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三皇子是谁,北齐等九品上的高手谁排第一
庆余年三皇子是谁,北齐等九品上的高手谁排第一?
《庆余年》十大高手排行,范闲只能排第十,第一名毫无争议
在《庆余年》的故事设定当中,我们知道了大宗师是超越世人的存在,在俗世当中,他们就是顶级的存在,庆国正是因为四大宗师当中有两位在,所以武力值让其他北齐和东夷城不敢小觑。那么在故事当中的高手们,武力值的排行是怎样的呢?
第十名范闲。范闲在原著当中,后来四大宗师的武功他都有涉及,但是都不精,也始终没有突破大宗师,始终保持在九品巅峰的水平。后来大宗师全部覆灭之后,他才成为了武功顶尖的存在,如果按照目前来看,他只能垫底。
第九名影子。影子是四顾剑的弟弟,当年四顾剑因为屠杀了一家人才突破成了大宗师,影子侥幸逃脱,后来隐姓埋名到了陈萍萍的身边,他来无影去无踪,一人能敌千军万马。
第八名燕小乙。全书第一远程射手,远程攻击上燕小乙箭无虚发,实力不容小觑。在原著中,范闲后来用狙干掉了燕小乙,才彻底没有了被远程攻击的后顾之忧。
第七名洪四庠。世人以为洪四庠是大宗师,所以庆帝把他推出来迷惑世人,实际上洪四庠是九品巅峰的水平,距离大宗师只差一步。
第六名苦荷。苦荷当年得到了叶轻眉的功法,才成为了大宗师,虐洪四庠非常轻松。
第五名叶流云。叶流云当年和五竹打架,结果被五竹虐的顿悟了,从此再不碰剑,结果反而因为流云散手成了大宗师。
第四名四顾剑。四顾剑当年也是受叶轻眉点拨才成为大宗师的,他的功夫的特点就是杀意起剑气起,当年就是因为把自己全家人都杀了才突破的。
第三名庆帝。叶轻眉把霸道真气给了庆帝,庆帝是隐藏的大宗师,被众人联合刺杀的时候,庆帝一招轰没了四顾剑半个身子,把苦荷的身体用真气撑爆了,实力在大宗师当中是顶级。第二名神庙使者。在原著设定中,神庙使者其实就是机器人,所以攻击力是非常可怕的,实力灭大宗师可以,但是打不过五竹,因为怕打死一个少一个,所以神庙不敢随便派出使者对付叶轻眉和五竹。
第一名五竹。五竹是神庙机器人当中武力值最高的,他的眼睛是激光,能够轻松秒杀大宗师。虽然没有真气,但是他不会累,就算拼持久战最后肯定也是他获胜,所以综合实力五竹无疑是第一名的。
庆余年中最后谁一统天下?
《庆余年》最后三皇子做了皇帝。三皇子是宜贵嫔之子,范闲初入京都时三皇子尚年幼。大东山事件后,太子、二皇子起兵造反,兵败自杀。范闲刺杀庆帝后携婉儿隐居,三皇子躺赢,登上了王位。
二皇子结局是什么?
南庆国六大皇子之最悲惨二皇子
庆帝从帝王的角度去评判,无论是真实历史还是虚构世界,他都算得上是一个极其勤勉的皇帝。无论是治国治民,还是开疆拓土,就算是下班后去后宫造人,庆帝也比大部分皇帝都要卖力气。
按照原著小说的剧情,庆帝几乎每天都会在后宫不间断地造人,就像要多生点皇子,让庆国未来的选项更多一点。
但勤奋不等于必定有预想的收获,就像内卷永远不会让行业持续升级一个意思。庆帝虽然拥有远超常人的体能,是立于武道巅峰的王道大宗师。但因为常年修炼霸道真气,导致体内经脉尽断,整个身体变成了无限容纳真气的四维空间袋。
但因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那些凌厉至极的霸道真气常年在庆帝没有经脉的身体中随意游走,虽然不会爆体毙命,但也对身体造成了无法察觉的伤害,而且失去了经脉的感知能力,庆帝对于这些伤害毫无察觉,内脏以超越常人的速度衰老,导致肾功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所以庆帝即便每天都在后宫鏖战,但外强中干的他大部分时候都是放空枪。辛苦输出二十几年只生了六个孩子,而且前四个都是他进入大宗师境界之前生下来的。后面十几年总共只生了两个孩子,最后一个还没学会叫父皇,庆帝就领盒饭了。
大皇子李某某,跟庆帝一样没有被作者设定名字。主要是大皇子戏份也不多,而且对于剧情推动作用不是太大,主要存在意义是证明陈萍萍是个多么有人格魅力的太监,即使没有作案工具,依然能够让宁才人跟大皇子这对皇家母子为之倾倒。大皇子对庆帝也没有多少亲情流露,一来大皇子是东夷城血统,一出生就注定了跟皇位无缘,所以庆帝一直把他当武将培养,未来的规划就是镇守边疆,远离皇位的致命诱惑,所以两人只是名义上的父子而已。二来大皇子把陈萍萍视为亲爹一般,陈萍萍活着的时候,大皇子还能父皇前父皇后的干活儿,陈萍萍被庆帝杀死后,大皇子二话不说就成了范闲的外援,直接在东夷城闹独立了。
二皇子李承泽,淑贵妃所生,历史原型是跟太子李承乾夺嫡的魏王李泰。在《庆余年》小说里,二皇子是除了范闲之外,综合能力最强的一个皇子。可惜错生在帝王家,而且被放到了跟太子斗蛐蛐儿的蛊局里,结果外表最优秀的他反而成了所有皇子中最悲惨的存在。
太子李承乾其实是老三,但庆国皇族规定太子不算入皇子排行。太子的历史原型就是唐朝皇太子李承乾,因为跟魏王李泰夺嫡,意图武装逼宫,结果被李世民废黜为庶人。小说里南庆太子比真实的李承乾堕落一百倍,而且魅力值跟能力值也大大缩水,做出来的骚操作也要惊世骇俗得多。
范闲按照年龄应该是老四,叶轻眉之子,无敌穿越男主角,出生就拥有顶级的五爹配置。被庆帝规划为天下第一权臣,用他当刀子制衡太子、长公主、二皇子几方势力。在长公主之乱失败,太子二皇子一起自杀后,庆帝又开始削弱范闲的势力,避免范闲做大到霍光废帝的程度。可惜庆帝还没把范闲彻底削干净,自己就先被范闲削死了。
三皇子李承平应该是老五,宜贵嫔所生,因为年龄太小,所以一直没被庆帝考虑成接班人,还放心的把三皇子交给范闲去调教。结果后来太子二皇子报废,三皇子变成了唯一的选择,最终成了南庆新皇帝。李承平这个名字其实是连载后期改过的,最早是叫李承民,而二皇子叫李承泽,按照这个顺序大皇子应该叫李承江,这么一组合起来就特别刺激了。
最小的一个孩子,在范闲第一次布衣单剑朝天子时,还在梅妃肚子里猥琐发育。由于范闲入宫刺杀庆帝,路上当面威胁+羞辱了梅妃,导致梅妃血压一直居高不下,在生下孩子后就难产而死了。这个皇子还没懂事的时候,庆帝就被范闲做掉了。在三皇子登基以后,这个皇子大概率会被清理掉,毕竟老三只是外表谦和朴实,内心其实也非常阴毒加没有安全感,再加上梅妃死了之后这等于是个没有后台的留守儿童,新皇帝要弄死他就跟挤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在这六个皇子里面,范闲无意是最大赢家,不但亲手做掉了庆帝,结局时还掌握了比皇帝还大的势力,成了真正的黑暗帝王。而最悲惨的就是二皇子李承泽了,表面上风光无限,随时都可能会登基的他,其实从懂事起就被庆帝当工具人用,直到自杀身亡,二皇子才真正主导了自己人生一次,虽然是给自己划上一个句号。
第一季结尾暗示了二皇子的悲剧结局《庆余年》第一季结尾,二皇子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最终大BOSS。他不但在暗地里跟长公主李云睿勾结,一起对付太子势力,两人还合伙利用内库跟北齐走私。沈重在临死前把这些秘密交待给了范闲,在结合言冰云查到的账本证据,范闲回国后就可以直接坐实二皇子跟李云睿叛国,并将其一举扳倒。
但在使团到达南庆边境时,二皇子命令八家将之首谢必安给了范闲跟言冰云各一封信,还用滕梓荆的儿子、范思辙、费介三个人质要挟范闲,命其不得将走私一事上报给庆帝,否则就鱼死网破,不但撕了人质票,还要让谢必安将使团杀干净。
最后范闲用九十九级嘴炮唬住了谢必安,使其不敢对使团下杀手。但言冰云突然反手一剑给范闲穿腹,范闲倒在血泊中生死未明。很明显言冰云是因为二皇子的信才对范闲下杀手的,说明死鱼眼公子也被二皇子收买,所以第一季结尾的最大赢家,无疑就是二皇子。
但这个悬念留得越勾人,坑挖得越深,那么在后来回归小说主线,二皇子最终失败自杀的时候,只会让观众心理落差越大。
因为二皇子的悲惨结局,从他懂事后被庆帝定位成太子磨刀石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彻底锁定了。二皇子靠自己的努力在这个棋局里赢的子数越多,在他掉进庆帝给他挖好的坑里后,就会摔得越血肉模糊。
最开始的二皇子其实也跟他母亲淑贵妃一样,在冷宫里过得云淡风轻与世无争,除了念书之外什么爱好都没有。二皇子也喜欢读书,而且理想是当一个闲散王爷,努力往学术方面发展,将来成为南庆文坛的柱石级人物。
但庆帝却不准备让二皇子走上这种闲散寡淡的人生,他赋予二皇子“给太子当磨刀石”的终极使命,并且从二皇子童年时候就开始挖坑设局,最终牢牢的将太子二皇子拴在了一起。
从我十二岁那年起,就说我贤德兼备,将来做个亲王委屈了,十三岁的时候,就封我为王,十四岁的时候,就在宫外修了宅子,表面上是将我赶出宫去,实际上却给我自由地交纳群臣的机会!十五岁的时候,就让我入御书房旁听朝政之事……你知道吗?在我之前,永远是只有太子才有这样的机会!在庆帝连拉带拽的忽悠下,二皇子身边形成了足以抗衡太子的庞大势力,跟东宫分庭抗礼,而庆帝又在明面上处处打压太子,这更让所有人包括二皇子自己都觉得,庆国即将要换储君了。
但庆帝的真实想法却是:太子永远是太子,也是国家雷打不动的下一任老板。但太子的性格太过于懦弱,而且治国手段又不够厉害,将来如果将江山交给他,难免会因为掌控力不足而变得内忧外患。
他是位无情中的多情者,守成尚可,只是朕去时,这天下想必甫始一统,乱因仍在,他又无一颗铁石心肠,又无厉害手段,怎样替朕守住这大一统的天下?所以干脆给太子找一块磨刀石,让他时时刻刻活在危机感中,被动的让自己成长,最终变成一个让庆帝点赞的完美储君。
但这只是庆帝一厢情愿的设想罢了,现实就是太子在庆帝不断的高压,跟二皇子不断的攻势下,整个人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而且越来越堕落,只能去欢场释放压力,结果染了一身花柳病回来。最后还被自己的亲姑妈李云睿忽悠,两人乱L滚了床单,制造了整个南庆历史上最大的皇族丑闻。
而二皇子则在太子越来越垮,自己在庆国朝堂的声望越来越高,连长公主跟军方大佬叶重都成为自己势力的假象里,彻底迷失了自己,他真心的认为自己有机会登基。而二皇子一旦真的一夜暴富,那他必定会在强烈的不安全感趋势下,将自己所有兄弟都杀掉,就跟秦二世的操作一样。
他的心思过伪,身为帝王当有凛然之气,而他……却没有。他若上位,定是一代仁君,可朕这几个儿子……只怕没一个能活得下来的。但二皇子在疯狂追逐皇位时,凭他的聪明才智也察觉到了自己在做无用功,十几年输出不过是给庆帝当工具罢了。而且这个局无论二皇子怎么选择,只要庆帝对他依然是那种“心思过伪,无凌然之气”的观感,那他最终结局都是死路一条。
而这种既渴望登基但又知道完全无望的矛盾心情,最终化为了对庆帝的刻骨仇恨,而且在长公主之乱时彻底爆发了出来。
“早就清楚了。”二皇子冷冷一拂袖子,“同是天之娇子,谁会甘心做一块将来必碎的磨刀石?所以我要争下去,万一将来真的争赢了……能看到他后悔的样子,我会比坐上那把椅子更开心。”后来长公主跟太子乱L被曝光,庆帝严惩两人,并决定去大东山废太子,长公主则利用君山会势力,邀请三大宗师出山刺杀庆帝。长公主在京都联合秦家,扶持太子登基,并且昭告天下庆帝已经死在大东山。而二皇子也参加了这场叛乱,这时候的他与其说是在扶持太子,还不如说他只想庆帝去死。那个把他人生毁得一塌糊涂的狠心父亲,他最好能够用最悲惨的方式死去。
而庆帝在大东山嘱咐范闲回京平叛的时候,特意叮嘱了一句“能不杀就不杀,毕竟他们是你的兄弟,尤其是......承泽。”那一刻的庆帝,或许稍微意识到了自己对二皇子做了多么残忍的事情,亲手毁掉了儿子的一生,他希望能够用免死的谕旨,去弥补对二皇子的亏欠。
但对于二皇子来说,庆帝的赦免是对他的另一种侮辱,对他人生最终极的嘲笑。你不但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存,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死去。
所以在面对范闲的劝解时,二皇子提前吃了毒葡萄,用自己的生命对庆帝做出了最后的反抗,还在临终前给庆帝留下四字诅咒——“鳏!寡!孤!独!”
古人云:鳏寡孤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庆帝这个拥有天下的帝王,在自己儿子的心里,却是一个穷到彻底的孤家寡人。
范闲什么时候知道他是庆帝的儿子?
《庆余年》刚开播的时候,大家一致以为作为穿越者范闲是知道自己的身世的,知道自己是庆帝的儿子。
想不到剧版中并不是这样设定的,电视剧第41-42集中范闲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同时也知道母亲叶轻眉的故事。
第41集-42集。
肖恩救了濒死的范闲,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庆帝和陈萍萍布下的局,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肖恩相信范闲是自己的孙子,目的就是让肖恩告诉范闲神庙的秘密。果然,肖恩说了神庙的秘密。也是在交谈中,范闲有意外收获,自己是皇子,是庆帝的儿子!
庆余年里太子是老几?
《庆余年》原著中,庆帝前后一共生了六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大排行是老三。但按照庆国法律,太子是不计入皇子排行的,再加上范闲是私生子所以没进老李家族谱,所以本来应该是老五的李承平变成了三皇子。
大皇子李某某(跟庆帝一样有姓没名),宁才人所生。庆帝当年第一次北伐,结果被战清风包饺子,差点全军覆没,刚好又遇到霸道真气爆体经脉全毁,变成了一颗植物帝。亏得陈萍萍率领黑骑千里奔袭,把庆帝从敌军中捞了出来,在回国路上俘虏了一个东夷城女奴宁儿,负责照顾庆帝的饮食起居。由于长时间相处一起吃苦一起照顾植物庆帝,让陈萍萍跟宁儿之间摩擦出了类似爱情的火花。庆帝身为一个情场老手敏感的察觉到这一点,回国之后庆帝回复了行动力,二话不说就把宁儿纳入后宫,封为宁才人,作为对陈萍萍救命恩情的回报。
毕竟陈萍萍是个太监,不能那啥,所以作为主子就代劳了。由于庆帝在经脉尽毁后进入了大宗师境界,所以中奖概率极高,很快就造出了大皇子。由于大宗师真气的加持,再加上宁才人有东夷城的蛮族血统,所以大皇子生得孔武有力,小小年纪就弓马娴熟。由于有外族血统不能继位,所以被庆帝安排成了边将候补,十几岁就送出了皇城。
正因为庆帝跟皇族都不待见自己,再加上陈萍萍跟宁才人的暧昧之情,所以大皇子一直把陈萍萍当成自己亲爹,后来庆帝杀了陈萍萍,大皇子也跟着范闲一起背叛了。
二皇子李承泽,淑贵妃所生。对于这个儿子,庆帝打心里是不太瞧得上的,正如他对二皇子的评语“心思过伪,无凛然之气”。二皇子的毛病就是聪明,而且是过于聪明,以至于有点虚伪了。他的行为模式跟真实想法经常对不上号,甚至庆帝都捉摸不透,所以就把他定位成了太子的“磨刀石”。
说好听点是磨刀石,其实就是陪太子练级的工具人。太子性格太软弱,而且养尊处优危机感不足。于是庆帝就假模假式的公开踩一捧一,把二皇子捧上天,十几岁就让他去御书房听政,夸他德才兼备,后来又封了亲王,不断给他扶持势力。在外人看来,二皇子将来就是要代替太子,成为皇位接班人的特殊存在,就连二皇子本人一度也有这种错觉。
但这种十几年如一日,光放空枪不给实弹的操作,让二皇子也明白了庆帝的真实想法。也逐渐让他打心里恨透了这个不拿自己当盘菜的父皇,于是二皇子从最开始积极表现抢夺皇位,变成了自暴自弃当搅屎棍,只要能看到太子倒霉,给庆帝添堵,二皇子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最后二皇子跟长公主李云睿、太子一起谋反,兵败后服毒自杀,给庆帝留下四字祝福“鳏寡孤独”。
太子大排行老三,皇后所生,血统最纯正的一个皇子,同时也是庆帝最重视的接班人。可庆帝表达对太子重视的方法,在太子看来就是霸凌,于是这份畸形的父爱最终毁了太子。
在庆帝的眼中,太子无论哪个方面去衡量,都是最适合而且雷打不动的接班人。
从内因而言,太子为人宽仁,适合做一个守成之主。而且这种性格的人登基之后,也不会对其他皇子下手。相反那个虚伪又做作的二皇子如果登基上位,第一件事肯定就是效仿嬴胡亥,把所有兄弟都送土里去。
从外因而言,太子登基不会形成一股威胁老李家的外戚势力。历史上君王最忌讳的就是新皇帝的班子里,混进一大票后党的三亲四戚,然后各种姿势把持朝政,把自己铺好的政局搅和得一塌糊涂。而太子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当年的太平别院血案后,庆帝已经把皇后一族彻底清理,杀了几天几夜人头摆了几里地,除了皇后太后两个老娘们,户口本上已经没有任何五服以内的亲戚了。所以太子继位后,就是皇后变太后,母子两个组团刷新地图,老李家江山也能够完美传续下去。
但太子因为继承了皇后一部分二百五的基因,脑子天然有点呆萌,所以庆帝就给他扶持了一个打擂台的二皇子,让太子能够在危机感和压力下成长发育,变成一个拥有帝王心术的完美接班人。
结果庆帝千算万算,忽略了太子本身的性格软肋。正因为皇后当年被庆帝把家族给清零了,导致东宫没有可以仰仗的势力,本来就极度缺乏安全感。这时候庆帝再玩了命的捧二皇子,让太子内心彻底崩溃绝望。
而太子选择释放压力的方式不是庆帝希望的茁壮成长,而是用堕落来逃避现实。于是乎太子在那方面需求极其强烈,而且还喜欢去皇宫外边寻欢,最后染了一身花柳病回来,变成皇族最大的笑话。
这破事儿还只是个开始,庆帝最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亲妹妹长公主也参合进了太子二皇子这个蛊盆里,而且玩得比庆帝还嗨。
长公主表面上支持太子,背地里跟二皇子暗通款曲,两人一起利用明家跟北齐走私,出卖庆国的利益。但实际上长公主还是站队太子,而且她为了让自己跟太子的捆绑得更瓷实,在太子花柳病痊愈后,长公主跟他滚了床单,说白了就是乱L。
而这破事儿背后,有陈萍萍跟范闲两个推手,陈萍萍安排费介配制特效药治好了太子,又通过宗亲府给太子一张补肾的药方,踩着长公主从信阳回广信宫的点送进东宫。太子拿到药方后迫不及待的就去跟姑姑实战了,两人这边玩得正嗨,那边范闲拿到了证据,安排自己在东宫的眼线洪竹偷皇后玉珏嫁祸给宫女,宫女被皇后打死,闹到庆帝那里。庆帝觉得死个宫女怎么会闹这么大,于是安排洪四庠去查背后有没有别的猫腻,结果一查就把太子长公主的丑事给抖出来了。
这下子庆帝彻底不淡定了,自己亲妹妹跟亲儿子那啥,竟然不叫上自己~~不是,简直丧尽天良。这妹妹要不得了,这个儿子也要不得了。
你可知道,他是太子!他是朕精心培育的下代皇帝!朕将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便要这个孩子替朕守护万年……你若辅佐于他,我只有高兴的份,但你却迷惑于他!于是庆帝果断决定废太子,并且引出了李云睿太子二皇子叛乱,大东山终极大决战。最后庆帝大获全胜,皇后从城墙上来了个无绳蹦极惨死当场,太子也自杀身亡。
范闲按年龄排,是庆帝的四儿子,但这个儿子是叶轻眉下药后怀上,并且偷偷生下来的,没有经过宗亲府的入籍手续。而且范闲生下来后就被五竹送去了澹州,以范建私生子的身份长大,后来也入了范家的族谱,所以于公于私,这种儿子都不能当皇子。
但从综合能力而言,范闲是庆帝最优质的儿子。不但天生有主角光环,而且是魂穿人,生下来就有二十一世纪重症肌无力患者范慎的全套记忆,脑子里有全套唐诗宋词跟四大名著。体质方面继承了庆帝的大宗师基因,几岁就学会了霸道真气,还有五竹教授的跳崖术,费介亲传的宗师级毒功。后来还进修了流云散手大劈棺、四顾剑法、天一道功法,等于集合了所有大宗师等级的武技。
只可惜这个最出息最有能力的儿子,却是庆帝一生之敌,范闲不但毒死了自己的奶奶皇太后,还在结局杀了庆帝,成为庆国历史上第一大孝子。
三皇子李承平,宜贵嫔所生。三皇子跟几个哥哥比起来,属于相对平庸的那种。论体格不如大皇子,聪明不及二皇子跟范闲,血统又比较偏门,跟范思辙是表兄弟。
在正式决定废太子之前,庆帝是把三皇子当成老范家的旁支,直接丢给范闲去培养的。说白了就是没考虑让他继位,所以随便老范家的人去教育。
后来太子破事儿一闹出来,庆帝想亲自培养也来不及了。即使勉为其难的给李承平扶持上位,但庆帝还是担心范闲对他影响太大,所以自己又跑去后宫加班,跟梅妃生了一个老幺出来,作为新的替补存着。
可惜这个老幺还没懂事,庆帝就被范闲杀了。三皇子直接继位,最后到底怎么对这个兄弟的,小说里暗示了一下,范闲在西湖密会新皇帝李承平的时候,发现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管自己叫师父的老实皇子,变成了一个心黑手辣说一套做一套的正经帝王了,而且一门心思要扫除所有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存在,如果不是范闲掌握了足以抗衡皇权的势力,早就被李承平给灭门了。
所以庆帝第六个儿子,大概率已经被新皇帝李承平给处决了。这个千古一帝,最后应了二皇子的临终祝福——鳏寡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