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错落的意思,三缝的设计原则

2023-04-09 21:45:03 79阅读

高低错落的意思,三缝的设计原则?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

高低错落的意思,三缝的设计原则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P112页表9.1.1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6、其他要求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构造。在矮墙顶上,传统做法用镀锌铁皮盖缝,近年逐步流行用彩色薄钢板、铝板甚至不锈钢皮等盖缝。

二、沉降缝

1、名词解释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承载力不同或各部分荷载差异较大等原因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

①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并难以保证均匀沉降时;

②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基础形式、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较大,易形成不均匀沉降时;

③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相差较大(一般为超过10m)、荷载相差悬殊或结构形式变化较大等易导致不均匀沉降时;

④当平面形状比较复杂,各部分的连接部位又比较薄弱时;

⑤原由建筑物和新建、扩建的建筑物之间。

3、设置原则

设置沉降缝时,必须将建筑的基础、墙体、楼层及屋顶等部分全部在垂直方向断开,使各部分形成能各自自由沉降的独立的刚度单元。

4、缝的构造

沉降缝可以兼作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

①基础沉降缝的结构处理:沉降缝的基础也应断开,其结构处理有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两种情况,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通常有双墙偏心基础、挑梁基础、柱交叉布置等三种处理形式。

②墙体、楼地面、屋顶沉降缝构造:墙体沉降缝常用镀锌铁皮、铝合金板和彩色薄钢板等盖缝;地面、楼板层、屋顶沉降缝的盖缝处理基本同伸缩缝构造。顶棚盖缝处理应充分考虑变形方向,以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后所产生的影响。

三、防震缝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设防震缝:

1.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防震缝宽度一般采用50-100mm,但对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其最小缝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缝宽70mm;

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

6度地区,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

7度地区,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

8度地区,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

9度地区,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情况下基础可以不分开,但当平面较复杂时,也应将基础分开。

缝的两侧一般应布置双墙或双柱,以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的整体刚度。

防震缝在墙身、楼层以及屋顶等各部分的构造基本上和沉降缝各部分的构造相同。另外要注意不应将防震缝做成错口、企口等形式,以致失去防震缝的作用。

粉墙黛瓦灯影桨声什么意思?

粉墙黛瓦灯影桨声的意思是指粉墙黛瓦,指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用来描写房屋。江南水乡民居在单体上以木构一、二层厅堂式的住宅为多,为适应江南的气候特点,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院落。构造为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山脊或马头墙,形成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

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好不好?

“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好不好?”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此时此刻的我,刚刚被蚊子叫醒,睡眼惺忪地坐在我的“一楼带院子的房子”里的院子里简单说说我的观点。先现拍两张照片,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昨夜疾风骤雨,花瓣洒落一地,桌子和地上还是湿漉漉的。用毛巾擦擦,就可以坐。

不同的角度看一看

我的藤本月季

我的日本枫树

一棵叫做“倾盆大雨”的铁线莲,马上就要开成倾盆大雨的样子~

这是我的小菜园,种了生菜和油麦菜

这边种的是需要搭架的豆角和黄瓜,还有两畦紫根韭菜。

自打有了这个院子,我的周末两天过得比工作日还累。浇水,施肥,除虫,拔草……成为了日常,好不容易不用操持农活了,还要被朋友追着问“啥时候再去你家小院烧烤啊?”(重点是“再”)哈哈哈……

终于闲下来可以享受难得的宁静,沏壶茶,摊本书,闻花香

太阳出来了,摘两棵菜,准备早餐喽

那么,您觉得一楼带院子的房子到底好不好呢?

双勾对练毛笔字有什么作用?

这对于初学乍练书法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由于初学书法不知道如何读帖,也不知道采用什么技法来表现不同点画的形态与形质。如果采用描红的办法,也可以,但对于书法点画线条的轮廓的掌握与理解方面仍然不知或一知半解。双钩填墨练习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我们通过双钩法可以认识点画的轮廓,认识一个完整的点画每一点上的的状态如何,对于填墨练习和描红的辅助作用也非常大。也就是说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的认识点画形态和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掌握书法点画的形的特点,为我们对临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双钩功夫对于学习篆刻也非常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如朱文和白文双刀刀法。包括画画的临摹功夫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双钩填墨练习书法也是有缺点的,就是机械性太强,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只适合初学乍练是掌握点画的形态和简单的书写技法。为描红和对临做好基础功课,在临摹练习中最好的是对临和背临,对临有助于将书法经典技法过度到自己手中,为背临做好准备,背临就为集字和创作打下了基础。

但双钩临摹练习功夫和描红临摹练习都是初学书法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夫。

如何拍摄这样的意境?

诗词摄影:“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如何拍摄这样的意境?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意思是: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如何拍摄这样的画面意境呢?

▲运用线条美表现主题

微风阵阵,柳枝在风的吹拂下,拍摄垂柳下垂的线条美,构图布局上讲究高低错落,仰俯呼应,疏密有致,作品清新淡雅,富于诗情画意。其实摄影要还原这样的画面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如果画面只有垂柳,便显得略微平淡,可以结合以下2种方法拍摄:

1、与古建筑结合

杨柳依依,亭台楼阁、 青瓦长堤,拍摄垂柳往往离不开古建筑。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更有意境。

▲古建筑作为背景,丰富了画面,增添了意境。

用心寻找,即使在倒影里,都能发现垂柳与古建的诗情画意。

▲倒影中垂柳与古建筑的诗情画意。

除此之外,柳条,小桥、细雨,这些都是很有代表的元素,有这样的场景,不要错过了。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2、增加趣味点

如果画面只有垂柳等静止的元素,便显得略微平淡,但如果飞入一只鸟,便能迅速抓到人的眼球,动静结合,这只鸟就是趣味点。

▲飞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除了一只鸟,趣味点可以是人、船、各种动物......搭配不同的背景,在不同的时间、天气,就有不同的意境。

▲柳树的枝条作为前景,与船相融合,拍出不错的古典效果。

最后,有人说,风是无形,无色的,而摄影中可以借助风来表现,微斜的柳条用来表现风的动态,最合适不过。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