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强化稳定剂有什么用,硫酸锌在工业上有什么用
cf强化稳定剂有什么用,硫酸锌在工业上有什么用?
相对密度1.957.熔点100摄氏度。易溶于水,微溶于醇和甘油。208摄氏度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500摄氏度以上分解【用途】主要用于人造纤维凝固液。
在印染工业用作媒染剂,凡拉明蓝盐染色的抗碱剂。是制造无机颜料(如锌钡白),其他锌盐(如硬脂酸锌,碱式碳酸锌)和含锌催化剂的主要原料。
用作木材及皮革保存剂,骨胶澄清及保存剂。
医药工业用于催吐剂。还可用于防止果树苗圃的病害和制造电缆以及锌微肥等方面。
食品级产品可用作营养增补剂(锌强化剂)等。【包装及储运】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塑料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毒性及防护】硫酸锌能使呼吸、消化及循环系统的患病率升高。无水物及浓缩液可引起溃疡,手背部比手掌更多见。个人防护和预防措施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手,用含脂性软膏涂敷
什么是酪蛋白酸钠?
起到增稠剂和乳化剂的作用。 酪朊酸钠亦称酪蛋白酸钠、酪蛋白钠、酪酸钠或干酪素,是牛乳中主要蛋白质酪蛋白的钠盐,是一种安全无害的增稠剂和乳化剂,因为酪蛋白酸钠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也可作为营养强化剂食用。其相对分子质量75000~375000。 它是用碱性物(如氢氧化钠)处理酪蛋白凝乳,将水不溶性的酪蛋白转变成可溶性形式所得到的一种白色或淡黄色颗粒或粉末。酪朊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安全性高,世界各国普遍许可使用,又因其具有很好的乳化、增稠等作用,几乎广泛应用于所有的食品工业。
工商抽检食品看什么?
般来说,食品检测的项目有以下几种:
理化指标: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氮,咖啡因,脂肪酸,丙二醛,氨基酸态氮,总酸,酸度,总碱度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病菌等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指标:铅,砷,无机砷,汞,甲基汞,铜,镁,锌,锡,钙,铬,镉,磷,氟,碘,硒,钾,钠,铝,铁,锰等
农兽药残留指标: 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400余种测试,氯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硝基呋喃、磺胺类、盐酸克伦特罗等
营养成分:营养标签,保健成分,黄酮类、皂苷类、苯丙素类、萜类及挥发油、SOD酶活等
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2、黄曲霉毒素M1/2、赫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等。
添加剂检测:防腐剂、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增稠剂、乳化剂、有机酸、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剂、膨松剂、护色剂、调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保鲜剂、稳定剂、凝固剂、甜味剂等。
WPC是什么地板?
一般是用木塑地板和石塑地板。木塑地板也就是WPC地板,WPC是Wood Plastic Composites的缩写,是一种以片状PVC热复合装饰层(木纹膜,大理石膜等)为面层,以木塑复合发泡材料(这里指聚氯乙烯树脂粉、钙粉、木粉、发泡剂、发泡调节剂、硬脂酸、石蜡、稳定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方混合均匀)为底层,经压贴加工而成的地板,地板表面做UV处理。
WPC木塑地板和SPC石塑地板耐磨转数可达300000转。在传统的地面材料中较为耐磨的强化木地板耐磨转数仅有13000转,好的强化地板也仅有20000转。表面特殊处理的超强耐磨层充分保证了地面材料的优异的耐磨性能,石塑地板表面的耐磨层根据厚度的不同在正常情况下可使用5—10年,耐磨层的厚度及质量直接决定了石塑地板的使用时间,标准测试结果显示0.55mm厚的耐磨层地面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使用5年以上,0.7mm厚的耐磨层地面足以使用10年以上,所以更是强耐磨的。如果您有安装地板或者是翻新地方的需求,可以找果装网,果装网是一个专注于“家庭维修、房屋改造”的互联网工匠共享平台。
您所知道的食品添加剂都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按功能进行分类,主要有:营养强化剂、防腐防霉剂、抗氧化保鲜剂、增稠剂、乳化剂、螯合剂(含稳定剂和凝固剂)、品质改良剂、调味剂、色泽处理剂、食用香精、香料等。
1、食品防腐剂食品防腐剂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添加剂。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有4类: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剂。在pH值低的环境中,苯甲酸对广范围的微生物有效,但对产酸菌作用弱。当pH高于5.5时,对很多霉菌和酵母没有效果。苯甲酸抑菌的最适宜pH值为2.5—4,对一般微生物的完全抑制最小质量分数为0.05%~0.1%。
2)山梨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化学名为2,4一己二烯酸,是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
3)丙酸及其盐类
丙酸是具有类似醋酸刺激酸香的液体,由于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中间物,故无毒性,其ADI值不加限制。丙酸对霉菌、好气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尤其是对使面包生成丝状黏质的大肠芽孢杆菌有效,并能防止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所以常用于面包及糕点的制作。丙酸盐具有相同的防腐效果,常用的是钙盐和钠盐。
4)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又称尼泊金酯,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无味,无臭。主要用于酱油、果酱、清凉饮料等。防腐效果优于苯甲酸及其钠盐,使用量约为苯甲酸钠的1/10,适宜pH值为4-8。
5)天然食品防腐剂
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作用范围广等优点,不但对人体健康无害,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有:那他霉素、葡萄糖氧化酶、鱼精蛋白、溶菌酶、聚赖氨酸、壳聚糖、果胶分解物、蜂胶、茶多酚等。
2、食品乳化剂和增稠剂食品乳化剂和增稠剂都是改善和稳定食品各组分的物理性质或改善食品组织状态的添加剂,对食品的“形”和“质”及食品加工工艺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1)乳化剂
凡是添加少量即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称为乳化剂。
A. 脂肪酸甘油酯
甘油和脂肪酸反应,可以生成单、双和三酯。单脂肪酸甘油酯,简称单甘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乳化剂,广泛用于起酥油、糕点、面包、糖果、冰淇淋中,起乳化、发泡、防结晶、抗老化作用。
B. 蔗糖脂肪酸酯
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高效、安全的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以蔗糖部分为亲水基,长碳链脂肪酸部分为亲油基,在体内可被消化成蔗糖和脂肪酸而被吸收。蔗糖脂肪酸酯无毒、无刺激,易被生物降解,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
C.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的商品名为司盘(span),司盘类乳化剂在碱催化下与环氧乙烷起加成反应,可得到Tween(吐温)类乳化剂。
D. 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又称大豆卵磷脂或磷脂,为淡黄色或褐色透明、半透明的黏稠物质。它是大豆油生产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成分是卵磷脂、脑磷脂和肌醇磷脂。大豆磷脂作为乳化剂,具有优良的乳化性、抗氧化性、分散性和保湿性,已广泛用于食品、速溶奶、人造奶油、颗粒饮料、营养乳化剂等方面。
2)增稠剂
增稠剂是一类能提高食品黏度并改变性能的食品添加剂。
A. 明胶
明胶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带光泽的薄片或细粒,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由动物的皮、骨、软骨等所含的胶原蛋白经部分水解后而得到的高分子多肽聚合物。明胶凝胶坚韧、富有弹性,承压性好,在30℃水中溶解,冷却后凝成胶体。
B. 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麦芽糊精广泛应用在糖果、麦乳精、果茶、奶粉、冰淇淋、饮料、罐头及其他食品中,是各类食品的填充料和增稠剂。
C. 果胶
果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多糖物质,其主要成分为半乳糖醛酸,是受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推荐,不受添加量限制的公认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目前生产果胶的主要原料是柑桔类果皮。
D. 卡拉胶
卡拉胶是由红藻中提取的天然植物胶,是三大海藻胶:褐藻胶、琼胶、卡拉胶中最年轻的一个,其主要成分是D一半乳糖和L_半乳糖。卡拉胶由麒麟菜、沙菜、角叉菜等原料中提取。在食品工业上使用的卡拉胶主要有凝胶性、黏稠性、稳定性、乳化性及悬浮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水凝胶(睹喱等)、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中。
E. 黄原胶
黄原胶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味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增稠、悬浮、乳化、稳定等多种功能。黄原胶由黄单孢菌以淀粉类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胞外异多糖,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等,分子量高达数百万,是目前国内外微生物多糖产品中最具商业价值、产量最大、市场覆盖面最广的产品。黄原胶具有优良的增稠性能,采用很低的浓度,就能达到所需要的黏度,在不同的体系中,黄原胶的添加量为0.01g/100g~0.5g/100g。黄原胶与高浓度的糖或多种盐类共存时能形成稳定的增稠体系。
3、调味剂调味剂主要有酸味剂、甜味剂、咸味剂和苦味剂等。其中苦味剂应用很少,咸味剂(一般使用食盐)在我国并不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下面主要介绍酸味剂、甜味剂。
1)酸味剂
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称为酸味剂。酸味能促进唾液、胃液、胆汁等消化液分泌,具有促进食欲和助消化作用,其主要作用还有调节食品的pH值、用作抗氧化剂的增效剂、防止食品酸败或褐变、抑制微生物生长及防止食品腐败等。酸味剂主要有有机酸类: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富马酸和己二酸;无机酸类:食用磷酸、碳酸等。
A. 柠檬酸
柠檬酸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
B. 苹果酸
苹果酸化学名称为羧基丁二酸或羟基琥珀酸,系一种白色或荧白色固体。它有特殊的苹果酸香味,广泛应用于酸奶、汽水、冰淇淋、口香糖、番茄酱、果酱、醋、果酒、人造奶油等。苹果酸使用效果比柠檬酸好,酸味浓,有接近天然果汁的口感,pH调节效果好。用它代替柠檬酸作酸味剂,用量可节约20%,而且能掩盖一些蔗糖替代物所产生的异味。
2)甜味剂
甜味剂是以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两类。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与糖的衍生物、非糖天然甜味剂两类。人工合成甜味剂主要是一些具有甜味的化学物质,甜度一般比蔗糖高数十倍至数百倍,大多不具有营养价值。
A. 糖精与糖精钠
糖精的化学名称是邻磺酰苯甲酰亚胺,无热量,高甜度,糖精钠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是早期开发的一种化学合成甜味剂。20世纪初就开始应用于食品中,我国已有60余年生产和使用历史,生产能力4万t/年,是世界主要出口大国。
B. 木糖醇
木糖醇是将木材、玉米芯等材料中的木糖或聚木糖还原后制成的一种糖醇。木糖醇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清凉甜味,甜味度为砂糖的65%~100%,发热量为12.5kJ/g,比其他糖醇高,有抑制形成龋齿的变形杆菌活动的功效。木糖醇除具有蔗糖、葡萄糖的共性外,还具有特殊的生化性能,他不需要通过胰岛素就能透过细胞壁被人体吸收,并有降低血脂、抗酮体等功能,可用于制作饮料、糖果、罐头等食品。
C. 甜菊苷
甜菊苷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针状结晶,熔点196℃~198℃,是植物甜菊中提取的多种苷的混合物,比较安全,甜度为糖的300倍左右。其味感与蔗糖相似,甜味纯正,存留时间长,后味可口,对热、酸、碱都很稳定,是理想的低能甜味剂。
D. 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的甜度为蔗糖的0.8~0.9倍,摄入后不产生热量,也不会合成脂肪和刺激胆固醇的形成。纯净的麦芽糖醇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耐热性、耐酸性均比蔗糖、山梨糖醇和木糖醇好,麦芽糖醇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能够抵抗胃液的消化作用、小肠酶类的水解作用以及大肠微生物的分解。这种特殊的生理学性能,使麦芽糖醇成为口感优良,无热量的高档保健甜味剂。
E.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一种新型的氨基酸甜味剂,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pH:4.5—6.0。阿斯巴甜具有砂糖似的纯净甜味,甜度为蔗糖的200倍,没有异味,对食品风味有增效作用。安全性能好,在体内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与,能很快被消化吸收,而且不会造成龋齿。
F. 安赛蜜
安赛蜜是白色结晶状粉末,具有高甜度,其甜度约是蔗糖(质量分数3%溶液)的200倍。
G. 其他甜味剂
主要有二氢查耳酮、蛋白糖、低聚果糖、赤藓醇、甜果素。
4、食用色素用于食品着色的添加剂称为食用色素。其目的是增加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
1)人工合成色素
人工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黄、亮蓝,以及为增强上述水溶性酸性色素在油脂中分散性的各种色素的铝色淀。
A. 胭脂红
胭脂红是红色至深红色粉末。其特点是耐酸性、耐光性好,但耐热性、耐还原性较差,遇碱变成褐色,多用于糕点、饮料、农畜水产品加工。
B. 柠檬黄
柠檬黄为橙黄色粉末,各国都允许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糕点、饮料、农畜水产品加工、医药及化妆品。其特点是耐热、耐酸、耐光及耐盐性均好,耐氧化性较差,遇碱稍变红,还原时褪色。
2)天然色素
天然色素是从动植物组织中用溶剂萃取而制得的。天然色素虽然色泽稍逊,对光、热、pH等稳定性相对较差,但安全性比人工合成色素要高,且来源丰富,有的天然色素还具有维生素活性或某种药理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生产、销售量增长很快。我国食用天然色素主要产品有:焦糖、红曲米及红曲米粉、红曲红、辣椒油树脂及辣椒红、桅子黄、桅子蓝、甜菜红、虫胶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