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层的厚度
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层的厚度?
在太阳内部,辐射层位于太阳核心和对流层之间,从0.2至0.71太阳半径的区间。
太阳辐射层厚约0.6个太阳半径,在核心区之上,其中主要是各种电磁辐射和粒子流。太阳中心能量辐射在这里磕磕碰碰,在不断的被吸收又发射中传递,有人称为“光子的旅行”,这个旅行时间一直到太阳表面,需要十几万年到几千万年不等,最终以电磁辐射形式释放到太空。所以说我们身上接受到的阳光至少都有十几万年古老的历史,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太阳中心制造出来的。
一天里紫外线和红外线强度时间?
12点来自太阳的红外线紫外线最强,但是12点到14点之间,地面所吸收的能量也很强烈的释放出来,所以13点左右,来自太阳和地面的紫外线上下“夹击”,是最“痛苦”的时候,14点太阳辐射比13点弱一些,地面辐射很强。所以,12点太阳的紫外线最强,13点紫外线总量最大,14点温度最高。
为什么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收到的辐射量越多?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地表面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也就不同。太阳高度角越小,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越大,因而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就越小;反之,则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太阳辐射量就越大。
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和受到大气削弱的多少不同,因而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也就不同。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长,受到大气削弱的越多,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就越少;反之,则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就越多。扩展资料太阳辐射影响因素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2、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消弱强,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5、白昼时间的长短。
6、大气污染的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年辐射怎么计算?
人一年所受自然界背景辐射剂量约3500微希伏(平原);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公众一年所受辐射增量不能超过5000微希伏;美帝环保署EPA规定,公众一年所接受辐射量上限为10000微希伏。
正常人一年所受辐射剂量基本来自于大自然,除非做医学检查会更多一些。1、世界平均而言,一个人在一年间承受的自然辐射:从宇宙来的0.39微西弗,从食物中的受到0.29微西弗,从大地中受到0.48微西弗,呼吸空气中受到1.26微西弗。
太阳光中各波段光占的比率是多少啊?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可以分成两个去向:一个是回去的,哪来哪去,返回到宇宙空间,占30%(地球反射率);另一个是留下的,留在地球上不走了,占70%。两者相加当然为100%。
回去的部分包括:云层(大气)反射20%,大气散射6%,地面反射4%。这里的大气反射、大气散射是返回到宇宙空间的。
留下的部分包括:地面直接吸收22%,大气吸收20%,大气反射(漫反射)16%,大气散射12%。这里的大气反射(漫反射)、大气散射是到达地面的。
这样看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占36%,其中,20%反射回宇宙空间,16%漫反射到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占2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占18%,其中,6%散射回宇宙空间,12%散射到地面。
如果光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反射占20%(不包括漫反射到地面的16%);大气吸收占20%;大气散射占6%(不包括散射到地面的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合计占46%,剩下54%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54%,其中有50%留在了地球,即地面直接吸收22%,大气反射(漫反射)16%,大气散射12%,还有地面反射4%回到了宇宙空间】。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大气使到达地表(大气下界)的太阳辐射通过反射、吸收、散射几乎被削弱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