和行动的。她性格的逻辑是诗的逻辑。母亲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父亲很尊敬她、很信任她,直到她死,父亲一直认为妈妈是他最亲近而忠实的朋友,妈妈虽然非常理智、组织性很强、善于克制自己,然而她是一个感情炽热的人。自幼被父母哥哥姐姐娇宠着,她承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压力是完全可能的。”

娜佳自杀这件事极大地震动了斯大林。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妻子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担心人们会说他是个严酷的、毫不体贴的丈夫,就竭力表明自己总是热爱和尊敬妻子的。他问他周围的人,难道他少陪她去几次戏院算是真正严重的问题吗?她竟然发出这样的怨言,这说明她是多么地不理解和不支持他的工作。

娜佳留给他的一张字条也伤害了他的感情,使他感到气愤。这张字条立即毁掉了,但斯大林的女儿从看到过这张字条的人那里得知,字条上充满了对他个人以及对一些政治问题的申斥和指责。当时正是农村中饥荒和暴行最为严重的时候。她可能从学院的同学中间听到过许多残酷无情的传说。她感到惊骇,就怪罪于他。

对斯大林来说,这张由他视为"最亲密和最忠诚的朋友"的女人留下的最后的字条是一次毁灭性的背叛。他悲愤欲绝。"在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他走近棺木站了一会儿。突然用双手推开棺木,转身走了,他甚至没有去参加葬礼。"他认为妻子是作为一个敌人离开他的。因此他拒绝到新圣母公墓去看她的坟。他搬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另一套房间去住,因为他不能忍受再住在曾和妻子共同生活过十几年的地方。

斯韦特兰娜回忆说:“朋友和亲人安葬了妈妈,跟在棺木后面的是她的教父阿维尔·叶努基泽老伯。很长很长时间我父亲不能保持自己的平衡。他没到新圣母公墓去看过一次妈妈的坟。他不能。他认为母亲已经成为他个人的敌人而离开了他。”

“直到父亲去世前的最后几年,他突然常常和我谈起这件事……我看到他在寻找,在痛苦地寻找‘原因’,但是他没有找到。他一会儿骂那本‘邪书’,妈妈死前不久曾读过一本当时十分流行的书《绿帽》。他认为妈妈受了这本书的极大影响……一会儿他又骂波林娜·谢苗诺夫娜、骂安娜·谢尔盖耶夫娜、骂送给妈妈玩具般的小手枪的帕维尔舅舅……他四处寻找‘是谁之罪’,谁给她‘灌输了这种思想’,也许他想,如果找出这个人,他就会发现一个他的非常重要的敌人。”

斯大林在葬礼上表现也是众说不一的。除了斯韦特兰娜的说法外,还有另外的说法。莫洛托夫说:“我从未见斯大林哭过,但他在灵柩旁流泪了。她很爱斯大林,这是事实……他没有把棺材推到一旁,而是走到遗体旁,说了句‘都怨我。’”

娜佳的死对斯大林是个可怕的打击,他这个像钢铁一样的人是怎样挺过这段痛苦岁月的,人们只能想象了。直到1932年底,斯大林也不在公共场合露面,关在房间里,为爱妻伤神、抽烟斗、思考。

他猜疑所有的人包括娜佳的亲戚,说是这些亲戚没起好作用:有送手枪的哥哥、有“不出好主意”的姐姐和嫂子;还有那个不知对她说了什么“安慰话”的莫洛托夫的妻子波林娜;更可恨的是布哈林,那群“右派”造成了她的死亡,蓄意破坏了他的窝、他的家。

他连一分钟都没有想到过,也许还有他自身的过错,是他的冷酷无情以及缺少温暖和关心的态度,深深地刺伤了妻子的心。她是在精神十分激动、心情十分忧郁的情况下才走上绝路的。

当他们夫妻关有些紧张时,他也许有所感觉,但他的注意力并不在娜佳身上,他倾心于事业、计划、工作、权力、斗争,他以自己的方式爱着妻子,他不认为他们之间的争吵会导致那样的后果。他真的是一点儿也不懂女人,女人对他来说有点儿过于精致、细腻、高雅了,特别是一个知识女性。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侵权删

但却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罕见事实?

在人类的历史上,总会有一些超出我们认知的事实出现,例如,一只普通的狒狒居然在车站工作了9年,以及男子和他人打赌,在纽约街道上成功两次驾驶飞机降落,这些事件起初可能会遭受到一些人的质疑,甚至认为肯定是假的,但后来经过证明之后,发现它们全部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那么今天小编来聊聊,听起来很疯狂,但却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8个罕见事实!

1,“铁路工人”狒狒杰克

我们都知道,灵长类动物都非常聪明,但是即便如此,你能够想到一只普通的狒狒,居然能够成为了一名尽职尽责的工人吗?听上去很疯狂,可这的确是真实的,据了解,19世纪80年代的某天,南非一名工作十分努力的铁路信号员詹姆斯怀特,因为意外受伤,并且最后失去了双腿,正当许多人都为他因此而失去工作感到难过时,没有想到他居然找来了一只狒狒来当自己的助手,后来给狒狒起个名字叫做杰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只杰克狒狒,不但成为了詹姆斯最得力的帮手,而且还成为一名尽职尽责的“铁路工人”,在车站工作了整整9年,真的太不可思议,后来铁路工人正式雇佣它,还给予一定的薪水作为报酬。

2,企鹅爱上二次元女生

在2007年,两只最可爱的企鹅葡萄君和翠绿被转到了日本东武动物园,到此时,它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10年,然而翠绿移情别恋,抛弃了葡萄君,这让它非常难受,于是慢慢的变得孤立,后来被动物管理员发现,试着在动物园里放置了一个二次元卡通女生,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葡萄君居然爱上了这个卡通女生。

它每天可以花数小时站在展板旁边盯着看,但不幸的是,由于年龄过大和疾病的原因在同年去世,而在2018年东武动物园,为了纪念这只企鹅葡萄君,将它和这位二次元卡通女生剪贴图案合放在一起。

3,一场持续639年的演奏会

一般来讲,正常的一场演奏会时间,也就是几个小时而已,但是在德国居然有一场整整持续639年的演奏会,目前还没有结束,据了解,约翰-凯吉写给管风琴的演奏曲《越慢越好》,该曲子在2001年,德国哈尔伯施塔特的前圣伯查德教堂里播放,原版本持续20分钟,但作曲家的追随者决定让它持续演奏639年,也就意味着需要到2640年结束,所以这一场演奏会的时间,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打破。

4,男子乘气球升上4900米高度

在1982年,赖瑞-沃特斯一直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飞行员,但是他的视力原因,这个梦想只能破灭,有一天他自己做一次不可思议的飞行,于是买了25个2.4公尺的气象气球,里面装满了氦气,并且它们绑在草坪躺椅上,同时沃特斯还准备了一支气枪,为了下降而射击气球。

听上去十分的疯狂,但是他真的成功了,随着气球升到了4900米的高度,在空中度过了45分钟左右,最后还平安的落地,因此沃特斯成为了一个名人,还在达尔文奖项中,被授予“风险幸存者”称号。

5,驾驶滑翔伞在积雨云中幸存下来的女子

滑翔伞是很多冒险者的最爱,虽然翱翔在蓝天之上十分的惬意,但是同时也会伴随着的一定的危险,在2007年2月14日,波兰滑翔伞运动员伊娃-温妮尔斯卡,选择驾驶滑翔伞训练一下,据后来她表示,其实当天天气并不是很好,所以这个糟糕决定,自己也感到很后悔,因为温妮尔斯卡的这次飞行,遭遇到了积雨云。

不过,她如何试着摆脱,仍然被抬高到了9700米的高度,低温和缺氧造成了温妮尔斯卡出现昏迷,但是,非常幸运的,最终滑翔伞还是平稳下降,而温妮尔斯卡本人也恢复了知觉,这一次极其惊险的经历,让很多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并且认为温妮尔斯卡是最幸运的女人。

6,可以说话的海豹

可能有的人听到过海豚说话,但是对于海豹能不能也会说话,都存在一定的质疑,其实在世界上,还真的有一只小海豹是能够说话的,据悉,在1971年美国男子,在岸边捡到了一只小海豹,并且给它取名叫做胡佛,胡佛长得非常快,而且由于和男子生活时间长了,也渐渐懂得人类语言,也学会一些简单用语。

虽然这只海豹很聪明,但是由于体型长得太大,男子只能把它送到了新英格兰水族馆,可能是遭到被主人抛弃,胡佛变得沉默,整整5年都没有表演说话,直到后来经过水族馆工作人员的精心饲养,后来胡佛才开始说话了,这下受到了观众的喜欢,甚至它还出现在美国当地的电视台,成为了一个“大明星”。

7,两次在纽约街道上降落飞机

这是在历史上真实而又滑稽的有趣事件,美国飞行员托马斯·菲茨帕特里克,性格放荡不羁,非常喜欢和别人打赌,第一次和他人打赌,表示自己可以在纽约街头降落一架飞机,于是在新泽西一家航空学院,偷了一架飞机,并且成功地飞到了纽约街道上,赢得了赌注。

当然也受到了100美元的罚款,然而这件事过了两年之后,菲茨帕特里克再次将这个故事重新上演,和他人打赌偷了一架飞机降落纽约街头,不过,他这一次没有那么走运,最终被判处6个月,真的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8,被硬生生抬高的城市

对于美国芝加哥,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虽然现在的芝加哥非常的繁华,但是在19世纪时,芝加哥一些地方只比密西根湖水位,才高了几公尺,随之而来的问题就会出现,最大的一个隐患就是水不能正常排放,让当时的街道变得泥泞不堪,如果要建立一个排水系统,实在是太昂贵和费时间,于是当地政府只能选择了将整座城市硬生生的抬高。

虽然看起来有些疯狂很难实现,但最后还是慢慢的设施起来,花了整整20年,真的将城市抬高了几英尺,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城市居民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工程,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真的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有没有短小精悍又极其反转的故事?

我22岁那年,村里一个跟我们家关系挺好的叔来给我介绍对象,我当时挺害羞,心里特别讨厌他,心想,我这么小干嘛要找对象。

他给我妈说,明天正好有集,他给男方说好了,在集上见见面。

他走后,我就给我妈说,我不去。我妈说,人家来给你说媒,不能驳人家的面子,成不成的都要去看看。

肯定是不成了,我就没打算要找。见面时我就迅速地扫了那个男的一眼,只看了一眼,也没看清楚长什么模样,就扭头拉着我妈要走,我妈跟人家说了几句话,这才离开了。

回来我就给我妈说,以后不准别人来给我说媒,我要跟你一样,27才结婚。我妈就笑我,说,结婚哪能规定时间,这得看缘分,缘分不到,说不定30岁都结不了婚。

再有人来说媒,我妈就说我太小,不着急。可是一年后,跟我一般大的伙伴都陆续找好婆家了,我妈着急了,说,你也好找了,别再等以后嫁不出去。

说话没几天,跟我妈很要好的那个女的我喊她大姑,来给我介绍了,说她外甥长得很好,在外面干厨师,一个月挣多少多少钱。听她说得这么好,我妈高兴地说,行,那就让他俩见见面。(很巧,她给我介绍的这个和第一次那个叔给我介绍的都是同一个村里的人)

过了几天,那个小伙子请了假回来了,大姑说好了在她家见面。那天我去她家,看到一个看上去比我大,矮矮的,还长得一点也不好看的小伙子,好像有点面熟,当大姑给我俩互相介绍时,我的心里凉呱唧的,甚至都有点生气,怎么给我介绍这么个人!

出于礼貌,我也不好直接走开,我俩说了几句话,才知道上学时他是比我低一级的同学,聊了两句,我就走了。没看好!

回家我就给我妈说,以后她给我介绍对象我再也不去看了,一点也不负责任,那个男的长得还没有我高。

我妈说,看不好就算了,人家也是好心。

没想到过了没几个月,这个大姑又来了,给我妈说,我怎么也得给你家二嫚儿找个婆家,我那个外甥就小时候见过,长大了也不知道他那么矮,这次介绍这个,是我属外甥,我见过了,保准她看好了,说比我小一岁。

然后就在那夸他这个外甥,长得好,又勤快,又孝顺父母。我心想,孝顺他父母对他父母好跟我有啥关系,我要找个对我好的,这次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去看了。

我真的下定决心不去看了,因为我为自己定了标准,第一,要找个年龄比我大的,大的知道心疼人;第二,要找个离家远的,最好能出省,这样回家一趟跟旅游似的。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加上上次的事,我对她印象也不好,不去看。

我姐就劝我,你去看看吧,别太挑,说不定就看好了呢。我说,不去,他们村比我低一级的高一级的我都认识,没有长得好看的,再说了,离得这么近!

最后经不住我姐我妈都说我,我就答应去见了,心想,再给我那个大姑点面子。

那天我姐跟我一起去的,我按说好的时间到她家,结果那个小伙子居然还没到,我有点不爽,虽然我没打算看上你,你作为男的也应该早点来吧。

刚想着,小伙子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袋子,里面放了些糖,一进门就朝我笑着说,不好意思啊,我来晚了。

人家笑,我也不好冷着个脸,看他笑起来还挺顺眼的,就也笑笑说,没事儿,我也刚到。

姐姐和大姑就借口走开了,我俩坐在那,我本来就话少,不知道说啥,结果一点也没冷场,他主动说起上学的事,我俩找到了共同话题,我也忘了紧张,一说说了好长时间。

我突然想到,既然看不好他,别说得太多了,别让人家误会,还以为我看上他了呢,就说我要和我姐去赶集,起身要走。

他把我送到门口,说:“我也要去赶集,咱们一起去吧?”

我一时不知道怎样拒绝,就说,我要和我姐一起去。

知趣的人一般就不会说别的了,没想到他死皮赖脸地说,好,咱们一起。

我也不好再拒绝了,心想,你愿意来就来吧,赶完集各回各家。

回到家我姐问我看好了没有,我说:“没有,那个人真讨厌,我说要去赶集,他说他要跟咱一起去。”

我姐说,我看他长得挺好的,脾气也能不错,你俩了解了解试试呗,说不定就成了。我说,有啥好了解的,不可能。

我和我姐骑着自行车往东走,他真的在胡同口等着我俩,亲热地和我姐打招呼。到村口了,我姐又说有事去不了了,我就和他一起去赶集了。

本来赶集就没什么事,跟他一起还有点拘束,转了一圈我们就回来了。

他非要送我回来,在村头遇见他爹妈,他妈让他领着我一起去我那个大姑家,说我爸妈也在那,一起吃个饭。

我心里就埋怨我爸妈,八字还没一撇,干嘛就答应跟人家一起吃饭?

回家我妈说,人家来叫了好几遍了,拉着她非去不行。

别别扭扭的我也跟着去吃饭了,饭桌上,他不时地给我夹菜吃,从小到大,除了我爸妈,还从来没人这么对过我,弄得我不好意思。

我匆匆吃了几口,就说吃饱了,要回家,他说他送我。大人们还在聊着天,我俩就出来了。

路上他跟我说话,说起小时候的有趣事,说起他跟他姐姐们的事,把我逗笑了,我突然觉得没有拘束感了,聊着聊着就到我家门口了,他说,要不再走一圈?

我俩就走了一圈又一圈。我感觉有点喜欢他了,把我自己定的标准给抛到脑后了。

第二天他就回去上班去了,还给我写过几封信。

三个月后,我那个大姑在我们两家传话,给他妈说我看上她家儿子了,让他们选个日子订婚,给我妈说他家儿子看好你家闺女了,他们急着订婚,就这样,父母们把订亲的日子定了下来。

定亲那天,亲戚们都在家里举杯交盏地吃喝着,我俩出来在街上走走。我觉得亲定得太着急了,我还没想好呢。

我问他:“我比你大一岁你不介意?”

他说:“比我大好啊,我又多了一个亲我爱我的姐了。”

我又说:“听说女人结婚后老得快,你不会嫌弃我吧?”

他说:“不会,到时我比你先老,让你显得年轻一点。”

我说我话少,他说他说给我听。

哎呀,他说的每一句都让我那么爱听……

后来,他就成了我的老公,一直到现在,结婚二十一年了。

我觉得,我俩能走到一起,真是之前没想到的,我想找个比我大的,他比我小,我想找个离家远的,他家离我家不到二里地。

我挺相信缘分,如果当初不是他死皮赖脸地要跟着我们一起去赶集,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如今的我们有了两个孩子,过着平淡的生活,虽然偶尔也有争吵,但是谁都离不开谁。

为什么沙特记者死亡事件会给沙特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准确的说,是沙特记者之死在美国引发巨大反响,迫使美国政府对沙特施压,才在沙特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本人在《沙特记者之死的背后隐藏着那些国家较量》一文中已经做过详细解答过,卡舒吉之死是被有势力利用,借此打压特朗普形象,以此在中期大选中获利。

卡舒吉之死引发的轩然大波显示出媒体的巨大作用。平心而论,卡舒吉之死发生在沙特,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沙特本质上是个王权国家,国王决定一切,就像中国的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样。

美国作为沙特几十年的盟友,境内有不少美军基地。美沙关系作为美国中东战略的基石,双方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这几十年的友好交流,美国难道不知道沙特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之前就没有发生过类似于卡舒吉之死的案件?

在1977年,沙特公主米沙尔由于在留学中与平民出生的军官相爱,被定于通奸罪,被处于石刑,在1980年该事件被拍成电影,即《公主之死》。类似的事情很多。

所以这样的事情在沙特已经发生过了多次,美国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是如果美国媒体不报道给美国人民,那美国人就会不知道。美国媒体多支持民主党,所以背后推手就呼之欲出了。

卡舒吉之死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继而导致美意欲制裁沙特的原因其实就是美国媒体把卡舒吉之死报道给美国人民了。而且时机选择的特别好,在美国中期大选前,特朗普需要拉选票之时。

众所周知,特朗普在2017年和沙特签订了1100亿的军购大单。美国媒体密集报道沙特杀害卡舒吉,那么和沙特签订如此大单的特朗普形象就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不堪,美国人民的选票还会投向特朗普吗?

这种伎俩在美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马克吐温在小说《竞选州长》中写到,一个三观很正的人参加竞选,被竞争对手收买的媒体抹黑成小偷、骗子、七八个私生子的父亲,不得已最终退出大选。

一个没黑点的人都能抹黑成这样,何况是特朗普这是实锤,就怪不了竞选对手的借题发挥了。特朗普为了竞选,不得不帮助沙特隐瞒或者划清界限,比如对卡舒吉之死含糊其辞和宣称要制裁沙特。

美沙关系对美国是极其重要的,两国关系并不会因为卡舒吉之死彻底破裂,只是特朗普要过中期选举这一关,才不得不对沙特做出施压姿态。这一切等中期大选成定局,美沙关系就会柳暗花明了。

特朗普自从竞选总统开始就和媒体交恶,不得已在社交媒体上主动发声,一度被称为微博总统。卡舒吉之死正是民主党瞄准了特朗普的软肋下手,竟然不顾美国与沙特的外交关系。为私利不顾国家利益,上一次大概是东林党。。。

我是夕惕若,欢迎关注,我会给您带来深度的国际解读。

印度疫情严重之时莫迪政府为何要军事挑衅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呢?

印度已经确诊感染病例36万,导致该国医院资源匮乏,大量已经查出阳性的患者,无法住院治疗。其经济更是受到严重的冲击,无数的流民因吃不上饭,徒步千里转移乡下。可见,印度国内面对的社会压力相当严峻。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的一则新闻报道称:印度最近国内民族主义骤然上升。相比左派,印度内的右派更具有组织性。前段时间在印度国内发生的,抵制中国软件的活动,并不是个体事件。以煽动民族主义方式,转移国内矛盾,成为一些国家惯用的手法。

巴基斯坦和中国一直是印度释放国内矛盾的最佳目标,而且百试不爽。在边境线上,中国一直保持着克制和善意,但是印度对领土的欲求,却并没有停止。最近的中印边境的冲突,是印度修建边防公路导致的。正如胡锡进说的,印度应该明白,中国不会在牺牲主权的情况下,委曲求全。

15日,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爆发冲突,该冲突导致印方死亡20名,据称中国军士也有牺牲。最终打破了,中印边境45年无伤亡的和平局面。在1962年,此地曾是中国对印边防战的爆发点。虽然当时印度受到世界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共同的支持,依然已阵亡4383人,负伤1047人惨败。那场战争,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继朝鲜战争之后的,获得的第二个重大胜利。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印度最近突变“基建狂魔”,频繁修筑边防公路。其修筑的道路,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导致中印边境摩擦;同时也在蚕食尼泊尔的领土,导致印尼两国关系恶化,在6月12日,印度和尼泊尔之间也发生了冲突,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使素来平静的印尼边境,也火药味十足。而在本月14日,巴基斯坦外长也指责:印度经常在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以军人和平民作为目标,“无缘无故发动攻击”。

印度军费近几年来,一直大幅度增长有关,尤其2019年军事开支,一跃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三。印度GDP自2018年起已经放缓,2020年,印度不得不面临经济和疫情的双重压力,因受疫情影响,据世界著名的评级机构标普预测,印度本年度经济将会萎缩5%,赤字率飙升至GDP的11%。印度在内忧外患的困难时期,却大步地增加军事开支。之前就曾有俄国专家,对印度的军费质疑:印度能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撑其庞大的军事计划。

穷兵奢武是一个国家的大忌。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就是因为军事投入过度,导致国家解体。相对于当年的苏联,目前印度远远还达不到苏联当年的实力。

尽管如此,印军仍然受到了美国媒体的吹捧,报道中称:现在的印度已非1962年(这句话,是印度鹰派常挂嘴边的口头语),该报告通过双方边境部署一线的人数,已经空军和陆军的质量和数量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的印度具有传统的优势,而现在印度并没有发挥其已经拥有的优势。

印度军方之所以敢周边三国同时发生冲突,据分析人士称,应从印度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内部原因,一是军方试图以更多的冲突,来争取更大的经费。二是印度经济疫情双重打压,国内矛盾已经沸腾。外部原因,在中美关系紧张期间,印度军方加强了对中国的碰瓷,这一是讨好美国,而另一方面,印度自信心的爆棚,并受到某些强国的鼓惑。(左担道)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