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窦太后,小说中的李元霸
西汉窦太后,小说中的李元霸?
李元霸到底是何方神圣?在《说唐》系列小说中,据说他是由金翅大鹏雕转世,是公认的第一猛将,也是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勇武强悍。坐骑为“万里云”,日行一万,夜走八千。这样说来他乃是一代战神级别的人物呀!李元霸在小说中也正是以这种武侠和英雄的形象存在在人们心中的。
李元霸
那么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这个答案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李元霸在历史上是小说中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据说他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名叫李玄霸,当然李玄霸在历史上不管是能力还是功绩皆是平平,并不能与两位哥哥李世明和李建成相比。
李元霸的两个锤子
那么李元霸在小说中到底有多厉害呢?是评价中所描述的这般神武吗?的确,李元霸在小说的武功绝对不是吹的,也不是盖的,是真的神乎其神。据说在阳明山一战,一个人干掉十八路反王两万多人,更是一锤结果了隋唐排名第二号英雄宇文成都。这种战力可以说和用法力有的一拼了。
李元霸在战场上万人能敌
在说唐系列小说中李元霸的武功自然是万人能敌,他在武力排名榜档次中自然也是排在第一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李元霸在小说中和众英雄好汉相比,他到底厉害在哪里?首先我们就讲讲排名前六的英雄好汉,李元霸武力档次是第一档;宇文成都和裴元庆是第二档;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是第三档。李元霸和这些人较量是怎么打到第一的:
宇文成都
李元霸持锤与手持留金镋的宇文成都较量在《说唐全传》第三十五回众王盟会四明山,三将合战宇文成都这一回中,李元霸把宇文成都是打得屁股尿流:
诗曰:舟行陆地恣荒淫,炀帝悲从东极生,若少英雄李元霸,必遭十八反王擒。
当下李元霸将宇文成都望空一抛,就双手接:“啊唷我的儿,饶你去罢!”往地下一抛,扑的一声,跌得个尿屁直流。那十二英雄、三百家将,见主人被跌,齐举兵器上前,直奔李元霸。李元霸哈哈笑道:“替死的来了!”把双锤四下一摆,那十二英雄一锤一人都打死了。
宇文成都不敌李元霸
从两人的这场武力比拼来看,宇文成都与李元霸相比是相差甚远,原本宇文成都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在武力排名榜上他是紧跟李元霸身后的。并且他还能一人打败雄阔海、伍云召和伍锡天三人的联手。是天宝大将军,并被赐“天下第一横勇无敌”的人。
但在李元霸面前他就显得有点小儿科了,他的这个第一档武力比第二档武力那可不是只高出一点半点,而是不知高出了许多倍。所以说李元霸的厉害确实是实至名归,宇文成都与他较最最终只能是沦为他的手下败将。
裴元庆
李元霸持锤与力大无穷的裴元庆较量裴元庆和宇文成都的武力值两人同时放在了第二档,可实际上裴元庆曾趁宇文成都体力消耗之时打败过宇文成都,这实际上是裴元庆占了一点便宜的。虽然他曾打败过宇文成都,但是和李元霸相比,还是不在一个层次。
李元霸与裴元庆较量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依然可以从《说唐全传》中找到依据,在《说唐全传》第三十六回冰打琼花识天运,剑诛异鬼避凶星这一回中,裴元庆与李元霸有一场正面交锋:
元霸冲到,西边,当头裴元庆一马迎上来,却没有黄旗的,就要动手打了。元霸把万里云一夹,四百斤重的锤一起,当的一锤一打来。裴元庆把锤一架,大叫道:“好家伙!”哐的又是一锤,当的一架,哐的又是一锤,当的又是一架。“啊育,果然厉害!”回马便走。元霸大叫一声:“好兄弟,天下没有挡得起我半锤的,你能接连挡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饶你去罢!”
李元霸上战场能抵挡千军万马
裴元庆与李元霸虽然还差一段距离,但比起宇文成都似乎又要厉害几分,宇文成都与李元霸较量,那是犹如一颗小白菜,三下五除二就撂倒。裴元庆虽打不过,但他却创下了能连接李元霸三锤的战绩,如果奥运会中有比武这一项的话,裴元庆算是打破纪录了。
所以李元霸的厉害自然是不在话下。他不只武功层次高,在人品修行上也是不错,而且还是一个很豪爽的人,并且还非常的爱惜英雄,他虽打败了裴元庆,却不曾杀他,因为他惜才。
雄阔海
李元霸持锤与雄阔海、伍去召、伍锡天较量李元霸打败前面的宇文成都和裴元庆都不在话下,那么雄阔海、伍云召和伍锡天这三人在他面前就相当于几个小喽啰。他们三个联手打不过宇文成都,而宇文成都又不是李元霸的对手,可想而知,就算这三人再复制一组出来加在一起,恐怕也不是李元霸的对手。
雄阔不敌李元霸
在《说唐全传》中,李元霸与这三人也有一场对战:
一马冲入营来,正撞着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三人围拢来战元霸。元霸大怒,把手中锤一摆,撞着三般军器,当啷一响,三人虎口震开,大败而走。
李元霸收服他们三个不过就是一锤锤的事情。即使他们三个也是排名在前的一等一的高手了,但在李元霸面前却如无名之辈那般的不堪一击。
伍云召
这是李元霸单打独斗的战绩,当然他最精彩最厉害最能体现出他强悍勇猛无敌的事件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灭团行动,在《说唐全传》中他匹马双锤单身大战天下反王这段,也就是四明山之战,他凭一己之力打了一场胜仗:
可怜十八家反王的兵马,遭此一劫,被李元霸的双锤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李元霸在二十三万人马之中,左冲右突,如扫灰尘,众反王一个个舍命奔逃。那倒运杨林,他埋伏一支人马在后山,众反王败下来,他却出来截路,刚刚阻住了裴元庆一起人马。
那裴元庆受了李元霸这一肚子的气,没处发泄,这杨林不识时务,大叫一声:“反贼休走!”一马上前,拦住裴元庆。元庆大怒道:“老匹夫休得无礼!”扯起锤来,当的一锤。杨林双手把囚龙棒一架,豁啦一声,把一条囚龙棒打为两段,震开虎口,两手流血,大败而走,却被众反王的败兵冲挤下来,回不得龙舟,直败回登州去了。
李元霸在后一路杀下去,又亏得秦叔宝一路上前拦住,因此众反王才得脱逃性命,各自败回本邦去了。云召归河北,后来在武场相会。雄阔海回相州。伍天锡回沱罗寨,后来天富关死于李元霸之手。后话不表。
那李元霸在四明山匹马双锤打死各反王大将五十余员,军士不计其数,后来众反王闻了李元霸之名,无不丧胆。李元霸回金顶龙舟奏闻缴旨。炀帝大喜,下旨开舟起行,往江都进发。
李元霸攻打十八路反军
据说在四明山这一役中,一十八路反王共有一百八十五万人马,他拿着两个锤子,就像拿着一支苍蝇拍一样,啪啪啪啪地扇,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敌方一百八十五万人马就锤得只剩下六十五万,这是什么概念呀?
伍云召在战场上与李元霸撕杀
这可以堪比我们现代武器的导弹威力了吧!并且他打了一下午,体力还可以跟上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永动机器型的人物,他的强悍和勇猛在这里才是实打实地体现了出来,杀敌之力如此之强,在他这里不存在什么打仗的兵法谋略,在他这两个锤子的面前,这些通通都没有用,他一人就可挡千军万马,就可灭团,只怕在当时的小说界已经找不出如此厉害的第二个人了。
李元霸发威
李元霸在人间打到最后无人能敌,自己却和雷扛上了,这在《说唐全传》的第四十二回元霸被雷神归位,咬金斧劈老君堂这一章节中,交待了李元霸的结局:
且说那赵王李元霸,回到潼关,却有驸马柴绍前来接应,二人相见同路前行。只见风云四起,细雨霏霏,少顷虹电闪烁,霹雳交加,那雷声只在元霸头上轰隆隆的响,犹如打下来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锤指天大叫:“呔!你天为何这般可恶,照少爷的头响?也罢!”
把锤往空中一抛,抬头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锤掉将下来,扑的一声,正中在元霸脸上,元霸翻身跌下马来。柴绍吃了一惊,连忙来扶,只见一阵怪风,卷得飞沙走石,尘土冲天,霹雳声中,火光乱滚。柴绍与兵将避入人家檐下。少停,风住雨止,出来一看,只见元霸的金盔金甲都在地上,那两锤与马,影也不见,不知去向了。
伍云召不是李元霸对手
一代武神级别的人物,最后被雷神击落了神坛,从此江湖上再也没有了李元霸的传奇。他凭着一身勇猛,在人间杀人无数,紫阳真人就曾告诫过他:“遇见使用镋这种武器的人,千万别伤其性命,否则必遭天谴”。而宇文成都就是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也正是死于他的锤下。可以说李元霸的死也是顺应了天命,要不老天再不收拾他,在这人间没人能制服得了他啊!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窦漪房比刘恒大吗?
无法比较。因为窦漪房和刘恒不在同一个时代,也是不同性别、身份和背景的人物,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也不同,所以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但是可以从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和影响进行比较,因为历史上的人物是有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的。窦漪房作为唐朝的一位贵族女性,因为其美貌与才能广为流传,但也因为其选择与爱情不幸结局而咒骂,而刘恒则是西汉第一位皇帝,因为他的政治手腕与开明治理广为称赞。无论是窦漪房还是刘恒,他们都在不同的领域和维度上展现出自己的影响力和价值。
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王莽,王莽,王莽重要的人物说三遍!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的这首诗直接将王莽定性成了乱臣贼子伪君子两面人的代表,王莽也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痛骂。
但是纵观王莽的一生,我们会很惊奇的发现,著名的“王莽新政”令人细思极恐,这简直是一个穿越者不合时宜的“新政”。
王莽称帝之后后,诏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王莽的这道诏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诏令还规定,如果有人敢于攻击井田制度,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边境地区。
同时还有两个著名的政策“五均”和“赊贷”。
五均是指: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邯郸、洛阳、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长皆兼司市,称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任务一是按工商各业的经营情况征收税款;二是管理市场的物价,各地五均官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市平”。如果物价高于“市平”,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市场价格低于"市平",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
赊贷是指:由政府办理贷款。如果百姓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贷。祭祀借贷须在十天内归还,丧事借贷须在三个月内归还,以上两项借贷不收取利息;工商贷款每年交纳不超过所借数额十分之一的利息。
在实行五均和赊贷的同时,王莽还设六筦之令。“筦”即“管”就是由政府管理六种经济事业,即:酒、盐、铁由国家专卖,铸钱由国家专营;向取利于名山大泽的养蚕、纺织、缝补、工匠、医生、巫、卜、樵夫、渔民、猎户及商贩征收山泽税;加上五均赊贷,合称为“六筦”。
但是这些改革看山去很美好,在执行层面出现了大问题!
王莽新一方面不是很适应当时的社会制度,一方面王莽这个是干事情急于求成,总想在短时间内毕其功于一役,当然这种拍脑袋的掌权者在全世界都屡见不鲜。
其一:王莽滥发货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本来西汉末期已经经济陷入崩溃,王莽这一剂猛药直接让底层人民手中钱财变成废纸,全部陷入赤贫。
其二:土地国有化严重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王莽彻底得罪了整个阶级,他没有了任何天然的政治盟友,而莽新王朝又是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王朝的君王得罪了整个阶级,后果可想而知。
其三:王莽本人能力有限,作秀本领一流,执政能力欠缺,玩阴谋诡计天下第一,到了真正的治国理政阶段智商捉急,用人也有问题,用了一大批能力低下人品低劣的官员作为自己的亲信。
其四:政策朝令夕改,举个例子起先不让买卖土地和奴婢,仅仅几年又迫于压力恢复,彻底让上下失望,所有人对这个政权失去了幻想。
之后,矛盾丛生之下,全国大起义,已经位面之子刘秀的出现大大加速了莽新王朝的覆灭。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收拾了谁?
窦太后是汉文帝在代县当王的时候被吕后安排去给刘恒当老婆。那时候,吕后为了强化威信,安排各个王的媳妇都是吕后身边的人。所以窦太后家族在汉景帝去世,汉武帝时候掌握权力。窦太后一死。汉武帝立即收拾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
历史上真的有窦漪房这个人吗?
有的。其实历史上的窦漪房没有我们想那么坏,但也不是林心如演得那么完美,她有私心,但是她是历史上睿智的女人之一。
历史上的窦太后其实是一位无依无靠的宫女,阴差阳错之下才到了代国,受到时为代王的刘恒的宠爱,等刘恒当上皇帝以后,她的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她自己则被册封为皇后。真实的窦氏是历代封建王朝中第一个麻雀变凤凰的皇后。
窦氏能忍,忍到刘恒去世,她始终没有表现出来。刘恒死后,宠冠后宫的慎夫人从此消失在历史中,结局成谜。而窦氏,她的儿子当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