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由贸易区,离广东近的有哪些地区或哪些省
广东自由贸易区,离广东近的有哪些地区或哪些省?
离广东省最近的地区和省的有东边福建省、同台湾隔海相望,南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相邻,西南边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响铃,同海南省隔海相望,北边同湖南省、江西省相邻。1、福建省: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2、江西省:江西,简称赣,省会南昌。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
3、海南省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
粤东西北哪个地区比较有潜力?
广东省有21个地级市,以广州为中心划分为粤中即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从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除了珠三角,粤东西北发展明显滞后。占全省近70%面积和近一半人口的粤东西北产生的GDP只占全省的17%左右,各地的人均GDP无一超越全省均数,甚至无一达到全国的平均数,加速发展粤东西北是广东省的当务之急。比较粤东西北区域经济发展潜力,事实上应是粤东与粤西的比较。粤北因是山区并且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作为珠三角的生态屏障,不好、也不能搞大开发,因此不能与其它区域去PK。粤东与粤西的比较,其实就是潮汕城市群与湛茂都市圈的比较,更是各自中心城市汕头与湛江的PK。
广东东部发展在于汕潮揭的同城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本是一家人,统称潮汕,汕头更是本地区近代以后的龙头,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的美称。2018年汕潮揭三市的GDP总量为5731.5亿,人口总和1450万,另有1000万的华侨华人。
粤西位于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东盟,毗邻海南和广西。2018年湛江和茂名合计GDP为6099.6亿元,人口1340万。
从目前发展来看,粤西的经济似乎要好于粤东,但潮汕地区民营经济应该更为发达,百姓的生活质量会更高些。
汕头贵为国家经济特区,非常遗憾不但没能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甚至连自身发展也不怎么样,的确比较尴尬。潮汕人历来就会做生意,现在广东各地大到连锁大商超小到士多店,基本上潮汕人的天下,潮最为代表的是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先生等。但潮汕人骨子里“重商轻工”的传统意识,多喜欢做贸易,不太愿意开工厂,制约了潮汕的发展。潮汕人普遍有“赚快钱”的想法,改革开放后,沉沉浮浮,使潮汕这一风水宝地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它地区。随着汕潮揭一体化、同城化的推进,发挥三个城市所长、分工合作的协同效应,抱团取暖,抱团发展,做好1+1+1>3这一大文章。并且汕头“亚青会”的筹办,大规模基建投入是肯定的,希望能抓住机会,使本地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粤西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面向亚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的东南亚,并且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登陆接点,是全国少有的多个利好重叠的地区。作为粤西发展最重要的抓手,湛茂都市圈的建设是粤西弯道超车的良机。这几年,湛茂区域内的石化、钢铁等重化工业,是本地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引擎,望能继续充分发挥好特别适合重化工业发展的地利优势。过去粤西地区交通的确不方便,但随着深茂、广湛高铁的开通,粤西机场的建成,交通上的劣势正在转为优势,潜力无限。但粤西的民营经济比较薄弱,不利于百姓生活的实质性提高,在补上民营经济短板的同时,也要加强农业这一优势产业的发展。
虎哥再三呼吁,广东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对本省进一步十分不利,务必补上粤东西北经济短板,无论政策还是资金投入上应多向其倾斜。粤东粤西具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理应得到快的发展。粤北由于特殊的生态价值,政府应综合施策,一是发展生态经济;三是生态补偿;三是人口适度转移,向珠三角地区移民。
综上所述,粤东有汕潮揭同城化的机遇和民营经济上的优势,而粤西着重打造湛茂都市圈和发展重化工业的优势,各有特色,各有所长,经济发展都会有非常好的潜力,都会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欢迎大家理性评论互动,喜欢的请关注点赞!期待朋友们的互动🌹
国家为什么提出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
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接近热带的植物宝地,不该开发成工业城区,可成动植物园,及旅游娱乐圣地,也可成国际货易中心及议会中心,发展动植物及风光风景是主攻方向。
海南岛在过去各年代,就是中国大陆农业植物育种圣地了,按这一传统,再扩延就是如今国家设计的发展方向了。
圣明的决定由此疫证明更英明了,进入中国的物资先在不接触大陆前,在岛上检查一番,再入大陆就安全了。
看来今后陆路口岸也要建一个安全岛,由安全岛全面验检货物以后,再准许进入中国内地了。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粮则粮,宜蔬则蔬,等等,各地功能化建造,已成中国规划内方针了。差异化农业格局,及专业化布局已经展开了。
因而,才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归专业化,工业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在此前题,再点缀工业各企业园区建设的。
这是,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常提及的:蓝图已经绘制出来,接下来就是怎么干的问题了,说讲的缘由。
具体的做法已经出现:
城镇工业区,向全地球招聘人才,发展开拓工业进步,国家配套各专业试验室于各市县上。
农业乡村,由国家与省市农业大专院校研发所,负责某区块农业发展任务指导,把中国农业推入先进发达之列。只不过更多的文字词写成:特色农业了。
蓝图已绘就,只剩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首先,上海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中国主动选择的一个新的开放试点,其核心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同时,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大幅回落,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建立自贸区有助于提振外贸,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国际角度看,建立自贸区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欧盟、韩国、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分别为20个、53个、46个、43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同其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进出口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27%、35%、73%。与之相比,我国同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为24%,如剔除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则只有11%。因此,加快自贸区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第三,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也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自贸区经济有着巨大的长期发展潜力,辖区内的上市公司(与这些公司有业务关系的辖区外公司)将获得经营方面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对于其业绩提升将有明显的裨益。同时,这些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场内外资金的重点关注。由此,自贸区概念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条投资主线。
最后,上海自贸区建设获批仅是开始,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自贸区获批。据了解,国内部分省市也正在努力争取建立自贸区。比如浙江舟山、广州南沙等国家级新区就提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想。
横琴岛为什么是国家级自贸区?
珠海横琴自贸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3月24日审议通过的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横琴自贸区功能定位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新高地的作用。横琴位处珠海,毗邻澳门,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立,横琴将成为唯一陆桥连接港澳两地的区域,其优势又将更为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