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门人,封神演义通天教主被鸿钧带走后
截教门人,封神演义通天教主被鸿钧带走后?
首先说结论:截教未灭,教主之位没变化,碧游宫的归属自然也不会有变化。碧游宫依然是妥妥的通天教主所有,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实在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虽然被鸿钧带走了,但是并没有说免掉他的教主之位,而且还对三位弟子都说了要各安宗教,所以理论上碧游宫并不会易主,依然还是通天教主的,只是在通天教主在紫霄宫的时间里应该还是截教弟子看守门户。
我们需要摆正的一点就是通天教主只是被鸿钧带走了,并不是不让他回碧游宫了,只是在万仙阵后觉得需要稍微管制一下通天教主,免得他在情绪激动之下铸下大错,真的万劫不复了,如果他真的忍不住重立地水火风,你说那颗殒圣丹是该发作呢还是该发作呢还是该发作呢?所以为了对封神世界负责,也为了小徒弟可以好好的活着,一段时间的冷静是免不了的,但是你说撤了他的截教教主之位?不存在的。
咱们再重温一下通天教主被带走的前后吧
首先是通天教主想重立地水火风,然后鸿钧道人就来了
话说鸿钧道人未至,通天教主知是师尊来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愿老师圣寿无疆!不知老师驾临,未曾远接,望乞恕罪!”鸿钧道人曰:“你为何设此一阵,涂炭无限生灵,这是何说?”通天教主曰:“启老师,二位师兄欺灭吾教,纵门人毁骂弟子,又杀戮弟子门下,全不念同堂手足,一味欺凌,分明是欺老师一般,望老师慈悲!”鸿钧道人曰:“你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己作业,致生杀伐,该这些生灵遭此劫运。你不自责,尚去责人,情殊可恨!当日三教共佥封神榜,你何得尽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争,嗔怒乃儿女之所事,纵是未斩三尸之仙,未赴蟠桃之客,也要脱此苦恼。岂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为三教元首,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欲。他二人原无此意,都是你作此过恶,他不得不应耳。虽是劫数使然,也都是你约束不严,你的门徒生事,你的不是居多。我若不来彼此报复,何日是了?我特来大发慈悲,与你等解释冤愆,各掌宗教,毋得生事!”随分付左右散仙:“你等各归洞府,自养天真,以俟超脱。”众仙叩首而散。
看看,在这里其实鸿钧就表明了这件事的处理意见和原则,其实并没有撤去通天教主的教主之位“我特来大发慈悲,与你等解释冤愆,各掌宗教,毋得生事!”,从这句话来看,显然鸿钧就是来做和事佬的,他并没有决定对通天教主做出更严重的制裁,只是让三人“解释冤愆,各掌宗教”,主要的目的是“毋得生事”,意思就是这事到这就算了,别再多事了,以鸿钧的意思就是重立地水火风的事情不允许,你通天也别自己找事,到此为止,我也就是训你一顿,再过分了就不好说了。
而后再三位徒弟面前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并没有对通天教主更严重的处理
鸿钧曰:“今日我与你讲明,从此解释。大徒弟你须让过他罢。俱各归仙阙,毋得戕害生灵。况众弟子厄满,姜尚大功垂成,再毋多言,从此各修宗教。”
相反,鸿钧道人此时其实是变相的帮通天教主说话,他让大徒弟让过通天,其实就是让老子、元始不要再继续追究截教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再毋多言,从此各修宗教”,也是到此为止的意思,而且从这个话中的意思来看,也并没有对他们三人做更多的处理,既然如此,通天教主的教主之位自然还是在的,而碧游宫自然也就还是通天教主的。再看最后鸿钧走的时候为什么会把通天带走
鸿钧道人作罢诗,三位教主叩首:“拜谢老师慈悲。”鸿钧道人起身,作辞西方教主,命通天三弟子:“你随我去。”通天教主不敢违命。只见接引道人与准提俱起身,同老子、元始率众门人,同送至蓬下。鸿钧别过西方二位教主,老子与众门人等又拜伏道旁,俟鸿钧发驾。鸿钧分付:“你等去罢!”众人起立拱候。只见鸿钧与通天教主,驾祥云冉冉而去。西方教主也作辞回西方去了。
其实处理意见已经都宣布了,自然不会再对通天做更多的私下处理,所以,带通天走只是不想三人多事,万一言语上再有什么不愉快就不合适了,对通天而言,显然是好事,不仅可以坦然撤离,还不用担心被暗算或者是被算计,这一点实际上从老子、元始的应对上就很清楚了
老子、元始与子牙曰:“今日我等与十二代弟子,俱回洞府,候你封过神,从新再修身命,方是真仙。”
老子道罢,与元始各回玉京去了。
看看,这两也没有做更多的动作,直接按鸿钧的吩咐,各归洞府,各修宗教了,所以显然不会有谁敢打碧游宫的注意,就算是元始、老子也不会,毕竟殒圣丹再腹中,做得太过分必然会招来鸿钧的注意。
我们也注意到,这之后,老子就再没出场过,而元始则回去处决了申公豹之后就再没有更多的动作了,直到最后出敕命封神,而阐教弟子之后除了三代弟子还在姜子牙军前效力,十二仙级别以上的也基本没有下过山,只有惧留孙写过一封信杀了张奎,玉鼎真人指点杨戬对付高明高觉,可见阐教执行鸿钧的命令还是很彻底。
而这两位圣境高手不出手,别的人恐怕也没有实力和胆量去占通天教主的碧游宫的,所以即使通天教主被鸿钧带走后,碧游宫的归属权也不会有变化,了不起就是主持宫内事务的弟子由金灵圣母、多宝道人变成了无当圣母或其他弟子而已,截教未灭,教主之位没变化,碧游宫的归属自然也不会有变化。
姜子牙是十二金仙吗?
姜子牙不是十二金仙,而是他们的师弟,是元始天尊的关门弟子。
姜尚,字子牙,号飞熊,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后被派下山辅佐明君,代理封神。周西伯夜梦飞熊,遇子牙于渭水,拜为右灵台,武王拜为相父。后殷三十六路伐周,其掌封神榜,执打神鞭,与截教门人斗智斗法。后金台拜将,准备东征,为扫荡成汤天宝大元帅。武王克殷,其领玉虚法牒,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武王封其于齐营丘,为五侯九伯之上。
十二金仙是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弟子: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的统称。
雨魔之手是谁?
雨魔之手是王魔的徒弟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王魔乃截教门人,本九龙岛练气士,与杨森、高友乾、李兴霸合称“九龙岛四圣”。王魔戴一字巾,穿水合服,面如满月,坐骑狴犴兽,有法宝开天珠。闻仲讨伐西岐,到九龙岛请四圣出山,援救张桂芳。王、杨、高、李四将大败姜子牙。王魔追赶逃亡的姜子牙到五龙山云霄洞,被文殊广法天尊、金吒师徒所杀。王魔死后在封神榜上与杨森、高友乾、李兴霸被封为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封神榜365位正神中?
姜子牙在封神时搞暗箱操作,把不好或遭人嫌弃的神位,几乎都封给了和自己一方有过节的人。
华盖星和大祸星哪吒在东海洗澡时,把混天绫当做毛巾用。
混天绫威力巨大,不仅把东海都给映红了,还险些震倒东海水晶宫。
为此,老龙王敖光派遣巡海夜叉李艮到海口查看情况。结果,李艮被哪吒打死了。
敖光又派儿子敖丙去查看。结果,敖丙不仅被哪吒打死,还被抽了龙筋。
这二位的魂灵,因此被收录到封神榜中。
封神之时,姜子牙封敖丙为华盖星,李艮为大祸星。
这二位生前已经是神,而且死的非常冤,结果被封了人人厌恶的神位。
老黑我猜测,这八成是李靖与太乙真人暗箱操作的结果。
五穷星五穷指的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总之干什么都穷。是一个人人避而不及的神仙。
这个人憎鬼厌的神位,落到了殷商小将孙合的身上。
而孙合之所以被封为五穷星,老黑我猜测,是因为他嘲笑过姜子牙和武吉。讽刺姜子牙师徒二人合起来,正好是一卷古画渔樵问答。
寡宿星寡宿星和天煞孤星非常相似,都是无伴终老、孤独一生。
如此凄惨的一个神位,姜子牙封给了朱升。朱升是摘星楼封宫官,也就是太监。
纣王自焚摘星楼时,正是命朱升点的火。
朱升痛哭着点燃摘星楼后,冲入火中,以身殉国。原文称赞:“可怜朱升忠烈,身为宦竖,犹知死节。”
只可怜,一代忠烈死后也不得安宁,被封了孤老无依的寡宿星。
扫帚星扫帚星也叫扫把星。
姜子牙把这个神位封给了自己的前妻马氏。
这马氏挺奇葩的,六十八岁还是一个黄花女。好不容易碰到愿意娶她的姜子牙,结果不知珍惜,一天到晚嫌弃丈夫无能,不会持家。
到最后,逼着姜子牙休了自己,改嫁农夫张三老。
等姜子牙斩将封神,位极人臣后,马氏悔的肠子都青了,羞愤之下上吊自尽。死后,被姜子牙封为扫把星。
有人说,姜子牙封马氏为扫把星,是不忘旧情。
老黑对此有不同看法,姜子牙真的顾念旧情,就不会给马氏这么个神位。
老姜封前妻为扫把星,分明是说:自己当年没有飞黄腾达,全是这个扫把星妨的。
四废星何谓四废?
往大处说,四废指的是无补天之才、无济世之才、无为人之才、无修道之才。
往小处说,就是做事半途而废,有始无终,一事无成。
命犯四废星之人,不仅一事无成,还体弱多病,会患有伤残,或者因小事,遭牢狱之灾。
而这个神位,被姜子牙封给了梅山七怪之首的袁洪。
可怜袁洪一身本事,武艺变化不输杨戬。结果,被封了个什么都不成的四废星。
丧门星和吊客星丧门星这个等同于骂街的神位,被姜子牙封给了张桂芳。
张桂芳是青龙关守将,不仅武艺超群,还精通夺魂秘法“呼名落马术”。只要呼喊敌人的名字,就可让对方失魂落马。
封神之战初期,除了莲花化身没有三魂七魄的哪吒,没人是张桂芳的对手。
结果,能力超群的张桂芳被封了一个丧门星。
之所以会有这个结果,只因张桂芳手下大将风林杀了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叔乾。
风林死后,被封为了吊客星。
吊客就是吊丧。更有传说,命犯吊客之人会在三十五岁以后刑克六亲。
丧门加吊客,还有比他俩更不吉利的神位吗?
小结还有两人更惨,虽然他们的神位很不错,却被封在仇人的手下。
这二位就是萧升和曹宝。
赵公明追杀燃灯道人时,这二位以落宝金钱收了赵公明的法宝,定海珠与缚龙索。气得赵公明暴跳如雷,当场用鞭打死萧升。
曹宝虽然得以活命,但落宝金钱收来的定海珠和缚龙索却被燃灯道人忽悠走了。后来,曹宝被燃灯道人当炮灰,送入十绝阵,死在了红水阵中。
封神时,萧升被封为招宝天尊,曹宝被封为纳珍天尊,是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的手下。
姜子牙这么安排,是想化解仇恨,还是把萧升、曹宝送给赵公明出气,就不得而知了。
注:《封神演义》中,东海龙王叫做敖光,不是咱们所熟悉的敖广。
封神演义老子愿意帮助元始天尊?
《封神演义》里老子帮助元始天尊一起对付通天,其实他们三圣是亲兄弟的关系,导致兄弟相爱相杀只因封神劫里蕴藏着很多内在必然性,三圣间在修道理念、天道使然、相互性格和玄门势力平衡等等方面都有其关系,有老子和元始组团一起算计通天,有爱也有私,天道之下圣人也是身不由己的。
我们一起来聊聊老子愿意帮助元始而不帮通天其中蕴藏的各种复杂关系,浅见请见谅:
老子的修道理念与元始的道前提类似,但与通天的道却项背而行。老子建立"人教",以顺应天道的前提下修无为大道,主张清净无为而无所不为,对天地众生而然,有一种无情而有情的感觉,其根源来自其对先天至宝"太极图"参悟和斩尸证道有很大关系。
元始天尊建立"阐教",也是以顺应天道的前提下修阐明大道,主张主动领悟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护持道法规则以获天地同存的阶级平衡,讲究根源和规则的等级阶层,也与其先天攻击至宝"盘古幡"证道斩尸和参悟有关系。
通天建立"截教",以截取天道隐匿的一线生机来修机缘大道,主张天道下所有生灵都有成道机缘,需要靠自身去争取和努力,有一种为天地众生逆天成道的感觉,虽知天道大势不可违,但不能等死般的自然消亡,相信天道有情所有众生都有一线生机。
老子和元始的道都在顺应天道的前提下修持,而通天的道以逆势截取天道的一线生机,本质上是顺道而为和逆道截取的区别,修炼道争之间老子和元始是一脉同源的天然盟友,与通天有本质的区别。
天道运转封神劫起,人数弱势势力集合针对强势势力是天道必然。天庭势力缺乏战力和实力,需要从洪荒世界里各大势力进行填补,加上天道运作需要世界内保持有序进化,封神劫起主要针对的就是当时洪荒世界玄门的劫难,玄门三教是首当其冲。
玄门三教的势力和修者,人教除玄都大法师外没有其它修者,阐教有亲传十二金仙和外门德福散仙,但与截教万仙来朝的庞大修者和势力而然,阐教的修者人数远远少于截教,加上封神榜有365位神位定数,渡化截教修者更能保持整体玄门势力强势不失。
老子和元始的教派处于相对弱势群体,通天教派有教无类万仙来朝属于强势群体,天道运作封神劫填补天庭势力,保持洪荒世界良性发展,老子和元始抱团针对通天开启封神,其实也是天道运作之下的必然结果。
三清同源兄弟性格相异但兄弟情还在,通天势力大后有点飘,老子和元始有责任引导弟弟通天回归正途。老子、元始和通天本是盘古元神所化,三清本是同源而生,在洪荒相互依靠共同扶持修炼成圣,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兄弟情却还是在的。
封神劫起天道针对三清势力的三教修者,人教老子收徒单一,阐教元始也是选择福德根脚深厚有缘之人,只有通天学习鸿钧老祖有教无类模式,不加在福源根脚、心性修为、功德深厚等等方面严格辨别,进行肆意收徒教化,被虚名和势力蒙蔽开始有点飘了!
老子和元始作为哥哥,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自己的弟弟通天,但通天性格刚强、桀骜不驯,鸿钧老祖赐予通天的先天杀伐至宝"诛仙四剑"和"诛仙阵图",有非四圣不可破的威力,再加上巫妖劫后截教势力暴涨过快开始飘了,为了通天可以回归求道初心,非常有必要给予通天打压和磨砺,所以老子和元始结合一起帮助通天走出飘的状态。
老子不帮通天而帮元始,从老子的修道理念、天道针对必然、玄门势力平衡、通天性格等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如此做法有其必然性。
虽看起来是兄弟间骑墙相争,其实兄弟情还是在的,只不过命运敌不过天数,想不到西方教两圣选择脱离玄门另建旁门,算计三教人才强行度化弟子壮大西方教,最后最大的胜利果实给了西方教。
我是“荆棘皇冠1983”,一个迷途中寻找心灵灯光的行者,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点亮自己的同时点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请点赞加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