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种类,恐龙种类儿童科普
恐龙的种类,恐龙种类儿童科普?
第一、 霸王龙,这是所有恐龙中体型最大的,而且也是攻击力最高的一种恐龙,是白垩纪后期的恐龙霸王龙(学名:Tyrannosaurus),又名暴龙,是暴龙属仅有的一个有效物种,属于暴龙科的巨型兽脚类恐龙。
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6700万年到650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其体长约11.5~14.7米,臀部高度约4米,体重约8~14.85吨,拥有肉食恐龙中最大的咬合力,咬合力一般9~12万牛顿,相当于一只大象的重量。其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1]
第二、 三角龙,这是体重比较大的一种恐龙。
它在晚白垩纪分布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三角龙是草食性动物,因为它们的头部低矮,所以它们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为食,但它们也可能使用头角、喙状嘴、以身体来撞倒较高的植被来食用。
它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7.9到10米,臀部高度为2.9到3米,重达6.1到12吨,[1]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
第三、 翼龙(学名:Quetzalcoatlus northropi),翼龙科爬行类动物,古爬行动物的一目,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1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栖息于海边和湖边,以鱼为食,是爬行动物向空中发展的一支。其头长,颈长,眼大,嘴尖而长;前肢第四指和体侧之间有一皮质薄膜,能飞翔。翼龙可分为喙嘴龙、翼手龙和准噶尔翼龙三亚目。
第四、 包头龙(学名:Euoplocephalus),鸟臀目甲龙科动物。该类动物生存于上白垩纪坎帕阶。
包头龙身材比较矮,四肢比较短,上面有很像蹄子的爪子;身上都披着或薄或厚的“装甲”,眼睑上长着甲板,骨板排列有序,每一片都牢固地嵌在皮肤里;身上长着尖尖的骨刺,有的可达十多厘米长。其为草食性恐龙,嗅觉灵敏,四肢灵活。
第五、剑龙(拉丁学名:Stegosaurus),剑龙科剑龙属动物,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1]它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龙)等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其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高2.35m~3.5m,重2~4吨。
第六、沧龙(学名:Mosasaurus),沧龙科沧龙属动物,白垩纪时期海洋中最强大的掠食者。[1]
沧龙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是兼具速度与耐力的中型掠食者。其生活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
恐龙都有什么龙?
贺俊杰/文:从最新的世界恐龙研究资料显示,已知的恐龙,从总的科目可以分为两种:蜥臀目和鸟臀目。
这里说的恐龙,并不包含一般我们认为也是恐龙的翼龙和沧龙等。
因为在科学分类里,天上飞的、生活在水里的,其实都不是恐龙。
翼龙、鳄鱼和恐龙等是由同一祖先演化而来的,它们被称为主龙类动物。
沧龙和恐龙的亲缘关系更远一点。
虽然鸟臀目名字中有鸟,但其实蜥臀目才可能是鸟类的祖先。
鸟类和鳄鱼,可能是现在仅存的主龙类动物。
在恐龙化石研究中,人们发现的恐龙化石有几千个属类,大部分无法在化石记录中予以分类和保存。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6年的一篇文章中记载,恐龙的化石记录中曾出现的属,总数可能达到1850个,其中有75%已被发现化石。但发现化石并非就意味着确定了属种等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
上述数据中,经过研究确定的属有500多个。
在2008年的一份数据中,记录的恐龙物种约有1850个。
这里大致展现一下恐龙的物种分类,如:
蜥臀目
兽脚亚目
腔骨龙超科
角鼻龙科
阿贝力龙超科
棘龙超科
单脊龙
异特龙超科
美颌龙科
暴龙超科
似鸟龙下目
偷蛋龙下目 (包括镰刀龙超科)
恐爪龙下目
鸟翼类
蜥脚形亚目
里奥哈龙科(优胫龙、里奥哈龙)
板龙科(板龙、鞍龙、黑水龙)
大椎龙科(科罗拉多斯龙、禄丰龙、大椎龙、云南龙、金山龙)
近蜥龙科
黑丘龙科
贝里肯龙科
火山齿龙科
鲸龙科
马门溪龙科
图里亚龙类
梁龙超科:雷巴齐斯龙科、叉龙科、梁龙科(迷惑龙、梁龙)
大鼻龙类:圆顶龙科、腕龙科、蜿龙盘足龙。
鸟臀目
装甲类
腿龙科
剑龙下目
甲龙下目
角足亚目
棱齿龙科
禽龙科
鸭嘴龙超科:慈母龙、鸭嘴龙
厚头龙下目
角龙下目
(本文章仅供参考)
恐龙的种类有多少种?
恐龙种类有:肉食龙钟敏类、虚骨龙次亚目、原蜥脚次亚目、蜥脚次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类、肿头龙亚目等等。
1、肉食龙钟敏类肉食龙类一名最早是指各种各样大型的兽脚类恐龙,它们具有巨大的头及巨大的牙齿而不同于个体较小且骨骼轻盈的虚骨龙类(Coelurosauria)。体型最大的肉食龙类是异特龙超科鲨齿龙科鲨齿龙亚科的马普龙,体重最重可达到12吨。
2、虚骨龙次亚目虚骨龙次亚目(Coelurosauria),具轻盈灵活的躯体,早期代表可能是食肉类型 ,后期代表发 展成杂食性 ,有的则是以蛋 为其主食(无牙的似鸟龙)。
3、原蜥脚次亚目原蜥脚次亚目(Prosauropoda),双足行走,杂食型。头不大,顶面光平,眼眶大于头部所有孔眶,泪骨纤细,眼前孔为葫芦状,枕髁较大。下颌关节低于齿列面,牙齿小,齿冠短,两侧面有微弱纵棱发育,其前缘见少量锯齿构造,齿尖不锐利。颈部较长,神经棘及横突不发育,背锥体为双凹型,荐前椎至少23个,愈合荐椎有3个,前部尾椎较高。
4、鸟脚亚目鸟脚亚目(Ornithopoda)是恐龙类中化石最多的一类,其内容亦很庞杂,两足或四足行走。嘴部一般扁平,下颔骨前方有单独的前齿骨。最早被人们发现并科学认识的恐龙—禽龙(Iguanodon)即属此类。
5、角龙类角龙类即角龙亚目角龙类恐龙是指鸟臀目的缘头龙类的一支这类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9米。它们成群生活,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啃食植物,就像一群巨大的绵羊。
恐龙不同的种类和特点作文?
恐龙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家千万年的时候,我们地球生活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头在欧洲被发现。一手龙并非是什么庞然大物,它的翅膀也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他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看到会以为是一架飞机在空中翱翔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象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科学家门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以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穴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坏东西。它的嘴里没有牙齿,只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她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得的种种猜测。
恐龙有多少个种类?
恐龙的种类有肉食龙钟敏类、虚骨龙次亚目、原蜥脚次亚目、蜥脚次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肿头龙亚目等。
恐龙主要出现在中生代时期,它们大多数都具有矫健的四肢、庞大的身躯和长长的尾巴,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开阔地带或森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