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的故事,世说新语是故事嘛

2023-04-09 10:45:03 87阅读

世说新语的故事,世说新语是故事嘛?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六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内容大多记载东汉至东晋间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风貌和轶闻趣事,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门),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一百三十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有的很长,由此可见志人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世说新语中关于孩童的故事多吗?

《世说新语》中所著录的儿童及少年故事近百则,多数记载的都是机敏聪慧德行过人的儿童,只有极少数善妒又心胸狭隘之人。大致来看,这些儿童的特点表现在德行方正、智慧机敏、富于个性三个方面。他们身上的典型特质,同样构成了“魏晋风度”的一部分。

世说新语的故事,世说新语是故事嘛

例如: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

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

世说新语中积极乐观的故事?

世说新语中积极乐观的故事之邓艾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西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邓艾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的时候,经常会重复说“哎哎……”。有一回,晋文王司马昭戏弄他说:“你总是说‘哎哎……’到底有几个哎呢?”邓艾回答说:“古人云:‘凤兮凤兮’,本来就只有一只凤。”

《论语·微子》记载,楚国有个狂人,名叫接舆。他唱着歌,从孔子的马车旁走过。只听他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听到这里,急忙走下马车,想要与他交谈,可是他却匆忙离去,避而不谈。

邓艾以接舆的“凤兮凤兮”来比喻“艾艾”,不但引经据典,还把自己比喻成凤凰。对于—般人来说,口吃结巴—定会倍感自卑。然而,在邓艾那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使得他的自信大放光彩。由此可见邓艾心思之灵活。所以说一个人,天生的嘴笨并不可怕。只要头脑灵活,思维缜密,他就值得自己骄傲。

世说新语儿童智慧故事原文及意思?

家果家禽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孔坦)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的家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世说新语中的小神童?

是王戎,《世说新语》有记载王戎道边识李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翻译: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