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是指什么,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志愿精神是指什么,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志愿服务理念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具有“四大特征”: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志愿服务的志愿性是指?
志愿服务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服务他人需要,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地贡献个人时间、财物、及其它资源,参与各类服务活动的公益事业。
志愿者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志愿精神:我国对志愿精神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的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不仅仅是联合国精神的体现,更是人文精神的最高级表现形式。
志愿者是什么意思?
志愿者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详细释义】:志向和愿望;期望,愿意。
【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者发展】:志愿者制度的确立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但志愿者本身的存在则自古以来已经存在,古时候的赠医施药可被视为志愿者的雏型。西方志愿者起源的重要概念建基于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和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观念,透过义务工作表现出人性的爱及弘扬宗教的善性。志愿者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弥补政府对社会支援的不足,结合政府、商界及民间的力量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服务。
【志愿者特征】:
1.志愿者是无偿,不是开业、打工,而是不计报酬的;
2.志愿者不是救世主,而是与被帮助者处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
3.志愿者不仅是给予了他们帮助,同时也得到了收获——自我的一种成长;
4.志愿者的出发点不是好奇心的满足,而是对社会的回报;
5.志愿者不是指挥者、教育者,而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个什么组织?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共青团中央主管的,由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全国青联团体会员,是联合国国际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CCIVS)联席会员,2010年获得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服务青年全面发展,推动志愿者事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志愿者有哪些要求?
作为一名志愿者的基本要求:
1、热爱公益事业,希望为公益活动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严肃工作作风与工作纪律。工作时间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离开岗位、应征得负责人的同意并按时返回。未经同意离开的视为脱岗,造成后果的,视具体情况酌情处理;认真履行请、销假制度。服从指挥,能听从组织和学校安排。志愿者不得擅自从事与支教无关的活动。
3、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以任何形式增加服务单位和受援地的经济负担;不提出超出服务岗位必需及当地客观条件的物质要求。
4、不计较个人得失。严于律己,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服务对象的钱物;不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营利性活动和一切有悖于志愿者精神的活动。
5、按时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保证服务质量;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其它志愿服务活动。
6、洁身自爱,树立形象。不酗酒、不赌博、不斗殴,严肃工作和生活作风,维护志愿者形象;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当地群众和睦相处。
7、工作时间保持通讯畅通,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负责人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掌握每位志愿者的行踪。
8、强化安全、责任、保密意识,在工作中做到安全服务。服务期间要服从统一安排,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不得到江河湖塘游泳,夜间不得单独外出。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冷静对待,谨慎行事,任何情况下不得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
作为一名志愿者需要注意什么:
1、端正态度。做志愿服务,落在“志愿”和“服务”两词。“志愿”说明咱是自愿参加这项活动的,不管它是无偿的还是有偿的,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没有人想接受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提供的服务。“服务”说明了志愿者和被服务对象间的关系,我们有义务去让对方满意,这是我们的责任。
2、注意安全。女生走出校园参加志愿服务要注意人身安全,有危险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也要注意安全。注意自身的安全,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别人负责。
3、懂得基本礼仪,如果是大型活动的志愿者,你事先肯定会接受培训的,但是如果是小型的,像常规的社区志愿服务,可能就没这么正规了,这时,我们就需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志愿服务礼仪,基本的礼仪能体现我们个人良好的素质。礼者敬人也。基本的站姿,坐姿,打招呼礼仪我们都应该晓得一些。
4、学会换位思考。志愿者最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对方需要什么,对方是什么来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我们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对方,服务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我们个人良好风貌的展现。
5、学会拒绝和变通。做什么事情总会遇到一些奇葩。这时我们要学会变通。如果她(他)问你一些刁钻的问题,或者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要学会适时转嫁,学会向上一级求助。当对方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学会委婉的拒绝。总之一定不要做自己拿不准的事情,如果事情做砸了,影响的可不就是你自己了。
作为一名志愿者怎样为社会服务: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专家曾说过,志愿服务是政府工作有益的补充,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尤其是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