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的发展,国内纸包装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2023-02-24 11:48:03 98阅读

造纸术的发展,国内纸包装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包装行业出口额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包装行业出口市场也表现活跃。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包装行业累计完成出口额38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4%。

造纸术的发展,国内纸包装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从出口贸易地区情况来看,2020年中国包装行业出口额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越南、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其中,美国完成累计出口额62.7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29%;越南完成累计出口额30.4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89%;日本完成累计出口额19.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18%。

从细分领域出口情况来看,2020年塑料包装完成累计出口额257.79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6.88%;纸包装完成累计出口额66.1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7.16%;金属包装完成累计出口额5.28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28%。

包装行业进口额有所回升

在包装行业进口市场上,经历了2019年的下降后,2020年我国包装行业进口额小幅回升,累计完成进口额14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从进口贸易地区来看,2020年我国包装行业进口额排在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和德国。其中,日本完成累计进口额51.6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6.14%;韩国完成进口额26.8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8.76%;美国完成累计进口额15.76亿美元,占比11.02%。

从细分领域进口情况来看,塑料包装完成累计进口额129.2亿美元,占总进口的比重高达90.38%;包装机械及其他完成累计进口10.02%,占比7.01%。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包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银行纸黄金相当于客户与银行对赌?

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纸黄金的定义。

纸黄金是指黄金的纸上交易,投资者的买卖交易记录只在个人预先开立的“黄金存折账户”上体现,而不涉及实物金的提取,也就是个人凭证式黄金。它的报价比较类似于外汇业务,即跟随国际黄金市场的波动情况进行报价,客户可以通过把握市场走势低买高抛,赚取差价。

其次,银行纸黄金是如何设计的呢?

纸黄金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即投资者根据银行的报价,通过在银行开立的个人账户进行买入或者卖出。银行的报价一般是根据国际市场黄金中间价换算,即将盎司/美元报价转换为克/人民币报价,然后加减相应点差。其中,克/盎司的换算:1克=0.0321507盎司;1盎司=31.10352克。如果银行是直接按照黄金(盎司)/美元买卖报价的,则直接引用国际黄金市场XAU(盎司/美元)的中间价,加减相应点差,其中黄金(盎司)/美元的报价实行钞、汇统一价。这里提到的点差就是银行买入价和卖出价之差,是银行的单边佣金,也就是银行的盈利点。

银行在纸黄金交易中的角色。

以上可以看出,银行并不承担金价波动的风险,并不是交易本身的参与者。银行只赚取交易佣金,相当于经纪人的身份,客户是自行选择在什么价格下交易纸黄金。如果客户买入,银行也会在国际市场买入;如果客户卖出,银行就会在国际市场卖出。银行虽然在两边的操作中都有参与,割裂来看在任何一边都是对手方,但是全局来看,银行只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交易平台职能,并不实际承担风险。

纸黄金是否适合投资?

没有完美的投资品种,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因此,你是否适合投资纸黄金,要看你能否对纸黄金价格波动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找准投资时机。影响纸黄金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1. 供需因素。

纸黄金是一种特殊的虚拟电子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基本因素。

2. 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是影响纸黄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纸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纸黄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纸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

3. 各国的货币政策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4. 通货膨胀

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纸黄金价也会明显上升。

5. 国际政局动荡、战争、恐怖事件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

6. 股市行情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反之亦然。

7. 石油价格

纸黄金本身作为通涨之下的虚拟电子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同伙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因此,如果你能够对以上的信息有一定的掌握,就可以缓慢入场,适当投资一些纸黄金作为资产配置其中一项。

娜友财经派持续输出优质财经观点,喜欢的话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噢😀。

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DIY手工制作?

喜欢手工有7.8个年头了,我只能告诉你,我会一辈子喜欢手作,相信我这样的妹纸有很多。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都是用旧衣服来做废物利用,像这样的钥匙包制作过很多,是边角料的最好利用。

这样的垫子也是做过最多的,朋友也会请教我,然后会在周末的时候带几件不要的衣服来我家,我们一起动手改造。

不要的毛衣,绳子之类的我也会编钩成这样的花器,垫子,如果是柔软一些的毛线还可以制作成杯垫,餐桌垫子。

或者是家中如有比较硬的板凳,制作成这样的板凳套,里面加一个海绵。

关于废物利用方面,还有收纳可以制作,下图是一个小鞋柜,都是用鞋盒,快递盒瓦楞纸来制作的。

刺绣方面也有涉及,经常会制作一些小书签送给爱读书的朋友。

在大理的时候,经常去洱海边捡石头,然后就尝试在石头上画画了,发现挺美,再给他们加一个房子安一个家。

超轻黏土彩泥也会做一些,送给朋友家的小孩,自从朋友们知道我会这项技能之后,每次去朋友家做客,他们家的孩子见我来了就都默默把黏土箱子提了出来/(ㄒoㄒ)/~~

最喜爱的还是包包的制作,下面这个是用窗帘布改造的纯手缝双肩包,很虐受但也有满满的成就感。

紧接着去学习了缝纫机,随着就制作了一些布艺包包

会在上面添加各种自己喜欢的元素。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口金包,然后疯狂爱上,自学了设计打版制作。

这是最新的作品,年前刚拍的照片,大冬天拍照还是很冷呐o(╯□╰)o。

以上是我手作的一小部分。做手工是一件很能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而且如果学会了一些技能还能给居家生活增添不少好物哦!

中秋节的起源和演变是怎样的?

中秋节又名拜月节、女儿节以及团圆节,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度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份,八月是秋季中的仲季,而中秋节时值仲秋之半又名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节是流行于我国民族各地的传统文化节日,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至今已成为我国与春节齐名的重要节日。

在中秋节又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喝桂花酒,点灯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古代的文人雅士喜欢登楼赏月,泛舟赏月,约上三五知己在月亮之下饮酒赋诗,更是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千古名句。

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就觉得过中秋节的气氛特别的浓,仪式感也是满满的。在中秋之前,父亲和母亲总是先要买好过节的物品,当然月饼和水果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秋节当天,家人们都回来了,然后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味道十足。然后饭后就是慢慢等待月亮的升起了,那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天能够快点黑,等到月亮挂起的时候一家人在门外摆好桌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准备好月饼水果等茶点欣赏美景、美月了。

当然,在赏月之前还有一个仪式,那就是祭月,记得那时候父母会先用个碗装满大米以及在旁边摆上两个两个水果,插上香对着月神进行拜月的仪式,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不过我家这边却没有喝桂花酒这个仪式,可能是流传至今某些地方的传统也发生一些改变吧。

不过那时候年纪小,相对于赏月,我更喜欢的是和小伙伴点灯笼放孔明灯。也就是中秋燃灯的习俗,那时候的灯笼是用纸糊的,漂不漂亮全靠外面的那层纸,最好的莫过于饭后点上灯笼跟小伙伴三五成群的玩捉迷藏。

而燃灯的习俗传说是在很久以前,天界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降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一些习俗,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分享补充。

作者:情感桃源

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哪些东西?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最熟知的还是日本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我昨天偶然看到了一个材料,非常高兴,证明我以前的猜想是正确的:日本千木式建筑,并非日本独有,很有可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而我们的汉字甲骨文和出土的青铜器,可以证明这一点。

------------------------------------

首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日本千木式建筑呢?

日本古代建筑学习的中国的隋唐建筑和南宋建筑,在公元6世纪以前,是日本早期建筑时代,以日本神道教的神社建筑为代表,神社建筑中最典型的就是千木式建筑,其中以伊势神宫最为典型:

日本神社的几种类型:

千木式神社建筑最典型的特点:门前有一个回廊,屋顶有个「X」形梁木竖起来:

在日本古坟时代(公元250年——公元538年)的考古遗址中,曾出土过过陶制的千木式房屋:

千木式建筑遗址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日本本土建筑,完全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建筑。但是,从汉字「學」可以看出,中国商代就有这种千木式建筑:

商代甲骨文「學」字从「宀」从「X」:

甲骨文繁体「学」加上了「𦥑」部表声,有的字形也多加了一个X部:

金文阶段加上偏旁「子」,表示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孩子:

汉字学的演变过程:

引《字源》,页256学者诸家一直将「學」字的构字意图解释为:幼子在室,双手摆算筹,学习数学。

「X」是「算筹」,

「宀」是「房屋」,「𦥑」是「双手」但这根本就说不通:

第一,《说文》很明确的指出「𦥑」是表声的声符。

第二,「幼子」在房屋里面,而「双手」和「算筹」在房屋外面,会意解释不通,也不符合汉字经济化的的造字规则。

第三,最重要的甲骨文早期的简体下「宀」上「X」,没有「𦥑」和「子」,「学习算筹」是解释不通的。

日本学者白川靜一语中的的指出,甲骨文简体「学」就是指的千木式建筑:

那千木式建筑为什么可以指学校呢?

因为古代能接受教育的都是贵族子弟,他们一般在宗庙、神殿建筑中学习知识。古代西方世界,学习知识一般是在教堂、修道院中,

《礼记》记载,殷周两代,学校称为「庠序」,有「右学」和「左学」之分:「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可见当时学校不是后世的私塾,而是宗庙等公共场所。李学勤编纂. (1999).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六,礼记正义(王制月令),北京大学出版社.,页497

而甲骨文中有记载在「大学」举行「寻祭」:

《屯南》60:「于大學尋」所以,日本汉学家白川靜对甲骨文「学」字解释是最靠谱的:甲骨文「学」从「宀」从「X」,取像于殷商时代的一种千木式公共建筑:商代宗庙或者祭祀场所,也是殷商时代贵族子弟学习知识的地方。后来声化加声符「𦥑」,为了突出是贵族儿童学习知识的建筑,在西周金文阶段累增「子」不表意。

------------------------------------------------

那既然商代有这种屋顶有「X」的千木式建筑,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从未见到这种建筑?就在我前几天在图书馆时候,在翻阅《中国青铜器全集》一书的时候,就发现西汉时代就有千木式建筑的青铜器(卷14,页7-11、页152-156):

西汉青铜贮贝器盖子顶部,刻画的是一个神庙中祭祀场面:

神庙是一个开放性建筑,屋顶是千木式结构:

尺寸较大的人疑似一个宗教领袖人物:

将一个人绑在柱子上杀死献祭:

这个西汉青铜器非常小,而且在底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似乎有点变形。从造型来看,这是一幢两层开放式公共建筑,屋顶为千木式结构,第一层有儿童爱嬉戏,第二层像长者像儿童讲学,极有可能描述的是一座学校:

这些西汉青铜器说明,中国古代就有千木式建筑,而且似乎跟甲骨文「学」造字意图十分吻合,是公共宗庙神社建筑,也是贵族儿童学习知识的地方。

那么,说明千木式这种建筑并不是日本所独有的,我们知道秦汉时代,中国与日本就小范围的交流,那么,日本的千木式很有可能是中国传入到日本的。

日本古坟时代的千木式建筑和西汉千木建筑比较——屋顶是很像的:

(古坟时代晚于西汉,相当于中国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我们知道,在今天的殷墟考古中是没有发现殷人使用陶瓦的,所以,今天复原的安阳殷墟宫殿屋顶使用的茅草,让华夏共主商王的宫殿显得非常寒酸:

要知道,殷商时代中原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原始森林遍布,木材非常容易获得,建造大型宫殿使用千木式建筑是很自然的事情,千木式建筑有利用三角形不易变形的原理,起到加固木制屋顶分担承重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殷人的宫殿应该和日本神社一样,用非常厚的木板和毛毡配合使用,这样才是王者之居呀:

到西周阶段,中原地区温度开始下降,环境越来越恶化,原始森林退化,大型木材开始慢慢减少,而周人开始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的陶瓦,减少木材的消耗。秦汉以后,中原地区的大型木材更加难以获得,千木式建筑在中国就基本被淘汰了。

所以,我只能猜测,千木式屋顶在中国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是:殷商以后中原地区,木材难以获得,更加廉价且耐用的陶瓦普及,从秦汉时代,千木式屋顶就消失了。可能在秦汉时代於日本小范围的接触中,中原的千木式建筑传入日本。而日本木材比较丰富,就一直流传到今天。有一点可以无比肯定:千木式建筑并不是日本独有的,中国的千木式建筑远远早于日本。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