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最高的学位,北大最有影响力的校长
人格最高的学位,北大最有影响力的校长?
1、首任校长孙家鼐:主张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身为晚晴政治家孙家鼐用自身的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点燃了星星之火。
2、第二任许景澄:许景澄身为弱国外交官却总结出了“国际强弱,自昔恒有,唯人心不可死”让北大和国人在逆境中拥有了自强的品质。
3、第三任校长张百熙:身为清朝重臣,却为全国生徒求得良师,身着礼服跪拜吴汝纶。为我国现代教育注入了尊师重道的传统。“吾为全国求人师,当为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
4、第四任校长张亨嘉:“诸生听训:诸生为国求学,努力自爱。”因为张亨嘉的这段开学致辞,爱国也成为了北大的优良品质。
5、第十任校长严复:引进西学第一人,提出了“兼收并蓄,广纳众流”的办学方针,在众多压力下保住了北大。也正是因为严复,北大的精神才得以延续。
6、第十四任校长,第十八任校长蔡元培:北大精神奠基人,在任期间招揽了总多新思想旗手,让北大成为新思想的起源地。为北京大学注入了敢为天下先,思想自由,不贪功逐利的优良品质。除此之外,蔡元培还确定了北京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7、第十九任校长蒋梦麟:参照世界先进高校的经验,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了“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教育体制,是将我国高等教育正规化的奠基人。也正是因为蒋梦麟才让北大的科研实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是北大务实派校长第一人。
8、第二十任校长傅斯年:整顿北大学风,为北大注入了嫉恶如仇的精神。
9、第二十一任校长胡适:胡适让北大成为了一所民主自由的高校。还曾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让北大从新思想运动的中心成为了学术胜地。
10、第二十五任校长周培源:力学专家,为北大增设了20多个专业。也正是周培源让北大从一所文科高校变成如今文理科综合大学
求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的普罗旺斯全文节选也可?
找不到这本书,不过找到了作家的创作过程和别人的评价。
法国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生平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1830年——1914年),法国著名作家。
1830年9月8日,米斯特拉出生于法国的一片叫做普罗旺斯的地区中的罗纳河口梅莱尼镇。父亲是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娶了当地市长的女儿做第二位妻子。这次婚姻很幸福,米斯特拉就是他们的孩子。童年的米斯特拉深受母亲宠爱,她喜欢给他讲普罗旺斯的古老传说。从父亲那里米斯特拉吸取了宗教的献身精神,对礼仪的热爱,以及对习俗的尊敬。这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尽自己所愿去阅读,特别是自然科学和卢梭的著作,并尽情享受周围的自然环境。
米斯特拉8岁开始上学,13岁进阿维尼翁罗耶尔学院(该学院后来以他的名字重新命名)。在学院他受到一位叫约瑟夫·卢马尼尔的助理教员的影响。那是一位十分虔诚信教的年轻人,他对抒情诗的兴趣使这位学生的抱负转向文学。米斯特拉后来从阿维尼翁转学到了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大学,并于1851年获法律学位。他明白,自己的财富足以使他从事自己所愿从事的工作。后来他放弃法律,从事诗歌创作,以促进普罗旺斯语言和传统的复兴。
从那以后,米斯特拉毕生都在推进自己的事业:用普罗旺斯语写诗,出版杂志,组织民间舞蹈和节庆活动,建立文化中心,最后,在阿尔勒建立了他的博物馆。与外界的接触使他更加坚定相信,南部可能失去的比北部未来可能得到的要有价值得多。例如,当米斯特拉与一位加泰隆(分布居住在西班牙等地的居民)诗人于1867年访问巴黎时,两人对革命中的政治家极为厌恶,而宁肯保存自己保守的民间文化。回到普罗旺斯后,米斯特拉投身于一项迷人的事业:编纂一部保存所有南部方言的词典。与此同时,米斯特拉的个人生活也趋于完满,四十六岁时与玛丽·丽维埃尔结婚,他和这位聪慧的女子生活得十分幸福。
晚年,米斯特拉因其成就而屡获荣誉,包括1904年的诺贝尔奖,在此之前4次获法兰西学院奖。获诺贝尔奖以后,米斯特拉的生活依然如故,致力于写作和他心爱的博物馆。1914年3月25日,他死于近84年前的出生地梅莱尼。
二、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的文学历程:
米斯特拉作品的题材、背景、主题都源自普罗旺斯,这已成了评论界的老生常谈。一块在中世纪时失去了文学声望和政治力量的地区,其斗士在 19世纪却如此重要,这可能有点令人惊奇。然而,米斯特拉努力重建普罗旺斯文学的意义在那个世纪里却引起了人们的同情,该世纪以浪漫主义的乡间文学和个人主义文学开始,以对工业社会毫无灵魂的无人格现象发出抗议告终。
米斯特拉文学生涯中第一个热情的对象是卢梭,这完全合乎逻辑。因为卢梭坚持个人的独立性,加上对自然的热爱,这一浪漫主义特点对这位在乡间愉快度过童年、思想深邃的孩子具有吸引力。在阿维尼翁,米斯特拉受古典作家特别是荷马和维吉尔的启发,他们在各自的史诗中使往昔的文化永垂青史。他也受到卢马尼尔的有益影响,后者当时已经在用普罗旺斯语写诗,后来成了米斯特拉的致力于复兴普罗旺斯文化的文学小组成员之一。虔诚的卢马尼尔让这位才华横溢的学生翻译赞美诗,这项任务米斯特拉直到晚年方得以完成。18岁时,这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写出了第一首独立创作的诗:一篇分成四小节的赞颂乡村生活的作品。
米斯特拉1851年获法律学位时已决心从事文学事业。由于既无经济拮据之窘迫,又无父母期盼之压力,他能从容不迫地修改作品以提高其艺术性,只有当他对每一行每一字都满意后才将其出版。
米斯特拉与卢马尼尔以及其他一些年轻诗人对普罗旺斯的共同激情导致了1852年出版《普罗旺斯》——一部普罗旺斯作家的作品集。大多数评论家都将该书出版日期视为那场献身于保存普罗旺斯传统的运动的开端。不过,该运动直到1854年才正式获得这个名称。当时,从阿维尼翁地区来的7位诗人组成了一个小组,名字取自一则古老的普罗旺斯故事,说是耶稣与7位法律博士辩论。尽管取名的含义不甚清楚,他们将自己称作“博士”的意图却十分明显。他们的格言“太阳使我歌唱”,意味着南方那片阳光明媚的大地激起了他们的诗情,就像它曾激发过行吟诗人(11—13世纪法国南部及意大利的诗人)一样。当时的行吟诗人文化在中世纪为北方容不得任何异端的法国十字军骑士所摧毁,新起的普罗旺斯诗人也觉得受到了巴黎的威胁;它那无情的官僚机器一心想在生活各方面强求统一。起初,这些诗人将自己的努力限于保住身边这块土地:普罗旺斯的语言和文学。后来,他们渐渐将兴趣扩展到整个法国南部,就是罗马时代被称作“奥克语”的那块地区。
米斯特拉在诗歌方面最初的主要成就是他花了七年时间写成的一部七行体荷马式史诗。与荷马不同的是,米斯特拉赞扬农民的英雄主义,这种不同还清楚地反映在诗中人物求神庇佑时求的是基督教上帝,其子出生于乡间,十分卑微。《米瑞伊》(1859年)说的是一位富裕农民的女儿,一位叫米瑞伊的十五岁漂亮姑娘爱上了一位穷苦编筐匠的儿子文森特,文森特遭到被姑娘拒绝的一位求爱者袭击,被误以为死了,尔后又神秘地复活,却被米瑞伊的父母踢开。这时,米瑞伊决定逃往著名的三玛丽教堂求助。米斯特拉详细描述她如何一步一步越过卡马格沼泽到达教堂。米瑞伊因中暑倒下,当文森特和她父母到达时她已奄奄一息,她的恋人绝望之余决定随她去天堂。
正因为米斯特拉明白能读普罗旺斯语诗歌的人不多而又决心用这种语言写作,所以他的每一首诗都有两个版本,一是用普罗旺斯语创作的原本,一是法文译本,不是他就是由他的一个朋友用当代法语写成。他把《米瑞伊》带到巴黎,准备交给阿尔封斯·德·拉马丁,因为他将这部作品题献给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米斯特拉用普罗旺斯语朗读了开首几行,拉马丁听了几分钟便宣布,法国出现了一位新的伟大诗人。很明显,米斯特拉决不仅仅是他在献辞中把自己说成的一个农夫。
《米瑞伊》在评论家和公众中都大获成功。这不仅从当时对他的赞扬可得明证,也可由这样一个事实来说明:查理·古诺把它改编成歌剧,其后又被译成各种语言,不断激起热情的反应,即使在米斯特拉去世后很久,这部作品还被认为是他最优秀的成就之一。
米斯特拉的下一部作品《卡兰多》(1867年)也是七年劳动的成果。诗的背景是北部人对阿尔比教信徒的野蛮征伐,叙述的是卡兰多的故事。卡兰多像文森特一样,爱上了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略有不同的是,卡兰多的心上人是一位嫁给了一个土匪伯爵的贵族姑娘。同经典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卡兰多完成了许多艰苦的工作,包括杀死那个邪恶的丈夫,最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子。尽管《卡兰多》缺少米斯特拉第一首长诗那种吸引人的情感,它还是因富于诗情地描绘了普罗旺斯沿海风光而大受赞扬。
1874年,米斯特拉表现出他的组织才能,在阿维尼翁安排了一次极为成功的纪念彼特拉克的庆典。与此同时,他已将努力重心转向抒情诗,并于 1875年出版了诗集《金色岛屿》。作品包括十四行诗、婚礼诗以及其他一些颂扬普罗旺斯传说、自然美景和音乐般语言的短诗。在随后几年时间中,米斯特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写一些这样的抒情诗,并于1889年出版了这些诗的最后编定本。他对撰写批评论文日益产生兴趣,这些文章从理论上推进了普罗旺斯的文学事业,而他的诗则在实践中表明了这种可能性。
米斯特拉的另一首叙事诗《耐尔托》直到1884年才出现,它又一次以动荡不安的中世纪为背景。这在米斯特拉看来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普罗旺斯正是在这段时间沦入敌人手中的。《耐尔托》的故事所发生的历史时期是阿维尼翁教皇统治的最后几周,叙事主干仍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基督教爱情故事。不过对立面不是一位管束严厉的父亲也不是占有欲十足的丈夫,而是魔鬼本身,一位父亲允诺将女儿的灵魂交给他。尘世的一位恋人,即教皇的外甥,将她诱拐出了修道院。此时似乎魔鬼要获胜了。可在诗的末尾,善良占了上风,主人公悔过,魔鬼消失,纯化了的恋人进入天国。
米斯特拉一边创作抒情诗、叙事诗,同时又在为一本汇聚南部所有方言的词典搜集资料。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一部崭新的普罗旺斯语词典于1876年问世。这部被人称为“菲利伯立格宝库”的词典并未将词语随意收集起来,而是集中精力将在法国南部使用的方言融合成一种新的普罗旺斯语。由于这部词典的出版,诺贝尔奖授奖辞将他对语文学的贡献与他对诗歌艺术的贡献相提并论。
《约娜皇后》(1890年)是米斯特拉写作的唯一一部诗体悲剧。故事还是以阿维尼翁教皇统治时代为背景,当时的那波里皇后约娜无可避免地卷进了两个教皇间的斗争,结果遭到废黜,最后被杀害。这部作品不太成功,但不久米斯特拉就出版了他最后一部史诗,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仅次于《米瑞伊》的最优秀作品。《罗纳河之歌》(1897年)由十二段无韵诗组成,故事随着普罗旺斯旅行的人的足迹展开。不过这一次的背景是顺罗纳河而下的一条木筏。同他早期作品一样,两个地位不同的人相爱了:一个是水手的女儿,自认为是河神的孩子;另一个是奥兰治亲王,他的社会地位十分显赫。与《米瑞伊》和《耐尔托》一样,诗以恋人的死亡告终。不过在米斯特拉最后这部史诗中,摧毁恋人的是机器时代:木筏撞上了罗纳河上第一艘汽船,恋人双双溺死。
米斯特拉于1904年获诺贝尔奖后,人们一致赞扬他是一位早已享誉的作家。然而,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米斯特拉出版了他第三部最伟大的作品(1906年),去世前两年还出版了他抒情诗的最后一个集子(1912年)。1926年到1930年间还出版了他的几部短篇小说。
米斯特拉的生活和工作透着一种宁静。他年轻时就找到了稳定的目标、个人价值、语言之美和人类之爱的力量,以及高于一切的神圣之爱。他也找到了自己的职责:复兴一个为暴君所摧毁的文化。尽管他所希望复兴的语言今天已很少有人使用,差不多所有读他作品的人都得依靠法文译本,尽管他的名字已不像他在世时那么重要,评论家们仍继续赞扬他是一位艺术家,他将普罗旺斯的风情和精神融入自己的诗作,其优美无与伦比。
三、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瑞典学院常务秘书C·D·威尔逊:
经常听到这么一种说法,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应是那些盛年的作家,因为此时正值他们创作发展的巅峰,其目的在于使他们免于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以确保他们拥有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环境。
但与此同时,诺贝尔基金会又规定只有具备重大价值,并以丰富的经验作为其扎实基础的作品才符合获奖条件。因此,在那些大器晚成的作家与那些年轻的天才之间进行选择时,可以不存在任何犹豫。评审委员会无权仅因年迈的缘故而忽视一个在欧洲富有声望,而且仍然具有活力的作家。一个老作家的作品,通常被证实是有独特和青春的活力的。瑞典学院已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蒙森和比昂松,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虽然他们两人都已经过了全盛时期。在今年的诺贝尔奖提名候选人之中,学院仍然注意到一些已获有声望的文坛老将,希望能重新表示对一位世界文学天才的高度尊敬。
瑞典学院特别考虑到两位作家,这两位都值得获得完整的诺贝尔奖。两者不仅仅在诗艺上已登峰造极,并且在人生的旅途上亦是如此。他们一位74岁,另一位则年轻两岁,因此本学院认为不需要去花费时间争论他们彼此价值的大小,因为他们的优点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虽然根据不同的观点,本学院只颁发了一年奖金的半额分别给予他们,如果有人觉得这份奖的物质价值会削减两位桂冠获得者的荣誉的话,那么本学院希望公开说明这一特殊情况,认定这两位获奖的任何一位都相当于独得此奖。
本学院把其中一份的奖金颁给了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在他清新的诗篇灵感中,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仍比我们这个时代多数的诗人要来得年轻。他的主要诗作之一出版于1897年,当普罗旺斯的诗人们在1904年5月31日,庆祝他们建立费利布里热协会50周年纪念时,米斯特拉吟唱了一首抒情诗,在神韵和活力上,丝毫不亚于他先前的作品。
米斯特拉生于1830年9月8日,位于梅莱尼附近的美阿诺村介于阿威侬和亚耳之间,他就生长在这一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乡民中间,因而从小就对农人的田间作业十分熟稔。他的父亲是个出色的农民,热爱他的信仰和先人遗留的习俗。他的母亲以歌谣和出生地的传统养育孩子的心灵。
当他在阿维尼翁学院求学时,这位年轻人阅读了荷马和维吉尔的作品,这些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受到了他的一位教授、诗人鲁马尼耶的鼓励,从而深深地爱上了普罗旺斯语。
接照父亲的愿望,米斯特拉在埃克斯大学普罗旺斯学院取得了法学学位。此后,他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机会,他很快作出了决定。他热衷于写他的诗,以乡野的方言来描绘普罗旺斯的美丽,他是第一个把这种方言提升到文学语言的人。
他的第一次尝试是关于乡村生活的一首长诗,后来发表在题为的诗集中(1852年)。此后,他又花了整整7年时间,写出了奠定他世界声誉的叙事长诗《米蕾伊》 (1859年)。
该诗的情节非常简单,由于父亲的极力反对,一位善良而迷人的农家姑娘无法与她所深深相爱的穷小伙子结婚,在绝望中她逃离了老家;前往罗纳河三角洲卡玛格岛上供奉三圣玛丽亚的教堂求援。作者以迷人的方式来描写年轻人的爱情,用巨匠的手笔叙述米蕾伊如何通过科罗多平原,如何在酷热的卡玛格中暑,如何挣扎着来到圣龛所在的教堂内最后死去。就在那儿,三圣玛丽亚在她临终前的一刻向她显了灵。
这部作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主题,或是它的想象力,不论米蕾伊的姿态多么吸引人,其中的艺术魅力乃在于对故事枝节的连接贯穿手法,如同我们眼前呈现出整个普罗旺斯的风光、记忆、古老风俗及其居民日常生活的描绘。米斯特拉说他只为牧人和庄稼汉歌唱,他用荷马式的单纯手法这样做了,他实在是伟大的荷马的弟子,但决非是奴才般的模仿,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显示他拥有个人独特的描写技巧。那种神话般的黄金时代气息使他的描写显得生机勃勃。有谁能忘得了他为卡马尔格所作的描绘呢?万马奔腾疾驰,马鬃在风中飘扬,他们似乎被海神尼普顿的三叉戟所驯服,现在又从海神的马车中释放出来。如果你将它们从喜爱的海滨草原迁移到别处,它们最终将会从那儿逃脱,甚至经过好几年的远离后,还会回到这片著名的草原来,重新聆听海涛的声音,用它们的愉快嘶鸣致意。
这首诗的韵律美妙和谐,艺术性的组合十分成功。米斯特拉描绘的源泉并非心理学,而是自然,这位诗人对待他自己纯洁得像自然的孩子,让其他的诗人们也来倾听人类灵魂深处的呼喊吧!米蕾伊是一朵半开的玫瑰,在朝阳的辉映下熠熠放光。这是一部富有独创精神的作品,它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它不单是辛勤努力的果实。
这首长诗从一发表起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它使拉马丁为之倾倒,他写道:“一位伟大的诗人诞生了!”他把米斯特拉的诗与爱琴海提洛岛上流浪诗人的作品相提并论,他离群索居,只有对普罗旺斯的甜蜜回忆。拉马丁还用维吉尔的话来比喻米斯特拉:“你是真正的马塞卢斯!”
《米蕾伊》出版7年后,米斯特拉又出版了一部同样份量的作品《卡朗达尔》(1867年),虽然有人说这本诗集的情节欠真实,幻想色彩过于浓厚,但它在描述方面的感染力比起《米蕾伊》来毫不逊色。有谁会怀疑人在历经磨练之后而变得崇高的那种伟大理想? 《米蕾伊》颂扬了农民的生活,而《卡朗达尔》描绘的则是大海和丛林,展现了一幅碧波粼粼和林涛滚滚的动人景象,反映了渔民的生活真实。
米斯特拉不仅是位叙事诗人,还是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他的诗《黄金群岛》(1876年)中包含了一些美妙的诗章,掩卷冥想,阿科勒之鼓、垂死的割草者,落日余辉下的卢曼尼的城堡。以及对吟行诗人时代的回忆,这些动人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此外还有一些美丽和神秘的诗篇似乎适合在黄昏的微光下低声吟诵。
米斯特拉在其他抒情诗中极力坚持新普罗旺斯语独立存在的权力,他对各种蔑视和污辱都予以有力的回击。
《内尔托》(1884年)是一首以短篇故事形式写成的诗,从中读者可以欣赏到许多美丽的诗篇。但相比之下,叙事诗《罗纳河之歌》显得更为深刻,这首诗出自一位67岁诗人之手,但读起来仍使人感到它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诗中描绘了罗纳河流域的许多瑰丽景色,显得清新动人。那位高傲而又热忱的阿波罗船长,认为一个人必须是水手才会懂得如何祈祷,这是个多有趣的人物啊!还有船长的女儿安格拉,她的幻想来源于古老的传说,有一天晚上,在月光摇曳的罗纳河的水波中,她幻想自己遇见了河神罗达。她仿佛在月光下流淌和闪烁着的河边触摸到河神的身体。
简而言之,米斯特拉的作品犹如一座高大不朽的纪念碑,为他所钟爱的普罗旺斯赢得了荣耀。
对于米斯特拉来说,今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50年前在圣埃斯德尔节那一天,他与6位文学界友人共同创建了“普罗旺斯诗人协会”。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复兴普罗旺斯语言。从圣雷米到亚耳斯,从奥兰奇到马地格,以及整个罗纳河流域,都将把普罗旺斯语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就像早期的佛罗伦萨的方言被用来作为意大利语的基础一样。正如贾斯顿·帕里斯和高斯威兹所说的,这个复兴运动一点也不违反时代潮流,它并不是在寻求古老的普罗旺斯的复苏,而是在人们所通用的方言基础上企图创立一种为世人所懂得的国家语言。普罗旺斯诗人们的这种努力并未因运动的成功而有所松懈,米斯特拉为了编纂他的巨著《费利伯立格词库》(1878年——1886年),他整整花费了20多年光阴,披肝沥胆,耗尽心血。这部巨作不仅纪录了普罗旺斯方言的宝藏,并为奥克语建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米斯特拉早已得到了各种荣誉,法兰西学院曾4次颁奖予他,由于他编纂了《普罗旺斯年鉴》,法国学会向他颁发了10000法郎的雷诺奖金。哈勒和波尼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一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著名法国作曲家C·F·古诺还将《米蕾伊》改编成歌剧搬上了舞台。
米斯特拉曾赠给“普罗旺斯诗人协会”这样一句箴言:“太阳使我歌唱!”事实上,他的诗已把普罗旺斯的阳光撒播在许多国家里,甚至在北方的国度中,也给许多心灵带来了欢乐。
理想主义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对获奖作家的企求,米斯特拉以他杰出的艺术理想主义,汇集健康繁荣于一身,为了复兴和发展故乡的精神遗产,它的语言、它的文学而穷心皓首,终生奉献而不悔。像这样的诗人世上并不多见吧?
……
四、评论界对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获诺贝尔奖的反应:
早在1901年,一群德国学者就组织了一场运动,为米斯特拉争取诺贝尔文学奖。据传,当年的获奖者肯定是他了。的确,在评委会宣布普吕多姆为获奖人时,米斯特拉早已收到好几封向他借钱的信。尽管他在1902年和1903年又两次获得提名,还是两次落选,而他的叙事诗早已日益为大众喜爱。米斯特拉毕生都是抵抗文化集权主义的勇士,倡导乡土的简朴,这不仅越来越吸引着浪漫主义文学的专家们,也吸引着普通大众。
因此,当米斯特拉于1904年获奖时,人们觉得惊奇的只是他怎么同一个名声远不如他的作家共同获奖。米斯特拉的朋友们公开嘲笑了为这次共同获奖寻找出的肤浅理由,即大多数人都不懂普罗旺斯语。一位评论家,理查德·阿尔丁顿指出,米斯特拉的诗已译成法语,上述借口不能成立。
评论米斯特拉获奖的文章一般都是通篇的赞扬祝贺,说他的成就是一位普罗旺斯史诗作者和普罗旺斯复兴的领袖的成就。然而在公众眼里,对米斯特拉获奖的真正兴趣却在于他处置那笔奖金的决定。《纽约时报》(12月31日)上一篇标题为“诗人的人类学博物馆”的文章宣布,米斯特拉有意将这笔奖金捐给他在1899年创建的普罗旺斯风情博物馆。
由于米斯特拉的获奖,旅游指南都将该博物馆收入其中。事实上,这位获奖者是被文学研究者们寻出的。而正如他所希望的,一位普罗旺斯诗人获奖这一事实本身就不断地将游览者吸引到他所热爱的这片乡间土地上,并表明这个地区的传统与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方方的专业素养怎么样?
关于方方的真实身份,关于方方现象引发的争议,有关对方方截然不同的判断,甚至有涉嫌违法犯罪的分析等,为什么不见国家权威部门出面表态?为什么不启动国家专门调查(她的问题比李文亮大多了,而李文亮最后有了肯定的结论)放任或有意对方方现象的默许,是否有更复杂的原因,或更敏感的问题。这一切应该有权威部门或相关机关解入,并昭告天下。
真人有宣传的那么好吗?
特朗普,相信对于中国网民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荒谬绝伦,一些不靠谱的言论总是沦为笑柄,惹人发笑,也让大家不禁发问:这样愚钝之人,是怎么做到顺利当选美国总统的?
事实上,早在2016年,特朗普参加美国第45任总统竞选时,有个人在他的背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得力的助手就是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
素有"第一千金"之称的伊万卡,曾为父亲争取了许多选票,同样赢得了多数美国公民的好感。她在演讲中频频提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大家看到了富家女不一样的一面。
01、智慧美貌与生俱来,人生赢家惹人眼红伊万卡是特朗普和第一任妻子所生,家中排行老二。
她的母亲伊凡娜·泽尼科娃是捷克人,滑雪运动员出身的她,曾一度被选进国家队,甚至参加奥运会,屡屡为国争光。
退役后,伊凡娜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模特生涯,凭借婀娜的身段和姣好的面容迅速登上各大时装秀的舞台。
在母亲强大基因的影响下,伊万卡也是天生丽质,她身高1米83,身材凹凸有致,金发碧眼,是典型的西方美人。
当然,伊凡娜带给女儿的不仅是外貌,更多的是性格和能力上的影响。身为美国著名房地产大亨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自出生就获得了21亿美金的继承权。
然而,即便腰缠万贯,伊万卡从小坐飞机只坐经济舱,因为母亲伊凡娜告诉她,只有自己努力去挣钱才配享受商务舱。
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多年来他和伊凡娜只负担伊万卡的学费和生活基础费用,如果女儿有其他需求,就得自己挣零花钱。
在"狼爸虎妈"的约束下,伊万卡16岁就学会了经济独立。
起初,她通过当模特走秀挣钱,没想到竟然意外走红,频频登顶时尚杂志封面,成为红极一时的世界超模。此外,从沃顿商学院毕业后,伊万卡并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工作,而是单独面试了一家公司。
如今,伊万卡不仅回到了特朗普房地产公司担任副总裁,还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尚品牌Ivanka Trump Footwear和vanka Trump Jewelry Collection,旗下包含香水、皮靴、珠宝等奢侈品。
感情上,伊万卡于2009年和贾里德·库什纳喜结连理。1米9的贾里德是犹太人,亦是房地产大亨之子,他年长伊万卡1岁,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一对神仙眷侣,着实般配。
02、支持父亲当选总统,事成之后公然反目2016年年底,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面对的对手正是大名鼎鼎的希拉里。
身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国务卿,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在全世界都享有声望。相比之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则显得稍有逊色。
眼看着父亲在竞选中处于劣势,伊万卡不辞劳苦,在美国多个州之间往复辗转,亲自上阵为父亲争取选票。
除了四处演讲,她还做客《学徒》等真人秀栏目,赢得了大批选民的好感。如此卖力,以至于对手希拉里都对她的能力赞不绝口。
特朗普父女所营造出的父慈女孝的假象,很快便被无情地拆穿。随着特朗普的言论逐渐过激,父女矛盾也日益凸显。特朗普对女性极其不尊重,这就意味着他必然会和提倡男女平等的伊万卡产生分歧。
果不其然,特朗普曾多次在公众场合夸赞自己女儿身材火辣,甚至想和她"约会";而伊万卡也毫不避讳,声称父亲如果敢这么做,她会用"防狼喷雾"对付他。
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伊万卡也一直和父亲持不同意见。
伊万卡能和丈夫贾里德相识,多亏了媒人邓文迪的大力撮合,所以她对华裔相当友好,甚至鼓励子女去背诵唐诗、学习中文,接触中华文化。恰恰相反,特朗普在就任后屡屡挑衅中国,小人行为为人不齿。
产品问题层出不穷,第一千金备受争议"第一千金"伊万卡在成名后,也曾效仿其他名人,撰写自传。
2017年,她的新书《职业女性:改写成功的规则》一经上市,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口碑呈两极严重分化,鲜花和掌声中夹杂了许多喝倒彩的声音。
其中,很多读者对她的"励志故事"提出质疑,觉得这位一直塑造独立人设的大小姐其实是"假独立",比如把制作的柠檬水卖给自家佣人,在父亲经营的电视台出道等等,都被伊万卡渲染成是创业和自强。
不仅过度营销人设,伊万卡的经商黑历史也被扒得一干二净。她旗下的时尚品牌一直以物美价廉为服务宗旨,却被爆出抄袭香奈儿等众多国际大牌。
除了剽窃创意,伊万卡的产品还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早在2016年4月,由她公司生产的围巾由于不符合生产标准,被美国消费生产安全委员会大批召回。
不得不承认,对比多数只知道啃老本的富二代、官二代,伊万卡的确要努力得多,也比他们要更加优秀。但如果没有背后强大家族的支撑,伊万卡还能否实现如此惊人的成就?答案当然是存疑的。仅仅凭借她所获得的成就来塑造她独立自强、天赋异禀的天才美女人设,未免有些过于牵强。特朗普,相信对于中国网民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荒谬绝伦,一些不靠谱的言论总是沦为笑柄,惹人发笑,也让大家不禁发问:这样愚钝之人,是怎么做到顺利当选美国总统的?
事实上,早在2016年,特朗普参加美国第45任总统竞选时,有个人在他的背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得力的助手就是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
素有"第一千金"之称的伊万卡,曾为父亲争取了许多选票,同样赢得了多数美国公民的好感。她在演讲中频频提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大家看到了富家女不一样的一面。
01、智慧美貌与生俱来,人生赢家惹人眼红伊万卡是特朗普和第一任妻子所生,家中排行老二。
她的母亲伊凡娜·泽尼科娃是捷克人,滑雪运动员出身的她,曾一度被选进国家队,甚至参加奥运会,屡屡为国争光。
退役后,伊凡娜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模特生涯,凭借婀娜的身段和姣好的面容迅速登上各大时装秀的舞台。
在母亲强大基因的影响下,伊万卡也是天生丽质,她身高1米83,身材凹凸有致,金发碧眼,是典型的西方美人。
当然,伊凡娜带给女儿的不仅是外貌,更多的是性格和能力上的影响。身为美国著名房地产大亨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自出生就获得了21亿美金的继承权。
然而,即便腰缠万贯,伊万卡从小坐飞机只坐经济舱,因为母亲伊凡娜告诉她,只有自己努力去挣钱才配享受商务舱。
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多年来他和伊凡娜只负担伊万卡的学费和生活基础费用,如果女儿有其他需求,就得自己挣零花钱。
在"狼爸虎妈"的约束下,伊万卡16岁就学会了经济独立。
起初,她通过当模特走秀挣钱,没想到竟然意外走红,频频登顶时尚杂志封面,成为红极一时的世界超模。此外,从沃顿商学院毕业后,伊万卡并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工作,而是单独面试了一家公司。
如今,伊万卡不仅回到了特朗普房地产公司担任副总裁,还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尚品牌Ivanka Trump Footwear和vanka Trump Jewelry Collection,旗下包含香水、皮靴、珠宝等奢侈品。
感情上,伊万卡于2009年和贾里德·库什纳喜结连理。1米9的贾里德是犹太人,亦是房地产大亨之子,他年长伊万卡1岁,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一对神仙眷侣,着实般配。
02、支持父亲当选总统,事成之后公然反目2016年年底,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面对的对手正是大名鼎鼎的希拉里。
身为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国务卿,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在全世界都享有声望。相比之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则显得稍有逊色。
眼看着父亲在竞选中处于劣势,伊万卡不辞劳苦,在美国多个州之间往复辗转,亲自上阵为父亲争取选票。
除了四处演讲,她还做客《学徒》等真人秀栏目,赢得了大批选民的好感。如此卖力,以至于对手希拉里都对她的能力赞不绝口。
特朗普父女所营造出的父慈女孝的假象,很快便被无情地拆穿。随着特朗普的言论逐渐过激,父女矛盾也日益凸显。特朗普对女性极其不尊重,这就意味着他必然会和提倡男女平等的伊万卡产生分歧。
果不其然,特朗普曾多次在公众场合夸赞自己女儿身材火辣,甚至想和她"约会";而伊万卡也毫不避讳,声称父亲如果敢这么做,她会用"防狼喷雾"对付他。
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伊万卡也一直和父亲持不同意见。
伊万卡能和丈夫贾里德相识,多亏了媒人邓文迪的大力撮合,所以她对华裔相当友好,甚至鼓励子女去背诵唐诗、学习中文,接触中华文化。恰恰相反,特朗普在就任后屡屡挑衅中国,小人行为为人不齿。
产品问题层出不穷,第一千金备受争议"第一千金"伊万卡在成名后,也曾效仿其他名人,撰写自传。
2017年,她的新书《职业女性:改写成功的规则》一经上市,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口碑呈两极严重分化,鲜花和掌声中夹杂了许多喝倒彩的声音。
其中,很多读者对她的"励志故事"提出质疑,觉得这位一直塑造独立人设的大小姐其实是"假独立",比如把制作的柠檬水卖给自家佣人,在父亲经营的电视台出道等等,都被伊万卡渲染成是创业和自强。
不仅过度营销人设,伊万卡的经商黑历史也被扒得一干二净。她旗下的时尚品牌一直以物美价廉为服务宗旨,却被爆出抄袭香奈儿等众多国际大牌。
除了剽窃创意,伊万卡的产品还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早在2016年4月,由她公司生产的围巾由于不符合生产标准,被美国消费生产安全委员会大批召回。
不得不承认,对比多数只知道啃老本的富二代、官二代,伊万卡的确要努力得多,也比他们要更加优秀。但如果没有背后强大家族的支撑,伊万卡还能否实现如此惊人的成就?答案当然是存疑的。仅仅凭借她所获得的成就来塑造她独立自强、天赋异禀的天才美女人设,未免有些过于牵强。
引起美国政坛极大震荡的莱温斯基?
克林顿总统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对于美国政坛来说无疑是一颗核弹,也让克林顿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克林顿虽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下台,反而是继续任职美国总统,完成自己的第二任期。卸任后,还享有总统退休待遇,并且写回忆录获得了大量的稿酬。但是克林顿情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生都甩不掉第三者这个头衔。
一、简单讲述一下“拉链门”事件莱温斯基1973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21岁时,莱温斯基从克拉克学院毕业,并获得心理学学位。靠着家族的关系,莱温斯基获得白宫实习生的机会。而那时的克林顿也是风流,身为美国总统的他极爱沾花惹草。见到莱温斯基,克林顿立即对其展开了攻势。在克林顿的追求下,以及莱温斯基对克林顿本就有好感,两人很快就发展为情人关系。并在莱温斯基进来白宫的第一年,两人就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
1996年美国大选结束后,克林顿取得连任,迎来了一段放松时间,再加上当时国会因为预算问题与白宫进行抗争,冻结了联邦政府的开支。许多政府雇员被指示不要来上班,白宫也是如此,空空荡荡,在这样的情况下,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感情迅速升温,也越来越肆意妄为。而他们的亲密关系在总统周遭的执勤人员之间是公开的秘密,克林顿的下属害怕这段地下情会影响总统的政治生涯。1997年4月,于是自作主张将莱温斯基调离白宫,前往国防部任职。
莱温斯基在国防部很快认识了一个叫琳达.霍普的女孩,两人很快成为闺蜜。但是莱温斯基由于与克林顿分离,久久不能见面,心中十分苦闷,便找来闺蜜霍普诉苦,也将自己和克林顿不正当的关系给说出来了。但是莱温斯基这位闺蜜可不简单,在莱温斯基谈及此事时被霍普给录下来了。1998年1月,克林顿另一件性骚扰案——宝拉.琼斯骚扰案的原告律师正在搜罗克林顿沾花惹草的证据。而那时莱温斯基就被人给盯上了,认为其与克林顿有不正当关系。莱温斯基在克林顿的指示下,否认了这一猜疑,并向法院呈交了书面证词,宣称自己与克林顿没有关系。
而且那时候莱温斯基准备让闺蜜霍普给自己作证,但是霍普不愿意冒着伪证罪风险为莱温斯基作证,因而将录音笔交给检察官,这样的证物一出现,立即点燃了美国政坛,这就是著名的拉链门。
二、克林顿和希拉里联手将莱温斯基推向风口浪尖,让莱温斯基成为这件事的唯一受害者其实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偷情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第一夫人希拉里。面对丈夫的背叛,希拉里不仅没有站在丈夫的对立一方来共同谴责,而是坚定地支持丈夫。当然这不完全是因为爱情,还夹杂了许多政治因素。
一开始克林顿极力否认自己与莱温斯基有不正当关系。但是随着庭审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克林顿此时也开始改口了,声称自己是被服务的一方,只是稍微接触了,但是并没有发生性关系。而且希拉里也开始坚定地支持她的丈夫,声称是莱温斯基勾引的自己的丈夫。
但是随着一件蓝色裙子的出现,克林顿才开始松口。这蓝色裙子是莱温斯基与克林顿幽会的时候穿的,后来被莱温斯基保留下来作为纪念,后来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人员在这条蓝色裙子上找出了克林顿的J液。在铁证面前,克林顿也不再狡辩。1998年8月17日,克林顿通过电视发表讲话,向全国人民道歉,承认自己与莱温斯基有不正当关系。
共和党立即抓住这个小辫子对克林顿提出弹劾,1998年10月8日,美国众议院以258票对176票通过了克林顿的弹劾调查。1999年1月7日参议院开始对克林顿进行弹劾审判,希拉里为丈夫忙前忙后以帮助逃过这次弹劾。最后,到2月12日的时候,参议院以45票赞成对55票反对否决了对克林顿“作伪证”的指控。随后又一50票赞成对50票反对否决了克林顿“妨碍司法”的第二项指控。至此,克林顿得以继续担任美国总统。
2010年3月19日美国国家档案馆首度公开了部分“拉链门”的档案,其中克林顿承认了与莱温斯基发生性关系。两人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时间是1995年11月15日,在克林顿位于白宫的办公室里。并且此后克林顿和莱温斯基在白宫共发生十次性关系,其中有七次是第一夫人希拉里还在白宫的时候,要说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胆子可真够大的。
克林顿这样对待希拉里,希拉里还能站出来力挺丈夫,共同将莱温斯基给污蔑成一位不知廉耻的女人。其实前面就提到过,希拉里这样做夹杂了许多政治因素。毕竟希拉里是一个对权力有极度野心的女人,自己的丈夫是美国总统能够很好地利用手中权利为自己的政治生涯铺路。要是在那时将丈夫给推翻了,必然不是希拉里这个女人明智的选择。因此她选择和克林顿一起,渡过这个危机。
这个危机渡过以后,克林顿继续担任美国总统,是一位浪子回头式的人物得到了美国人民的原谅。而希拉里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虽然违背了自己原则,但是向美国人民展示了自己宽广的胸襟,赢得美国人民的尊重。但是莱温斯基作为克林顿的情人,却永远背负骂名。
三、背负骂名的莱温斯基,生活举步维艰,一直在媒体面前利用拉链门炒作吸金克林顿在2001年正式卸任美国总统,卸任总统的福利待遇克林顿一个也没有落下,虽然卸任时负债1千6百万美元,大部分都是拉链门事件所欠下的巨额诉讼费。但是克林顿利用自己卸任总统的头衔,四处眼睛,出场费高达6位数。仅仅四年后,克林顿就还清了债务,并赚取到了不菲的演讲收入。
而莱温斯基如果没有这件事的发生,她将拥有很好的前途。但是这件事发生后,她在国防部的工作丢了,同时因为这件案子她亏欠了大量的负债费,负债累累。迫于生计,1999年她推出自己的自传《莱温斯基自传》,由于拉链门的影响,莱温斯基一度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这本书为她带来了50万美元的收入,随后她参加ABC访谈节目,讲述自己与总统的情事,这样的访谈节目足够吸睛,为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是这样的收入在还完诉讼费和部分欠债后,所剩无几。
为了继续挣钱,她还涉足手袋、皮包生意,以自己的名字来为品牌命名。但是这些生意都因为自己的坏名声,而导致无疾而终。2003年,莱温斯基推出其第二本自传《莫妮卡的故事》。2004年,随着希拉里和克林顿的自传相继出版,对莱温斯基的名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来民众对这件事的热度已然消退,但是希拉里和克林顿再次将莱温斯基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莱温斯基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2005年,在美国待不下去的莱温斯基前往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攻读硕士学位,逐渐淡出美国公众视线。
四、遇上真爱,高调复出,坦然面对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在英国她获得了硕士学位,并成为英国第五频道新闻节目的记者,但是由于丑闻爆出后,克林顿则早早脱身,将责任与骂名全部推到莱温斯基身上。遭受骂名的她,记者的工作也保不住,就是因为这个骂名,莱温斯基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2003的时候,29岁的莱温斯基在印度一个机场遇上一名印度富豪艾玛吉特。这位富豪比他大两岁,在机场二人一见钟情,两人互相留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之后在艾玛吉特的强大攻势下,莱温斯基成为其女友。但是由于当时希拉里和克林顿的自传相继出版,莱温斯基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她与艾玛吉特的恋爱一直未敢公开。2007年,33岁的莱温斯基和35岁的艾玛吉特在秋天正式结婚,结束了自己将近十年的单身生活。也向世界宣布了她正式与过去划清界限。
2014年,沉寂将近十年的莱温斯基开通了自己的推特账号,成为网红,高调复出。并参加《福布斯》杂志举办的年会上发表了“反对网络谩骂”的公开演说。在那次演讲中,她说到多年来因为那段著名的绯闻,自己一直遭到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
浮人语2004年,克林顿出版回忆录《我的生活》,由于这位总统的桃色新闻太多,因此这本书大卖。这本书打破了全球出版业的一项世界纪录,这本书的预付款高达1500万美元。随后这本书在全球大卖,克林顿赚得盆满钵满。
莱温斯基评价克林顿的自传《我的生活》说:“他本可以在书中说实话,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是一个篡改历史的人生,是一个撒谎家。”
作为美国的卸任总统,受白宫的委托,在联合国为美国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发挥自己的余热,完全走出桃色新闻的阴霾。2013年11月,卸任的克林顿由于自己对美国的种种贡献,被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而作为克林顿情人的莱温斯基虽然自己正视自己的过去,但是无论走到哪,人们只会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她,一生背负着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