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少年,除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清明三衢道中惠崇春江晓景忆江南等古诗外

2023-04-17 06:00:03 81阅读

西厢少年,除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清明三衢道中惠崇春江晓景忆江南等古诗外?

01

西厢少年,除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清明三衢道中惠崇春江晓景忆江南等古诗外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0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03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4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05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06

《梅花/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07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08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9

《佳人》

唐⋅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10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12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3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4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7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8

《滕王阁序 (附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19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1

《前赤壁赋》

宋⋅苏轼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22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23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4

《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5

《上邪》

两汉⋅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6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阳关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7

《初入武夷》

唐⋅李商隐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 似与游人洗俗尘。

28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3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2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33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34

《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35

《过零丁洋 》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6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7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8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贾元春为什么非要贾宝玉住进去?

贾元春为什么要下旨让宝玉和宝钗众姐妹一起入住大观园呢?原因恐怕还正是为了把当时贾母唯独留在身边的宝黛二人“另室别院”的分开居住吧?

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作者就通过贾敏在世时对女儿黛玉的叙述,活画出贾母隔代插手“凤凰蛋”孙子贾宝玉教养的状况了,在亲姑姑贾敏口中贾宝玉“异常顽劣、极恶读书,专爱在内帏中厮混,祖母极宠溺、无人敢管。”

六、七岁的黛玉初进贾府之时,已经跟着老师贾雨村上过一年学,并且读完了“四书”。黛玉对自己贾府生活的想象是“与姐妹们一起”居住、弟兄自然“别院另室,岂有粘惹之理”。 然而,贾母却如王夫人预计的那样安排了黛玉和三春一样的在自己身边居住,而贾宝玉也一如既往的“与姐妹一起娇养惯了”同在贾母身边。

更有甚者,林黛玉是与贾宝玉一起在贾母屋内的碧纱厨内外渡过来到贾府之后的残冬的。 如果,贾府在黛玉初进贾府之前就有考虑过“宝黛姻缘”的事儿,应该是不会有这样子的安排的。至少贾母要在此时将已经七、八岁的贾宝玉留在身边的话,也应该像薛宝钗一家住进梨香院之后那样,将三春姐妹挪出去与黛玉一起安排住到王夫人院内交由李纨照看,才是正理!

然而现实却是,探花林如海还在巡盐御史的任上,贾母把三春从自己身边挪走,住到王夫人房后三间小抱厦中,交由寡嫂李纨照看,唯有“两个玉儿”被留在贾母身边解闷。

单独跟着贾母住在一个院里的宝玉黛玉,在彼此房中来来往往畅通无阻。黛玉在宝玉房中直怼送宫花🌹的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黛玉到了梨香院里当着宝玉和薛家母女的面,对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出话来“比刀子还尖”。元霄节“元妃省亲”刚刚过后几天,三年前就已经与袭人姐姐有过“偷试”和秦钟搞过基友的“老司机”贾宝玉还大大咧咧的窜到黛玉屋里、躺在黛玉床上讲“香玉”的故事呢!“元妃省亲”之后下旨众姐妹和宝玉一起搬入大观园居住,全部交由寡嫂李纨照看。此时已经开始集体进入谈婚论嫁年龄的大观园中少男少女们都有着各独立的居所了,宝黛二人从贾母身边挪出入住大观园也总算是“别院另室”居住了。

然而,宝黛入住大观园还不满一个月时间,宝玉就带着黛玉避开众人的视线,在大观园桃花盛开的树下,坐在山石之上“共读西厢”了。此时“老司机”宝玉第一次借着《西厢记》的戏词向初长成的十二岁少女黛玉曲意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黛玉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宝哥哥拿这些“淫词艳曲”来欺负她了,要告诉自己的监护人舅舅舅母贾政王夫人去…… 。

宝黛“共读西厢”之后才几天,快人快语的管家媳妇琏二嫂子王熙凤立马就开起了黛玉“吃茶”的玩笑来。并且当时在怡红院内的除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就是李纨、凤姐、宝钗三人,其中李纨是珠大嫂子、凤姐是琏二嫂子、宝钗是之后的弟媳妇“宝二奶奶”。 然而,贾府中首位提到“宝黛姻缘”的凤姐,她对黛玉“吃茶”的调侃是“你作梦!”,真是一语成谶呀!农历四月二十五、凤姐宝玉“逢五鬼”之后痊愈才没几天,黛玉傍晚去怡红院就吃了大丫头晴雯姐姐的“闭门羹”,可怜黛玉在门外听见怡红院里宝玉和宝钗二人欢声笑语,想到自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被怡红院丫头晴雯堵在门外,也只能忍气吞声独自无声哭泣。

第二天,正是农历四月二十六芒种节气,大观园中姐妹一起祭花神,唯有黛玉孤单寂寞独作《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曾几何时,元霄节“元妃省亲”刚刚过后几天,宝玉还大大咧咧的躺在黛玉床上讲“香玉”的故事呢! 元妃下旨,宝玉黛玉与众姐妹一起搬入大观园交由李纨照看才刚刚两个月,黛玉傍晚时分想去怡红院看看宝玉,一个丫头晴雯一句“宝二爷说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就把无可奈何的黛玉挡在怡红院大门之外了。 幸亏宝玉急时赶来与黛玉解开了误会……。

从元妃下旨让宝玉和姐妹一起搬入大观园居住的效果上看,的确是对贾母唯独将宝黛二人同留在身边居住,宝黛彼此之间过于畅通无阻的非常缺乏界限感的交往起到了一定的阻隔作用了。

跟她接触的男子太少有直接关系吗?

宝钗与宝玉三观不合。但是在前半部分,尤其是听到宝玉说梦话要“木石姻缘”之前,宝钗对宝玉是有点感情的。这感情能不能称为爱情,倒也难说。但肯定是少女对异性的好感。我们只看到黛玉对宝钗吃醋,其实宝钗在暗暗对黛玉充满了醋意,不过她表现得比较隐晦而已。

三观不合,而暗暗心动,主要是因为宝钗能够接触到的男子实在太少。这种情况,可以推广到袭人、小红、乃至妙玉身上。不管出于纯粹的感情也好,或者夹杂着势利的因素也好,钗、袭、红、妙几个人,在她们生活的范围环境中,根本没有别的男子,只好寄情于宝玉一人。所以当比宝玉地位低很多的贾芸一出现,小红马上移爱于他。

但是这个模式,能不能套用到黛玉身上呢?

我们不考虑“还泪”、前缘之类的超现实因素。先来看这几处对比:

宝玉从“外面”得到了《西厢记》等杂书,自己偷着看:“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那里舍得不拿进去?”黛玉遇到了也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馀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两人是不约而同地对此类书籍高度欣赏。

贾政等人有没有看过《西厢记》,我们不得而知。但宝钗肯定是看过的。她的态度如何?“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看也罢了,最怕是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简直视《西厢》为洪水猛兽。

这不仅是欣赏趣味的不同,更是人生观的不同。在这里,我不想太多联系阶级论的观念,对钗黛玉三人进行解读,只有一点简明而肯定:宝黛“三观”是一致的。

他们的三观相合,在很多地方都有表现,比如宝钗湘云劝宝玉学点“仕途经济”,受到宝玉毫不留情的反驳,而黛玉呢?“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甚至在生活习惯、语言习惯上,宝黛也是惊人的一致。两人都爱“死呀活的”,既是抒情,也是发誓;两人又都很相信这些话,黛玉就曾说宝玉:“大清早起死呀活的,也不忌讳”,而晴雯被逐,宝玉伤心,袭人有效的劝阻方式,就是:“想我是要死了。”宝玉果然应声而止:“别弄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

宝黛的相同、相投、相合之处非常多,举不胜举。黛玉可能的确没见过几个男子,但即使她见多识广,也只会爱宝玉一个;宝玉生活在“红楼”之中,珠环翠绕,身边尽是出色女子,但他只爱着黛玉一个。

为什么黛玉不嫉妒宝琴?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红楼梦》哪一个情节中可以看出黛玉不嫉妒宝琴,宝钗反而嫉妒宝琴。

薛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薛宝钗的堂妹。她与宝钗一样,家境富有。父亲是为皇家搜罗海外奇珍异宝的皇商。第四十九回,因为宝琴的父亲去世,母亲生病,她便由哥哥送进京城等待聘嫁,暂时投奔住在贾府的薛姨妈。

薛宝琴长得十分漂亮、知书识礼,而且见多识广。贾母一见她就十分喜欢,硬要王夫人认她做干女儿,还让宝琴跟自己吃住在一起,甚至送了一件连贾宝玉都不舍得给的斗篷给她。

宝钗当下感叹说:“真俗语说,各人有缘法。他也再想不到他这会子来,既来了,又有老太太这么疼他。”

当贾母的大丫环琥珀来转告贾母要大家好好照顾宝琴的话时,宝钗话里明显地流露出妒意。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又推宝琴笑道:“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屈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

而且,宝钗不是随意说说就算,而是反复取笑宝琴。

说话之间,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犹是嘲笑。

不过,湘云把宝钗说的话当成开玩笑,反倒暗指黛玉会因此嫉妒宝琴。当时,连宝玉都以为黛玉会生气,谁知道黛玉显得非常平静,对宝琴表现得很友好。

“一时,林黛玉又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

这就是宝钗和黛玉看到宝琴受宠时做出的不同反应。

那么,为什么宝钗表现为嫉妒,而黛玉表现淡然呢?原因有如下两点。

(01)因为宝琴是宝钗的堂妹

周国平在《论嫉妒》中说:嫉妒发生之可能、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成反比。我们极容易嫉妒近在眼前的人,但不会嫉妒古人或遥远的陌生人。

周国平还说:嫉妒最易发生在水平相当的人之间,他们之间最易较劲。

宝琴是宝钗的堂妹,从宝钗对史湘云说出“我们这琴儿就有些像你”这句话可以看出,宝钗对宝琴非常熟悉和了解,两人有可能从小就一起长大。

宝钗和宝琴作为一对堂姐妹,难免被家族中的大人拿来比较,而姐妹俩受到大人的影响,也难免会暗暗较劲。

虽然两人的家庭条件不相上下,容貌、学识水平相当,但从宝琴一进贾府就惊艳全场可以看出,宝钗的相貌比不上宝琴。

宝玉说:“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还有大嫂子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晴雯等早去瞧了一遍回来,笑向袭人道:“你快瞧瞧去。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袭人问探春:“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

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

而从后面宝琴的展露才学来看,宝钗虽然与她旗鼓相当,但宝琴的才思敏捷和见识却比宝钗略胜一筹。

第五十回“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李纨刚说出谜题,大家都还没有猜到,可是宝琴和黛玉就已经先想到了。

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第五十一回,宝琴编出十首怀古绝句,大家都赞叹不已,宝钗却提出疑议,要宝琴重作两首。从当时黛玉说出的一番话来看,宝钗在见识方面确实不如宝琴。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黛玉忙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综上所述,因为宝琴是宝钗亲近的人,而且各方面条件都不相上下,但宝钗在容貌和学识方面都比不上宝琴,所以宝钗对宝琴才会产生嫉妒之心。

而黛玉刚刚认识宝琴,对她来说,宝琴就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她不可能对宝琴产生嫉妒之心。

(02)薛宝钗把宝琴视为竞争和比较的对象

《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周国平在《论嫉妒》中也说:嫉妒基于竞争。领域相异,不成竞争,不易有嫉妒。

从宝钗说的那句“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来看,宝钗把宝琴当作竞争和比较的对象。

前面说过,受家族中的大人们的影响,宝钗和宝琴可能从小就互相比较,互为竞争对手。除了才学、相貌的比较,还有如下几方面的比较和竞争,容易使宝钗对宝琴产生嫉妒之心。

①宝琴比宝钗享有更多的父爱

在宝钗的幼年时期,她的父亲就去世了,可以说宝钗几乎没有享受过父爱。

而宝琴的父亲在她十几岁才去世,父亲生前带着一家人经常游山玩水,宝琴因此见了很多世面,而且她的父亲在去世前帮宝琴定了一门好亲事。

第五十回,贾母流露出想把宝琴配给宝玉的意思时,薛姨妈说:

“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他从小儿见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

②宝琴的哥哥比宝钗的哥哥优秀

宝钗的哥哥薛蟠“从五六岁时就是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儿,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顽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尽赖祖父旧日情分,户部挂了虚名,支领钱粮,其馀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

而宝琴的哥哥,相貌英俊,才学出众,品性良好,富有修养,以宝玉所说的话为证:

然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样了,倒像宝姐姐同胞兄弟是的。”

③宝琴轻易获得贾母的宠爱

薛宝钗几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姑娘,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稳重和平……贾府上上下下都很喜欢她。

不过,宝钗最在意的是贾府最高领导人——贾母是否认可她。为了讨得贾母的喜爱,她不惜隐忍退让。在自己的生日会上,贾母问宝钗喜欢吃什么,她说自己喜欢吃软的东西,切糕就挺好的,这是因为她知道老太太牙口不行,咬不动的硬的食物;在和贾母一起看戏,贾母让宝钗点戏,她点的全是比较热闹的戏曲,这是因为她知道老太太一般都是比较喜欢热闹戏。

为了拍贾母的马屁,她还不惜冒着可能“得罪”王熙凤的风险,说出一些欠妥的话。

第三十五回,贾宝玉挨打后,凤姐用心地做“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顺便给贾母、王夫人、薛姨妈一起品尝。

贾母听了,满心欢喜,笑道:“猴儿,把你乖的……”

对凤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这时候宝钗却插嘴说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但她的“努力”却始终得不到贾母的心,贾母一直把看做外人。

而宝琴刚到贾府,还没有怎么展露自己,贾母就喜欢得不得了,还要王夫人认她做干女儿,让宝琴跟自己吃住在一块,并送名贵的斗篷给她。这怎么能不让宝钗心生嫉妒呢?

贾母对宝琴的宠爱,在宝钗看来,意味着如下情况:

她在贾母那里失去了“最好”的地位。因为贾母曾这样表扬她:“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确,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虽然宝玉和黛玉情投意合,但贾母对宝玉的妻子人选有话事权,所以宝琴没来之前,宝钗认为只要讨得贾母的欢心,还是有胜算的可能。但以贾母对宝琴的喜爱,贾母完全有可能把宝琴当成最佳人选。即使宝琴已经订亲,贾母也有可能因为见过宝琴这个“最佳”的姑娘,而看不上宝钗这个“次一些”的姑娘了。

总结来说,宝钗对宝琴产生嫉妒之心,很大可能是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比较和竞争。

再说回黛玉,她原本就是超凡脱俗的人,名利对她来说都是浮云,她看重的只是情,所以,宝琴受宠什么的她根本没放心上,而且贾母一直把她当亲孙女一样看待,她又怎么会因为宝琴的一时受宠而心生嫉妒呢?

另外,黛玉在乎的只有一个宝玉,而她笃定相信宝玉不会因为别的人而改变对自己的情意,所以她并不会嫉妒才貌出众的宝琴。

最后,因为在四十二回中,宝钗与黛玉互剖心声后,黛玉对宝钗不再心存介心,而是真心把她当成知心姐姐,所以,对于宝钗的堂妹宝琴,黛玉也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综上所述,宝钗嫉妒宝琴,是因为她把宝琴当成竞争和比较的对象,还因为宝琴是她亲近的人。而黛玉不嫉妒宝琴,是因为她只把宝琴当妹妹,没有把她当成竞争和比较的对象。

东邻西厢?

《东邻西厢》是2018年2月8日开始在新浪微博连载的京剧题材漫画,漫画winslow,编剧若叶菌。

2018年5月17日登陆腾讯动漫平台。

由电鳗工作室与燃也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因嗜酒的师父在演出前酩酊大醉,陈启明不得不代师父上台。

结果因为这一次表演,他被新到燕城就任的军阀严辞"看上",似乎要陷入很多伶人无法回避的,被军阀"包养"的戏子生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陈启明是个唱生角的高大青年,而严辞却是个有着俄罗斯血统的混血美少年。

数度以为自己要失身的陈启明在和严辞的交往中发现,这位在战场上一骑当千在政坛上杀伐决断的小军阀对于“包养”这个词的理解显然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