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的部首,支的偏旁是什么
支的部首,支的偏旁是什么?
一、支的部首是支
二、支的拼音:zhī
三、释义:
1、撑:~帐篷。把苇帘子~起来。他用两手~着头正在想什么。
2、伸出;竖起:两只虎牙朝两边~着。~着耳朵听。
3、支持:~援。~应。体力不~。乐不可~。疼得实在~不住。
4、调度;指使:~配。~使。把人~走。
5、付出或领取(款项):~出。~取。~了一笔钱。
6、姓。
7、分支;支派:~流。~队。~线。~店。
8、a)用于队伍等:一~军队。一~文化队伍;用于歌曲或乐曲:两~新的乐曲;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1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枪。三~钢笔。一~蜡烛。
9、地支。见〖干支〗。
四、字源解说: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凡支之属皆从支。
,籀文支。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支,砍支竹子的细枝所得的竹竿。字形采用“手”作边旁,像手持半截竹子。
,这是古文写法的“支”。
木字旁加一支笔的支念什么?
木字旁加一支笔的支念:枝【qí】[zhī]
部首:木
笔画:8
笔顺:横竖撇点横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释义:
[zhī]
树干旁生的茎条。树枝、枯枝、嫩枝
零碎而不重要的。枝辞、枝节小事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一枝花、三枝毛笔
[qí]
树干旁生的茎条。 【组词】:树枝、枯枝、嫩枝
零碎而不重要的。 【组词】:枝辞、枝节小事
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 【组词】:一枝花、三枝毛笔
支的形近字组词?
支的形近字是:友、攴、艾。
一、友 yǒu
部 首 :又;笔 画 :4;五 笔: DC
基本字义:
1、彼此有交情的人或有亲近和睦关系。例:好~。战~。
2、相好;亲近。例:~爱。~好。
3、有友好关系的。例:~人。~邦。~军。
4、姓。
近义词:朋 反义词:敌
二、攴pū
部首:攵; 总笔画:4; 繁体部首:攴
总笔画:4; 五笔86/98:hcu
仓颉:ye; 笔顺编号:2154
笔顺读写:竖横横撇捺
基本字义
1、轻轻地击打。
2、古同“扑”,戒尺。扑”是简体字,它繁体字的意思与本义相同,没有原来戒尺的意思。
三、艾 ài、yì
部 首: 艹;笔 画 :5;五 笔 AQU
基本字义:
1、艾 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
2、艾 ài,姓。
3、艾 ài,年老的,也指老年人。例:耆~。
4、艾 ài,停止。例:方兴未~。
5、艾 ài,美好;漂亮。例:少~(年轻漂亮的人)。
6、艾yì,同“乂”。
7、艾yì,惩治例:惩~。
扩展资料
支的用法:
一、作名词
1、本义:竹的分叉,即竹枝。引申义:辅助支撑物。
例: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2、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
例: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3、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二、作动词
1、支持;支援;支助 。例: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2、支付;领取 。例: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3、处理;应付 。例: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4、〈方〉∶支吾搪塞 。
5、抗拒 。例: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三、作量词
1、用于计杆状物品。例:一支笔;一支枪
2、用于计队伍等。例: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例: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例:25支光的灯泡
5、纱线粗细程度的英制单位,用单位质量(重量)的长度来表示,如一磅重的纱线长度中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纱线越细,支数越大。
四、用于姓 , 支姓,[支,读音作shì(ㄕˋ),亦可读作zhī(ㄓ)]古有月氏(zhī)国,后人以国为姓
三个支叫什么字?
三个支叫汥,汉语汉字,释义为水积聚。
郑码 VEXS
释义 水积聚。
总笔画 7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3
仓颉 EJE
拼音 zhī jì
部外笔画 4
笔顺编号 4411254
Unicode CJK
一个口一个支读什么?
吱
[ zī ] [ zhī ]
部首: 口
笔画: 7
五行: 金
五笔: KFCY
基本解释
吱 [zī]
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 老鼠~~地叫。
吱 [zhī]
形容某些尖细的声音 嘎~。咯~。车~的一声停住了。
详细解释
吱 [zī]
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 。
如:吱喽喽(象声词);吱吱叫;吱吱;吱扭;吱吱格格;吱咕;吱啦;吱喳;吱溜;吱喽
形容物体发出短促的尖叫声 。
如:听得到那扇门的门轴处吱吱作响
做声,说话 。
如:吱嗻(人说话的声音)
另见 zhī
吱 [zhī]
〈动〉
细小的声音
人语闹吱嗻。——《牡丹亭》
发出[声音]
老孙头看看四周,却不吱声。——《暴风骤雨》
另见 z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