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讲解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讲解?
生活污水处理首先进行沉淀处理,净化,再进行消毒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管道施工标准?
生活污水管道施工标准为: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前需要进行核验,包括检查设备的合格证、出厂检验质量报告、设备的进场复测报告,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进行现场抽样检测。检验污水处理成品设备外观结构是否合理,各构件联接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查设备是否安装稳固、平整,池体是否倾斜,是否满足抗浮要求,设备与管道间连接是否紧密。
2、设备所用管道直径等应符合设计图样尺寸要求,设备进出水管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水平水流轴线是否与下水管道轴线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确认设备是否稳定,在设备上端用水平仪等测定水平并调整。对污水处理成品设备进行技术性能试验,项目包括处理规模、污染物去除效果、电能消耗等。
3、设备安装前,应对预留的预埋件位置、尺寸进行校对确认,检查预埋件的验收报告。设备安装时,设备提供厂家需派人到施工现场指导安装,安装验收后需指导处理设施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基本操作使用。
4、设备安装验收后,应将使用说明书、验收报告等资料整理归档,方便运维管理人员的使用及监管部门的抽查。
一户每天大约排多少污水?
一户人一般每天要排放三十升污水。一住户大部分是三人,每天的污水包括洗菜的污水,洗锅碗的污水,洗衣服的污水,洗脸的污水,洗脚的污水,洗澡的污水,冲厕所的污水等,一家三囗人,每人每天可能排放污水十升,一住户每天排放污水大约是三十升。
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的原因?
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2、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
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资金还很紧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和模式,依靠大规模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来改善水环境在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3、管理水平低。
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这样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厂也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了已建城市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该如何选择?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一.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在污水处理方面城乡之间差别显著:在城市,污水不但有完善的收集、处理技术和设施,而且国家颁布系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以控制;而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点源和非点源排放,将各类污染物带人河流,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导致出现了包括蓝藻水华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冲厕污水和洗衣、洗米、洗菜、洗澡废水。污水中主要是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往往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还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因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不同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差异较大,污水有如下特点和问题:(1)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强,防治十分困难,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粗放型排放,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2)农村用水量标准较低,污水流量小且变化系数大(3.5~5.0);(3)污水成分复杂,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较低,污水可生化性较强。
由于农村生活污染源分散,不易集中,村镇居民环保意识差,加上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治理上也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农村生活污水
已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目前我国75%的天然和人工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而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恶化中。
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可以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集中式污水处理和分散式污水处理。
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该处理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通常在我国中西部村庄布局较为分散的地区采用。
集中处理模式,即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一处处理设施处理村庄全部污水。污水处理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该处理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适用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通常适合于在我国东部和华北地区,村庄分布密集、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采用。
二 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1、稳定塘是一种经过人工修整而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池塘,它主要利用水生生物系统,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是迅速推广污水处理工艺,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因而稳定塘处理技术成为我国近年来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稳定塘主要包括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厌氧塘等几种工艺。
稳定塘系统一般不需要任何材料,动植物均为土著种类,在工程造价上甚至低于土壤渗滤处理系统,也基本不需要过多的维护管理。稳定塘系统可达到较好的出水水质,有的还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农村地区可以结合地形条件等有利因素,设立污水的稳定塘生态处理方式,尤其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稳定塘内水生植物的布置应兼顾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间的合理搭配,以发挥其最大效能,尤其是在控制藻类的生长等方面。
2、稳定塘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净化效果受气温等自然因素(平均气温需要> 5 t ) 影响。但是随着稳定塘的逐步推广应用,发展了很多新型塘和组合塘工艺,进一步强化了稳定塘的优势,或者弥补了原有技术的不足。因此,如果有可利用的天然养鱼塘、天然废塘等条件,可考虑采用该处理系统。
三 人工湿地
1、人工湿地是一种为处理污水而利用工程手段模拟自然湿地系统建造的构筑物,在构筑物的底部按一定的坡度填充填料,如碎石、砂子、泥炭等,在填料表层土壤中种植对污水处理效果良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灯心草、香根草、风车草等。主要分为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人工湿地适宜于气候温暖、土地可利用面积广阔的区域,尤其适用于利用盐碱地或废弃河道进行工程设计。
2、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好,具有较强的氮磷处理能力,运行维护方便,管理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远比传统处理工艺高得多,因此提高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率是今后的一大课题。此外,季节因素的变化,如温度、降雨量等因素限制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发展。
四 土地处理技术
1、土地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利用土壤毛细管浸润扩散原理,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逐级降解污染物、净化污水的处理系统。与其它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转费用少、抗冲击负荷强、系统稳定性好、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同时,还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使污水处理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占地面积相对较大,然而在农村地区,污水土地处理可以与农业种植结合,因而这种处理工艺不额外占用土地。其工艺如图2 。
2、国内应用比较多的污水土地处理工艺有: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污水地下渗滤处理系统、“非尔脱”污水灌溉新技术和砂滤处理系统。
其中,砂滤处理系统出水悬浮物、BOD5 、COD 去除率一般可达8 0 % 以上,总氮和总磷处理率一般在4 0 % 〜8 0 % ,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是一种简单、可靠、实用、低能耗、低花费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是解决中小城市、城镇、农村等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最适合、最可靠的途径,但该技术在国内尚未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
五 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荐方案
在选择处理工艺时,要遵循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活,技术及设备先进、可靠等选择原则。
北方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水质单一,有较多土地进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可优先考虑采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如果有可利用坑塘,也可选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稳定塘处理组合工艺。此外,虽然土地处理技术在国内尚未大面积推广,但鉴于该技术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是一种简单、可靠、实用、低能耗、低花费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尝试采用该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