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端柱什么意思
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端柱什么意思?
剪力墙两侧的柱子,墙体两侧的构造柱就是约束边缘端柱,边缘约束构件是把中间的剪力墙或墙体及其他构件约束在中间,让中间的构件更稳固。
约束边缘柱和构造边缘柱的区别?
YDZ、YAZ是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暗柱; GDZ、GAZ是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暗柱。 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这就是区别。
约束边缘构件加强区怎么设置?
首先更正标题中,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符合本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2.2条的规定; 3,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表7.2.14的规定值时,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应符合本规程第7.2.15条的规定; 2,除本条第1款所列部位外,剪力墙应按本规程第7.2.16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3,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宜在约束边缘构件层与构造边缘构件层之间设置1~2层过渡层,过渡层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置要求可低于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但应高于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
构造边缘构件的要求详见本规程《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2.16条。
举例: 1、剪力墙结构中,建筑高度为90m,那么其抗震等级为三级,那么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如果层高为3m,那么就是底部3层,那么该底部加强部位需要设置的边缘构件为约束边缘构件。
2、当剪力墙结构中的建筑高度为50m时,其抗震等级为四级,那么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为底部的2m高度(层高为3m),那么该底部加强部位需要设置的边缘构件为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钢筋详解?
约束边缘构件配筋《高规》(JGJ3-2002)第7.2.15条和7.2.16条规定,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根据《高规》第7.2.16条的条文说明,“当墙肢轴压比较小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可适当降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一书中对此的解释为:“当墙肢轴压比较小时,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墙肢轴压比达到或接近规定限值的情况较少,多数情况是轴压比为规定限值的70~90%,应该考虑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大小与墙肢轴压比水平的相关关系。
但是,目前SATWE程序中对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一律按0.2考虑,并未考虑配箍特征值大小与墙肢轴压比水平的相关关系。由于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的波动范围较大,在设计中较难把握,而软件又没有相关的计算,因此,凡是约束边缘构件,其箍筋含量均很大。
什么叫约束边缘?
约束边缘边缘构件指的是:对于抗震等级一、二、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底层墙肢截面轴压比大于高规7.2.14所规定的限值才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柱是剪力墙的一部分,不是柱,约束边缘柱只出现在结构的加强层中。它们的现状、尺寸、抗震构造措施都不相同。尺寸小于300的不是结构柱,其上没有框架梁的不是结构柱。以上都是属于约束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