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森林树木的危害

2023-03-21 05:35:03 110阅读

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森林树木的危害?

第一阶段,酸雨增加了硫和氮,使树木生长呈现受益倾向。

第二阶段,长年酸雨使土壤中和能力下降,以及K(钾)、Ca(钙)、Mg(镁)、Al(铝)等元素淋溶,使土壤贫瘠。

酸雨的危害,酸雨对森林树木的危害

第三阶段,土壤中的铝和重金属被活化,对树木生长生成毒害,当根部的Ca/Al比率小于0.15时,所溶出的铝具有毒性,抑制树木生长。而且酸性条件有利于病虫害的扩散,危害树木,这时生态系统已失去恢复力。

第四阶段,如树木遇到持续干旱等诱发因素,土壤酸化程度加剧,就会引起根系严重枯萎,致使树木死亡。

人类生产生活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区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城市中的汽车,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酸雨有什么害处?

酸雨早在18世纪便为人所知,当时英国的化学家史密斯,就大工业城市之一的曼彻斯特城及周围降雨的化学成分分析指出,有害成分,主要有3种,即在城市空气中找到硫酸及酸性硫酸盐,郊区有硫酸氨,远离城市的乡村有炭酸氨,其中硫酸会使织物褪色,腐蚀金属等。目前我们对酸雨的定义即是酸性降水,其雨水的PH值(即酸碱度)通常小于5.7(正常雨水的PH值为5.7)。酸雨是大气中的水分同发电厂、工厂和汽车排出的一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相结合的产物。

PH值低于4.7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有机铅转化为无机铅,它抑制树木根部细胞分裂,因而,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的孢子侵入树根,可置树木于死地;若PH值低于3.5,还会直接伤害植物叶面,使之枯黄死亡。因此,人们常把这种酸雨称为“天空之死神”。 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一、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丧失鱼类和其它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这个危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被人发现。

在加拿大罗彻里沃城有当时世界最大的硫黄冶炼厂,1970年初发现远离该厂南部的阿萨巴斯卡河系内鱼类减少持续加剧,美国在1950—1960年由联合国农林研究所和公共卫生局组织在广大地区进行降水成分分析,发出了国立公园湖泊鱼类处于被灭绝的警告。 二、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近几年来中欧几个城市中森林被害面积扩大,症状为黄色化、针叶早期损坏、幼生和根的变形、出现枯萎,甚至枯死。

日本1973年6月28日,在骏河湾沿岸的几个城市、农村以及山梨县上野原的市民计441人向当局投诉,在雨雾中肉眼、咽喉受到刺激,并有葱、烟草、黄瓜、茄子被害,雨水中测定PH最低值为3.5。 三、对人体的影响。

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

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

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 四、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据报道,仅美国因酸雨对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每年达20亿美元。据估算,我国仅川黔和两广四省,1988年因酸雨造成森林死亡,农作物减产,金属受腐蚀的经济损失总计在140亿元。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是什么?

氮氧化物的危害如下:

NO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输氧能力下降,造成缺氧;

NO具有致癌作用,会对细胞分裂和遗传信息产生不良影响;

在大气中,NO在02作用下会被缓慢氧化成N02,生成的N02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导致肺部和支气管疾病;

N02是酸阿中硝酸和亚硝酸的前驱体,在紫外光照射下,N02会与大气中的碳氧化合物作用,生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

生成的酸雨和光化学烟雾会引起农作物和森林大面积枯死,酸雨还会腐蚀建筑和设备,光化学烟雾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近地层大气中臭氧会对中枢神经造成极大的伤害。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同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对大气的影响主要有酸雨和较高的地面臭氧浓度,也参与形成空气中的飘尘。氮氧化物作为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包括有N20、NO、N202、N203、N02、N204和N205等几种,其中对大气产生污染的主要是NO和N02,其中NO占典型燃煤烟气NOx的95%,其余主要为N0216l。

此外,NOx在大气中可形成硝酸和硝酸盐细颗粒物,同硫酸和硫酸盐细颗粒物一起,发生远距离传输,从而加速了区域性酸雨的恶化。已有研究表明,HN03对酸雨的贡献呈增长之势,降水中N037S042‘比值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增加。目前我因己结合对两控区的划分工作,对S02排放进行了全面控制,但NOx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及其大气浓度和氧化性的提高有可能抵消对S02的控制效果,使酸雨的恶化趋势得不到根本控制。NOx排放量的增加,将使原本严峻的酸雨污染更加雪上加霜。而且有调查表明NOx有取代S02成为酸雨主谋的趋势。长久以来,酸雨对农作物、森林、地下水和建筑物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仅中国遭受酸雨污染的农阳己经达到4000万亩,每年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在15亿元以上。

NOx还会与平流层臭氧通过反应(1—1)和(1—2)的循环作用引起平流层臭氧枯竭,造成臭氧层空洞;此外,NOx对飘尘的生成也有一定的贡献。总之,氮氧化物会给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日本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对2020年以前的科学技术发展作了预测调查,1993年宣布的调查结果足:污染大气的氮氧化物消除技术被列在未来30年内12项重大技术课题中的首位。国家环境科技发展‘‘十五”规划中提出“大力推进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研究,开展烟气氮氧化物净化技术及其产业化示范研究1121”。由此可见,NOx的消除也成为了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最热点问题。

酸雨的极端情况?

酸雨发展到某种极端情况就是黑雨。1994年重庆及其郊区下了数场黑雨,色如墨汁,且有强酸性。经化学分析,雨中的黑色物是煤屑。原来是煤矿石燃料未能燃烧充分,析出了一些细小的碳粒,也通过烟囱排向高空,在空气中,又与硫酸、硝酸和水蒸气凝结在一起,最后随着降雨降落下来。无独有偶,1991年我国喜马拉雅山区,也下了数场“黑雪”。看来,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也未能逃出“空中死神”的魔掌。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从这个绰号我们就可以想像它的危害有多大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