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总部为什么在南宁,南宁在未来将定位为什么样的城市
东盟总部为什么在南宁,南宁在未来将定位为什么样的城市?
2009年7月召开的中共南宁市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决定: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实施多项措施助推和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南宁的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区域内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南宁东盟商务区属于哪个区?
南宁东盟商务区属于南宁市青秀区。南宁·中国一东盟国际商务区规划北临民族大道,西临青秀路、石门森林公园,南靠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距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约一公里。
规划的南宁东盟国际商务区总用地规模约3.0平方公里,建设目标定为:一是创建南宁最具国际化的区域。二是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创建一个具有商务区功能并承载商业服务、文化交流、娱乐休闲职能的城市核心区。三是创建一个具有东盟各国特色,为东盟各国和其它国家、地区政府、商务机构提供商务、办公和生活服务的综合园区一联络部(办事处)基地。
它能否吸引到全区的人来创业?
南宁的外来人口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的,国外的主要是东南亚国家的我们都知道广西与东南亚相邻,南宁作为东盟峰会的举办地,也吸引了东盟国家的人口,国内的,很多台湾人到南宁创业,还有很多的四川人,来南宁的多为创业者!
广西为什么把南宁定为什么首府?
一说到这个问题,绝对网上就出现地域攻击,可以说这些地域攻击都是感情用事的一群,并不是说针对谁,而是说只要说到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是广西其他地方攻击南宁,南宁攻击桂柳,其他地方把南宁说成吸血,南宁把桂柳说成反骨,都认为自己的理解多厉害,其实完全就是一种泼妇骂街一样的人。
就是因为这种人太多了,才有现在广西的样子,这种情况在其他省区基本上很少见,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贫穷的地方相互之间看都不顺眼,现在的广西的做法其实就是学着一些省份进行强首府的方法,想通过把南宁发展起来,做成一个可以和其他省份首府能扳手腕的存在。
毕竟现在来看南宁在全国的省份首府里面的位置非常的尴尬,属于比较弱的存在,经济总量在这几年也就近五千亿这样,从全国去看其实南宁的确比较尴尬,就算是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对接东南亚,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也没有见到有任何起色,这个的确是非常尴尬的,只是这些并不是怪南宁带动不起来,而是因为内部本身关系就不团结。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区内的其他城市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直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南宁作为领头大哥,自己发展不好,下面的小弟也是过得艰苦,说大家不着急那是不可能的,至于为什么发展不好,有人说边境反击战拖累,这个在九十年代还能说得过去,但是已经过去三十年了,现在还拿那个来做理由根本就没有说服力了。
其实现在的做法就是强首府战略,想通过全力发展南宁,然后再通过南宁的影响力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这个方法在国内其他省份有不少都是这样做的,事实上广西内部其他城市的人对南宁有看法是因为这些年南宁在发展当中,把不少其他城市的企业迁过去,让一些城市原本就薄弱的工业都丧失,加上经济发展变化不大,内心难免会不舒服。
广西发展缓慢其实是有原因的,当然这个跟定南宁为首府的关系并不大,就算定在其他地方也一样,之所以定在南宁,其实有历史原因在里面,首先过去桂林一直都是广西的行政中心,而迁府南宁的原因之一就是破旧,因为长征的时候湘江战役就是在桂林境内打的,结果是八进三出啊,这个还是后来放水的结果。
加上在解放前,广西的土匪很多,而且南宁靠近南边靠近越南,对于边境来说南宁作为首府是可以连线到边境,联通东南亚,在刚刚解放的时候,桂林其实还有一些传统势力存在,为了破除这些旧势力,不能让其影响到日后的战略跟发展,所以把首府往南迁移,同时可以稳定南部国境线。
就像古代都是把京城定在北边是一个道理的,就是为了稳定,加上南宁其实是少数民族生活比较集中的地区,迁府南宁也是为了稳定内部少数民族的心思跟情绪,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桂林柳州在这方面来说,汉族的比例远大于少数民族,南宁就不一样了,所以定位南宁也是有原因的。
解放前在南宁是首府之前,桂林作为首府,柳州作为交通要道以及工业重镇,条件都是比南宁好,当时南宁连铁路跟机场都没有,地位也是远不如桂林跟柳州,但是中央决定南宁作为首府,是经过各方面考虑的,而现在那么多年了广西从全国比较强的省份变成了现在中下游的位置,的确非常尴尬,这也是导致内部各地相互之间攻击的原因,主要是恨铁不成钢啊!
南宁的发展潜力有多大?
背景: “南宁十四中将建三塘校区,以后片区的教育资源更丰富了!”长虹东路与三塘南路(原兴工路)、松柏路的陆续贯通,给出行带来的极大的便利,交通路网和配套的不断完善也让大家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南宁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价值腾飞在即。
南宁新收费站正式启用,过去的外环变成城市内环快速路,南宁城市版图更大了。在“城市东扩”影响下,过去传统的城市中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过去传统定义上的“城东”,已经变为“城中”。以南宁火车东站为圆心,周边一派新起之势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新城央”的姿态。
随着南宁市区版图的扩大,城市发展规划重心也在转移,三塘、四塘、五合、邕宁大部分位于原来的环城高速往外扩建片区,东扩440平方公里。此外,根据《南宁市外东环地区发展控制规划》,外东环将打造成南宁新的综合居住地带,旅游休闲、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区,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随着近些年兴宁区政府“三区一带”(朝阳商贸中心区、东沟岭新区、三塘工业集中区、昆仑大道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思路的提出,修路筑桥、旧城改造、振兴工业、房地产开发等一系列举措全面展开,兴宁东片区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东站北板块对于兴宁东与凤岭北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桥头堡作用。在长虹东路与三塘南路、松柏路贯通的利好影响下,兴宁东和凤岭北片区实现无缝对接。
当东站北区域成为“新城央”,政策和规划利好不断,它的区域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东站北立体交通再升级 当代生活报记者 徐天保 摄)
东站北将成为“第二个凤岭北”
青秀区向来被称为南宁的富人区,凤岭北则是人们眼中的高品质住区。这里接近航洋城、万象城等商圈,还是不少名校的学区,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可谓“寸土寸金”。然而在呈现出如今繁华醇熟风貌之前,凤岭北也经历了很长的积累期,直至高端规划、配套等逐一落地、兑现,楼盘开发进入集中推售期,才显现出爆发力。这让人们想到了正处于起势阶段的东站北区域。
得益于片区重要道路的贯通,交通路网的升级,东站北区域周边连成一片,如今从兴宁东驾车前往凤岭北只需10余分钟。而东站北区域与凤岭北一样,依托于火车东站的交通枢纽优势,积极融入火车东站经济圈。以东站为圆心的高铁经济,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涌入的人流,催生了这个板块加速完善成熟的立体商业配套。
此前,南宁交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拿下东站旁两大商业综合地块,将用于建设客运站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商业与配套工程。此外,还有首创奥特莱斯、华夏文博园、中国-东盟生态科技园、风格各异的风情街等商业业态和文化综合配套的逐一落地。
在教育配套方面,近日出台的《南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将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部(三塘校区)。这是片区内又一个教育资源的落地。还有片区内各大楼盘自身配套的教育资源。比如嘉和城拥有南宁市直属机关保育院嘉和城分园、9年制天桃实验学校嘉和城旗舰校区,今后,住在嘉和城的孩子,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可全部搞定。业内人士黄先生分析说,东站北有望成为“第二个凤岭北”,成为未来城市精英的聚集地。
(俯瞰嘉和城实景 周军 摄)
价值洼地
置业东站北不容错过
随着松柏路、三塘南路与长虹东路的贯通,东站北与凤岭的商业、商务资源快速连接。如今东站北已无缝融入“东站生活圈”,相对于凤岭北均价过万的房价,与其仅10余分钟的车程,房子均价为“7”字头左右的东站北区域,优势明显,享受早已趋于饱和的凤岭北外溢价值。东站北目前的房价与其突显的价值还不能完全匹配,其房价在未来将有很大的拉升空间,将成为有更多购房者的置业首选。
作为片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楼盘,已历时11年开发建设的嘉和城,产品类型丰富,包含高层、小高层、洋房、别墅等,满足各类购房者需求。该项目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的楼盘,拥有天然矿脉温泉谷、体育休闲公园、碧湾园林和原生态水系等休闲景观配套,以及天桃实验学校嘉和城校区、南宁市直属机关保育院、社区医院、社区环城公交等丰富配套,自身强大的环境、配套、产品优势获得肯定,是整个区域价值受到购房者认可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