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鲁字是哪个省的标志
齐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鲁字是哪个省的标志?
鲁字是山东省的标志。山东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为“齐鲁大地”。齐、鲁原是山东地区的两个国家,周朝的分封制度将姜子牙和周公分封到了齐鲁两地。此时的齐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姜子牙作为外臣自然就被封到了齐国,在他的统治下齐国慢慢变得强大;鲁国的地理位置在山东中部,比齐国所在的东部位置更加优越。周公作为皇室宗亲自然就得到了鲁国,周公在鲁国期间,推崇周礼,而鲁国也成为了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朝使用同等规格礼仪的诸侯国。提到山东,不得不提的便是孔子,孔子出身于鲁国的事实也让鲁国在文化上占到了明显的优势。所以本地人就更愿意把山东称为鲁,来显示自己文化发源地的地位。
战国七国在今天的地图上范围?
1. 齐国:今天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一小部分。
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2. 楚国:今湖北、湖南大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南南部、贵州一小部分。
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后迁至寿春,在今安徽寿县)
3. 燕国: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一小部分。
国都:蓟(今北京)
战国七雄
4. 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西南部。
国都:原先在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灭郑国后迁到新郑(今河南郑州)。
5. 赵国: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内蒙古部分地区。
国都:原来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来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6. 魏国:今河南大部、山西东南部。
国都:开始是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后来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7、秦国: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后来势力扩展到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最后灭掉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
孟尝君封地薛地是何处?
众所周知,古薛地位于今滕州市张汪镇官桥镇一带。作为一位滕州籍的古贤,“薛公”孟尝君应该是名副其实,不容置疑。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当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后,突然发现“青州人”的标签也早已贴到了他的名下,古今学者对于他的里籍之争的笔墨官司也已经打了很久。
山东属于齐国还是鲁国?
山东属于齐国还是鲁国?
以现在山东省的面积它既不单独属于齐国,也不单独属于鲁国,而是包括了当时齐国和鲁国两个国家的面积之和。
在夏、商时期,山东所在地区被“中原人”称作东夷。
武王伐纣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不幸的是,武王称王之后没几年便病逝,他的儿子,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这时候的周成王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周公旦出来辅佐周成王,先是用三年时间平定了三监之乱,接着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奄(今山东曲阜)等五十多个东夷国家,把飞廉赶到海边杀掉,从此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
周公旦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他将宗室子孙分封到各地治理,这样能够有效拱卫中央,于是封长子伯禽于曲阜(鲁国)、封姜尚于营丘(齐国);文王之子曹叔振铎于陶丘(曹国),并将平定之后三监所辖管的殷商之人分给诸侯,鲁国得殷民六族。
齐国定都营丘,姜子牙治理齐国的时候,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鲁国定都曲阜,鲁国开始受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曹国建都陶丘,曹国这个地方“襟带河济,扼控鲁宋”,居于要冲,诸侯四通,成为诸侯各国往来必经之地。周初分封时,曹国算是一方大国,与鲁国共守西周王朝东土,起过重要作用。
在春秋初期时山东境内有很多较小一些的诸侯国,仅出现在《左传》里的就有55国之多,其中面积和影响力比较大的有莱、莒、邹、滕等国,他们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吞并。
在春秋晚期,曹伯阳继位,他自不量力也想称霸,离晋侵宋。公元前487年,宋景公乘机攻曹,曹伯阳被杀,曹国灭亡。曹国历经26世,存在555年。
在鲁国最为强盛的时期,曾经一度想和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存在790年。在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考烈王所灭。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被田氏所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但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齐国也灭亡。
也就是说能代表现在山东面积的三个国家都相继灭亡, 秦统一天下后,把山东地区设置为临淄郡、齐郡、东郡、薛郡、琅邪郡、胶东郡、济北郡。
阿金大哥,一个爱好文史的油腻大叔。
欢迎关注、留言、点赞。
春秋战国时期韩国在什么地方?
韩国的疆域只包含今山西省、河南省的部分地区,所以韩国的整体地盘,可谓十分有限,从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小的一个。作为对比的是,秦国、楚国、齐国、魏国、赵国、燕国这六国,在巅峰时期都是地跨数省之地的。比如燕国在乐毅伐齐时,其疆域面积包含京、津、冀、鲁、辽等地。再比如三晋之中的魏国和赵国,其在巅峰时期的地盘,也都至少是韩国的两倍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