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清明上河图是谁的

2023-04-27 21:55:04 96阅读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清明上河图是谁的?

北宋 张择端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这两件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伪托之作。该作品现在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己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清明上河图是谁的

清明上河图是哪里出土的?

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出土的文物:

一、《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画的是我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今天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此图不属于“出土”文物。它原本在宋朝皇宫,靖康之变后,流落北方,后又在皇家与民间的收藏家之间流转,直到解放初期,收集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

二、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三、开封是河南省地级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为八朝古都 。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与新乡隔黄河相望。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开封亦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清明上河图哪年画的?

《清明上河图》是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于1736年(乾隆元年)合作画成的纸本浅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作布局疏密、近远、简繁相间。全图对复杂的生活作了集中、生动的概括、以简练的笔法动静结合,再现了当时的汴京风貌,是艺术性与真实性的高度融合,为建筑、交通、车船制造、商业、饮食、医药、服饰、民俗等学科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该画作设色独具风格,色彩在柔和中显得主富而统用色较为简明,用笔颜具特色,润在天水,浓在林木,重在山石,红在木柱,鲜在佳丽,明在人物,艳在春色,稳在建筑,体现了清宫院体高头大卷人物画风的基本特性。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张择端吗?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画完以后献给宗徽宗?还是被招入翰林院才画的画?如果是画完以后才献给宋徽宗,张择端不可能拿到北宋宫廷的金丝绢,也不敢用金丝绢来作画。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它的绘画题材,包括设计,都有可能是按宋徽宗的构思,设计方式,反应时代风貌特征绘制出来的。北宋张择端的绘画,在远景与近景之间,安排得非常巧妙,云与雾的交融,天与地的完美结合,感觉画中有诗,但张择端却不敢提诗,不感落款,说明北宋张择端是为宫廷而画,为宋徽宗作画,画完还要经过宋徽宗的审核,自然也就不敢落款,他没有这个权力。北宋张择端的绘画水平,从远景来看画得非常柔和,似乎还要高于宋徽宗的绘画水平,宋徽宗的画《瑞鹤图》,《听琴图》,感觉画中线条还是有些疆硬,没有柔合感。所以,清明上河图的真迹,能够在北宋时期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必是张择端无凝。有这个传说,就必有这个人来画清明上河图,只是人们找不到北宋张择端的真迹,也就不敢断定为北宋张择端的真迹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人,早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学习绘画,后为北宋画院画师。虽然有关他的记载很少,但这幅了不起的作品,使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如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

全图规年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

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