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事件爆,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
1118事件爆,都是石油大国的沙特和伊朗?
提到沙特,很多人就觉得“土豪遍地,豪车遍地”,提到伊朗,很多人第一想到“核武器”“贫穷动乱”。同样的石油大国,为何两者差距这么大?
石油储量沙特优于伊朗,天然气储量伊朗优于沙特。但是伊朗人口比沙特多。伊朗人口8165万,沙特人口3255万。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差不多的两个中东国家,伊朗人口是沙特的2.5倍,自然人均分配的资源就少了。据统计,沙特人均GDP仅2万多美元,伊朗人均GDP是5415美元。
沙特是亲美的,跟美国的盟友关系。相反,伊朗在石油与天然气贸易方面遇到了不少麻烦。美国从中作梗,搞得欧美国家多次采取石油禁运措施,卖不出去,自然产量就得降下来。伊朗的石油与天然气出口量明显少于沙特,沙特石油出口的收入占出口收入到90%,伊朗只有50%。
40年饱经风霜,伊朗错过了发展工业的最佳时期。从巴列维时期算起,伊朗已经是中东强国,经济总量高居中东第一。伊朗开始大力发展工业、矿产和油气资源,但就在1979之后,受伊斯兰革命的影响,伊朗成为西方国家联合制裁的最大矛头,前前后后持续了40年之久。伊朗在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积累阶段错过了发展机遇,长期的经济制裁导致了国内大量失业,很多家庭一贫如洗。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损失惨重。这场战争让伊拉克从拥有3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直接到外债700多亿美元。只有国家安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沙特的“豪”也是集中在王室的手上,沙特王室财富达1.4万亿美元,国民收入主要集中在王室手上,事实上沙特有约20%的老百姓尚处于贫困阶段,他们需要政府、社区居民的救济才能维持生活。
饱经风霜又强硬不低头的伊朗,长期的经济制裁,经济萧条,只能夹缝求生,也是太多的无奈。
喜欢的点赞+关注@牛奶布丁恰恰恰
阿甘骑士阿卡姆骑士阿卡姆起源骑士陨落阿卡姆之城有什么区别?
想要知道《阿甘骑士》、《阿卡姆骑士》、《阿卡姆起源》、《骑士陨落》和《阿卡姆之城》就要先知道一个名词“阿卡汉姆”英文为Arkham,题目中的“阿甘”和“阿卡姆”都是阿卡汉姆的不同中文翻译,这样就知道题目中的《阿甘骑士》和《阿卡姆骑士》是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翻译。
阿卡汉姆是位于哥谭市的一间疯人院的名字,这间疯人院叫做“阿卡汉姆疯人院(Arkham Asylum)”,全称为“伊丽莎白.阿卡汉姆精神病患犯罪疯人院”。看名称就知道了,这是一间专门关押、治疗精神病罪犯的医院。DC著名的反派小丑、哈利.奎因、贝恩企鹅人、稻草人、谜语人等都曾被蝙蝠侠送入阿卡汉姆疯人院进行过关押、治疗,特别是哈利.奎因还在阿卡汉姆疯人院做过医生。
有句俗语“民风淳朴哥谭市,人才辈出阿卡姆”,正是对阿卡汉姆疯人院的最好写照。也只有中国的“蓝翔”能够跟阿卡汉姆相提并论了,一个哥谭市的反派如果没进过阿卡汉姆疯人院,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罪犯。
现在知道了阿卡汉姆的意思,再看看题目中这些作品都是什么。
《阿甘骑士》和《阿卡姆骑士》前文已经说了阿甘和阿卡姆是同一名词的不同中文翻译,这两个其实是同一部作品《蝙蝠侠:阿卡汉姆骑士》,作品的英文原名为《Batman:Arkham Knight》。
(游戏《阿卡汉姆骑士》)
《蝙蝠侠:阿卡汉姆骑士》是一部3A级游戏作品,平台为PS4、Xbox One、PC,是游戏《蝙蝠侠:阿卡汉姆》系列的第四部,销量为PS4售出410万,XONE售出157万,PC售出15万共计售出582万套。
《蝙蝠侠:阿卡汉姆骑士》的故事内容为稻草人和神秘的阿卡汉姆骑士合作一起统治哥谭市,阿卡汉姆骑士似乎对蝙蝠侠的一举一动非常理解,是蝙蝠侠非常熟悉的人,游戏中揭示阿卡汉姆骑士其实就是二代罗宾杰森.托德。
《蝙蝠侠:阿卡汉姆骑士》同时还出版了三套游戏配套漫画,《蝙蝠侠:阿卡汉姆骑士》共12期,《蝙蝠侠:阿卡汉姆骑士-起源》共6期以及全1期的《蝙蝠侠:阿卡汉姆骑士-罗宾特别版》。
(《阿卡汉姆骑士》配套漫画封面)
《阿卡姆起源》《阿卡姆起源》是《蝙蝠侠:阿卡汉姆起源》的别称,英文名为《Batman:Arkham Origins》。
《蝙蝠侠:阿卡汉姆起源》是一部3A级游戏作品,平台为PS3、Xbox One、WiiU、PC,是游戏《蝙蝠侠:阿卡汉姆》系列的第三部出版作品,但是按照时间线来说,是全系列最早发生的,应该算第一部,销量为PS3售出240万,X360售出190万,PC售出32万,Wiiu售出32万共计售出494万套。
《蝙蝠侠:阿卡汉姆起源》故事讲述了布鲁斯韦恩刚刚成为蝙蝠侠的第二年,当时超级罪犯还不多,蝙蝠侠主要打击的是传统黑帮,这时“黑面具”登场了,发出对蝙蝠侠的悬赏,八名杀手开始围杀蝙蝠侠。
《蝙蝠侠:阿卡汉姆起源》同时还出版了一套游戏配套漫画共14期。
(《阿卡汉姆起源》配套漫画)
《骑士陨落》《骑士陨落》是蝙蝠侠漫画的一个交叉联动故事线英文名为“Batman: Knightfall”,该故事线涉及到了《蝙蝠侠》、《侦探漫画》、《罗宾》、《猫女》、《蝙蝠侠:蝙蝠之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传说》等几十期漫画的交叉联动。
(漫画《骑士陨落》封面)
《骑士陨落》中骑士指的是蝙蝠侠,在故事线一开始蝙蝠侠被反派贝恩断背(字面意思,无内涵),重伤不起,于是蝙蝠侠请了“死亡天使”让.保罗.范雷顶替自己成为新的蝙蝠侠,在范雷打败贝恩之后,他性格暴戾的特质显露出来,蝙蝠家族的盟友纷纷离开,最后在蝙蝠侠痊愈之后打败范雷,夺回了蝙蝠侠的称号。
(蝙蝠侠被贝恩断背)
(蝙蝠侠打败范雷)
《阿卡姆之城》《阿卡姆之城》是《蝙蝠侠:阿卡汉姆之城》的别称,英文原名为《Batman:Arkham City》。
(游戏《阿卡汉姆之城》)
《蝙蝠侠:阿卡汉姆之城》是一部3A级游戏作品,平台为PS3、Xbox 360、WiiU、PC,是游戏《蝙蝠侠:阿卡汉姆》系列的第二部出版作品,销量为PS3售出554万,X360售出475万,PC售出52万,Wiiu售出37万共计售出1118万套。
《蝙蝠侠:阿卡汉姆之城》故事讲述雨果博士得知了蝙蝠侠的真正身份开启了针对蝙蝠侠的“第十号计划”,蝙蝠侠也开始反制,打败雨果博士之后才发现忍者大师雷霄.奥古才是“第十号计划”的幕后掌控者,打败忍者大师之后,小丑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当然最后小丑也败在了蝙蝠侠手下。
《蝙蝠侠:阿卡汉姆之城》同时还出版了一套共5期的游戏配套漫画。
(《阿卡汉姆之城》配套漫画封面)
综上所述,题主题目中提到的五部作品,《阿甘骑士》和《阿卡姆骑士》是一部作品的不同中文翻译,实际是四部作品,其中《阿卡姆骑士》、《阿卡姆起源》和《阿卡姆之城》是《蝙蝠侠:阿卡汉姆》系列游戏中的三部,而《骑士陨落》是蝙蝠侠最著名的漫画大事件之一,蝙蝠侠断背梗的出处。
为什么说李佳琦和薇娅?
这个问题很奇怪!看这个问题透露出来的一个很明确的事实:李佳琦和薇娅联手“杀死”了双11。然后在这个所谓的“事实”的基础上找原因。有点像认为某人犯了罪,不管他到底犯了罪还是没犯罪,就认定某人犯了罪,然后找出他的犯罪的原因。
李佳琦和薇娅为什么要杀死双11?是因为他们俩的直播间卖货太好,直接影响了其他商家的销售?还是他们两人的直播间要求消费者只能在他们俩的直播间购物,不能在其他商家购物?没有!
是李佳琦和薇娅给消费者玩套路,先抬高价格,然后在双11期间再打一个折扣,双11期间的商品售价高于平常售价或者跟平常售价一样?通过套路大赚特赚,大玩不诚信交易?没有!
是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大肆贩卖假冒伪劣甚至禁售品?没有!
是李佳琦和薇娅强买强卖?消费者在直播间不购物就收到威胁?没有!
是李佳琦和薇娅不搞售后服务,客户要求退货就威胁侮辱消费者?没有!
李佳琦和薇娅利用双11期间提升销量,这个想法、目的、初衷和其他商家是一样的。都希望双11购物节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升自己的销量。这有错吗?
他们有什么理由要“杀死”双11?他们为什么要“杀死”双11?他们“杀死”双11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李佳琦和薇娅作为直播带货的大咖,只不过他们的带货能力强,销售能力强,影响力大,很多消费者慕名去购物,或者真的感觉到了在他们两人的直播间购物确实物超所值。
李佳琦和薇娅的销售能力成长很快,学习能力太快,可能会影响到个别商家的销量。一条街上两个饭馆,一个门庭若市,一个门可罗雀。这是饭菜口味、服务态度、就餐环境不一样造成的。门可罗雀的商家难道就可以投诉门庭若市的饭店搞坏了饭店业餐饮业?这有点强词夺理说不过去吧。
我认为是这些商家的行为要“杀死”双11:
1.给消费者玩套路愚弄欺骗消费者的商家:“杀死”双11的是那些不讲诚信的商家,他们在“双”11期间玩套路,愚弄消费者,“双11”期间的商品售价甚至比平日的售价还高。
2.制假售假,销售禁售品的商家。
3.强买强卖的商家。
4.没有售后服务意识和正确对待消费者投诉的商家。有些商家一看到消费者投诉,首先想到的不是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而是辱骂消费者,以“知道消费者住址和电话”来威胁消费者,甚至到消费者所在地伺机殴打消费者的商家。
讲规矩、守诚信的商家只会促进双11的销售额。
不遵守商业底线和商业道德的商家才是“杀死”双11的真正凶手!
为何政府任由这样下去?
印度人的操作,低情商的说法,叫“疯狂偷电”,高情商的说法,叫“自建电网”。
以前看到这种图,还以为印度电力公司活儿太糙,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印度野生高级电工的日常操作。
印度人是怎么偷电的?应该是天赋异禀、自学成才吧。
在印度,即使你按时足额缴费,遇到停电断电,遇到电力故障,想找官方客服解决问题,那也是很难的。
印度服务业出了名的低效,电力公司当然也不例外。这跟你交没交电费没有关系。
出了问题怎么办?于是各种野生高级电工纷纷登场,以物美价廉、顾客至上的口碑,迅速帮你解决供电问题,赢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赞誉。
你家跳闸了,帮你修;你家短路了,帮你修;你问没交电费断电了,这个能不能修?嗯……这个也能修,帮你接到别人家的电线上,或者干脆接到主线路上。
有需求就是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服务。
这些电工能修理电路问题,就能进一步地转移电能。他们不生产电,他们只是电能的搬运工。再说你们电力公司服务这么差,多用你几度电怎么了?
你看这些没有统一制服、身着便装、身轻如燕的三哥,拿个钳子就敢上去。就知道这个民族不简单。
印度的电线杆上都被挂上了各种钩子,就像户外攀岩登山运动员在山上钉的钩子一样,这次做好准备,下次还要再来。
印度人户外取电已经像呼吸一样自然,就像去河边打水,你跟我谈收费?电力难道不是大自然或者湿婆神的馈赠吗?
特斯拉最近表示要在印度建工厂。开玩笑说一句,在印度,马斯克可能都不需要建充电桩了,印度人可以自己搞定。
印度人到底偷了多少电?根据彭博社的报告,印度每年因为偷电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0亿美元。
但印度的电力公司可不同意,在他们的账本上,亏损达到640亿美元,占到整个国家收入的2%。
而印度中央电力局也算了算,印度每年被盗窃的电大约占到全国电力的27%,也就是超过四分之一的电被偷了。损失的这些电能供整个纽约用两年。
印度电视台NDTV也作过一项调查,印度人每年用掉的电当中,40%是没有人交费的,也就是高达五分之二的电是“免费”的。
不管是170亿美元还是640亿美元,不管是四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二,都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所以,世界银行曾经估算过,印度每年因偷电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能让印度GDP下降1.5%。
印度可是全世界第六大经济体,GDP高达2.94万亿美元。
偷电偷到都能在GDP上体现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印度人为什么要偷电?基建落后,想用电也不通电。
对印度来说,“村村通电”还在未来发展规划的报告里,至少还有上万村庄完全没有通电。很多通电的地方就是拉了一根线,保证政府学校医院,以及10%的富裕家庭有电,就算通了。
这些年国外鼓吹清洁能源,让印度在没通电的地方设置风力发电。或者每家发一些太阳能LED灯之类的装置。这听起来可比布置电网省事,印度也推广了一阵子,又放弃了,这玩意儿推广起来其实比电网还贵。
能有电偷的地方,也就是基建不错的城镇了。
印度的电价确实不算太贵,居民用电只有5.94卢比每千瓦时,大约人民币0.52元一度,与我们差不多。但是印度人的收入可和我们没法比,所以,这样一看,电又算很贵了。
所以,印度人不是在偷电,而是在偷生。
除了电力公司服务差,人民收入低,还有个印度特色的原因:种姓歧视。
印度人至今还有种姓制度,人口明明白白分成四个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和刹帝利是高端人口,首陀罗最低等。
所以,有的印度人,特别是首陀罗,偷电甚至带着自豪:“如果缴纳电费,我们和那些婆罗门和刹帝利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可是卑贱的首陀罗啊。”
你搞种姓歧视,垄断社会资源,阻断上升通道,就帮我们交电费吧。用你们的问心无愧。
政府不管吗?这要看你问的是哪个政府了。
中央政府当然想管,因为电力公司要死给他们看。
印度电网公司公布数据,他们的负债已经高达3.5万亿印度卢比(770亿美元),再没人交电费只能破产了。但政府不可能允许电网公司破产的,只好每年向电网公司注资,能撑一天是一天。
印度政府也颁布了《电力法》,但是,偷电罚三倍,再偷停止供电三个月。这么“严厉”的处罚,也就是做做样子给电力公司看吧。
别问,问就是在抓了。
但地方政府就不一样了,甚至鼓励偷电,赢得民心。反正电费也进不了自己口袋。
电力公司派人去查偷电可能会被当地人揍,各路袭击电力稽查人员以及举报偷电人员的案例不计其数。
偷隔壁邦就不算偷了地方政客纵容大家电表做手脚或者干脆不用电表,以获得更多的选票。甚至帮着下面的人去偷电,然后当成了自己的政绩。
以前觉得宝莱坞的电影很夸张,印度的现实比宝莱坞电影都刺激。
电力公司心在滴血。
印度政府一会儿心疼电,一会儿心疼选票。在这两个想法之间反复摇摆,终究是缺乏改革决心和领导能力的表现。连工业的血液——电力,都无法完善管理,还怎么可能成为真正的工业强国。
1118火灾是什么意思?
一般指被列为重大火灾或特大火灾的火灾事件,“1118”是指该火灾发生的日期,具体日期为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