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由来,文笔好的小说有什么推荐

2023-06-14 23:00:04 100阅读

百度由来,文笔好的小说有什么推荐?

推荐一本很奇葩的。

首发纵横中文网,90多个网站转载。读者打分平均7.8——8.5分,打“超酷”满分10分的占一半以上。续集初发起点中文网,后转至纵横中文网,与首发章节合并。

书名《微小说与小小说》,共有微小说与小小说500多篇,更新中。有古言,但现代题材的写得更精彩些。

第一篇,置顶的《三张五线谱》,根据文革时期风靡全国的地下故事改写。

百度由来,文笔好的小说有什么推荐

《微小说与小小说》101三张五线谱(1)

这个故事当年是地下故事,只能口口相传。

一转眼,时间就已过去将近半个世纪!那年盛夏的一天,早饭后不是很久,已经骄阳似火,从古镇南边绿溪河河岸的宋代古城墙望下去,河里有一位姑娘在游泳

那条河清澈见底,河对岸的山苍翠欲滴。

那时候提倡敢想敢干,小伙子们很快打听到这美女的来历。原来她叫傅文洁,是省城的人,省城武斗,为了躲武斗,她和父亲临时到这小镇居住,她父亲是个教授。

这天晚上她在院坝里唱一首哀伤的歌:

“亲爱的哥哥哟

接到你的来信,

知道你还是爱我的

可我是资本家的女儿

又怎能与你相配?”

她唱的这首歌道出了她的心事:一旦人们知道了她的家庭出身,谁还会给她写信?她于是把这首《知青恋歌》唱了又唱。这时候她最需要帮助,却不敢向任何人求助,她不敢和父亲回到日夜思念的省城去,因为省城里造反和保守两派武斗非常激烈:武器从木棒、钢管发展到小口径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直到动用坦克、高射炮和舰艇;规模从巷战发展到野战,伤亡数字越来越大!就算武斗平息,她父亲不仅出身不好,还是“文艺黑线”人物,她怕父亲再次被他的学生斗争、殴打。

她的歌声引来众多当地青年,他们听到高兴处,不由得在院墙外热烈鼓掌。

她连忙推门查看,青年们一窝蜂跑了。

当时她心情很乱,月色却很好,她就走过月光下的石板街,来到镇北有着一望无际的农田的郊外。那里西边远处是黑黝黝的连绵的山,山下稻田,长满稻谷,田边谷穗沉甸甸地耷拉在田埂上。她又发现这里除了农田,还有一条从山里蜿蜒而来的小溪。小溪闪着水光,野鸟叫着,四下虫声唧唧,蛙鼓一派,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一带真是富于田园的诗意。她想在这里唱歌,想在这里拉她心爱的小提琴,可是时间真是太晚了,况且她又天生胆小。

第二天一早,她出现在田野

她身材匀称,穿着当时最时尚的女兵服,肤色白皙,睫毛很长,大眼睛,眼神满含看深深的忧愁。她匆匆拉完一曲就往回走,“家”里还有老父亲需要照料

此后他经常到那田野里去。

一天早晨,她在田野里拉这神秘的曲子的时候,深深的溪沟里居然传来为她伴奏的扬琴声!她不敢走下溪沟去看,但停止拉琴,壮着胆子等了一会。不多久就见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背着扬琴走了上来。

她羞红了脸,连忙回转身就走

这时从镇上方向急匆匆走过来一个蓄着小胡子叼着烟的年轻人,她要往左他就往左,她要往右他就往右,总之是不让她离开这里。

她吓坏了,想到这个流里流气的小胡子大概是那弹琴青年的同伙,她简直不敢想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二篇,《好学生和调皮学生》,发人深思。

《微小说与小小说》1.好学生和调皮学生

一个好学生,非常遵守纪律。

她遵守交通规则,可是在斑马线上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飞。

一个调皮学生,凡事不讲规则。

他在闯红灯时被汽车撞倒。

第三篇,《都不知道》,让人想起诗歌《有的人》。(此处有笑声)

《微小说与小小说》68.都不知道

华福琼爱向班主任老师打小报告,很多人吃了她的亏。41年后一次同学会,有人忽然提起她,居然没一个人知道她过得怎么样,只是都对她打小报告的行为记忆犹新。

第四篇,其实是一首诗。

《微小说与小小说》129.黎明

路灯的光芒像一片树叶落下去了

窗外现出白色的天空

又一个黎明

第五篇,写的古代内容。

《微小说与小小说》130.血腥的秦朝

二十多个世纪前的某一天,一个叫做嬴政的小孩继承了王位,那年他13岁。

长到22岁,他杀死了把持朝政的吕不韦。

他兼并了别的6个国家,统一了中国,成为“千古一帝“,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是史书上到处有秦军斩首多少多少万的记载。

书生们留恋旧的分封制度,非议新的郡县制度,自以为功勋卓著的秦始皇帝大为不快。丞相李斯建议收尽天下古书以统一思想,于是除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各国民间收藏的《诗经》、《尚书》和充满中国精英们的思想智慧的“诸子百家”的书籍被统统烧毁!秦始皇又下令把对他钳制思想毁灭文化的行为不满的读书人四百多人活埋在咸阳城外的一个大坑里!

这就是非常野蛮残暴的“焚书坑儒”!

从此此后,“百代都行秦政法”,秦始皇的体制延续到两千多年后的清朝。

秦始皇活了49岁,死在外出巡视途中,临死留下遗嘱,要他的大儿子扶苏继承帝位。

朝中有一个叫赵高的,和秦始皇的二儿子胡亥走得很近。赵高、胡亥把李斯拉入团伙,扣下秦始皇遗嘱,伪造了一道圣旨,让扶苏和大将蒙恬自杀。蒙恬就是那个大破匈奴,率军修了万里长城,改良过毛笔被称为“笔祖”的蒙恬。

扶苏哭了,但是“遵旨”自杀;蒙恬自认三代名将,南征北战,为秦国立功,而且他攻灭齐国,扫荡了最后的障碍,让秦始皇坐上了“千古一帝”的宝座,以此不服,被抓进监牢弄死。

秦始皇开了很多头,他儿子胡亥也为争夺帝位的皇帝子孙们开了个最坏的头,骨肉相残,眼都不眨。就是那个开创了诗歌和书法朝代的唐太宗,那个搞书法的皇帝,为了登基,居然杀了他的哥哥和弟弟!

胡亥做了二世皇帝,灰常宠信赵高,赵高为了排挤李斯,诬陷李斯父子勾结陈胜,于是李斯被腰斩,胡亥、赵高还把他全家杀光!

谁叫李斯建议焚书,报应啊!不过李斯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著名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将各国文字统一整理为“秦篆”(小篆)的,是他;被誉为“书法鼻祖”的,是他。《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会籍刻石》,是他的作品。

赵高被秦二世拜为丞相,他怕别人不服,牵一只鹿到朝堂,说是要献给二世皇帝一匹好马。

秦二世笑着说这不是马啊,赵高坚持说就是马,并让大臣们发表意见。有的大臣说好马啊好马,有的大臣说是鹿不是马,于是正直的被杀掉了。

这就是“指鹿为马”,与前面“焚书坑儒”遥相呼应。

赵高是真想篡位滴,所以他派人杀了秦二世。

秦二世的侄儿子婴继位后,太监(相传赵高也是太监,不过也有人说他不是太监)韩谈设计把赵高杀死,并灭了他三族。

这样,不仅战场上血流成河,而且秦始皇帝的公司内部,也是腥风血雨!

流血并没有到此为止,秦始皇的后代们自相残杀或者被人杀害,竟没有留下一个,这个创造了帝制,垄断了天下权力的始皇帝,居然被灭族!

你知道中国的英文名字Ceramic或China的由来吗?

大家好,我是头条达人~今抖云西西,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中国的英文名Ceramic的由来。

陶瓷,英文Ceramic或者China,大家都知道China也是中国的意思。为什么西方国家会这样说?“古来名窑出盛世,盛世昌南多名瓷”,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昌南制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东汉便已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据说,当时处于鄱阳湖流域饶河之昌江的昌南镇瓷器远销海外、闻名西方,因此西方人就以昌南的谐音china作为瓷器的外文称谓,后来随着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China也成为了中国的外文翻译。

根据传统概念来定义,陶瓷即是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而形成的坚硬器物。根据坯体的物理属性,可分为陶器、炻器和瓷器,它们分别有以下这些特征:(1)陶器:有一定吸水率,断面粗糙无光,胎体质地疏松,没有半透明性,敲之声音浑浊,烧成温度一般介于700至1200 摄氏度,大多数是低温釉;(2)炻器:吸水率不大于30%,透光性差,通常胎体较厚,呈断面火石状;(3)瓷器:坯体质密,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透明性,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敲之声音清脆,烧成温度一般介于1200 至1400 摄氏度,可分为中温瓷器和高温瓷器。

对于陶器的发明,恩格斯曾推论到:“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或者甚至在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由于用黏土涂在编制或木质的容器上而发生的,目的在于使其能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

根据恩格斯对陶瓷发明的论述,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当时的人类基本是用树枝编织容器来收集存放物品,但是因为有漏洞很缝隙的原因不能装很小的颗粒的物品,更不能盛水,所有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和了水的泥凸在这些编制的容器上,等泥干后再放小颗粒的事物就不会漏掉。再沿着先民们的生活来加以推展想象,他们用这样的涂了黏土的容器在火上烤,一不小心控制不了火候,整个容器被大火吞没了。等大火熄灭之后,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些容器,编织部分烧成了灰烬,而用泥土涂抹的里层却变得更加耐用和结实,甚至可以盛水。这样,人类发现了泥土与火的秘密。

对于上述制陶原理,在中国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陶埏》中也有写到“水火既济而土合”。通俗一点就是说水、火和土结合起来以后就可以制成陶器了。整个陶瓷史正是在这个看似简单而又古老的制陶原理上发展延续至今的。在祖先长年累月不断继承创新粘土烧成技术的过程中,材料的多样特性得以被持续挖掘出来,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陶器发展到瓷器。

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们都是比较硬的灰陶(在红陶烧制的最后阶段增加一道工艺,洒水/泼水使之产生还原气氛),做工精良,栩栩如生且表情极具个性化,充分展示出中国古代的辉煌文明以及工艺技术的高超卓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前总统雅克·勒内·希拉克曾说:“不见金字塔,就不算到过埃及;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过中国!”。

中国陶瓷博大精深。有学者把陶器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事实上关于陶器的真正起源还需要考古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可以根据出土文物,推断出制陶就从原始时代开始,一直伴随人类发展到今天,并将继续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谢谢你的阅读,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并转发,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学习,谢谢!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中国的北斗导航5月1日正式使用?

这个答案是唯一的:当然可以。根据公开报道,北斗地图APP导航(就是北斗导航)预计于2018年5月1日正式上线,可用手机下载。这意味着,北斗地图APP的开发工作,已经圆满结束。5月1日,我们就可以用上我们自己的导航系统了,和美国佬的GPS“说拜拜”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示意图

让人感到振奋的是: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再不用受制于人。很多人在开车出行时都会用到手机导航,因为GPS导航精度不够高、更新不及时,依赖GPS而走错路,那是常事。在5月1日之后,这种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根据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消息,北斗导航的定位功能,可精确到1米范围以内,远高于GPS(GPS精度为10米),能够准确定位到具体车道。据了解,北斗地图,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导航服务,还可提供基于位置上的其它服务。

根据北斗地图App的研发人员介绍,北斗地图具有更直观便利的道路指引功能,还新增了主辅路、环岛、高速路的道路标牌及实际道路路况信息提示。这让我们出行时,不用再担心找不到路、走错路。

北斗三号第五、六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全球组网的密集发射阶段(相关信息,见央视等媒体报道)。“全国一张网”一期工程已经正式通过验收,可在我国的21个省份提供实时动态米级精准定位服务,未来精度甚至可以达到厘米级。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一共只有四个: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中国北斗COMPASS。无论是民用领域、还是军用领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可替代。

别了,GPS!

鸭厂鹅厂鸟厂绿厂蓝厂分别指的是那几个互联网公司?

1、鹅厂:源于腾讯的Logo是一只企鹅,企鹅也是鹅。

2、鸟厂:源于迅雷公司的主打产品迅雷下载,其Logo为一只蜂鸟。

3、绿厂:源于360的Logo颜色。

4、蓝厂:源于百度的Logo是一个蓝色的熊爪子。

5、鸭厂并不知道。

续:

百度:熊厂、狼厂、蓝厂

由来:百度的Logo是一个蓝色的熊爪子,所以蓝厂和熊厂的名字是这样来的,但是相比来说,百度更多的时候被叫做狼厂,起源于百度CEO李彦宏给百度员工的一封公开信:《鼓励狼性淘汰小资》,引起广泛的讨论,之后百度有员工就开始称百度为「狼厂」。

腾讯:鹅厂

由来:腾讯名字的原由就比较简单了,因为腾讯的Logo是一只企鹅,企鹅也是鹅。

离职员工组织:南极圈、单飞的企鹅

腾讯经常在发布的产品中采用“飞翔的企鹅”作为昵称,因此这些离职的朋友把群的名字叫做“单飞的企鹅”很有趣。

阿里巴巴:猫厂、东厂、西厂

由来:阿里巴巴是因为旗下天猫的Logo而演变来的,所以叫做猫厂。除此之外在浙江杭州有东西两处办公地点,被内部员工称为东厂和西厂。

离职员工组织:曾经的阿里人、前橙会、阿里校友会

曾经的阿里人和阿里校友会这两个名字都是很好理解的,前橙会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橙色是阿里巴巴的标志色彩,“前橙会”顾名思义是聚集阿里巴巴“原厂”员工的一个机构。

新浪:渣浪

由来:新浪的名字就不是自称得来的了,而是A站和B站网友对新浪视频的称号,起因是up主使用外链投稿曾多次被新浪审核但又无故删除,使得UP主们抓狂,从此就有了“战渣浪”的定义。

离职员工组织:毕浪

从新浪毕业的人,和碧浪同音。

网易:猪厂

由来:这个名字内部人基本不用,也是属于外面人叫得比较多一点,起源是网易CEO丁磊在之前养过一段时间的猪,所以就这样被传开了。

离职员工组织:离易、妖鹿山

离易的意思就是离开网易,和离异同音,妖鹿山同音163,是网易的域名。

搜狐:狐厂

由来:搜狐的吉祥物是一只红色大尾巴的小狐狸,所以被叫做狐厂,不过对搜狐的人使用花名的时间并不多。

京东:狗厂

由来:为了和天猫打一场硬架,2013年3月30日,京东高调地更换域名、logo及VI系统,随之,一只名为“Joy”的金属小狗也空降互联网,于是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和京东的交战也可以被称为“猫狗大战”。

离职员工组织:东京不热

京东,东京,东京热,东京不热。

奇虎360:绿厂、数字公司

由来:绿厂名字的带来是360的Logo颜色,不过OPPO也是绿色的Logo所以也被叫做绿厂,但是360更加出名的花名是数字公司,因为360嘛。

小米:杂粮、粗粮、粮厂

来由:杂粮名字的由来是360周鸿祎2012年和雷军在微博上打口水战而来,而后又被传播为粗粮和粮厂。

迅雷:鸟厂、蜂厂

来由:迅雷公司的主打产品迅雷下载,其Logo为一只蜂鸟,不过被叫做鸟厂的情况居多。

其实在互联网和游戏行业里面还有很多类似的这种“黑话”,这些“黑话”除了有趣之外,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企业的文化和互联网的精神在里面。

当然,以上这些公司名字能够帮助你在“秘密”里面看懂不少东西,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是和企业名字无关的黑话,都是大家很多玩笑话,网上比比皆是。

十二生肖是怎么产生的?

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有点众说纷纭,各家说法都不曾有足够的证据。笔者最近在研究解析天干地支的古文,无意中发现一个最可能接近十二生肖来历真相的秘密:生肖确实来源于地支,但却不是地支出现时生肖同时出现,而是在地支用于表示每天的十二时辰后附会产生。由于当时地支最初的构形本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在地支表示十二时辰后,人们为了记忆或解析天干,根据动物每天的相对活跃时间以及地支最初的字体构形,两者相互附会而产生的十二生肖。

其秘密隐藏在地支的古文构形变化中,其中最明显的是地支“亥”。我们来看看“亥”字古文: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以甲骨文篆刻不易来看,显然曲笔最少的甲骨文为最早期遗存。上图显示,至西周以前,“亥”字的构形就开始异变,至于到西周晚期,金文“亥”几乎接近金文“豕”的构形,明显的差别或许只在尾巴上,参看下图: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虽然字形变易明显,然而参考古文用例,先秦的“亥”字,除了用作人名,剩下的就是用作地支“亥”(参看先秦甲骨金文简牍词汇资料库)。这种情况的出现,估计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最晚在西周以前,人们对地支的理解就发生了异变。从“亥”字向“豕”字靠拢看,这种异变就是以十二生肖解十二地支。而异变的产生估计源于历法的变化。

最早的历法极可能是纯阳(十日)历,或曰天干历(最早五行概念甚至源于天干,亦即太阳运行)。这种历法源于对太阳的观察,将一个太阳运行周期(一年)分十份。由于需要观测设施,还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所以此种历法应该只掌握在巫师之类的少数人手中。此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生存问题。对应的历史年代大概起源于黄帝。黄帝的“黄”在造字最初并不表示黄色,而应该是成人身穿护具(参看拙作《黄帝真的存在吗》)。结合黄帝族号称有熊氏,我们可以想象黄帝时代是古人从山林走向平原,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的最初时代,不再是依靠火来驱赶野兽的新时代。 关于十日历,《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大约到了帝尧时代,已经完全适应平原农业生活的人们开始注重种族繁衍,尧帝发明最初的阴阳历(节气不完善,估计只有四节气)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其以十二地支分四时(帝尧时代后羿射日的传说,大概就是阴阳历替代十天干的纯阳历这一历法改换事件的神话),并在四方设置官员,敬授民时。这一行为其实是中央集权的开始,《史记》记载,此后四岳多次与尧帝意见相左,这代表地方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弹。 有读者或许会疑惑为何分四时就是十二地支,因为《尧典》有中春、中夏、中秋、中冬之词。这四词一方面代表节气,一方面也暗示一季有三个月。另外,阴历就是以月亮的塑望周期为单位划分时间,一般的平年,就是十二个月。所以初始的地支是用于记月是很自然的事。

大约到了商代中后期,人们开始大规模的集中定居,由于交流的频繁,人们开始需要确定每天中某个特定的时间,于是十二地支开始用于指代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但对于普通人而言,用基于人类繁衍的地支来记录时辰实在是容易搞混,所以他们用每日里每个时辰相对活跃的动物来指代十二个时辰(或者干脆就是附会的)。于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就在人们长期用于记录时辰后结合在一起。再后来,人们习惯了地支记录时辰,十二生肖转而用于记录年份,对应干支纪年中的地支。

由于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曾经混合使用,所以地支中有些字的金文象“亥”字一样朝着十二生肖对应的动物靠拢: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上图反过来可以证明,地支在最初并不表示生肖。而且篆书的十二地支很明显的大体恢复了甲骨文的构形,也就是去生肖化: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上图表明,地支代表十二生肖的思想已经被商代官方认可。这表明同一个朝代关于地支有两套不同的思想。这大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甲骨文并非殷人原创,这很可能是文字演变中隐藏的另一个秘密。至于说商人的后代推翻祖宗创造的思想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传统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特别是古代。

而西周早期,则是两种地支思想并存,体现在文字上则是两种字形的地支并存,这说明汉字原创者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暗示着殷人是外来者。

下面我们来看看十二生肖具体如何附会地支:

按现代生肖次序,首先是子鼠。按一般的说法,子时老鼠最活跃,此种说法似乎没太多根据。笔者倾向于认为古人希冀子息繁衍如老鼠般繁盛。

其次丑牛,按一般说法,是牛在丑时进行反刍(甚至有说丑时喂牛,类比马的夜草)。笔者认为“丑”字在商代构形类似一只有力的手臂,以此附会牛力气大: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其三为寅虎。笔者认为,金文“寅”构形为双手扶着男性象征,意为壮阳,以附会虎类中药的壮阳神效:

摘自汉语多功能字库

其四为卯兔。上面已经有图片提到,具体来说,卯的金文构形象兔子的红眼睛与三瓣唇。

其五为辰龙。上面图片也有提到,具体是将甲骨文的辰字,添笔改笔,使其有类似鳞状的躯体与爪,以附会龙的鳞虫属性。而为何以龙附会“辰”,大概因为辰时(早上7点到9点)的天空大多有云,而云从龙。至于为何云从龙,因为农业最需要的是风调雨顺。而下雨都会有云,同时下雨大都有雷声。还有就是龙的发音与雷声相同,极可能龙这种动物就是源于古人对雷声的想象。而龙的鳞虫形象,源于闪电的形状,因为闪电之后大都伴有雷声。许慎《说文》对龙的描述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其描述中,除了鳞虫之长与闪电不符,其他都能用以形容闪电。

其六为巳蛇。上面图片也有提到,具体是将原来大头婴儿状的甲骨文,变成类似蛇状的线状构形。巳时为早上9点到11点,一般的说法是蛇在这个时间段会晒一下太阳,这种说法倒是有点道理。

其七为午马。古文“午”为杵,而马奔跑的声音如同杵动之声。

其八为未羊。古文“未”构形为树木幼苗,而羊会吃大多数树的树叶,特别是嫩叶。

其九为申猴。上面图片有提到,有的金文“申”象一只猴子的简笔画。

其十位酉鸡。酉时为下午5点到7点。一般是黄昏入夜时分。而鸡是夜盲的,所以正常情况下,鸡会在天黑前回窝。这恐怕是生肖中最贴合时辰的,但是却不是活跃,而是回窝。

十一是戌狗。戌时为入夜后,人定前,这上半夜不少人还没开始睡觉,一般动静有点多,而狗对夜里的动静最敏感。戌为戌守,狗是看家动物,两者本身就贴合,时间上来说,狗又有点活跃(这种活跃其实和狗自身我无关)。所以以狗为戌时还是有点贴合的。

十二为亥猪。亥时又称人定,一般人正常情况下都是已经睡觉。而猪是睡的最多的。所以以猪为亥时也算贴切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