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学历门事件,有些老板为什么宁可用高薪从外面请高管
唐骏学历门事件,有些老板为什么宁可用高薪从外面请高管?
大部分人的人生里都有一个最大的对手,它不是你讨厌的油腻领导,也不是你怎么都迈不过去的困难,而是“单向思维”。
说个真实的案例你就明白了:
《今日说法》曾经播出过一期叫做《荒唐的劫案》的案子,这期节目让人感到扼腕叹息的同时,更是在心底里萌生出对于单向思维的忌惮: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包工头,他叫刘超,为了躲避别人讨债他想到一个主意,那就是:进监狱找清净。
刘超原本想通过承包了天然气改造工程,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处境,但没想到上家欠款迟迟不露面,不得已,他只能抵押自己的财产垫付工资,同时还欠下60万的外债。
2018年12月的一天,口袋里只剩下1元钱的刘超决定打车去讨债,一路上收到七八个催债的电话。
就车到一个小树林的时候,刘超发现打车费用已经达到500多元,这个数字他根本支付不起,于是他恶向胆边生,拿出一把刀,抢劫了女司机100元。
“达到目的”的刘超放走了女司机,并在之后扔掉了刀子和钱走掉,转而去打工挣钱,直到2019年2月,刘超终于“如愿以偿”的被公安机关逮捕。
为什么说从这个案例中看出了单向思维的可怕呢?
主人公刘超就属于最典型的单向思维的人,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从来都只能看到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和需求出发,完全看不到外在环境能够提供什么资源、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最终采用了这样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解决问题。
别觉得这样哭笑不得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不止一次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这个问题:我们老板就是个傻帽,宁可高薪聘请空降兵,都不从我们内部提拔,我都替他着急。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无语,老板是傻子吗?谁适合某个岗位他内心不清楚吗?可能从你的视角看来,能力强,工作认真就足矣胜任领导职位,但在老板看来,工作上的表现仅仅是需求图谱上的一角而已。
这样一对比就能看出,看问题不透彻,遇事情不反思,这也是一种单向思维在作祟。
简而言之,单向思维就是只会从左到右,而不会从右到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永远觉得这个世界是线性的、静态的,从而很容易让自己的思维固化,甚至将自己陷入挣扎、纠结的境地。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单向思维特别严重的下属,因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经验非常少,所以我会给他推荐一些资料和书籍去学习。
然而每次他都会只看一点就立马下定义,比如这位作者很垃圾,他的东西不能看;或者就是这篇文章只看开头就知道没营养之类的等等。
再后来我什么都不给他推荐,后来和他同一批进来的五名新员工,除他以外全都顺利入职,只有他在试用期结束时毫无长进。
我无意批评说,只能说单向思维在我们的大脑里存在得太久太久,导致我们已经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并在无形之中受它的坏影响。
但是好在,想要摆脱单向思维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困难,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深刻地认识到:
世界是复杂的,并且是时刻处于动态的。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自打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变化就无处不在。
就连我们自身都在动态地成长着,你会跟随着世界的变化调整自己,比如你还喜欢自己9岁时看到的东西吗?曾经你觉得很重要的东西,现在还那么重要的吗?
其次我们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变得太多样、太复杂,变成了完全不可预测、不可判定的存在,很多事物的生长完全超出我们的认知。
所以我们应该打心底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发展是随机的、复杂的,并不是简单的直线或曲线。
第二点要做到的,就是无视外界因素的干扰。有些人比较要面子,往往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这类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通常先想的是怎么才不会被别人嘲笑。
这显然不是一种正确有效的决策方法,要想做出更多明智的选择,就要排除别人的干扰,因为一旦别人的干扰入侵,你可能会在单向思维的路上越走越深。
第三点最容易做到,但也最难坚持,那就是多读书增长见识和智慧。书籍是人类的宝藏,古今中外,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书籍里凝聚了大量的智慧都可以为我所用。
每一本书都是每一位作者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书读得多了,自然视野更加开阔,所见所知也会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不狭隘,会站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去看待问题。
总而言之,单向思维是所有能够成大事之人都摒弃、克制的思维,不然一旦某个问题突然出现,保不齐就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里。
因此,还是要做到以上三点,将自己变为一个更加智慧的人。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普遍迷茫?
在20多岁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你扮演的是一个候补队员的角色,甚至可能连候补队员都不是,只是一个足球爱好者。到了30岁,你就混成了一个候补队员,到了40岁,就差不多可以上场踢球了。
为什么年轻人总会感到迷茫
快乐的感觉是一种自我体验,当然,也要有社会的评价。如果你自己的体验和社会的评价能平衡,那你的快乐分值就会比较高。比如,你认为自己很牛,大家也吹捧你很牛,这就说明你的自我体验和社会对你的评价是一致的。
而像唐骏,他自己认为他的成功可以复制,但大家发现他的学历可以粘贴,这就说明他的自我评价和社会对他的评价出现了误差。
人生其实是非常公平的,在每个阶段,你得到的快乐都来自于自我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极度爱慕虚荣的人内心是极其虚弱的,他的自我评价系统很弱,他完全靠社会对虚荣的评价系统来支撑自己。
外重者而内荏,所谓外重者,就是特别在意外在形式的人,比如一个人出门带五个保镖,八辆汽车跟着,吆五喝六的。内荏,就是内心胆怯、恐惧。也就是说,如果你特别在意外在的东西,比如特别在意别人怎么吹捧你,你不是博士,非要让人家说你是博士,就说明你的内心其实是很懦弱的。
所以,要有理想和信念,也就是说,要建立内在的价值系统和自我肯定系统,同时要获得一点儿成功。获得一点儿成功,外部就会给你一点儿评价,就会鼓励你、鞭策你,强化你的自我评价系统。如此,这两个系统就能保持平衡,你就能一直很快乐。
如果只有社会的高度评价,你内心完全不够自信,就会出现这个门、那个门的笑话。相反,如果你只相信自己,完全不在意别人怎么看,那你就可能走向极端。所以,一个健全的人,其内在的评价系统和外在的评价系统要保持平衡。
对80后来说,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要靠自我评价的,因为你刚进入社会,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对你的评价。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20多岁的时候,也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热血澎湃,想干很多事情。有一天,一个很大的领导找我谈话。他说,听说你思想很活跃,我要跟你谈谈。领导要找我谈话,这事儿多了不起啊,进去以后我就开始说,说了大概一个小时。最后,这个领导说了两句话,从此我就踏实了。
他说:第一,你说了这么多社会问题、这么多现象,我告诉你,你知道,我比你还知道,因为我是领导,我看到的信息、听到的信息比你多。第二,你着急,我比你还着急,因为我是领导,出了问题,我遭受的损失比你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你教我怎么干,你跟着我干就完了。我一想,这个逻辑也对啊。
后来我明白了,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想得到很多的社会评价是比较难的。在这个阶段,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比如我想做一件事,我是偏执狂,我就要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因为这时候社会不可能马上承认你。等你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你的机会就变多了,因为社会是被四五十岁的人控制着的。
那时候,我在机关里是年龄最小的,我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干不了,找谁都是老爷爷,年龄大的人根本不理我。今天我发现,我们同学里什么人都有,有做生意的,有当博导的,有当部长的,不管什么事,只要我打个电话,都能找到相应的人咨询。
所以,在20多岁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你扮演的是一个候补队员的角色,甚至可能连候补队员都不是,只是一个足球爱好者。到了30岁, 你就混成了一个候补队员,到了40岁,就差不多可以上场踢球了。
在20多岁这个阶段,怎样才能快意人生?就是用理想来鼓舞自己, 用时间来检验自己,用些许成功来安慰自己。你只会有些许成功,不会有很大的成功。当然,有的人在20多岁的时候已经小有成就了,比如丁磊、李彦宏,但这样的情况是很少的。等你熬到三四十岁的时候,你就开始进入另一种快意人生的状态。
大家知道,王石60岁的时候又去爬珠峰了,爬珠峰除了要有毅力,还要有很多其他条件。我记得他第一次爬珠峰的时候,因为经费不够,找朋友集资,那时候他40多岁。到了50 岁、60岁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
也就是说,在20多岁的时候,你获得的快意并不是人生峰值上的那种快意,男人的人生峰值应该在45~55岁。在20多岁的时候,你有时间、有未来、有理想、有健康的身体,你不怕失败,你可以做无数次的尝试,等待最后那一次的成功。
有人讲过一句话,他说年轻人吃苦不叫吃苦,叫有福气,因为你有选择的机会,有失败的资本。老了以后吃苦才真叫吃苦,比如你到了60岁,贫病交加,这才是真苦。在20多岁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目标,不要怀疑自己的未来,而且要坚信时间是站在你这一边的,这样,你就可以快意人生。
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门是怎么回事?
2010年7月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造假门”,因而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
事情缘起于以打假出名的科普作家方舟子,连日来在微博中以多项证据指出唐骏的“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和“卡拉OK打分、大头贴照相机”两项专利以及个人创建公司的经历均系造假。
唐骏则回应出示学位证书并表示自己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随后方舟子又指出这是一家卖文凭的野鸡大学,至此“学历门”事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2012年6月,在北京大学的一场讲座中唐骏为“学历门”事件道歉。
2013年10月18日在新书《我还年轻,我还可以重新出发》中,唐骏首次对“学历门”事件做了回应。唐骏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位是真的,没有那么好而已”。
随着唐骏的“学历造假”风波愈演愈烈,其曾经就职过的微软、盛大、新华都等多家公司也可能受到“牵连”。其中,盛大的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唐骏的学历更是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让唐骏也始料未及的是,他的母校因此而迅速成为昨日的网络热词——这所被网友称为“野鸡大学”的美国高校,竟被网友翻出了一大批博士毕业生名单。国内多家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赫然在列。现在工作月入6000左右?
你好,你这个问题太过于泛泛而谈了。22岁的年轻人可以做的东西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你。一个人能做进行什么创业要看具体情况。我看主要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你喜欢做什么?一个人喜欢一项事业,甚至是热爱、信仰,就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哪怕是再怎么艰苦,也能拼命向前,最终取得成功。拉甘地有着欧美国家名校留学的文凭,还有律师执照。他完全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看到百姓在殖民统治下生活无比痛苦,发誓终身要以民族独立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从不穿鞋,身着麻衣,从来不吃肉,骨瘦如柴,但最终因为他的努力赶走了英国殖民者。同样,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也许并没有多少资源,但只要热爱和信仰,就能干出一番大事。你不妨扪心自问,“我到底喜欢什么?未来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假如明天要死了,我最后悔没干的事情是什么?”这样想想,对理清你的思想有着很好的作用。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时的时间,拒绝一切干扰,想想这些问题,你会发现未来会越来越清晰。
2、你擅长做什么?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一个人是否能成功,不是把短处补成长处,而是要扬长避短,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创业要用“长板理论”,也就是说,你所具有的特长和别人所具有的特长结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巨大的价值。有人说,我就没发现自己有什么长处。确实是有这样的人,整天混吃等死,看小说、玩游戏,无所事事,又哪有什么特长?但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一般都是有特长的,只不过你没有发现而已。比如有的人看到什么都喜欢琢磨个为什么,这样的人理性思维很强,在创业团队中可以从事一些财务、策划、经营模式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有的人特别有热情,这样的人在创业团队中可以从事一些销售、管理,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不妨做一次MBTI职业兴趣测试,虽然那是测职场能力的,但对于创业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你能做什么?很多创业项目看起来很美,但是并不适合一般人去做。比如共享单车,那是个商机,但那也是烧钱的祖宗,没个几个亿想都不要想。你能做吗?不能做!对于你来说,最好是从事一些轻资产,低成本,但又符合自己能力的创业项目。比如加盟一个品牌,加盟费也不高,估计花个十万八万的,就能搞定。就算是亏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翻身还有机会。而且,你才22岁,既没什么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也没多少特别的能力,还是要从脚踏实地开始,从小的创业项目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想着一夜暴富。那样的人有没有?有!但是成功率太低,几乎等于赌博。
4、目前做什么是个机遇?时代在发展,机遇层出不穷。但每个人面临的机遇是不同的。当没有机遇的时候,需要耐心等待。当机遇来临的时候,就要紧紧把握。一方面,你要为把握机遇做好准备。比如多学一点创业方面的书籍,多与创业人士交流,多思考创业点子,多学习与可能的机会相关的能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没错的。如果你没有等待的耐心,没有做好准备,就算是有机遇你也把握不住。第二方面,你要扩大信息摄取面,广泛地深入社会了解信息,比如多与创业者交流信息,比如多看看创业方面的新闻,了解风口,比如多看一些《商道》、《商界》、《21世纪财经报告》等,占据原始信息,从中捕捉到微弱的信号,往往就能把握住机遇。机遇往往是在那些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往往在那些未开发之地,只有有心人才有可能发现机会。
5、你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每个人都有资源,只不过资源多与少,以及看你能不能利用而已。比如家里有个面门房,你就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做一些门面店;比如家里有个长辈曾经做过卤菜,你就可以利用这个资源与他合伙做卤菜;比如父母在社会上有些人脉渠道,你就可以利用这些人脉做做转手生意。资源总是散落在你的人际关系中,力量有限,只有你把它们集中起来,为你所用,才能集中发挥力量,帮助你创业成功。
先理顺下你有哪些资源吧。其一,你有多少钱?父母能支持多少钱?朋友能支持多少钱?贷款能贷多少钱?其二,你有哪些人脉可以使用?其三,你有哪些朋友可以做为创业伙伴?其四,你有哪些硬件资源可供使用、置换?比如门面房,现成的加工机器等等。
6、你有哪些创业素质?每个人都能创业,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很多人与其去创业还不如去走职场之路。比如一个人只想干好一份工作,老婆孩子热炕头过日子,安于现状,这样的人就不要去创业。创业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哪些人适合创业呢?
其一,创业是其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创业成功了才觉得人生不虚此行,否则,就感觉遗憾和痛苦。其二,有胆魄的人,创业其实就是一场赌博,有胆魄的人才敢赌。只不过,有的人赌得技术好点,有的人带的钱多点而已。如果没胆魄,碰到一点风险就缩头,那还是不要创业的好。其三,有激情的人。凡事有激情,干事情风风火火,执行力强。其四,有想法的人。大脑里总是在想着创业点子,分析判断,不断思考,理性智慧。这样的人创业很强,而且思路清晰。其五,有情商善于凝聚人心的人。创业不过是团结一帮子人,干成一件大事而已。只有一个人是无法创业的,至多不过是做做小生意。一个有情商的人,能凝聚人心的人,才能达到团结一帮人聚集他们的能量。其六,善于学习的人。创业往往要求创始人对所有的创业内容都要门清,而且创业面临的往往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才能不落伍,才能及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创业成功才有可能。
以上六点做到了,不能说绝对能帮你找到创业项目,但至少能让你找到创业方向,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认真考虑一下吧。
恒大许家印为任泽平发月薪1250000元?
任泽平1500万元投奔恒大,恒大员工的薪酬涉及多个指标,任泽平一年最终的收入外界很难知情。。这一待遇不仅秒杀券商圈,也远远超过部分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2016年A股总计有14位上市公司高管年薪超千万元,只有一位总助年薪为1549.4万元,超过外界所公布的恒大给予任泽平的年薪1500万元。但是任泽平能获得如此殊荣,确实有其杀手锏,智库是无价的。同时也说明许老板的求贤若渴。
能拿下125万月薪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平平无奇”之辈。据了解,在A股市场,任泽平可谓传奇人物。作为卖方分析师,他近几年对股市的预测接连被应验,也因此被称为“预言帝”。2014年,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将任泽平招之麾下,给出的职位也相当诱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此后,任泽平抓住互联网和牛市的传播风口,相继喊出“5000点不是梦”“党给我智慧给我胆”的惊人观点,一年后,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关口,踏准2015年上半年牛市的任泽平由此名声大噪,也逐步走上“网红”之路。 同年,国泰君安任泽平团队在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中一鸣惊人,揽获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四项大奖,成为大满贯冠军分析师,一时风光无两。 在国泰君安呆了2年之后,2016年6月,任泽平入职方正证券,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董事总经理。
在什么决定房价?,任泽平早就提出过核心观点: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这个理论也是经得起实际检验的。
笔者术哥02年入市,潜心研究股票十多年,并集结了一批"民间股神",总结了一套选牛股成功率极高的抄底战法,深受股民喜爱,特此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技术看市】,每天讲解双龙战法选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学会后,抓住了不少涨停牛股。刚刚也是有很多粉丝朋友说,看了您直播讲解,也是成功抓住了华控赛格80多个点的收益,要不要继续加仓。
华控赛格,是在股价回踩的时候选出,截止目前涨幅高达82%,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讲解的粉丝朋友都是抓到这波收益,这也是长期看术哥直播微信的粉丝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润!
深赛格,我是根据双龙战法及时选出讲解,轻松收获58%以上的涨幅,恭喜当时看到笔者选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时把握住了该股这波行情。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势是不是跟上面讲到的两只股票类似呢,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下跌洗盘回踩底部支撑后企稳拉升,目前该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撑线附近,相信讲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该股后期走势,就不在这里多点评了,会在选股文章持续跟踪讲解。
本人在定期跟踪研究很久的几只类似华控赛格、深赛格的股票已经选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微信公众号:技术看市)查看,最后,如果手中有个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买卖点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与笔者取得联系,本人看到后,必当鼎力相助!
【术哥微信公众号:技术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