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生产流程,发酵工艺包括哪些内容

2023-06-04 11:45:03 97阅读

啤酒生产流程,发酵工艺包括哪些内容?

《发酵工艺》 是在2010年9月1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桃英。该书讲述了从最基本、最通用的知识和技能开始,对不同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分类训练,要求熟悉白酒、啤酒、葡萄酒、果酒、果醋、酱油等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能够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腐乳、豆豉、酸奶、黄酒、啤酒等部分食品。

中国啤酒出口韩国流程?

首先如下的东西缺一不可,报检:发票、合同、装箱清单(祥、简)、厂检单(复印)、纸箱核销单(纸箱厂出)——报关:找代理公司;如果你自己报需要,核销单(提前到外汇局申领)、代理报关委托书、箱单、发票、商检局出具的货物通关单、(商品编码、货物中文名称写在白纸上) 不同商品可能有出入, 但大体相同。

啤酒生产流程,发酵工艺包括哪些内容

其次,可以通过海运,空运等交通方式进行运输,只要手续齐全,都是可以将啤酒进行出口销售的。

怎样做白酒?

很荣幸能够回答题主的问题!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类产品也博大精深,喝酒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都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国内不同香型的白酒都有着各自厚重的群众基础,很多人对于白酒虽然很熟悉,但是对于白酒的酿造过程却并不熟悉,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 工艺流程

热水 冷水 大曲粉

↓ ↓ ↓

高粱→粉碎→润糁→装甑装料→出甑加水→扬冷加曲→大渣入缸发酵→出缸拌糠→装甑

蒸馏→出甑→扬冷加大曲→二渣入缸再发酵

大渣汾酒 二渣汾酒←装甑再蒸馏←出缸拌糠

勾兑

1.原料粉碎

原料主要是高粱和大曲,要求籽粒饱满,皮薄壳少。壳过多,造成酒质苦涩,应进行清洗。新收获的高粱要先贮存三个月以上方可投产使用。高粱通过辊式粉碎机破碎成4~8瓣即可,其中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占2~35%,粗粉占65~75%左右。整粒高粱不超过0.3%。同时要根据气候变化调节粉碎细度,冬季稍细,夏季稍粗,以利于发酵升温。

所用的大曲有清茬、红心、后火三种,应按比例混合使用,一般清茬、红心各占30%、后火占40%。要注意大曲的液化力、糖化力和发酵力等生化特性,还要注意曲的外观质量,要求清茬曲断面茬口呈青灰色或灰黄色,无其他颜色掺杂在内,气味清香。红心曲断面中间呈一道红,点心的高粱糁红色。无异圈、杂色,具有曲香味。后火曲断面呈灰黄色,有单耳、双耳,红心呈五花茬口,具有曲香或炒豌豆香。

大曲粉碎较粗,大渣发酵用的曲,可粉碎成大的如豌豆、小的加绿豆,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不超过55%;二渣发酵用的大曲粉,要求大的如绿豆,小的如小米,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不超过70~75%。大曲粉碎细度会影响发酵升温的快慢,粉碎较粗,发酵时升温较慢,有利于进行低温缓慢发酵;颗粒较细,发酵升温较快。大曲粉碎的粗细,也要考虑气候的变化,夏季应粗些,冬季可稍细。

2.润糁

粉碎后的高粱原料称为红糁。蒸料前要用较高温的水润料,称作高温润糁。

润糁的目的是让原料预先吸收部分水分,利于蒸煮糊化,而原料的吸水量和吸水速度常与原料的粉碎度和水温的高低有关。在粉碎细度一定时,原料的吸水能力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采用较高温度的水来润料可以增加原料的吸水量,使原料在蒸煮时糊化加快;同时使水分能渗透到淀粉颗粒的内部,发酵时,不易淋浆,升温也较缓慢,酒的口味较为绵甜。另外,高温润糁能促进高梁所含的果胶质受热分解形成甲醇,在蒸料时先行排除,降低成品酒中的甲醇含量。高温润糁是提高曲酒质量的有效措施。

高温润糁操作要求严格,润糁水温过高,易使原料结成疙瘩;水温过低,原料入缸后容易发生淋浆。场地卫生不佳,润料水温过低,或者不按时搅拌,都会在堆积过程中发生酸败变馊。要求操作迅速,快翻快拌,既要把糁润透,无干糁,又要不淋浆,无疙瘩、无异味,手搓成面而无生心。

3.蒸料

蒸料也称蒸糁。目的是使原料淀粉颗粒细胞壁受热破裂,淀粉糊化,便于大曲微生物和酶的糖化发酵,产酒成香。同时,杀死原料所带的一切微生物,挥发掉原料的杂味。

原料采用清蒸。蒸料前,先煮沸底锅水,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或谷壳,然后装甑上料,要求见汽撒料,装匀上平。圆汽后,在料面上泼加60℃的热水,称之“加闷头浆”,加水量为原料量的1.5~3%。整个蒸煮时间约需80min左右,初期品温在98~99℃,以后加大蒸汽,品温会逐步升高,出甑前可达105℃左右。红糁经过蒸煮后,要求达到“熟而不粘、内无生心,有高粱香味,无异杂味”。

在蒸料过程中,原料淀粉受热糊化,形成α一化的三维网状结构。高粱所含的主要糖分蔗糖也受热而转化成还原糖。蛋白质受热变性,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在蒸煮过程中与糖发生羰基氨基反应,生成氨基糖。单宁也在高温下氧化,都加深了糁的颜色。由果胶质分解出的甲醇也在蒸料时被排出。

蒸料时,红糁顶部也可覆盖辅料,一起清蒸,辅料清蒸时间不得少于30min,清蒸后的的辅料,应单独存放,尽量当天用完。

4.加热、扬冷、加曲

蒸后的红糁应趁热出甑并摊成长方形,泼入原料量30%左右的冷水(最好为18~20℃的井水),使原料颗粒分散,进一步吸水。随后翻拌,通风凉渣,一般冬季降温到比入缸温度高2~3℃即可、其他季节散冷到与入缸温度一样就可下曲。

下曲温度的高低影响曲酒的发酵,加曲温度过低,发酵缓慢;过高,发酵升温过快,醅子容易生酸。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天,料温不易下降,翻拌扬凉时间又长,次数过多,使杂菌有机可乘,在发酵时易于产酸,影响发酵正常进行。根据经验,加曲温度一般控制如下:春季20~22℃,夏季20~25℃,秋季23~25℃,冬季25~28℃。

加曲量的大小,关系到酒的出率和质量,应严格控制。用曲过多,既增加成本和粮耗,还会使醅子发酵升温加快,引起酸败,也会使有害副产物的含量增多,以致使酒味变得粗糙,造成酒质下降。用曲过少,有可能出现发酵困难、迟缓,顶温不足,发酵不彻底,影响出酒率。加曲量一般为原料量的9~11%左右,可根据季节、发酵周期等加以调节。

5.大渣入缸发酵

典型的清香型大曲酒是采用地缸发酵的。地缸系陶缸,埋入地下,缸口与地面相平。渣子入缸前,应先清洗缸和缸盖,并用0.4%的花椒水洗刷缸的内壁,使缸内留下一种愉快的香气。

大渣入缸时,主要控制入缸温度和入缸水分,而淀粉浓度和酸度等都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大渣醅子是用纯粮发酵,不配酒糟,其入缸淀粉含量常达38%左右,但酸度较低,仅在0.2左右。这种高淀粉低酸度的条件,酒醅极易酸败,因此,更要坚持低温入缸,缓慢发酵。入缸温度常控制在11~18℃之间,比其他类型的曲酒要低,以保证酿出的酒清香纯正。

6.出缸、蒸馏

发酵结束,将大渣酒醅挖出,拌入18~20%的填充料疏松。开始的馏出液为酒头,酒度在75%(V/V)以上,含有较多的低沸点物质,口味冲辣,应单独接取存放,可回入醅中重新发酵,摘取量为每甑1~2kg。酒头摘取要适量,取得太多,会使酒的口味平淡;接取太少,会使酒的口味暴辣。酒头以后的馏分为大渣酒,其酸、酯含量都较高,香味浓郁。当馏分酒度低于48.5%(V/V)时,开始截取酒尾,酒尾回入下轮复蒸,收尽酒精和高沸点的香味物质。流酒结束,敞口大汽排酸10min左右。蒸出的大渣酒,入库酒度控制在67%(V/V)。

7.二渣发酵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淀粉,蒸完酒的大渣酒醅需继续发酵一次,这叫二渣发酵。其操作大体上与大渣发酵相似,是纯糟发酵,不加新料,发酵完成后,再蒸二渣酒,酒糟作为扔糟排出。

二渣发酵结束后,出缸拌入少量小米壳,即可上甑蒸得二渣酒,酒糟作扔糟。如发酵不好,残余淀粉偏高,可进行三渣发酵。或加糖化酶,酵母进行发酵,使残余淀粉得到进一步的利用。

在整个清渣法发酵中,常强调“养大渣,挤二渣”。所谓“养大渣”是因为大渣发酵是纯粮发酵,入缸淀粉含量高,发酵时极易生酸,所以要想方设法防止酒醅过于生酸。所谓“挤二渣”是因为在“清蒸二次清”工艺中,渣子发酵二次,即为扔糟,为了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淀粉产酒产香,所以在二渣发酵中应根据大渣醅子的酸度来调整二渣的入缸温度,保证二渣酒醅正常发酵,挤出二渣的酒来。当二渣入缸酸度在1.6以上时,酸度每增加0.1,入缸温度可提高1.8℃。实践证明,如果大渣酒醅养得好,醅子酸度正常,不但流酒多,二渣发酵产酒也好。如果大渣养不好,有酸败,不但影响大渣流酒,还会影响二渣的正常发酵。

为了提高清香型大曲白酒的质量,在发酵中也可采取回醅发酵或回糟发酵,回醅量和回糟量分别为5%,这样可以提高成品酒的总酸、总酯含量,优质品率也可提高25~40%左右。

8.贮存勾兑

蒸馏得到的大渣酒、二渣酒、合格酒和优质酒等,要分别贮存三年,在出厂前进行勾兑,然后灌装出厂。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帮到你,我是阿坤每天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食材,关注我美食不迷路!

有没有发现如今的丧事简化了?

最近几年,我分别参加了几次朋友、同学父母的葬礼,确实发现大家都不再大操大办丧事了,我认为这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和赡养老人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

厚养薄葬

以前人们的观念是薄养厚葬,看着子女挺多,但真正想伺候照顾老人的没多少,尤其老人一进入花甲之年,身心渐衰,毛病多了起来,不受子女待见,有的还需要子女贴钱治病。

老人觉得自己成了累赘,生活质量低下,生不如死,子女想起来了买点食品来看看,想不起来,也不管老人能否果腹,不闻不问,对待老人的疾病,能拖就拖,实在不行了就拉到医院,也不拿钱治疗,任由老人受着病痛的折磨。

老人一旦去世,儿孙们忙碌起来,讲起了排场,请戏班唱戏,雇“孝子”替自己哭,摆桌宴请众亲戚及街坊四邻,展示自家的势力,说白了就是拿去世的老人做文章。

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赡养老人宣传力度的加强,生前孝敬老人的子女越来越多,“让老人活着的时候不受罪,比去世后大操大办强得多”,“床前一碗汤,胜过坟前万堆灰”,人们开始在乎老人的生存质量,淡化了去世后的各种仪式,更不会在乎别人的议论,认为无愧于心就是最好的。

真正痛心的就是自己家里人

现在人们思想也开放了,啥事都想得开了,认为老人去世真正心里难受的就是家里人。别人来看望只是出于一种礼貌和人情往来,为了不欠人情,事主还得设宴招待大家,有时候累得话都不想说,可还要强打精神应付,双方都感觉到心累。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家里有老人不在了,为了早点入土为安,不再通知朋友同事,把家里亲戚叫到一起,举行个遗体告别仪式,显得朴素庄重,简约而不失大气,身体不累心也不累。

不折腾活着的人

明理的老人在病入膏肓时,就会叮嘱老伴和儿孙们,自己去世后一切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有的老人还签协议,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搞医学研究。

“哪能让死人折腾活人呢?!”老人们常会说,人死如灯灭,最后就化成一捧灰了,什么都不存在了,时间久了,连名字都会被人遗忘,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干嘛,送什么花圈,除了折腾自己和别人,起不到一点好作用。

有的老人要求子女在自己去世后,第二天必须火化下葬,不准通知亲戚以外的任何人,人生就是个过程,没必要在乎形式。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对一个人真正的怀念和纪念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流于某种形式,丧事的简化是一种流行趋势,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息息相关,越简单越高雅,不久的将来,人们会接受这种丧事简办的潮流的。

酒厂介绍文案?

酒厂的介绍文案应该突出其独特的酿酒工艺和优质的原材料来源,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酒厂作为酿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酿酒工艺和原材料来源能够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因此,在制作时,应重点突出这些特点,让消费者了解酒厂的品牌理念和生产过程,从而建立购买信心。在中,可以介绍酒厂的历史和发展,酿酒工艺和生产流程,以及使用的原材料和质量标准。同时,也可以介绍酒厂的文化和品牌故事,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酒厂的特色和价值。此外,可以在文案中加入一些图片或视频,增强消费者对酒厂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文案的阅读体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