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简介资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的简介资料,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生平
杜甫,字子美,712年生于河南巩县。历史记载,二十岁开始漫游生涯,746年应试落第困顿长安。“安史之乱”遭乱流离,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759年弃官入蜀,筑茅屋寓居成都,写诗240首。765年携家出蜀,后滞留夔州,飘泊荆湘,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杜甫现存诗歌1450余首,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年少悠游-仕途不顺-战乱流离-为官时期-西南漂泊-江舟长逝。
杜甫为何来成都?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从公元759年至公元765年杜甫先后在此居住三年零九个月,创作诗歌有240余首留传至今,成都草堂由此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圣地”。这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它今天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胜地。今天的草堂完整保留着清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图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全景图)
杜甫江舟长逝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归乡心切,乘舟出峡,年底漂泊到湖南岳阳,这段时间他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
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再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又返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本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以上回答,只是“小蜗牛”的拙见;欢迎有兴趣的答友沟通交流补充,觉得喜欢的可以点赞哟!
杜甫然有关的资料的?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用5句英语介绍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Du Fu (712 BC - 770 BC), son of the word beauty, the Han nationality, the people of Xiangyang, after the resettlement Henan gongxian. Call himself Shaoling noe, the Tang Dynasty great realistic poet, and Li Bai called the Li Bai". For the other two poet Li Shangyin and Du Mu "Li Du" difference, Du Fu and Li Bai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big Li Bai", Du Fu is also often referred to as "old du".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The influence of Du Fu in China in classical poetry is profound, was later known as a poet, his poem called "epic". The later said the Ministry, Du Du Shi, also called him, Du Du Shaoling cottage.
给小学生介绍杜甫生平诗歌类型和相关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详见http://iask.sina.com.cn/b/7025691.html
写一段对杜甫赞美和崇敬的话30字内?
写一段对杜甫赞美和崇敬的话 30字内,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杜甫居庙堂时胸怀国事、杜甫在江湖时心系苍生,他创作了《春望》、《三吏》、《三别》等名作,是我国文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两种修辞:排比、比喻)
杜甫简介:
(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艺由湖北襄阳赴任巩县县令,举家迁入巩县。历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再到杜甫,杜家在巩县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