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业,农村单干家庭农庄股份制合作社集体生产队
自由业,农村单干家庭农庄股份制合作社集体生产队?
四种模式,两种性质一一前三种私有制,第四种集体所有制。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所有制,要能解决当前农村实际问题的才有讨论的必要。就这些年来的探索和讨论来看,一是意见分歧很大,二是仅仅从这些模式上去找出路,如同缘木求鱼一般,事与愿违。
要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先还得了解一下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利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决策,收到实效。
农业和工业是国家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健全发达,才能行稳致远。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毛泽东时代,就提出要缩小“三大差别”(城乡丶工农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的差别)。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丶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优先发展工业,靠集体化的农业支持工业,实践已经证明是英明决策。短短二十多年,不仅工业门类齐全,农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国家甩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并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了使工农业平衡发展,近十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涉农的文件,这不仅体现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也说明农业确实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那么,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一是农村老龄化问题。按袁隆平先生的话说,农业成了“妇老农业”。实际上,农村中年以上的妇女加上儿童已很少见了,基本上只剩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了。养老等一系列问题迫在眉睫。
二是田土撂荒的问题。尤其是山区更为实出。有的只种一点够自己吃,有的干脆不种买来吃。当年那种缴公粮丶卖余粮丶家家储备粮的现象看不见了。万一遇上全球性的天灾丶疫情丶战争,进口不来粮食怎么办???民以食为天!粮食如同空气丶水一样重要一一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去年一年进口粮食一亿四千吨,人均达到两百斤。可见不进口靠自给自足已不现实了!!!
农村老龄化,教育丶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市场萧条,缺乏生气。虽然村村都通水泥路,处处可见漂亮的楼房,但不是春节或红白事,路上少车跑,多数门上锁。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减免了农业税,如果没有国家近十多年来对农民的巨额扶贫,如果没有国家对农村的巨额资金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单干后的农村还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实事求是地讲,单干使农村这条腿残了!如果没有国家扶持,这条腿站都站不起来了。这势必拖累国家前进的步伐。如果农业这条腿很健全,能够基本做到不需要更多资金来扶持,那么国家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科技的研发生产,使我国的科技更领先,国防更稳固,人民更有安全丶幸福感。
那么,怎样解决三农的这些问题呢?很显然,靠私有制走不通,几千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的。重走集体化行不行呢?就目前的情况下,也不行。因为人心散了丶人才流失了丶集体企业垮了(仅仅靠农业,是无法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的)。
唯一解决的办法是国家要调整发展战略一一东西南北中丶城与乡平衡发展。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土地丶税收等政策。吸引或调整一部分企业落户中西部,让一部分农民能够就地打工,兼顾农田丶老人丶小孩。只有把人留住,农村才有发展。留住人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企业,农民要有收入。有条件的走集体化道路,实行农工商一体化。没条件的继续单干。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土地便宜,工人工资相对低点也有人干,大部分县市都通铁路,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可行的。而且更有利于防止天灾丶疫情丶战争,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拓展战略空间。俄罗斯最近就有向西伯利亚发展的考虑,这无疑具有战略意义。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借鉴。
农村振兴,是国家大计,也事关你我,应该人人关心,个个献计献策。欢迎网友参与讨论!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自由贸易园区 (Free Trade Zone,简称FTZ)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设置自由贸易区的作用主要是:①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设置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②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③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④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刺激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有没有在乡村赚钱的门路?
不愿意离开家乡,可以做小生意、养殖业、大量承包土地等等。农村部分资源还算充足。下边我列举几项以供参考。
1、种植/贩卖蔬菜。依托现有的土地资源,可以考虑一年四季种植蔬菜,联系好商户或是出去街上卖蔬菜,也可以出去批发蔬菜,再去街上卖。2、养殖业。这个先向村委报备,申请一下养殖所需要的土地以及其它经营许可。这个成本也相当较大了些。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决定。3、做小吃。做小吃这个可以去专门培训一下,也不需要专门的门店,用家用电动三轮车加上一些做小吃的设备,农忙过后,可以上街经营出售。这个小吃品种自行决定,我只能是大概得讲述。4、卖水果。水果出售的利润也是相当可观,如果有这个想法,可以搭配蔬菜来卖(自己种的或是批发的都可以)。这个也不用门店,家用电动三轮车拉到镇上摆摊出售。5、农村建筑队。不考虑做小生意或是养殖,可以和村上的建筑队一块,砌墙或是拌灰。这个基本上是日工80-100元左右。6、装饰部。不出去打工也可以考虑跟着搞装修的打打下手,学习一下装修装饰技术。技术学成以后可以自立门户,也可以跟着镇上的装饰部一块干。这个工资保守估计在150元/天。7、承包土地。以上都不想干,可以考虑我们农民的老本行,种地。指望那3亩2亩土地发不了财,那就多承包一些土地,现在党和国家非常支持三农工作。趁着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上为小肖的个人看法,实施前请务必亲自考察后再做决断。如果有口误的地方,敬请各位看客谅解。小肖在这里抱拳了。
外国人有何玩物爱好?
前几年国内的媒体上面有一幅成龙大哥60大寿众星云集去为他祝寿的照片,波波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只见他右手在盘玩着一串珠子,左边与夫人携手……这与舞台上的那个西装革履的“海派清口”不时的调侃“喝咖啡嚼大蒜”有些异曲同工了。玩儿什么东西也不能隨意的混搭不是?我这几年去过了欧美的一些地方,也在一些老外的家庭里面住过一段时间。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以家庭为中心。我的挪威朋友老安德森,今年57岁了,纯粹的维京人,高中毕业就在钻井平台上当上了外线电工,在冰天雪地的大海上拉电线,手脚都关节变形了……后来又辞职考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转成了技术管理人员……回家后泡热水澡一个小时,然后晒晒太阳,看看书报,偶尔也会喝上一听啤酒。再就是做家务整理院子了,他的家里有大号的浴缸,那是生活必须品,还有一台投影仪,110英寸灰幕,碟片有不少……这都是我去看到过的。他自己住了一座三层独栋,每层二百平米使用面积。(老外的住房按照使用面积算)业余时间骑骑自行车(曾去德国参赛)、滑雪、有一条自己的小船……他除此以外没见过有什么其他的收藏雅好。老安的岳父是潜艇上的工程师,今年八十多岁了,年轻时喜欢营造房屋,木工雕刻手艺了得,有两处山里的本质别墅,里面的小到木钟大到家具都是自己做的。老安的爸爸是一名退役的舰长,七十多岁那年从自家三层楼顶上摔下来过世了,一是说修复楼顶的时候犯了心脏病才掉下来的……老外们整天被诸事所累,七十多的“老干部”还要爬到楼顶修房子,哪里有时间玩高雅艺术呀?更令人惊叹的是老太太领回老头儿的抚恤金,将四个孩子召集起来,儿女们平分了……她们没有后顾之忧啊,人家也没有什么“价值观念”!图5⃣️7⃣️ 是老安的儿子大安与孙子在家门口的雪场滑雪和夏季在自家的院子里打草,那个1000多平方米的草坪是老安24岁的时候买下的土地然后又盖起了房子。图1⃣️2⃣️是我在瑞士拍摄的布加迪威龙和劳斯莱斯。图3⃣️是定居日本的小朋友陪着孩子参加深潜训练。图4⃣️是意大利的水上运动爱好者在玩一种在水面上借助风势起飞的滑翔伞。图6⃣️是我与俄罗斯库页岛鄂霍斯克海滨的冲浪运动爱好者一起。图8⃣️,我见到的阿尔卑斯山脉的高空滑翔伞爱好者在准备起飞。图9⃣️ 国外的旧货市场是我很喜欢的地方,他们没有古董升值的观念,我经常会去淘到一此好玩的小东西。综上所述,老外的玩具几乎都与运动有关系的,简约而不简单,锻炼身体迎接挑战!我们的玩法适合国情,但是不能逐利,收藏只是一种情怀,钻到钱眼里面就要误人子弟了!
黄金荣为什么会被儿媳李志清卷走所有财产?
1951年5月的一天,上海外滩大世界门口,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倚靠在一辆臭气熏天的垃圾车旁,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扫帚。
只见老人脸上布满了天花留下的疤痕,一双浑浊的双眼在看向身边路过的行人时依旧会不自觉地露出一抹寒光。
即使此时有认识他的人从身边经过,也不会将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同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上海滩大亨------黄金荣联系在一起。
曾经的上海滩青帮大佬,与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的黄金荣为什么会落到如此的境地?
究竟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让显赫一时的青帮大佬如此地穷困潦倒?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黄金荣身上的故事:
在上海滩群雄争霸的那个时代,说起黄金荣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上海滩最早的流氓大亨,黄金荣的身份可以说是亦正亦邪,既是上海青帮的天字辈大佬,还是上海滩法租界唯一的华人督察长,在上海滩是出了名的“土皇帝”。
黄金荣能够在官场和商场上混得如鱼得水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黄金荣自幼出生在捕快世家,其父亲是苏州有名的捕快黄炳泉,曾经破获很多大案,在苏州一代小有名气,受到当地人的敬仰和羡慕,生活上也是丰衣足食,在当地算得上是富贵人家。
受到父亲耳渲目染的熏陶,黄金荣在很小的时候就希望能够成为捕快,为民除害光宗耀祖。
但是由于父亲是异乡人,虽然在当地的名气不小,但是受到了官府和道上的人嫉妒和敌视,双方联手设计黄炳泉,适逢太平军攻克了南京,苏州危在旦夕。
无奈之下黄炳泉带着家人来到上海漕河泾投奔自己的女儿阿宝,在女儿阿宝的房子边上建起了草房用以居住。
迫于生计,黄炳泉在妻子邹氏的鼓动下,开了个小茶馆补贴家用。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黄金荣在这时得了天花,为了能够治好孩子的病,到处求医问药,虽然最后得以痊愈,但是在脸上却留下了一块麻皮,后来的黄金荣也为此经常被小伙伴笑称“麻皮金荣”。
很快黄金荣就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将他送到了私塾学习,可是天性顽劣的黄金荣似乎天生就对学习不感冒,每天不是逃学就是找各种借口溜出去和当地的流氓混在一起,以至于读了两年的私塾,连三字经和百家姓都念不下来。
为了能够让儿子有一技之长,母亲将儿子姐夫的裱画店里学习裱画,也正是在这里让很小的黄金荣懂得了人心的世态炎凉。
正所谓教会了徒弟就饿死了师傅。黄金荣在裱画店里当了三年的学徒,师傅赵巧手每日里都是将裱画最基础的工作交给他去做,不仅繁重,还没有技术含量。
每当黄金荣不在时,师傅就开始裱画,等他回来时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三年下来可以说是屁都没学着,就在即将出师的时候,他的师傅在谢师宴上却说他手艺还没学到家,不能单独胜任,委屈让他在学徒一年。
正憧憬美好生活来临的黄金荣听到这番话,瞬间就被彻底激怒了,将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了桌上。
对师傅说:“在这三年里,师傅教我本事,我是冬天里喝冷酒,滴滴在心头啊!希望日后我行走社会,多说我几句好话,不要断我财路。”
说完喝下杯中酒,拿起自己的行李就离开了家,机缘巧合之下,离家不久的黄金荣进入了上海的县衙成了一名捕快,也算是子承父业。
但是在上海滩里法租界和英租界眼里,一个小小的捕快连个人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养的一条狗,让它咬谁它就得咬谁。
这也让黄金荣认识到,要想真正地在上海站稳脚跟,只有跟着洋人混才有出头之日。
由于当时租界内鱼龙混杂,各行各业在租界里都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法租界为了能更好地安抚群众,想出了华人治华的策略,通过招收一批华人巡捕来迷惑当时的百姓。
黄金荣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也参加了巡捕的考试,也许是天生的五大三村让他占了便宜,居然很轻松地就通过了考核,从捕快摇身一变成为了法租界的一名巡捕。
平时总和地痞流氓一起鬼混的黄金荣有了黄袍加身,很快就成了法租界的一霸,很多人投在了他的门下。
为了能够快速提高知名度,黄金荣先是先派手下小喽喽去商户那里找麻烦,随后再亲自出马将小喽喽抓住教训,一番下来让当地的人对他钦佩不已,一时间名声大噪。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虽然黄金荣才刚刚崛起,实力和财力都不雄厚,但是却被开妓院的老板娘林桂生注意到了,作为特殊行业出身的林桂生也是八面玲珑的角色。
在和黄金荣打过几次交道后,她觉得黄金荣虽然长相上有些凶悍,但是人比较仗义,还有她需要的权利,于是不顾家中父母的反对,毅然嫁给了黄金荣。
婚后,聪明的林桂生充分利用十六铺一带为根基,这一代是英法租界的三不管地界,成立青帮广收门徒,其中就有日后崛起的流氓大亨杜月笙,黄金荣自称是青帮的天字辈老大。
有黄金荣双重身份的掩护,再加上林桂生的人脉和头脑,青帮短时间内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林桂生的妓院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婚后的第三年黄金荣就在事业上也迎来了惊人的成就,获得的法租界为他颁发的一枚银质宝星,并被提升为法租界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
都说成功的男人身后一定站着一个女人,林桂生可以说帮助黄金荣完成了青帮最初的资本积累。
但是林桂生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那就是出身风尘的她无法生育,为了能够弥补这个遗憾,二人领养了一个孩子,取名黄均培。在孩子长大后,林桂生还将自己贴身的丫鬟许配给了儿子,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黄金荣这个既有钱还有权的男人也不例外。在厌倦了身边的黄脸婆后,一个由他亲手捧红的女人走进了他的世界。
这个女人就是年仅24岁的露兰春,露兰春14岁就入了戏班,由于他的养父张生是黄金荣的门生,经常去黄金荣家里走动,一来二去这个喜欢唱戏的小女人就走进了黄金荣的世界里。
当时的黄金荣已将年仅50岁,在看见了露兰春后就彻底被迷倒,为了能够讨她的欢心,除了送礼物还亲自出钱为她灌制唱片,不惜花重金为她登报宣传。
为了能够得到她,甚至怒发冲冠暴打了军阀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当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卢筱嘉很快就领着父亲的部队来寻仇,黄金荣在被修理了三天后,才被杜月笙花钱通融关系给赎回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作者之前写的关于卢筱嘉暴打黄金荣的故事)
事已至此,碍于黄金荣的不懈精神,露兰春为了能够上位,提出了让黄金荣离婚的要求,本以为黄金荣不会放弃一起创业的发妻,但是没想到爱情终究是冲昏了他的头脑。
为了能够和露兰春在一起,黄金荣果断和发妻林桂生离了婚,这也让林桂生看清楚了黄金荣的本性,带着5万大洋就离开了他。
黄金荣迅速迎娶露兰春,不过他并没想到的是老夫少妻终究是难以长久,在婚后的不久露兰春就出轨了富家少爷薛恒,让他的头上一片青草地。
作为上海滩扛把子的黄金荣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本想报复,没想到露兰春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和他一起的这段时间里,掌握了他大量的账目和罪证,一旦公之于众,黄金荣在上海滩必将寸步难行。
迫于无奈的黄金荣只能放爱一条生路,虽然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还是登报与露兰春离了婚。
一个流氓大亨被一个戏子出身的女人多番调戏,被带了帽子还要成全对方,在当时的上海滩也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
身边的爱人都离他而去,这让黄金荣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都是自己的儿媳妇李志清照料着他。
由于儿子的英年早逝,李志清很早就开始守寡。黄金荣也处在情感的低落期,一个出身于妓院的儿媳妇和一个孤寡老人每天都在一起,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不清不楚了。
李志清随后也以黄公馆的女主人自居,馆内大小事物都有她一手经办,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钱,李志清打着黄金荣的名号开了证券所,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上市啊,一波圈钱操作下来让李志清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是毕竟有着前车之鉴,林桂生和露兰春的结局是历历在目,这也让财权在握的李志清看清了黄金荣的为人,为了能够未雨绸缪,她提前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当时的上海即将解放,很多人已经都开始从上海出逃,包括杜月笙也跑到了香港暂避风头。
李志清为了能够将财产带走,开始将黄金荣的大部分产业和不动产变卖,换成了黄金和美钞,并在香港选好了住所,就等着时机一到随时出逃。
她明知道黄金荣不舍故土,却依旧假惺惺地劝说他一起去香港,但是黄金荣却说:“父亲在儿时带我去城隍庙,里面有一句话叫不由人算,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处世之道,上海成就了我黄金荣,就算是死也要留在这里,一切都顺气自然吧。”
劝说无果的李志清在黄金荣出门看戏的当口,将黄公馆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后,登上了远渡香港的轮船,随后辗转落脚台湾,在台湾终老一生。
其实李志清虽然带走了黄金荣的大部分现金和珠宝,但是黄金荣的名下当时还是有许多的产业和不动产,生活并没有想象的拮据,在后来搜查黄公馆时里面找到的鸦片就足够黄金荣抽到死的。
所以李志清到底是携款潜逃还是和黄金荣二人合伙演的一出戏已经无人知晓了。
至于文章开头黄金荣扫大街的一幕,并不是因为穷困潦倒,而是我党解放上海后,为了能够稳定上海的社会治安,上海市人民政府约谈了他,希望他能公开登报写“悔过书”,来平息多年来在上海滩造成的民怨。
1951年5月20日, 黄金荣的“自白书”在当时的上海滩引起了轰动,一时间群情激奋,声讨之声不绝于耳,为了能够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才出现了黄金荣成为上海滩扫地僧的一幕。
当然这个扫地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长期地执行下去,毕竟当时的黄金荣也是风烛残年的老人。
两年后,这个曾经一跺脚上海滩都要颤一颤的传奇人物,因感冒发烧病倒,在昏迷了几天后就闭上了眼睛,时年86岁。
黄金荣的一生依靠女人发家,也曾冲冠一怒为红颜,最后却在红颜祸水的算计下家财散尽,沦落到扫大街,不得不让人唏嘘。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学史力行和您一起读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