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指什么,三农问题都是些什么
三农指什么,三农问题都是些什么?
回答: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村,农业。
1.首先讲农民,从古到今离农民是离不开种田地的。我把农民工作的内容比如成一首古诗是,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日,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就是农民。
2.再此讲农村,是从事农业生产力的农民人口居住的地区。随着国家发展扶持农村的政策,使农村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农村中基本上村村通水泥路了。家家住上了洋楼,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山清水秀,好风光。把农村建设成为美丽的乡村新面貌。
3.最后讲农业,是国民的经济基础。以及为其它部门提供粮食。农业也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和发展工业及其它事业需要劳动的重要根源之一。同时也为其它部门提供粮食为维持劳动力。再此为农业大力发展生产创造了首要条件。这就是农业。
三农资金是指的哪三农?
为支持三农政策而准备的专项资金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针对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
1、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在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同比例降低农业税附加。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的原则,2004年,按照国家规定的筹措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县政府成立以县长张业为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展和计划、农业、物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参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民,6月15日公布补贴结果。
指的是哪三农?
“三农”一般来说指“农业、农村、农民”,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但三农领域的学者习惯用“三农”来指“农民、农村、农业”,两者内容一样,顺序不同,这是因为人在三农中是最主要的因素,研究“三农”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农业强大。“三农”的概念最初由我们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提出,后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文明型古国,“三农”问题一直是首要的重大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生态文明、民族复兴等。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先后提出了“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世纪以来,共有17个“三农”领域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促进我国“三农”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我们先后经历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三个时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村一品、特色小镇建设、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特色农业建设、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田园综合体等。
农村是一个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同时还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农民们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些问题等统称为“三农”问题。
经过长期的发展,三农问题有所解决,但问题仍有很多,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当前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可以看出“农民、农村、农业”都包含在内,而且还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农是指哪三?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农”问题是一个大系统,“三农”与“非农”是一个更大的且更为复杂的系统,具有易相发展关系的特征。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什么是农村电商?
什么是农村电商?
农村电商就是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定义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发展空间
按照商务部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截至2012年底,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量为163.26万个,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的为59.57万个。
2016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京签署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
根据协议,未来三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规划、综合协调,不断改善试点地区创业环境,并组织试点地区对接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则提供包括农村淘宝在内的农村电商项目落地支持,对接试点地区,实现项目落地生根。对于国家级贫困县,阿里巴巴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辅以重点资源倾斜。
协议约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整合资源,推动、引导试点地区先行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同时,鼓励试点地区开展针对政府相关服务人员、农村淘宝合伙人、淘帮手等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参与人员的培训活动,做好宣传引导等相关工作。
另据介绍,此次合作一方面助力试点地区发展农村电商,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发展农村电商进一步吸纳更多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届时,随着生态链和生态圈的发展,将会吸纳更多人员返乡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