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刘日薄西山,生病的别称

2023-04-04 02:15:03 91阅读

但以刘日薄西山,生病的别称?

1 深入膏肓 [ shēn rù gāo huāng ] 指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2 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出自《左传·成公十年》:“医生;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但以刘日薄西山,生病的别称

3 病入骨髓 [ bìng rù gǔ suǐ ]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出自《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4 不可救药 [ bù kě jiù yào ]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出自《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5 不可救疗 [ bù kě jiù liáo ] 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出自

6 不治之症 [ bù zhì zhī zhèng ] 医治不好的病。 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出自鲁迅《伪自由书·电的利弊》:“说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脏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释放亦不免于死云云。”

7 无可救药 [ wú kě jiù yào ]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8 气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出自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9 病病歪歪[bìng bìng wāi wāi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10 病骨支离[bìng gǔ zhī lí ]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出自宋·陆游《病起书怀》诗:“病骨支离纱帽宽。”

辞不赴命什么意思?

辞谢不接受任命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选自李密《陈情表》)

带日和山的成语?

1.带日和山的成语是日薄西山。

2.日薄西山(拼音:rì bó xī shā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晋·李密《陈情表》。

"日薄西山"的原义是阳已经接近西边的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3.成语出处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晋·李密《陈情表》。

将尽的意思成语?

意兴阑珊

开放分类:成语、词语、词汇

《辞通》0575页:【阑珊,凋散貌.白居易:“诗情经意渐阑珊”。李群玉:“丝管阑珊归客尽”。珊即散。】

《中华大字典》2676页:“阑”字第6条【"阑,尽也。”】

综上所述,“阑珊”,就是尽了、散了的意思。

成语:意兴阑珊,解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

示例:对於绘画,我早已意兴阑珊,没有兴趣了。

意兴阑珊

【拼音】yìxìnglánshān

【解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出处】唐·白居易《咏怀》诗:“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事例】李太太~,眼光回到学生点名册上,觉得自己写的淡铅笔字一片模糊。★叶圣陶《逃难》

则刘病日笃出自哪一课?

出自《陈情表》

朝代:魏晋

作者: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 一作:悯 茕茕孑立 一作:独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