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肉,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如何

2023-08-20 05:00:05 86阅读

战备肉,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如何?

前言:关于俄罗斯目前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问题,是一个分歧比较大的话题。这个话题见证了大国兴衰,也充分证明了一国经J发展对科技、军力发展的意义。但是,目前网络上却有这样一股风气,(可能是由于中俄友好的原因)许多人十分排斥描述俄罗斯的不足和缺点;在这方面,他们比描述我国的不足还要敏感。如果是描述我国的不足,只要实事求是,大部分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是描述俄罗斯的不足,很多人就会极力反对。在他们的印象中,俄罗斯就是强大的、勇猛的、强势的,如果你说俄罗斯目前已经外强中干、比较虚弱了,他们会觉得你就是在乱说。这倒是目前网络上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不过这个也可以理解,一般来说,许多人对最新形势的了解,要落后于真实情况5-10年。所以,如果你要进行对未来10-20年的预测,可能会大大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并认为你是“错误”的——这显然不是文章作者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事实总是要有人来说的,预测总是需要有人来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在我们看来,追求事实,比暂时性的讨好(以获取赞扬),是对读者更好的负责。(晨曦注)

战备肉,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如何

下为正文:

关于俄罗斯的实力,挺俄派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先进武器层出不穷,核蛋数量众多,威武依然不减当年,排名世界第二不成问题。黑俄派则认为:俄罗斯只不过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加油站,苏联的老本已经吃光了;目前只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10年后就会跌出目前的第2集团。其实真实的俄罗斯并没有挺俄派捧的那样强,也没有黑俄派贬的那样惨,我们应该更多地以一种平常心态来看待这个跟中国有着复杂瓜葛的老邻居。

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J实力、人口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资源实力、文化实力等等,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妨逐一盘点俄罗斯的家当,看看这个昔日的超级大国到底还有几成功力?

首先俄罗斯最受诟病的地方就是囊中羞涩,GDP总量从苏联时代的世界第二一路掉到了十名开外。2017年俄罗斯GDP为1.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二位,不仅远远落后于第一位的美国(19万亿美元)和第二位的我国(12万亿美元),甚至就连弹丸之地的韩国(1.5万亿美元)都不如。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由于经J实力的差距太大,使得俄罗斯已经无法像苏联那样跻身顶级实力国家的行列了。当然俄罗斯GDP总量的缩水很大程度源于卢布的贬值,以实际购买力而论,还是要超过排名在前的不少国家,尤其在那些自主化程度较高的领域(比如苏35战斗机俄军的自购单价仅为3000万美元,外销单价接近1亿美元,购买力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其次在人口方面,俄罗斯也是不容乐观。苏联时代人口超过3亿,再加上东欧卫星国,形成了一个人口超过4.5亿的内循环体。如今东欧各国纷纷加入欧盟,加盟共和国也散了伙,有相当一部分还成了俄罗斯的死对头。俄罗斯只剩下1.4亿人,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样的人口规模是无法支撑世界级大国所必须的完整工业体系,俄罗斯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军工产品除外)又毫无国际竞争能力,既没有配套基础也没有市场空间,只能面临不可逆的去工业化进程。

第三,俄罗斯最大的加分项当属军事实力。苏联遗留下来的丰厚军事资产,让俄罗斯至今依然享受着滚滚红利,比如数量庞大的核武库、遍布全球的军备销售网络等等,还有在航空发动机、核潜艇、导弹、大飞机、战略轰炸机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也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尽管俄罗斯的军费开支不算太高,通常在400-500亿美元之间,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许多人依然认为俄罗斯是仅次于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在科技实力方面,除了与军事装备相关的技术领域以外,俄罗斯总体而言是乏善可陈,科研投入、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发明专/利等指标甚至还不如印度,这说明俄罗斯的科研能力已经严重断档。军事装备技术有老本可吃,还能够风光一时,但是终究也会后继乏力。就连普J也无不忧虑地说,俄罗斯再不奋起直追就要永久性落后,连新技术发展的末班车都搭不上。毕竟在人工智能、云计算、量子技术、新能源、物联网、高速铁路、深海开发、移动互联网等新概念技术上,俄罗斯没有一项能够入门的,的确是形势严峻。

不过,俄罗斯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强项,那就是资源禀赋。俄罗斯真正的地广人稀、地大物博,石油、天然气、矿石、木材等等应有尽有,面积庞大的耕地和草场以及丰富的淡水资源都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宝藏。当然一个国家单靠资源是不足以成为强国的,不过对于自身基础不错的俄罗斯而言,却是一国潜力的重要筹码。

如此众多的资源俄罗斯自己肯定是消费不了的,正好有一个人口规模和工业规模都是世界第一的邻居——中国,源源不断地吸纳着各种各样的海量资源。俄罗斯可以用自己的资源从中方换取大量的资金和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一方面弥补自身配套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优势强项,比如航空航天、核电军工等等,不需要像苏联时代那样全面开花面面俱到,俄罗斯的前途还是大有可为。后面,俄罗斯维持在中美之外的第2阶层,还是可以的。

作者:刻雨无痕

历史上有哪些很难以置信但又确实发生的事情?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期间,庞国兴四人战斗小组误入敌后,结果却打垮了敌人一个营。战后他们还在报告中说出“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这样的豪言壮语。

左牵黄,右擎苍,大英正统在东方。上世纪五十年代,独立后的印度扩张野心相当膨胀,妄想着恢复昔日英国在南亚地区的殖民势力,构建所谓的“大印度联邦”。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国梦”,印度曾多次强行派兵越过边境,入侵我国西藏地区。而我国政府在多次劝阻警告无果之后,最终于1962年10月下旬出手反击,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由此而爆发。

当时的印度本就是有备而来,占据着兵力和地形上的优势,同时他们背后还有着美苏等国的军备支持。所以在战争爆发之初,印军信心十足,只觉得会像当年跟着英国主子们打大清一样简单,高歌猛进,摧枯拉朽。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到了战场之上,印度人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比如在1962年11月的西山口战斗中,印军调集重兵,于西山口至邦迪拉公路沿线摆起了“一字长蛇阵”,居高临下,誓要与我军一决高下。而我军在兵力以及地形劣势的情况下,则是巧妙地利用穿插迂回战术将印军分割给包围,然后关起门来痛打落水狗。最终印军完败,有3个旅惨遭全歼,伤亡被俘人数超过5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山口战斗中,我军庞国兴等四名战士,还上演了一波“人类轻步兵巅峰”名场面,好好给印军上了一课。

时间来到11月18日的凌晨,我军对西山口发起总攻。庞国兴因为所在的55师163团9连是尖刀连,得以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庞国兴虽然是个入伍已经三年的老兵,但这却是他人生第一次上战场。所以当时庞国兴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兴奋,以至于少了几分理智上的判断。

在攻上无名高地之后,庞国兴看到有一股敌人正沿左侧山坡向南逃跑,眼瞅着就要跑没影了。庞国兴这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知道这跑的可不是什么敌人,而是满满的一堆军功章啊。所以庞国兴也没想太多,端着自己手里的56冲就追了上去。

可惜由于夜色阻隔,再加上对地形不熟悉,庞国兴并没有咬住逃跑的印军。不仅如此,庞国兴还因为冲得太快太猛,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通常我们讲打仗是一种集体活动,讲究的是团队配合,单兵作战这种操作是很难有发挥空间的。尤其是在陌生的战场上,人生地不熟不说,还缺乏后勤弹药的补给资源,随时都可能闯入敌人的包围之中。所以士兵在战场上脱离大部队,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一般来讲,士兵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隐藏起来,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然后寻机找到大部队。而如果选择贸然出击,则很大概率会被敌人发现,很难生存下来。

然而庞国兴并没按常理出牌,他不愿意当什么都不做的“伏地魔”。发现和大部队走失之后,庞国兴选择了在黑夜里继续摸索追击。而在追击的过程中,庞国兴先后遇到了同连队的王世军、冉福林以及周文轩三人。他们和庞国兴一样,都是在凌晨的战斗中和大部队走失了。

一般军队在作战时,最怕建制被打散。因为这会导致军官和士兵脱节,指挥命令无法得到有效的传达,大家只能各自为战,如同一盘散沙。往往战场上那些军队的溃败崩盘,就是因为部队被打散了。

不过在咱们的人民军队中,向来都有着“匹配组队”的优良传统。即在部队被打散时,散落的战士们会依据年龄或职务等标准,临时组成有着统一指挥,可以集体行动的团队作战单位。如此一来,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得到最大化的保障,而既定的战术甚至战略目标,也能得到继续贯彻执行

所以庞国兴四人在相遇之后,便迅速组成了一个战斗小组,并以庞国兴为组长指挥全局。原本庞国兴一个人的时候,都敢追着印军打,此时四人组队那更是不会退缩。于是四人战斗小组在经过简短的商议之后,决定沿着公路继续追击印军。

庞国兴他们之所以选择沿着公路走,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不熟悉地形,担心再度迷失在山谷之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印军的防御都集中于公路沿线,走公路便于寻找追击目标。当然公路上的地形相对开阔,不利于隐蔽躲藏,危险性也要大很多。

所以庞国兴他们所谓的“走公路”,并不是在公路上大摇大摆的行军,而是采取了分组掩护,交替前进的办法。按照庞国兴的计划,当时是由庞国兴和冉福林组队从公路右边走,而周文轩和王世军则是沿公路左翼前进。

上午大约7时许,四人小组在公路拐弯处发现一处印军的炮兵阵地。而且阵地上的大炮还在朝着己方大部队进攻的方向射击。很明显这样的火力打击,会给主战场上的大部队带来不小的麻烦。

庞国兴这边虽然只有四个人,但为了给大部队减轻压力,依旧决定拿下这个炮兵阵地。没有太多的准备,庞国兴便一马当先冲了上去,冉福林紧随其后。而旁边的周文轩和王世军也是从侧翼发起了突击。如此两面夹击,打了印军一个措手不及。他们甚至还没摸清楚来者何人,便已经是倒下一人。

或许是出于本能,不知所措的印军赶忙丢下阵地,朝着南边逃窜。

就这样,原本庞国兴他们计划中的一场恶战,却在持续了十多分钟后戛然而止。庞国兴他们这边不仅毫发无伤,还端掉了印军一个近乎完整的炮兵阵地,甚至缴获的三门榴弹炮连炮管都还是热的。不过由于这些榴弹炮的个头太大,庞国兴他们无法带走,只能是选择将瞄准具拆下,连同敌人丢下的枪支一起掩藏在草丛中。

打扫完战场之后,庞国兴等人正欲继续前进,却发现远处公路上正有一伙印军士兵在推熄火的汽车。看着满满的一堆军功章,庞国兴他们自然是不想放过。于是依旧两两分组,快速地追了上去。

不过可惜的是,庞国兴他们还未赶到,印军的汽车便已经成功发动。望着公路上印军汽车狂奔扬起的烟尘,庞国兴算是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望尘莫及”。或许当时庞国兴在想,咱要是有辆汽车就好了,全都得给我缴枪不杀。

最终庞国兴他们只是收获了一些印军在逃窜过程扔掉的物资。而这些物资庞国兴他们依旧带不走,只能是找地方藏起来,后面再来接收。

在处理好收缴的物品之后,庞国兴他们再度出发,并在上午9时许再度发现了一个印军的炮兵阵地。看着正在朝着大部队进攻方向射击的印军,庞国兴自然也没有多想,还是和之前的操作一样,冲上去就是干。

不过这一次的印军警惕性显然要更高一些,他们并没有给庞国兴秀操作的机会。等到庞国兴几人冲上阵地的时候,印军早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四门炮管被炸毁的火炮。就这样,庞国兴战斗小组,再次于毫发无伤的情况下,端掉了印军的一个炮兵阵地,并缴获了四门火炮。

短短两个小时,庞国兴他们就端掉了印军两个炮兵阵地,使得印军这边缺少了7门榴弹炮的火力输出。对于正面战场上正在进攻的大而言,这无疑会让他们压力大减。

据说当时九连的连长黄俊铎就很纳闷,前面这印度人的火炮还在大发神威,一度压得自己这边抬不起头,为何这突然就哑了火呢?

估计当时他怎么也想不到,其实是自己手下的几名战士,送来的这份“减压套餐”。

当然,庞国兴他们并不是一直都能这么顺利的。毕竟现在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的,印军至少是在人数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如果是遭遇到印军的大股部队,庞国兴他们就算个个是兵王,四个人也很难打出一片天。而随着庞国兴等人的深入,这样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大。

上午大约10时许,庞国兴战斗小组在追击途中发现了印军大部队,人数超过300人。如此的敌众我寡,庞国兴他们自然不会像之前那样选择蛮干,而是暂避锋芒,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监视敌人的动向。

大约1个小时后,印军不知道是发现了什么,开始朝着庞国兴他们的方向逼近。无奈之下,庞国兴他们只能是放弃公路,选择进入密林之中打游击。西山口地区山高林密,对于不熟悉当地环境的庞国兴几人而言,其实是很容易再度迷路的。

果不其然,在这个过程中,周文轩就与其他三人走失去,四人战斗小组由此变成了三人小组。出于对地形不熟的考虑,再加上前方敌人势大,无法硬拼。庞国兴决定向北返回,寻求与大部队汇合。

而在北返途中,三人小组又与四名印军散兵遭遇。此时庞国兴发挥兵王本色,用手中的56冲将敌人尽数击毙。

下午1点左右,庞国兴他们来到了西山口约500米处。而此时在西山口的南侧高地上,战斗依旧还在进行,阵地上印军的炮兵成为我军进攻最大的拦路虎。

见此情景,庞国兴他们二话不说,直接加入战斗。还是迂回穿插的老办法,庞国兴三人直接绕到了敌人阵地的侧后方,对着阵地上的印军就是一通暴打。随着两名印军准尉被击毙,其余的印军也作鸟兽散,溃败而逃。庞国兴他们的绕后攻击,打了印军一个措手不及,为负责正面攻击任务的1连争取到了机会,由此完成了对高地的占领。

当然这还不算完,随后庞国兴他们还利用自己这一路上的追击侦查收获,给1连当起了向导。在他们的引路下,1连成功追上此前庞国兴他们遇到的印军大部队,端掉了一个有着7门火炮的炮兵阵地。

下午3点左右,战斗基本接近尾声,庞国兴他们也找到了自己9连的大部队,成功归建。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在密林中走失的周文轩后面也胜利归建,四人战斗小组最终完好无损。

总的来看,庞国兴四人在18日的战斗中,在与大部队走散失联,缺乏后勤补给支持的情况下,深入敌后约15华里,连端敌人两个炮兵阵地,击毙包括两名印军准尉在内的7位敌人,缴获了共计7门火炮,汽车两辆、电台四部。另外还协助主力部队抢占了制高点,为后续部队进攻创造了条件。

如此出色的战绩,庞国兴他们自然是受到了嘉奖。其中庞国兴表现最为出色,并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而其他的王世军、冉福林以及周文轩三人,则是皆荣立二等功。

有趣的是,在事后的战斗记录中,还写有这么一段话。

“我部战士四名遭遇印军数百,该股敌人不但不缴械投降,反而抵抗到底。四勇士当即给予了英勇还击,并击溃该股印军。”

事实上,庞国兴他们在西山口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只是当年那场战争的一个缩影罢了。当年不可一世的印军,在我军面前完全就不堪一击。甚至有西方专家将其称为“热刀子切黄油的战争”。意思就是咱们打印军,就好比热刀子切黄油一样,没有一点阻力可言。

这个可能就是人类军事能力的天花板了吧?

奎屯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奎屯市成立于197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市,是一个县级市。

奎屯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东与塔城地区沙湾县接壤,西与塔城地区乌苏市毗邻,北与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相接,南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相连。行政区面积1109.89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和一个农业乡。

奎屯市是中国西北部一座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截至2013年底,奎屯辖区总人口15.67万人,由汉、哈、维、回、蒙等34个民族构成。奎屯市经济是新疆主要农牧区和粮油棉基地。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奎屯贯通。

奎屯与独山子、乌苏一起被经济学家誉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奎屯

“奎屯”地名源自奎屯河,蒙古语为“寒冷”之意,成立于1975年,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市。奎屯市挟翰海之雄风,携天山之灵秀,素以“戈壁明珠”而闻名,一座崛起在中国西北部的新兴工商业城市,一颗璀璨夺目的西部明珠。与独山子、乌苏一起被经济学家誉为新疆经济发展“金三角”近年来,以其超常规加速度发展,一跃而成为新疆北部交通、商贸、邮电、金融、信息和娱乐休闲区域中心,成为具有时代气息、文化发达、功能齐全的新型现代化城市,日益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国际商贸物流城”

奎屯市是国家商务部确定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国家二类口岸,是自治区特色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与格鲁吉亚泰拉维市、吉尔吉斯楚河州卡拉巴德市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合作协议。并率先开通了格鲁吉亚货运班列、吉尔吉斯斯坦整车钢材班列、哈萨克斯坦方向西行国际货运班列。

去年5月3日,奎屯市电子商务孵化园及亚欧E购·保税直购体验中心正式开园!奎屯及周边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种免税的亚欧商品,来新疆奎屯旅游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此地。

土地资源丰富之城

奎屯是典型的工商业城市,产业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化工、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纺织、卷烟和光伏等主导产业。

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13.89平方公里,地跨奎屯市、独山子区、兵团七师,是全疆最大的石化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磷化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光伏、纺织、物流等产业。

奎屯市土地资源丰富,市行政区耕地面积约13699.59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约为3973.30公顷。目前已开采的矿产资源为石油、煤、盐、大理石、花岗岩、石膏、云母、石棉、金、铜、镍、铁、锂等。

“国家园林城市”

多年以来,奎屯市不断加大了对园林绿化工作的投入,深入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园林绿化工作,在推进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先后荣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自治区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行走在奎屯市街头,处处绿荫环绕,宛如行走丛林间……

“新疆旅游之城”

新疆奎屯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东与沙湾县接壤,西与乌苏市毗邻,北与克拉玛依市相接,南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相连。是奎屯-独山子-乌苏“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北疆29个县市和10个口岸。无论是特地游玩,还是作为中转补给站,奎屯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来新疆旅游,奎屯可谓必经之地,也是非去不可的地方。

奎屯河大峡谷

奎屯河大峡谷——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西南20公里的地方,在天山冰雪消融的奎屯河上游,静静地绵延着一道如同雕刻一般的峡谷沟壑,近20公里的山间河谷,九曲跌宕,石崖危耸。经过河水亿万年的怒吼奔腾和雨水的冲刷、风雪的蚀雕,使两岸山崖上现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历史画卷,成就了一处让人惊叹的流水侵蚀奇观。这,就是奎屯河大峡谷。

怎么去:

奎屯市西南20公里,沿G217可至。

泥火山近在咫尺,等待你零距离感受脚下来自地心的神秘力量

东大塘景区

东大塘风景区 ,位于高大的天山支脉婆罗科努——依连哈比尔尕山。山间气候湿润,冬暖夏凉,夏季气候最高22℃,冬季最低气温-22℃,是休闲、避暑、怡情养性、登山及科学考察的好去处。海拔从1600米至5300米。巨大的落差形成一日之内、两山之间时而阳光明媚时而大雪飘飘的奇特景观。这个盆地山花烂漫、彩蝶飞舞;那个山腰松林成帐、延绵不绝;远处山峰白雪皑皑、终年不化,最妙之处是山峰一侧的百里冰川及冰瀑布。

怎么去:

乘车路线:从沙湾或石河子乘班车至石场镇,再在石场镇公交汽车站乘坐当地面包车前往景区。

自驾路线:从沙湾或石河子出发,沿312国道行至143团,向南转走石南公路,沿柏油路行约50公里至石场镇,然后从石场镇的南山水泥厂沿东大塘专用公路上山,约10公里即到。

七师胡杨河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通过217国道、奎北高速、滨河大道,距离金三角地区的奎屯市、乌苏市、独山子区都很近。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建成后的胡杨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三角地区的“后花园”。

莲华寺

新疆奎屯莲华寺,建筑规模宏大,为新疆第一佛寺。龙泉之水颇为神奇,大雄宝殿安立佛像时地出涌泉,冬天零下数十度不冻,叹为奇观!

西公园、莲华寺、奎屯河大峡谷、七师胡杨河国家湿地公园、独山子泥火山、东大塘风景区、独库公路……奎屯及周边景区密布,风格各异,景色迷人。

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全长561公里、连接南北疆的公路,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当年,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奋战10年,其中有14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逐渐升温,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奎屯市,成为了旅游集散和游客集散地。城市旅游功能完善、运作有序、服务规范,可以满足国内外游客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堪称北疆地区的旅游之城、休闲之都!

“西部美食之城”

来新疆,游奎屯,美食之旅一定不可少!不怕到新疆、游奎屯没好吃的,就怕你吃着吃着坠入新疆美食这条爱河~作为北疆地区有名的商贸物流城,奎屯市商贾云集,几乎囊括了天南地北的美食。

凉皮

拨鱼子

羊肉粉汤

馕坑肉

土火锅

新疆特色美食比如:揪片子、凉皮、拨鱼子、羊肉粉汤、手抓饭、土火锅、馕坑肉等等,还有不少疆外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只要你来,一定是吃到嗨!吃到不想走!

“新疆文艺之城”

来到奎屯的人都说,奎屯是一座非常干净的城市,不光城市环境优美,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美食云集。其实奎屯除了有外在之美,还极富文化内涵,人文底蕴浓厚,文艺事业繁荣。政经、文学、体育、音乐、舞蹈、绘画、影视、摄影……均有人才涌现,层出不穷,民间高手云集,可谓是藏龙卧虎。

韩天航, 1965年毕业于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财贸专科学校。著有长中篇小说集几十余部作品,其中小说集《重返石库门》,《戈壁母亲》已拍成电视连续剧剧本。中篇小说《背叛》已改为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天地良心》已由大连电视艺术中心。《重返石库门》获1997年长篇书目广播二等奖,兵团首届“五个一”工程奖。

陶天白(1916-2007)老人,代表作《天山鳞迹》《沙原寸草》等;著名爱国人士。一九一六年出生于安徽长丰县,一九三三年就读于张治中创办的黄麓乡村师范学校。一九四五年受聘为原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的私人秘书,跟随张治中先生亲历了国共重庆谈判、新疆“九·二五”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

沙滩排球运动员——王洁

2006年世界女子沙排大满贯冠军、多哈亚运会铜牌得主,没错!就是这么厉害!

影视界也有啦,新疆走出去的名人很多,可是你们知道么,大名鼎鼎的陆川导演也是来自奎屯!

徐佳,出生于新疆奎屯。2013年,主演当代军旅剧《特种兵之火凤凰》 。2014年,在抗战励志剧《激战》中饰演关鹏 。

手工杀猪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们村里现在杀猪还是手工的。

每年临近过年的时候就开始杀猪了,那一锅杀猪菜最是好吃。

我记得我小时候姥爷专门给人杀猪,他有一把特别锋利的尖刀。

杀猪前先摆好桌子,烧好开水,找几个年轻力壮的人来抓猪,抓住后用绳子把腿捆好,抬到桌子上的案板上,杀猪的知道具体的位置,一刀下去猪就死了,猪头哪里放一个脸盆接血,我觉得场面太血腥了,都是躲在家里不敢出去,有一次没杀死,那猪流着血在院里还跑了好几圈,哎,太残忍了。

杀完猪在锅里去猪毛,热气腾腾的,然后把猪肠子清理好。一般都有三四个人一起操作。

我们北方一般都是要吃炸糕,做一锅杀猪菜,给杀猪人煮一块骨头,那块骨头说是给杀猪人免罪的。

杀猪菜是用土豆,猪血,猪肺,猪肝,猪肉,用大铁锅炖出来那是真的好吃,然后把亲戚朋友一叫,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感觉真好!

好久没吃到了,在我觉得那是最好吃的大锅菜了。

真的好怀念!

也很想念的我的姥爷!

那个年代的杀猪人!

图片来自网络

牛筋冻冰箱里1个月还能吃吗?

如果是冷冻的话完全可以吃,战备储粮食冷冻肉类一般是8个月轮换更新一次,区区一个月没问题,再说僵尸肉都是冷冻了七八十年的还不是照样吃。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