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皇后,清朝皇后的顺序
康熙的皇后,清朝皇后的顺序?
清朝皇后的顺序:
1、太祖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
2、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氏阿巴亥;
3、太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4、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5、世祖顺治福临,废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6、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7、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8、孝献皇后,董鄂氏;
9、圣祖康熙玄烨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10、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1、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胤禛养母);
12、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胤禛生母);
13、世宗雍正胤禛,孝敬宪皇后 乌拉那拉氏 ;
14、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生母);
15、高宗乾隆弘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16、废皇后,乌拉那拉氏;
17、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颙琰生母);
18、仁宗嘉庆颙琰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19、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20、宣宗道光旻宁,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21、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22、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侄女,奕詝生母);
23、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24、文宗咸丰奕詝,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
25、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钮祜禄氏;
26、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杏贞(载淳生母)。
清朝皇后是指清朝(包括后金)册封皇后,及追尊皇后。此外,还包含出尊封的皇太后、太皇太后。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生前上徽号次数最多、字数最多的是孝庄皇后,她生前顺治、康熙二帝先后九次为她上徽号,共上了20个字。即“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生前上徽号最少的,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孝端皇后。她生前没有上过徽号。
死后谥号字数最多的是咸丰帝的孝钦皇后,即慈禧太后。她死后按皇帝的标准上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鲜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甚至超过了满清入关后所有皇帝的谥号。
扩展资料:
生育子女最多的是康熙帝的孝恭皇后和乾隆帝的孝仪皇后,前者生下三男三女,后者生下四男二女。
当皇后时间最长的是光绪帝的孝定皇后,从1889年被立为皇后到1908年光绪帝去世,共当了19年皇后。也是严格意义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当皇后时间最短的是康熙帝的孝懿皇后。她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上午被立为皇后,当天下午就去世了,当了半天的皇后。
1856年,长子艾新觉罗的诞生;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他与孝县皇帝一起压制了两个宫殿,称为慈禧太后,以及慈禧的象征慈禧太后(即小玉)结合后,龚公王新新发动了新政政变,屈服于八大部长,夺取了政治权力,形成了“第二宫幕,王子审议”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了一个平静的时期,历史被称为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光绪皇帝去世了,慈禧选择了三岁的溥仪作为新皇帝。日本皇帝是皇后太后。第二天,他在仪昭寺去世,被埋葬在菩提达塔墓中。
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
若是皇帝在登基前以有正室,则通常不另择人选,直接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册立为皇后,但也有皇帝是先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先册封为嫔妃,待日后在进行擢升为皇后,如汉宣帝的妻子许平君先被封为婕妤,后立为皇后。
但也不是所有正室都能被立为皇后,如曹丕的妻子甄氏和唐宪宗的发妻郭氏。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
康熙一生最爱的女人排名?
康熙一生最爱的女人应该是结发妻子赫舍里,俩人结婚在少年时代,两小无猜的感情异常深刻。之后康熙妃子众多,也只有宜妃比较得宠,其他的都差不多……
康熙一生册立过三位皇后?
这事是因为康熙心里有阴影,古代民间老百姓有“克夫”或“克妻”的说法,一方命太硬把另一半“克”死了,当然这是一种迷信不可取的看法,但那年月谁都多少相信一点,康熙皇帝也不例外。
康熙帝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和她的感情还很好,赫舍里氏在生皇子胤礽时大出血死了,年仅22岁。自己心仪的皇后过早地离世,康熙心痛万分,遂立胤礽为太子以表对赫舍里氏的敬念。
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钮钴禄氏是遏必隆的女儿,康熙也很宠幸她,不过缺憾的是钮钴禄氏始终没有生育,但康熙还是觉得她有资格和能力主持后宫。在赫舍里氏去世4年后,康熙册封钮钴禄氏为皇后,让人意外的是仅仅过了半年,钮钴禄氏的皇后位置还没有坐热她就生病离世了,终年才25岁。
又过了三年,到了康熙二十年,康熙册封佟佳氏为皇贵妃,因暂时后宫没有皇后,佟佳氏的皇贵妃就等于代替皇后总摄六宫。康熙没有封佟佳氏为皇后是因为他感到前两次的封后都不尽人意,前两位皇后在封后之后都不久归天,给康熙心里留下了阴霾。
就这样佟佳氏皇贵妃权作皇后安稳地过了几年,等到了康熙二十八年年中的时候突然传来佟佳氏病危的消息。康熙纳闷着呢,自己打算封佟佳氏为皇后,就怕她重蹈覆辙将就着封了皇贵妃,难道她也逃脱不了前任的命运。康熙也是病急乱投医,决定给佟佳氏“冲喜”,册封佟佳氏为皇后,但这个皇后就做了一天功夫就命归西天。
康熙现在总算认命了,自己原来真的是“克后”的命,谁当自己的皇后谁就会死,他决定从此不再册封皇后。从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死到康熙六十一年底康熙驾崩,三十多年中康熙后宫再也没有皇后。除了这点康熙还有个心结,胤礽已经是太子,谁被封皇后都不是太子的亲妈,自己百年之后如果皇后不支持太子呢,这样会给胤礽将来的继位带来隐患。
再说一个连康熙都没有预料到的巧合事,康熙死后雍正继位,雍正的亲母乌雅氏被雍正尊奉为皇太后,也就是乌雅氏成为已故康熙帝的皇后。但是这位乌雅氏皇太后没有当几天,出于各种原因也很快一命呜呼了,康熙死了都再“克”一回。
为什么康熙帝要把死后的容妃封为孝仁慈皇后?
康熙帝的皇后不少,有他本人册封的,有他儿子追封的,但唯独没有这个“孝慈仁皇后”。清东陵景陵是埋葬康熙帝的,地宫里有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都死在康熙二十八年以前,那时候太子还被废。孝恭仁皇后是雍正帝的生母,死在雍正元年。另外还有一点,电视剧出错了,“仁”这个谥号是雍正给他爹取得。所以“孝慈仁皇后”是虚构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按祖制只有皇后才能和皇帝合葬?
谢谢邀请。按照清朝祖制,确实在皇帝帝陵地宫之内,只能以皇后之身才可祔葬。但这条祖制却在康熙的景陵地宫之内被打破,一切的根源都来源于康熙的继任者雍正。
一、康熙景陵地宫布局众所周知,康熙帝的帝陵在清东陵,名为“景陵”,而景陵地宫之内,共葬有六人,他们分别是康熙帝、四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生母、追封】)以及一位皇贵妃(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景陵
而在此之前,清朝的四座帝陵之中,只有皇后才能与皇帝合葬。如此,自景陵起便正式开启了清朝帝陵之内亦可祔葬皇贵妃的传统。如其后的雍正朝敦肃皇贵妃年氏、乾隆朝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等都是祔葬帝陵的案例。
那么这位首次祔葬帝陵的皇贵妃一生当中又有何功绩,可以在去世之后得此殊荣?我们先从其生平开始讲起。
二、敬敏皇贵妃生平顾名思义,能葬在康熙帝陵之内,自然是康熙后宫当中的一份子。章佳氏虽然出自满洲镶黄旗这样的上三旗,但因出身不高(父亲为参领海宽,包衣世家),所以只能在到达年龄之后(13—17),参与由内务府组织的一年一度的选秀活动,所幸的是,凭借自身的年轻与美貌,章佳氏在由刚入宫时的宫女身份不久后就成为庶妃(妃位,没有具体名号),很快分别在1686、1687、1691年为康熙诞育一子二女,由此可见在康熙心中,这位从未有过具体名号的妃子还是占据一定地位的。
康熙剧照
不过可惜的是,终章佳氏一生,康熙都未改变其庶妃的身份,当然这主要跟康熙本人的性格有关,他是一个非常注重血统的皇帝,所以出身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后妃的封号等级,章佳氏在这方面自然不占优势。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章佳氏去世,康熙“深用轸怀”,追谥其为“敏妃”。在此需要声明的是,按照祖制,只有当朝皇后与皇贵妃薨后才能被赐予谥号,即使如贵妃之尊位也得经请求“特旨恩封”才可以,所以庶妃可以获得谥号的,仅章佳氏一人而已。由此也算是弥补其生前未能在名号上有所进展的遗憾。
康熙剧照
三、雍正的破例章佳氏去世之后,根据史料的记载,康熙明确将其葬入了景陵妃园寝之中,那为何最后她会被迁入到景陵地宫之内,这就不得不说到他的儿子和继位的雍正皇帝的关系。
不论从出身家世还是受宠程度来看,章佳氏都不如身份尊贵的孝昭皇后亲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诞育五子一女的荣妃马佳氏等人,而之所以最后可以和康熙葬在一处,一切都因为她所生的独子之功。
说到章佳氏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所生的这位皇子,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就是著名的康熙皇十三子、后世大名鼎鼎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怡贤亲王胤祥。
胤祥剧照
而作为继位者的雍正来说,胤祥虽然与其并非一母所生,但关系却比自己的亲兄弟胤禵要好上一百倍,而且在雍正争储一事上,胤祥从小到他一直是四哥的铁杆粉丝和追随者。也正因如此,在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后,雍正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先封自己这位好兄弟为和硕怡亲王(连拔四级)。
而作为胤祥生母,章佳氏也得到了雍正非比寻常的尊敬,不仅在1723年(雍正元年)六月二十五追封其为敬敏皇贵妃(由妃到皇贵妃,又是连升两级),并且在同年的九月初一这一天将康熙帝、自己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以及从景陵妃园寝迁出的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三人一同葬入景陵地宫之内。
景陵妃园寝布局图(画红圈者即为先前葬入章佳氏的宝券,现已为空券)
小结:雍正为了回报好兄弟多年以来的支持与辅佐,不惜突破祖宗家法,将兄弟之母以皇贵妃之身祔葬帝陵,这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毕竟章佳氏已在景陵妃园寝中长眠了20多年,即使本着“死者为大”的思想也不宜再行搬迁。
但因为自己生了个好儿子,生前没有受到多少恩宠的她,最终在身后却得到无上荣光,所以,事实充分证明,“母以子贵”的说法并非只有在丈夫那里可以实现,能让一国之君为其开创先例,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
行文不易,我是史海甄客百晓生,一个资深的历史迷,如果想听更多精彩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多多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