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是现在哪里,汴州是现在的什么地
汴京是现在哪里,汴州是现在的什么地?
汴州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素有八朝古都之称,曾经是古代一个非常繁荣的地方。很多人将汴州当成杭州,是因为有一句诗“直把杭州作汴州”所致,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开封(汴州)到杭州有800多公里路程。
在古代,汴州也称汴梁、汴京,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在现代,汴州是如今的开封市,是河南省地级市。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北周周宣帝(559年-580年)改梁州为汴州,为汴州得名之始。
北宋都城汴梁城的布局特点是什么?
北宋汴京城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城。 东京,是北宋首都的“京号”,地处黄河母亲河畔中原腹地的七朝古都开封,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中不同的历史朝代曾名东京、东都,是华夏民族、中华文化的核心发源地,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举、教育中心.城市布局:北宋开封城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城及其附近郊区所在地,分内外三重,即外城、里城和宫城。
据史料记载,北宋东京城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城、内城、皇城,其外城的轮廓、形制和范围,以及一些城门的位置,同宋人的记载大致吻合东京城的外城又称新城、罗城,四墙与后世的开封城基本平行,是历代东京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外城由于历代的兵灾水患,昔日巍峨壮观的外城已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并全部淤埋于地下2至8米深。
北宋时期,外城共有城门14座、水门7座,已发现南薰门、南郑门、万胜门等10余座,多为直门两重或屈曲开门的瓮城门.尤其是西墙上的正门新郑门遗址,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
东京的城市道路布局是以宫城为中心的辐射式与方格式相结合的路网系统,大道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式的方格路网,次一级的道路也是方格形的.主要干道叫御路,共有四条:一自宫城宣德门,经朱雀门到南薰门;二自州桥向西,经旧郑门到...
东京的外城在后周就有了,城墙也坚不可摧.这座城墙在宋真宗、神宗、徽宗时都进行过加固、修葺.城高四丈,上面有女墙,高约七尺.共有城门十三座,三道城墙均有外壕.外城壕宽达二十五丈,深一丈五尺.外城的城门除东南西北四门为四条御路通道外,其余城门都有瓮门三层,屈曲开门,以备城防之需.外城水门,据考证达九座.水门均设铁裹闸门.
宋代城市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城市商业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北宋时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反映了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二是镇的兴建和发展.镇的设置始于北魏,主要出于军事目的.北宋以后,因重文轻武,曾一度废除了很多这样的军事据点,从而使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镇市完全蜕变为商业城市.这些新兴镇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水陆交通要道、沿海口岸、商旅舟车集中的地方,如密州板桥镇、江西景德镇等。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京?
汴京!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北京南京东京西京都是现代的哪个城市?
我们的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现在人们在旅游的时候,经常能够听到古都的说法,甚至有四大古都、七大古都或者八大古都、十大古都的说法,当然更多的都是不被官方承认的,当然不是这些古都在历史上不被承认,而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官方说法将这些古都组合在一起而已,在这些古都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北京、南京、西安和洛阳了,这些地方如今也是人们经常旅游的地方,而在各种史书的记载中,经常出现什么北京、南京、东京或者西京这些地名,尤其是如今日本的首都就是东京,难道在古代的时候东面的那些海岛都被我们纳入统治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王朝的都城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的,就像民国抗战时期,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但是因为战争的缘故,最后重庆不是成为了陪都,也就是暂时代替首都的功能了,而在古代很多王朝都不是一个都城的,有时候甚至出现两三个都城,也就在四个方位上设置都城,这样便于管理庞大的疆域,所以也就出现了北京、南京、东京和西京的说法了。并且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这四个地名代表的地方并不是如今我们生活中对应的城市,比如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但是在历史上随着统治疆域的不同,可能名字叫做北京的地方并不是如今的北京城。
西周的统治疆域已经不是之前夏朝和商朝的疆域,在西周建立之后,定都在了镐京,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但是周武王姬发并没有活几年就去世了,政权来到了他的儿子成王的手中,不过这个时候是姬发的弟弟周公辅政,周公在平定了叛乱之后,也就建议将都城迁到洛邑,也就是如今的洛阳,后面周公长期镇守在洛邑,而成王在镐京,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西京就是镐京,而东京就是洛邑了,在西周灭亡之后,东周能够在洛阳安定下来重新建国,其实就是与周朝的两都制是分不开的。
在汉代的时候,《两都赋》和《二京赋》很有名,这也就说明汉朝实行两个都城,在西汉的时候都城定在了长安,但是在东汉刘秀再次建立大汉王朝的时候,因为长安已经破败,并且如果重新修建长安城的话,消耗大量民力武力,最重要的就是洛阳是刘秀经营这么多年的老巢,自然在洛阳更加舒服,所以在西汉的时候西京说的就是长安,而东京才是洛阳。而时间来到唐朝的时候,情况再次发生了改变,因为唐朝定都在长安,但是在李世民的时候扩建洛阳宫,而李治的时候更是长期呆在洛阳,并且李治更是病逝在洛阳,在武则天的时候洛阳成为了正式的都城,在这个时候西京就是长安,而东都就是洛阳,而唐朝更是有着五都之说,不过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其实唐朝应该是三都,这个时候的北京其实就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太原了。
而在宋朝的时候,这四个称呼才算是正式确定下来,当然这里面说的就是北宋时期,而这个时期的东京就是开封,也是皇帝以朝廷的位置,而西京就是河南府、南京说的就是应天府,而北京就是大名府了,如果大家对于《水浒传》比较熟悉的话,这些地名一定不会陌生,毕竟梁山好汉们在开封府和大名府可是都留下了不小的动作了,而少数民族统治其实,像辽国和金国的时候,就是有着很多都城,比较出名的应该就是金国的上京,也就是如今的哈尔滨市阿城区,当年靖康之耻徽钦二帝就是被带到了哪里。
其实如今的北京、南京之名被固定下来其实是在明朝了,在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定都在应天府,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后面朱棣夺了侄儿的江山,也就将都城迁到了顺天府,也就是如今的北京,这样明朝其实实行的是两个首都的制度,并且在南京还留下了一整套办公班子,像六部这些机构都是完整的,不过在明朝还有西京的名字,那就是如今的西安,毕竟这里长时间属于封建王朝的都城,而且朱元璋一度还考虑迁都,并且派出太子朱标去西安考察,根据史书的记载,朱标对于西安应该是很满意的,因为在朱标从西安回到南京之后,朱元璋也是在大力的准备着迁都的事情,除了这三个之外,还有一个中都那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这就是明朝的都城设计。
而时间来到清朝的时候,其实只有北京和沈阳两处都城,而沈阳在当时叫做盛京,毕竟这里属于清朝的龙兴之地,所以如果综合历史来看的话,北京经常用来指代现在的北京城,尤其是元朝之后,而南京就是如今的江苏省南京市,而西京长期以来都是代表着陕西西安市,而东京往往说的就是河南洛阳,因为在历史上长安和洛阳往往联合在一起成为都城,当然在宋朝的历史上,东京说的就是开封了。
南宋时期的首都位于哪里?
1127年建都于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1138年最终定都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宋徽宗见辽国力衰弱,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联金灭辽事宜。宋攻燕京,大败而回。金攻陷临潢府,辽亡。宋付上巨额赎款给金,以换取燕京等地。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将,分兵南下,趋汴京。钦宗即位,与金人和议,金人解兵北归。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两宗和皇室大臣千余人北去,史称靖康之祸,北宋就此灭亡。
靖康之难中徽宗、钦宗二帝被女真人俘虏,包括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员和机要大臣,宫廷女官,宫廷乐师,厨师等都被女真人俘虏北上,康王赵构得以幸免。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一日,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正式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权,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之后赵构一路南行,过淮河渡长江。建炎三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为行都,称“东都”。绍兴元年(11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杭州),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临安为行都,建康改为留都。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1127年靖康之耻时,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定都临安。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也有过数次北伐皆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后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双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到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腐败,而处于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征服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南宋的疆域由于北方蛮族南侵,北界大大南移到了秦岭淮河一线,而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南宋由于是宋朝的继续,在政治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沿袭北宋。在中央地方权力、官僚机构、司法、军权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军事上在招收溃兵、盗贼及勤王之兵等基础上,开始军事重建之路,最终形成几支较强大的军事力量,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