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田文,战国时期的才子都有谁

2023-04-19 04:20:03 113阅读

薛公田文,战国时期的才子都有谁?

战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变幻、强国林立的时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互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各个诸侯国为了称霸诸侯,不断的引进人才,选贤任能。

他们有齐国的邹忌、田单、孙膑、田忌;赵国的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乐乘;燕国的乐毅、太子丹、荆轲;韩国的水工郑国;魏国的庞涓,楚国的伍子胥父子、屈原、宋玉,秦国的由余、蹇叔、来丕豹、公孙支、百里奚、白起、王翦、李信、樗里子等等,但是最有名气的要数战国四大公子。 (1)首先要说的是魏国的信陵君(—约公元243年)也是名望最高的一位,位居战国四大公子之首。此人礼贤下士,急公好义,从善如流,善于救人于危难。特别是发生于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他明白赵魏两国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果断出击击溃秦国挽救了赵国,所以才被后人广为传颂。除此之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魏国仅凭信陵君一人杰出的才干和威震诸侯的声望就是魏国稳定的基石和法宝,太了不起了。

薛公田文,战国时期的才子都有谁

(2)其次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也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相比之下逊色不少,为人处世还可以,每次犯错误总能及时改正,但是见识极为短浅,从他对待有才能的毛遂,毛公和薛公就能看的出,他考察人才的标准是仅仅是别人的口碑,所以用的都是徒有虚名的轻薄之士。就连同时代信陵君对他养士的评价是:装饰门面而已。

(3)再者是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前314-前238年)。完全是非贵族而升为至尊的强势逆袭人物,是一个有点可悲的人物,雄辩有余谋略不足。毫不容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凭借谋略与雄辩谋得相位,可惜不善经营不听忠言,纵然听信李园献妹并越庖代俎为楚王留后的阴谋,也应该听信谋士朱英谏言有所防范,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4)最后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前279年)。也是后人嘲笑比较多的人物,善用“鸡鸣狗盗”之徒,不过也说明他用人不拘一格,所以身处险境总能化险为夷,例如,他在秦国被困时,利用装扮成狗的小偷偷出已献给昭王的白狐皮衣,再转献与秦王爱妾以求脱身;在摆脱秦王追兵时利用善于鸡鸣的口技之士及时骗开城门;利用名不见经传但精于谋略的冯煖烧掉田契为他收买人心;后又用冯煖“狡兔三窟”之计为他谋取政治利益。孟尝君尽管也有一些小毛病,比如从秦国回国途中因身材矮小瘦弱被赵国人取笑而杀人,但是笔者总体来讲,认为此人性格豁达,知人善任,善于随机应变且从善如流,总能变被动为主动,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诸侯争雄,诸侯国称霸诸侯的实质其实是人才的争夺,谁拥有的人才多,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齐国田文到秦国下场如何?

孟尝君田文到了秦国,本来说要当丞相的,但是秦王听了别人的话后,认为孟尝君不会对秦国尽力 。所以,家把孟尝君关了起来。

孟尝君给了秦王老婆一件白狐皮衣服。这个女人替孟尝君说话了。秦王就放了孟尝君。孟尝君马上就跑,半夜到了函谷关。关门不开 。孟尝君手下学鸡叫,于是"雄鸡一唱天下白",鸡们就叫了,函谷关打开了,孟尝君如鱼得水,秦兵管不了他了。

四大君子是哪四个?

战国时期四大君子: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

1、孟尝君

田文,即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君”之一(注:战国四君亦称战国四公子),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2、平原君

赵胜,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今山东诸城),号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建议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

3、信陵君

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4、春申君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人,楚国大臣,曾任楚相。[1]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田婴是田氏第几代?

田婴是田氏第五代

田婴是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文(孟尝君)之父。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伐魏国,初为齐将,参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之役,立有战功。旋擢任为相,主管一国上计,弄权行私,财富骄溢。初封彭城(今江苏徐州),继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自营城郭宗庙,结交豪民,收纳逋犯,田婴在齐国任相十一年,威逼主上,称薛公,号靖郭君。

好结交名士的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喜欢结交名士的人,其实历朝历代有很多的,今天我就挑一部分比较有名的说说。

最有名的,当然就是“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著名的齐威王之孙,封地在薛,所以又称薛公。强调一下,是薛公,不是薛公公。孟尝君是齐国贵族,富好几代,有钱,相当有钱,那有了钱干什么呢?跟其他有钱人一样养女人吗?不,他养男人,学名叫做“养士”。据说他有门客3000,无论什么人,只要有一技所长,他都养,比如著名的鸡鸣狗盗,都是他的门客。他在齐国身居高位。但是秦昭王请他去秦国做丞相,于是他去了秦国。到了秦国之后,却发现并不被完全信任,而且秦昭王受别人鼓动,竟然要杀了他,于是他跟门客商量之后,决定逃回齐国。回到齐国后,齐湣王封他做了国相。孟尝君做过秦、齐、魏等好几个国家的丞相,爱结交“士”的名声也天下闻名,但他的“士”的质量却被后世所诟病。

信陵君

信陵君,名无忌,魏昭王之子。“四公子”中,名气最大的是孟尝君,声望最高的却是信陵君,《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孟尝君的礼贤下士更像是做秀,像邀买人心,而信陵君对士(比如侯赢、朱亥)的态度则显得更真诚。可惜他后来因为影响力太大而被魏王猜忌,最后郁郁不得志,只能纵情声色。

平原君

平原君,名赵胜,赵武灵王之子,门客数千,著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出自他的门下。他多年担任赵国丞相,在当时很有贤名。只是后世对他在长平之战中的表现有些争议。

春申君

春申君,名黄歇,“四公子”中唯一不是出身王族的。曾任楚相,门客数量在“四公子”中是最多的,但质量比孟尝君更加参差不齐。楚王无子,于是春申君就想了一条“妙计”,把一个刚怀孕的宠妾献给楚王,后来生了个儿子。楚王大喜,将那女子封为王后。王后的哥哥怕春申君走漏风声,就设计杀了春申君。不过,春申君的儿子最后继承了王位,他也该瞑目了吧。

除了四公子之外,历朝开国君王大多都很懂得礼贤下士。刘邦结张良,任韩信,用郦食其……曹操拢荀彧荀攸,收贾诩,迎许攸……刘备结关张,收赵云,访诸葛,用庞统……李渊信二裴,任长孙,用房杜,交萧氏……朱元璋用李善长,拜刘伯温,任朱升……

吕雉

就连吕雉都懂得利用名士,当太子刘盈地位动摇的时候,竟能搬出“商山四皓”。

李白

另外,李白刚出道的时候也很爱结交名士,曾主动拜会当时的名流孔巢父、韩朝宗、吴筠以及贺知章等人,以求能获得仕途上的捷径。

秦叔宝

秦琼秦叔宝,人称赛孟尝、似专诸,交友无数,黑白通吃。母亲过寿,来拜寿的白道上至北平王世子罗成、济南节度使唐璧,下至金甲、童环这样的普通衙役,黑道上至南七北六十三省绿林总瓢把子单雄信,下至齐国远、李如珪这样的饭桶,可谓千古第一人了。

宋江

宋江,人称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平生仗义疏财,好打抱不平。包个小三都是只出钱,不睡觉。仗义!遇到比自己强的就纳头便拜,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要让位。也算是交友界的一朵奇葩了。

柴进

小旋风柴进,后周世宗柴荣之后,仗着家里有丹书铁券的buff,专门收留流亡的强人,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

除了这些,历史上但凡有些成就的人,大多都喜爱结交名士,只不过上边这些比较知名而已。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