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鞋,手工毛线棉鞋鞋面花样
手工鞋,手工毛线棉鞋鞋面花样?
毛线拖鞋花样织法是先在拖鞋底作记号,然后开始将毛线穿在鞋底的针脚上,开始起针,钩织完整的一圈后(紫色),开始换线(白色),循环钩织,最后收线即可。具体如下:
1、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准备编织鞋底。首先起8针做示范用,具体编织时要根据脚的大小来起针。
2、然后开始织下针,织到这一排最后一针前圈加一针,然后翻面织下针,再织到最后一针前圈加一针。这时针上有10针。
3、然后不加不减正反面都织下针。织到脚的长度。然后收针,和加针一样最后2针并一针,减到针上有8针。
4、这8针就作为鞋头,然后把另外3边都用针挑起来。开织下。
5、然后开始织鞋帮,每一圈织到鞋头的左右边各减一针。
6、接下来织鞋筒。织到够鞋帮的长度后,开始变换针法。织一针上针,一针下针。
7、织到需要的长度后收针。
8、织好后再整理一下,配一朵小花装饰一下。这样毛线鞋就编织好了。
注意事项:
1、上鞋面的时候,鞋头要居中。
2、中间花型(4针),每行的第一针都是挑下不织。
手工钩鞋起头方法?
1、起针:拉4个辫子针,然后与第一针进行引拔连接。环形起针,在线圈里立4个辫子针,然后在线圈里钩织15个长长针,然后换线进行引拔连接。
2、在线圈里里4个辫子针,然后再线圈里钩15个长长针,换线与立的4辫子针进行引拔针连接。
3、先立一个辫子针,然后在立的针目里钩织一个短针,然后拉4个辫子针,隔三针钩织一个短针,拉3个辫子针,在下一针上钩织一个短针,再拉3个辫子针,隔一针钩织一个短针,再拉3个辫子针,在下一针上钩织一个短针,再拉4个辫子针,隔三针钩织一个短针,拉3个辫子针,在下一针上钩织一个短针,再拉3个辫子针,隔一针钩织一个短针,然后再拉3个辫子针,换线与立的一针进行引拔连接。
4、立3个辫子针,然后再上一圈4辫子针形成的洞洞里钩织5个长针,在下一个短针上钩织一个长针,再拉5个辫子针,再在下一个短针上钩织一个短针,然后再3辫子针形成的洞洞里国足3个长针,再在下一个短针上钩织一个长针,再拉5个辫子针,再在下一个短针上钩织一个短针,然后在4辫子针形成的洞洞里钩织5个长针,再在下一个短针上钩织一个短针,再拉5个辫子针,再在下一个短针上钩织一个长针,再在3辫子针形成的洞洞里钩织3个长针,在下一短针上钩织一个长针,然后再拉5个辫子针,与立的3辫子针换线做引拔针连接。
手工毛线鞋?
答:手工毛线鞋
1、红色毛线起6针,织第一行;回头织第二行时,第一针不织,最后一针前加一针,再织最后一针;再回头织第三行,第一针不织,此时,已经是7针。
2、第四行开头,用上黄色毛线,把红线稍微拉紧一点,拉至背后,用黄线越过红线开始织。第一针直接取下,不织;第二针开始织黄色线,织到倒数第二针时,加一针,再织最后一针;再回头织第五行,第一针也不织,此时总共8针。
3、第六行开头,先把黄线拉至背后,用红线压住(越过)开始织第六行,方法同上。教你怎样用毛线编织拖鞋 。
4、如此反复,织至大约54针左右(可以用鞋底量一量加针的边缘,稍拉紧一点量,量一半鞋底——中线分开,只量半边的边缘。),开始梭鞋子的前面脚趾部分。以黄线开始为例。黄线第一行织过去,回头来照原来方法织,最后4针余下不织,换成红线织过去,此时红线织过去就不要加针了(那样前面才是平整的,不会是尖的。),再回头织到离刚才黄线还余4针时,就换黄线织,这样一直梭8个小块(每个5针,共计40针)后,余下的十多针就不加不减地织,同样记住换线,织三个来回(即黄-红-黄,中间正对着的是红色)。
5、织好中间的部分后,红色线开始往回梭。即:织红线时,先织最后的十几针,然后把刚才余下的5针(红)一起织,织完这5针后,立刻换成黄线织过去,回头来再织前面余下的5针(黄),如此反复,直至把前面梭的40针全部织完。
6、全部织完了中间余下的40针以后,织第一行就注意开始收针,即:原来加针的地方,现在就变成最后两针合为一针,注意不要拉得太紧,边缘太紧容易让鞋面子变小,左右不对称。回头织的方法无变化。这样一直收到只余下6针就全部收针断线。现在的鞋面子犹如一只展翅的蝙蝠。
手工有哪些?
手工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制品,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缝纫:制作衣服、布艺玩具、鞋子、袋子等。
陶艺:利用陶泥雕刻、造型、制作器皿、雕塑等。
木工:利用木材进行加工、雕刻和制作家具、工艺品等。
珠宝首饰制作:用各种材料制作首饰,如珠子、水晶、金属、皮革等。
蜡烛制作:用蜡烛芯和蜡制作各种形状的蜡烛。
以上是手工艺制品的一些例子,手工的内容还非常广泛,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
有哪些适合农村妇女在家做的手工活?
感谢邀请回答
农村妇女在家做的手工活比较多,比如大理剑川布扎工艺品只要老人有耐心能一针一线的做下去。
布扎刺绣饰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布扎工艺历史悠久。白族布扎以剑川一带最具代表性,制作的布扎既有刺绣的风格,又有布扎的味道,形成独具特色的白族布扎艺术。2009年8月,白族布扎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剑川白族布扎选取的题材多为十二生肖、白族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和代表吉祥如意的物品。剑川地处边地,据说古时毒蛇、蚊虫颇多,为祈求平安,防身驱虫,人们就把麝香、雄黄等中草药缝在小囊内,随身佩带,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布扎工艺品。
近来白族布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怀珠、刘丽湖等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演。剑川县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举办了多期白族布扎培训班,培养后继人才,使白族布扎与旅游结合,融入生活,拓宽了传承发展的空间,生产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