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逍遥,白眉大侠中的三尺地灵魔陆坤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截教逍遥,白眉大侠中的三尺地灵魔陆坤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三尺地灵魔陆昆也是与开封府上三门作对的莲花门一系的人物,可惜却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虽然武功也挺高,但结局却非常惨。
白眉大侠如果仔细看过《白眉大侠》和《封神演义》,就会发现两书的套路几乎差不多。都是两派势力借一个由头互相争斗,莲花门就像封神中的截教一样,门人也是良莠不齐。其实严格来说两者也无关对错,只是因为处事方式不同,立场也就不同。上三门不是全部都是正人君子,莲花门也不全是坏人。
《白眉大侠》一书也和《封神演义》一样,开始都是小辈在争斗,一方小辈打不过了,再去叫长辈,如果不行,再叫更厉害的。就这样出场的人物越来越多,武功越来越高,到了最后,连全书最大的BOSS“横推八百无敌手,轩辕重出武圣人”于和也被他的徒弟金灯剑客夏燧良拉下了水,他的两位师弟普渡和雪竹莲也掺和了进来。
武圣人于和三尺地灵魔陆昆作为出场众多剑客中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角色,其实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名气也不够大,而他之所以有名,被很多人记住,恐怕还是因为主角徐良的缘故。
众所周知,徐良虽然没有名师指导,但胜在师父数量多,质量不行,数量来凑。除了“云中鹤”魏真,“金睛好斗”梅良祖外,天聋仙师赵朴,地哑仙师魏百宝也是徐良的师父之一,传授过徐良不少功夫。而陆昆之所以让人记住就是因为天聋地哑两位都是死于他手中。
梅良祖陆青和开封府作对,掺和进莲花门和支持开封府的上三门的争斗,主要还是因为他和徐良有恩怨。陆昆有个弟弟叫陆青,死于白眉大侠徐良之手。亲人被杀,陆昆怎肯善罢甘休?单人又斗不过徐良等人,于是就和莲花门一起对付开封府。
陆昆最亮眼的表现是在十阵者输赢时,当时他和少林八大名僧之一的磨成大力佛欧阳普忠交上了手,眼看就要不敌,于是暗中下毒,将欧阳曾忠毒倒。而这种毒十分诡异,需要九子莲花才能解掉。于是在蒋平的派遣下,徐良、白云瑞等人去取九子莲花,在被看守莲花的水怪伤了两人后才艰难得到了莲花,又历经艰辛才得以回来,救回了欧阳普忠,也导致欧阳普忠对陆昆是恨之入骨。
后来在莲花门总门掌郭长达摆下八王擂时,陆昆又积极参与,踊跃表现。他上台首先对上了塞北三绝之一的“展翅腾空臂摩天”纪老纪华成,纪老虽然名气要比陆昆大一点,但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实力本来就比不过陆昆,在战几十回合,一个疏忽,被陆昆撞下了三丈高台。
天聋地哑这时徐良的师父地哑看不下去了,加上和陆昆几十年前有过节,被打了一巴掌的耻辱魏百宝还一直记着呢,于是也不管自己的武功比起纪华成如何,不管不顾的上了台,结果打了五十多个回合,魏百宝就渐感不敌,被陆昆抓住机会一掌打倒,重伤而死。天聋见状赶紧上台要为老兄弟报仇,二人再次战在一起,结果实力差距摆在那儿,虽然是车轮战,但六十回合战罢,一个不留神,天聋赵朴也被陆昆打下了擂台,台下众人来不及接住,赵朴被摔死。
眼见开封府一方连败几阵,人员折损严重,此前被陆昆摆了一道的欧阳普忠哪还忍得了,上台挑战老对手陆昆。陆昆虽然可以赢天龙地哑这样的三流剑客,但对上欧阳普忠这样的二流中间的还是极为吃力,再加上欧阳普忠恼恨他暗中下阴手对付他,出手毫不留情,几十招一过,陆昆被打倒在地,欧阳普忠上前一脚踩在陆昆肚子上,结果了他的小命。
欧阳普忠从《白眉大侠》原著中看,陆昆和开封府对上,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弟弟陆青犯事,被徐良所杀,他为了弟弟才加入了莲花门对抗开封府的行动中来。但他能在打不过欧阳普忠的情况下用出下毒的阴险手段,可见人,品也不是十分的坚挺,不够光明磊落,落个最终被欧阳普忠一脚踩死的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就是那种自己各种发愤图强奋斗的文?
荒玄松道误入洪荒》
《洪荒玄松道》
《洪荒之玉鼎新传》
《洪荒之金口玉言》
《洪荒之鸿蒙大道》
《洪荒之祖龙》
《洪荒之燃灯新传》
《洪荒之天命所归》
《终结洪荒演义》
《混乱洪荒》
《洪荒旧时》
《鸿蒙至尊道》
《多宝道人》
《星辰妖皇传》
《问道混元》
《玄清天道》
《洪荒战神》
《截教小妖》
《截教封神》
《截教小徒》
《截教大巫》
《截教副教主》
《清虚》
《洪荒风行者》
《大道之后》
《洪荒元道》
《鸿蒙玄天曲》
《鸿蒙玄天续曲》
《洪荒天子》
《玄法变》
《重生之我成了东皇太一》
《仙道厚黑录》
《洪荒之天命所归》
《重生之我是后羿》
《玄门天道》
《天鹏纵横》
《网游之混沌初开》
《网游之永生传奇》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洪荒称霸》
《重生洪荒青莲道》
《重生洪荒我为淮提》
《洪荒封神》
《洪荒大盗》
《洪荒大圣》
《盘古弟子逍遥录》
《鸿蒙道》
《我在洪荒》
《颠覆西游之我是牛魔王》
《洪荒之枪破天》
《洪荒大教父》
封神演义中的陆压道人法力高强?
在《封神演义》中,神秘道人陆压,道法高强,在用钉头七箭书射赵公明时,他没拜昆仑山,在用斩仙飞刀杀烈焰阵白天君和殷商总兵邱引时,也没拜昆仑山,单单在斩一气仙余元时,陆压却先拜了昆仑山,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
箭射赵公明,陆压是受命而来。当截教大罗神仙赵公明下山辅佐闻太师伐西岐时,法力高强,法宝威力强悍,打遍阐教门人无敌手,就是有极高道行的燃灯道人,也被赵公明追得到处跑,坐骑也被赵公明祭出的金蛟剪一剪两段。正当阐教门人一愁莫展之际,陆压道人突然不请自到,自我介绍说:“陆压道人亲到此,西岐要伏赵公明。”在与赵公明对阵时也说:“不识高名空费力,吾今到此绝公明。”可见陆压道人或是应顺天命,或是受某大神使命,专为斩杀赵公明而来,因此在箭射草人致赵公明于死地时,是无需再拜告昆仑山的。斩杀白天君和邱引时,事出紧急,来不及拜昆仑山。陆压不用找人先当炮灰,单人独入白天君白礼摆的烈焰阵,在阵中白天君启动烈焰,用空中火、地下火和三昧火,三火齐烧陆压,大约烧了两个时辰,不但陆压完好无损,而且精神百倍。只见陆压手中托出一个葫芦,葫芦内有一丝毫光,高三丈余;上边现出一物,长有七寸,有眉有目;眼中两道白光反罩将下来,钉住了白天君泥丸宫。白天君不觉昏迷,莫知左右。陆压在火内一躬:“请宝贝转身。”那宝物在白光头上一转,白礼首级早已落下尘埃。在万仙阵内,混战中,截教该入天庭二十八星宿的门人看看斩尽,唯独这邱引一看大势不好,赶忙逃走,陆压怕因此失二十八星宿之数,就赶忙起在空中,揭开葫芦,现出白光飞刀,一声“请宝贝转身!”那邱引已人头落地,一道灵魂向封神台去了。由此可见,斩白礼和邱引,都是在紧急之中,是来不及排香案,拜昆仑山的。斩一气仙余元时,却有充足准备时间。当时余元已被惧留孙和姜子牙用捆仙绳捆在周营内,因其有金刚不坏之身,子牙难以将其斩杀,正在发愁,陆压就到了。这时斩余元,是有充足时间的,因此,陆压让摆上香案,焚香炉中,望昆仑山下拜,花篮中取出一葫芦,放在案上,揭开葫芦盖;里面一道白光如线,起在空中,现出七寸五分横在白光顶上,有眼有趐。陆压口里道:“宝贝请转身!”那东西在白光之上连转三四转,可怜余元斗大一颗首级落地,一道灵魂进封神台去了。斩余元拜昆仑山还有另一个原因,余元是会中人。惧留孙和姜子牙第一次捉住余元,因余元有金刚不坏之身,剑砍杵打,都无济于事,惧留孙就让子牙命人打造了一铁柜,将余元锁入柜内,惧留孙命黄巾力士将铁柜沉入北海海底,结果金水相生,余元借水遁逃了。余元第二次上门寻仇,又被惧留孙用捆仙绳给捆了。子牙与惧留孙共议道:“若杀余元,不过五行之术,想他俱是会中人,如何杀得他?倘若走了,如之奈何!”这里的“会中人”,可理解为两个意思,一个是余元有金刚不坏之身,杀不了,他又会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遁,杀不死,他就会借五行之术逃走,没办法处置;另一个意思可理解为余元曾是参加西王母蟠桃会之人,杀他不但容易引起阐截两教矛盾,也得先告知西王母一声。陆压突然来到,明显是奉了某大神之命,知道余元是封神榜上人,是专门来斩杀余元的。本来余元有金刚不坏之身护体,又会五行之术,面对惧留孙等人是很不以为然的,但当他见到陆压到来,“只唬得仙魂缥缈,面似淡金,悔之不及。”一个劲地告饶,陆压却说:“你逆天行事,天理难容;况你是封神榜上之人,我不过代天行罚。”可见陆压是奉命行事,但余元是西王母蟠桃会中之人,陆压不能不告知西王母一声,因此就先“望昆仑山下拜”了。再者玉虚门下十二金仙首开杀戒时,都是先向昆仑山下拜。如太乙真人杀石矶娘娘时,望东昆仑山下拜道:“弟子今在此开了杀戒”;文殊广法天尊在斩了西海九龙岛四圣之一的王魔时,就望昆仑山下拜道:“弟子开了杀戒。”陆压斩余元时,望昆仑山下拜,可能也是在告知主管封神的昆仑山玉虚宫,他也应劫开了杀戒了,至于斩白礼和邱引他为什么没有说,那是因为事情紧急,来不及拜昆仑山。
在《封神演义》中,陆压道人最为神秘。陆压的师承很神秘。他初出场曾向阐教门人自我介绍作歌说:“贫道乃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飱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陆压散人亲至此,西岐要伏赵公明。”陆压是一矮道人,带鱼尾冠,大红袍,异相长须,对赵公明作歌道:“性似俘云意似风,飘流四海不定踪。或在东洋观皓月,或临南海又乘龙。三山虎豹俱骑尽,五岳青鸾足下从。不富贵,不簪缨,玉虚宫里也无名。玄都观内桃子树,自酌三杯任我行。喜将棋局邀玄友,闷坐山岩听鹿鸣。闲吟诗句惊天地,静里瑶琴乐性情。不识高名空费力,吾今到此绝公明。”由此可见,说陆压是玉虚宫的人吧,他说他“不去玉虚门上诺”,还说自己“不富贵,不簪缨,玉虚宫里亦无名”,更何况玉虚宫的人都不认识他呢。说他是八景宫玄都洞的人吧,他却说自己“不去玄都拜老君”,而且他到玄都,可以“玄都观内桃子树,自酌三杯任我行”,可见他也不是老子的门徒。说他是西昆仑瑶池金母的人吧,他说自己“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飱寿乐”。他说自己是西昆仑闲散人,在西昆仑山内的石桥南畔有旧宅。陆压道行高深法术高强。他修行得道时间很早,和三教圣人有一比,是在混元之初。他道法精奇,截教大罗神仙赵公明下山助闻太师伐西岐,阐教十二金仙及其门人俱不是赵公明对手,就是准圣燃灯道人,也被赵公明杀得败逃,其坐骑被赵公明借来的金蛟剪一剪两段。姜子牙正在发愁之际,陆压道人登场了,他和赵公明交手几个回合,赵公明又祭金蛟剪,陆压化道长虹而回。陆压回到周营,就向姜子牙传授了钉头七箭书之法,帮助子牙以钉头七箭之法暗算死了赵公明。在此期间,还独自一人不要炮灰就攻破十绝阵之一的烈焰阵,用斩仙飞刀斩了阵主白天君。三霄要替师兄赵公明报仇,陆压出阵,被三霄的至宝混元金斗擒下,封印上泥丸宫,绑在旙杆上。三霄令五百弓箭手射陆压,一时箭蝗如雨,谁知雨箭刚一接近陆压之身,箭杆箭头都化为灰末。三霄又祭金蛟剪来剪陆压,陆压化道长虹而去。可见陆压能自己冲开泥丸宫封印,道法何等高深。以后陆压战孔宣,想用斩仙飞刀斩孔宣,结果没有孔宣五色神光快,就又化长虹而退;还用斩仙飞刀斩了拥有金刚护体的余元,万仙阵斩了逃跑的邱引;万仙阵后,陆压归隐,临走将斩仙飞刀留给姜子牙,助姜子牙相继成功斩杀了与杨戬一般会八九元功的白猿精袁洪,和善会魅惑之术的千年九尾狐狸精苏妲己。陆压出身奇特。书中交代,陆压乃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陆压曾被在烈焰阵的空中火、地下火、三昧火等三火中烧烤两个时辰,不但毫发无损,还精神百倍。他还在火中作歌道:“遂人曾炼火中阴,三昧攒来用意深。烈焰空烧吾秘授,何劳白礼费其心?”可见陆压的出身与燧人氏燧皇钻木取火有关系,极有可能是火中之精修炼成仙。但他师从何处何人,却很难探究清楚。陆压散仙不散。在封神中,陆压自称自己是西昆仑闲散人,说自己“烟霞深处访玄真,坐向沙头洗幻尘。七情六欲消磨尽,只把功名付流水。任逍遥,自在闲身。寻野叟同垂钓,觅骚人共赋吟。乐醄醄别是乾坤。”但是,陆压对兴周伐纣,斩将封神之事,却特别上心。每当姜子牙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强敌时,他都会应时应景出现,全心全力给予支持帮助。他对封神之事了如指掌,他曾苦劝三霄娘娘,修道之士,要知顺逆,从古以来逆天者亡。当孔宣兵阻金鸡岭时,周武王和姜子牙打算退军,传令先行官:“今夜灭灶班师”。众人正在打点收拾起行之际,二更时分,陆压道人急急忙忙到来,喘着气劝子牙说:“切不可退兵!若退兵时,使众门人俱遭横死。天数已定,决不差错。”还说“大抵天生大法之人,自有大法之人可治”,极力劝阻了武王、子牙退兵。就是万仙阵混战后,神仙应劫已满,需要各归洞府清修。陆压临走还将斩仙飞刀留给子牙,说以后能用得着。陆压为了封神之事,是何等的上心,这恐怕决不是一个散仙所应该做的吧。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陆压道人是天庭暗中派下监督封神之事的人。由于天庭职位严重空缺,急需封神充实,因此姜子牙兴周伐周,斩将封神之事,决不能一拖再拖了。师友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愿分享。
主角有异能修仙的小说?
现代校园类的,牛逼的男主角,和众多的女主角,比如《纵横校园》《纵欲花丛》《我是神偷》 仙戮传说 星空神传 天鸿魔道 转世琴魔 封魔篆 天路
穿越之仙神屠戮 小修士的奋斗 佛道无极 中华龙族 风云证道 懒人修仙录
天道修行 异界散仙 仙种 穿越之道见玄冥 我有一朵筋斗云 魔龙变
巫神传说 造化红尘 新修真时代 重生通天 异世仙魔录 龙纹变
所谓传说 百炼成仙 五行蛊术师 重生之我是后羿 墨门 长生途
蜀山求仙记 都市仙尘 修真者的游戏 雪路 绝世修真 铸镜
逆天反道 九幽邪神 大荒天道 法宝匠师 渡君劫 遁世
仙界种植大亨 都市盘龙 后封神演义 都市酒修 洪荒封神榜 星辰重生
雷霆煞 知识型仙人 异世之混元大道 穿越之我欲倒转乾坤 鸿蒙道之幻世逍遥 飞刀再现
无限修仙 龙徒法则 在星辰欺负人的日子里 修行狩猎场 虫仙争霸 天岚传说
超级师傅 异界之武无止境 修箭 炼魂成圣 星辰秘 逆纣
人妖皇 我为侯费之傲啸星辰 星辰变之金榜提名 噬魂道 截教封神 截教小徒
重生红孩儿 水浒仙途 紫火 杀生王 后话西游之八戒证圣 侠仙
诛神戮仙 洪荒之陆压新传 旷世星辰诀 红尘证道 宠之物语 星辰变再变
天脉仙缘 大恶魔 逍遥武修 洪荒之燃灯新传 最后一个魔鬼 书迷也修真
超神路 功夫修真 异化星辰 娶仙记 最后的高手在校园 敛霸天下
还有番茄的《寸芒》
申公豹为什么处处跟自己的师兄姜子牙作对?
有关申公豹和姜子牙师兄弟,民间有个传说:申公豹的前世不是豹子,而是上古恶兽饕餮,又叫“(犭贪)”,生的狼头麟身,凶残无比。有一次他抓住了一头飞熊,想吃了它。而这头飞熊其实不是熊,而是修炼出翅膀的老虎,它就骗饕餮说:“你不如吃太阳,吃了管饱”。它居然真把对方说动了。于是饕餮真的去吃太阳,可太阳太大,把饕餮的肚子涨破了。于是饕餮恨透了飞熊,一直想报仇。
饕餮虽然已经死了,但他的魂灵还在,飞熊担心自己不是对手,于是就想找元始天尊拜师求保护。于是它开到了昆仑山,元始天尊一看是个异类,就不大想教,于是没有开门,飞熊就跪在门口。元始天尊出不了门,干脆就睡觉,他一睡就是千万年,等出来一看,门口空无一物,只有团小旋风。元始天尊一算才明白,飞熊真没起来过,它身体早化灰了,但灵魂还在原地等元始天尊出来。这让元始天尊不得不感动,于是拂尘一挥,送飞熊投胎转了世,后来又把转世飞熊收入门下,这就是姜子牙。不过在这之前他已经收了饕餮转世的申公豹。于是这两成了师兄弟。
前世本来就有怨仇,今生则是工作问题。就像《魔童降世》里一样,申公豹自视甚高,本来就看不起入门最晚的姜子牙,然而元始天尊却把最重要的封神大任交给了对方,心里当然不满,于是使坏。
不过从《封神演义》原著来看,姜子牙和申公豹关系开始并不是很坏。而且姜子牙是申公豹的师兄。话说子牙一看,原来是师弟申公豹。子牙曰:“兄弟,吾不知是你叫我。我只因师尊分付,但有人叫我,切不可应他。我故此不曾答应。得罪了!”申公豹问曰:“师兄手里拿着是甚么东西?”子牙曰:“是‘封神榜’。”申公豹曰:“那里去?”子牙道:“往西岐造封神台,上面张挂。”
对于申公豹所以与姜子牙作对,因此有两种说法,第一个是说他不甘屈服命运,要逆天改命。另一个说是天赋甚高的他嫉贤妒能,感觉不如自己的姜子牙不配执掌封神,所以要使坏。
这两种观点其实并没有孰高孰低,因为人的同样行为在不同人眼中性质不同。你逆天改命,赞美的说你不屈服于命运,贬低你的说你违背自然规律。你不甘人下,赞美你的说是你勇于担当,贬低你的说你嫉贤妒能。但申公豹可以说是封神大战的导火索。虽然在剧情进行一半以后他就被元始天尊收拾了。但他造成的影响在扩大,最后导致了阐教和截教的全面大战,从结果主义的观点来看当然评价不好。
于是很多人相信申公豹就是作者原创的一个小人物,是为推动剧情发展而生的。但这未必是实情,其实申公豹和姜子牙的孽缘在历史上可能的确存在。这还得和武王伐纣说起。
当年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辅助周武王夺得天下后,分封了多个诸侯国,一些重要大臣甚至有两块封地。太公望就至少有两块,一块就是齐国,在东边。另一块在西边,就叫做“申国”,也叫“南申”。为什么这样叫呢?因为同时还有个申国,其国主是伯夷的后人。伯夷是谁?是伐纣的最大反对派。他本来是孤竹国的王子,但不愿意继承王位而出走。当武王的军队在伐纣路上时,伯夷带着自己弟弟叔齐在道中间抗议。认为周对商的进攻是非法的。周武王让太公望处理这件事,太公望就把他们赶开。伯夷叔齐于是毕生坚持不和周朝合作的理念,进入首阳山,最后饿死在那里。
虽然伯夷失败了,但他们在当时有很高名望,所以周武王也不敢薄待他的子孙,所以封了他们“申”这个国家。
但是到了西周末年,申国国君联络犬戎国,一举攻下了西周的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灭亡了西周,而扶立了自己的外孙周平王,这就是东周的开始。
这个申国一般被认为就是伯夷后代的申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他为祖先报了仇。但细看历史,申国国君姓“姜”。所以极有可能是替南申国背锅。
后来,申国的后裔就发展出“申”这个姓。
从这件事上看,无论“申”姓的源头是申国还是南申,都与姜子牙有关系,特别是申国,它的祖先拥护纣王,与姜子牙作对。它的后人灭掉了西周,做的事不是和小说中的“申公豹”一样吗?
很多人不能理解神话和现实的区别。他们以为神话就是作者的创作。其实很多神话都来自历史和现实。比如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来自上古中原民族和苗蛮民族的战争,唐僧取经神话来自历史上的玄奘取经。历史上的姜姓和申姓的孽缘也可能转化成神话中姜子牙和申公豹的恩怨。最后被小说家记录下来。
最后说一下,考据家主要根据不同版本间的演化做出判断,而封神故事现存最古老版本《武王伐纣平话》上没有申公豹的出场,所以,我提出这个神话形成的缘由在专家学者那里是不成立的。在这里说一下只是为了丰富大家的历史知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