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发现之旅,有没有合租房时发生有意思的事
cctv发现之旅,有没有合租房时发生有意思的事?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与四个人合租,全部都是女生,这算不算有意思的事?
那时候刚出来上班,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单间,比较贵,是一个相对有点老的小区,里面有别墅区也有六层楼的商品房,当初看重的是那个小区有一个不错的游泳池,因为我是一个很喜欢游泳的人。
刚去看房子的时候,是由五间房改造的大三室,那时候里面住着两位女生,另外三间房都是空出来的。最后就加了她们QQ,顺利入住了。
我算是一个自来熟,而那两个女孩子都是共用一个厨房分开做饭的。我去了之后,为了表示对她们的友好,第一个周末就做饭请她们吃。其中有一个女孩子在研究所里工作,微胖有男朋友。还有个女孩子和我一样刚工作不久,很害羞,总之两个女孩子都很好相处。
那次吃饭我们也相处地很愉快,在研究所工作的女孩男朋友也来了。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三个就经常下班后一起做饭,一起买菜,那时候我下班比较早,都会帮她们把饭做好,最后每月的开支一起计算。
那时候我记得有一件事很有趣,国庆的时候放假,在研究所工作的女孩养了一只猫,因为要和男朋友国庆出去玩,就问我出去不,我说国庆不出去,她便把猫交给我养,恰好另一位女孩子也不出去,我对猫又比较过敏,于是我们便一起照顾那只猫。
结果第二天的时候,那只猫就不见了,那时候我们很着急,因为那只猫和室友的关系很好,也比较名贵,我同那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女孩把室内找遍了也没有发现,最后我们又跑出去找也没有找到。
回到房间的时候,我依稀听到猫叫,最后循着声音发现猫在我房间的床下躲着的。我和那位室友把猫抱出来的时候,看见那猫嘴里咬着一件黑色的蕾丝内裤,当时我尴尬极了,忙说我的房间里不可能有这内裤的,一定是猫趁我不注意带进来的。
那女孩子也很尴尬,脸刷的一下红了,小声说道:“这好像是我的东西。”我尴尬地摸摸头,假装没听到,轻轻地拍打了一下小猫以示惩罚,那猫叫个不停。
最后那女孩告诉我,千万别给别人说。这件事也就成了我们俩心里的秘密。
直到小猫的主人国庆回来,这件小事也就慢慢过去了,但是我每次回想起来那位室友当时那窘迫的神情,我都感觉非常美好,可能这就是那时候的青涩吧。
在这之后没多久,又来了两个女生过来租房子,那时候我们五个人就我一个男生。很多同事知道了都羡慕我,但是只有我知道,每次洗碗做饭什么的都要我帮忙,每次去倒卫生巾的垃圾,也总会有姨妈巾,这些都是我非常苦恼的事情。
也因为我性格自来熟的关系,我们五个人的关系都比较要好,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联系。
还有一次,其中一位女孩子过生日。我们就在合租房里做饭给她过生,那天还来了一位男生,起初我以为是她的男朋友,但吃饭的时候我看她脸色的表情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来看又不是。那天那个男孩子非常的热情活络,但女生都不怎么搭理他,反倒是对我特别殷切,我一猜就知道大概是追求者而她又不喜欢,于是我也就主动地给她打饭最后为她切蛋糕什么的。
最后那男孩子走的时候,我永远都忘不了他看我的眼神,一种幽怨不甘的神情,也是让我很无奈。最后过生日的女孩子向我解释,那天她没料到那个男孩子会来,所以只好找我给她打掩护。
其实那次合租,是我第一次合租,却也是让我最快乐的一次合租体验。有人说,合租既是一种人生必要经历,也是我们收获友谊爱情的一种可能。
这话我大抵认同。在与她们合租的日子里,我扮演过四次男朋友,帮她们打扫卫生不下百次,也帮助她们抹平过失恋离职的痛苦和失落,其中有欢声也有笑语,现在她们有的结婚了,有的至今还在奋斗,总而言之,这段合租经历让我念念不忘。以致于在以后的合租经历中,再也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时候我们出去吃顿饭,或者一起逛个街,走上大街上,我永远都是最受人瞩目的那一个,她们也会半开玩笑地洗刷我,不过对我而言,除了经历难忘之外,收获最大的还是友情吧。
要知道,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日子是枯燥乏味且伴随着巨大压力的。而那时候的合租经历,对我而言简直就是最好的解压方式之一,以致于让我度过了最难熬的“职场小白”期。
不过天下始终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也让我懂得了“且行且珍惜”的真正意义。
END.
CCTV6是什么?
电影频道。
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频道呼号:CCTV-6,简称:电影频道),是中国境内综合性的电影专业频道,以宣传电影、培养电影观众、传播影视文化为宗旨。由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负责运营和日常管理,使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品牌及标志,以普通话广播为主,观众规模达12亿人。
1995年7月,该频道开始进行试播。11月30日试播成功,1996年1月1日,电影频道正式开播。2012年9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该频道进行高标清同播;同年11月26日,节目播出信号源由中央电视台切换至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15年5月8日,电影频道的镜面、台标微调为16:9形式。
2021年8月,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融媒体中心获得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你第一次去夜店时?
第一次去夜店见个人都和我碰杯喝酒,喝多了到处躺。对我又是躺又是拉扯的,还非要跟我喝酒,把我都给笑蒙了,觉得挺好玩的。
17年的时候在宁波工作,我在一家餐吧做吧台经理。就是餐厅加轻酒吧模式的门店,我们晚上下班都比较晚,基本到两点了。
记得是11月份的晚上,楼面的胡经理叫着我去夜店玩。他说他一个兄弟在夜店,叫他过去,然后他一个人无聊找我做个伴。为啥他会叫我呢,因为他刚来这个店里,需要打点一下关系,所以就叫着我了。
去宁波飞跃百度夜店因为我虽然做过几年的餐吧,但是夜店还一次也没有去过,所以也特别的期待,于是坐着老胡的车子到了夜店。是在宁波的市中心,最繁华的地带。酒吧名字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是飞跃百度酒吧(后来听说改名字了,被诺亚方舟集团收购了),在宁波还是很出名的,就跟着老胡的脚步去了夜店。
灯红酒绿非常吵闹走在大门口看着酒吧的招牌很大气,灯红酒绿的。来来往往的人群特别多,基本都是年轻人,小姐姐特别多,看花眼了都。
然后就进去了,进去的一瞬间就把我震撼到了。因为首先听到的就是嘈杂的声音,震耳欲聋的。以DJ的音乐为主,低音特别重,像锤子一样有节奏的敲打在你的心口,咚咚咚的。个人感觉也不会绝对太吵闹,也能接受。
虽然声音比较大,但是我能够接受,因为我比较喜欢这个音乐声音,特别的解压。听着这个声音会使你不自觉的有一种跟着节奏摇摆起来的感觉,这是感受和听到的。
视觉感震撼看到的首先就是全场的灯光,蓝色调为主,五颜六色的,暗色调为主。全都是黑压压的人群。有一个特别大的DJ台和大屏幕,下面是一个蹦迪的台子。周边也有几个屏幕。高度至少10米,很高,空中全是灯光,至少几百个,把我深深的震撼到了,那见过这场面呀,平时也就去清吧坐坐。
空间特别的大,有几千平米。好多小姐姐,基本都是穿着裙子和丝袜,很性感,听说大部分是小蜜蜂,陪客人喝酒的。
找到了老胡的朋友我朋友老胡带着我去找他朋友,他朋友已经在很久了,已经点了一瓶轩尼诗了,还有彩虹酒。一个人喝着,还有三四个小姐姐陪着他朋友。听老胡说他朋友是一个富二代,特别有钱。但是他朋友很有上进心,自己在外面打拼,一个店的店长,一个月两三万。不靠家里,很有本事,他们以前是同事。
我们到了之后有两个小姐姐就给老胡和我让位置了,因为已经坐了好几个人了,还是两个不认识的在旁边蹭座位。几人坐下老胡就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他朋友也很客气,就一起碰了一杯,接下来就聊了两句,开始玩骰子。
别人搭讪和我们喝酒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女孩子,小蜜蜂陪客人喝酒的。没玩几把他朋友就和小姐姐一起玩了。我就和老胡两个人玩骰子。过了一会有一个男的喝的晃晃悠悠的就来了我们身边,啥话也没说,张口就说跟我们碰杯,说干了。那我们也不能拒绝,就喝了,喝的莫名其妙。
他自己喝完之后就在我们桌子上面倒酒了,我一脸懵逼,我说这啥呀。老胡说酒吧都这样,喝多了,到处碰杯,蹭酒的,也就没当一回事。但是来来回回好几个人跟我们碰杯,但是出于礼貌我们也都象征性的喝了,毕竟老胡他朋友也没说啥。我们也习惯了这样,才知道酒吧里面的人还是比较随意的,可以到处串台喝酒。
夜店小蜜蜂找我们喝酒过了一会又过来了两个小姐姐陪我们碰杯,这是为啥呢。因为老胡他朋友经常来,所以夜店的人好多都认识,是个大款,为了下我们的酒,她们好拿提成。我和老胡一人一个一起玩了,在我旁边的那个女孩子有点多了就趴在我的肩膀上面,把我给吓的。
因为我还没有这么随意,毕竟第一次来夜店呢,我怕小姐姐们找我推销酒水咋整。老胡跟我说没啥,正常,在酒吧里面的女孩子也都比较玩的开,你放松就好了,所以我也就没当成一回事。你趴就趴一下吧,反正我也不吃亏。
就这样跟两个小姐姐玩了一会,她们就走了,中途来了好些个女孩子跟我们敬酒,也都喝了。过来老胡跟我讲,她们都是夜店的小蜜蜂,来夜店串场的,有钱拿。卖酒还有提成的,所以任务就是陪客户喝酒的。我说怪不得夜店里面全是小姐姐呢,把我的眼都看花了。
中途还有几个酒蒙子跑到我们旁边倒酒,还有喝多的直接倒在我们酒桌旁边的。要多可笑就多可笑,非要跟你喝,不喝还不行,喝完就又跑到场内了。
场内的音乐虽然吵闹但是却使内心非常的放松听着场内的音乐,在加上人声的吵闹,但是觉得非常的放松。老想着跟着音乐的声音摇动起来,也终于明白为啥人喜欢来这么吵闹的地方,完全是为了放松自己。
由于第一次来所以就在自己座位一直坐着,中途陪老胡和他朋友以及场内的人喝着。玩了有两个小时老胡问他朋友啥时候走,他朋友说晚一点,还有事,要等一个女孩子。
我和老胡先走了老胡就跟我说要不我们先走吧,呆了这么久了,我说可以,毕竟也不晚了。就和老胡走了,老胡走的时候跟我说他朋友要等一个女孩子,男人吗,都好这一口。这个女的在夜场做营销,他朋友一直在追,我说那你朋友可真有钱砸,酒吧的营销都敢追。没有一点钱谁敢这么折腾呀,就这样第一次去夜场就这样结束了。
适当的放松还是可以的第一次去夜场还是朋友带着去的,其实感觉还非常不错,觉得非常的解压。虽然里面的声音很吵闹,但是觉得自己特别喜欢这样的场所,就是消费太高了,自己承受不起。
自这一次去夜场之后,也去过几次其他的夜场,都是朋友叫着,因为一个人不喜欢去外面喝酒。当然现在去夜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除了像蹦迪就是想艳遇,除了吵闹一点,其他也都可以接受。
你看过哪些烂到令人发指的电视剧?
现在的电视剧真的我都不太喜欢,就目前这状态不会出什么太好的电视剧,其中有一些烂剧,真的都想要口吐芬芳了。
第一《封神演义》
是由罗晋,王丽坤,邓伦等主演。
个人观点:这剧对不起《封神演义》这么大名气的神话剧。编剧跟导演是不是都没有看过原著呢,简直就是一顿作妖啊。你想拍《封神演义》,你想创新,你想用剧中杨戬做主角,这我也不说啥了,毕竟杨戬角色剧中有,但是你们演绎出来就跟一群智力没有开发的婴儿一样,不应该说是胎儿吧。一群智商类似胎儿的神仙打开来去,真是辣眼,三观尽毁啊。
与此剧差不多的还有《重耳传奇》真是不相上下,三观毁的稀巴烂。
下面这部剧就更厉害了
《抗日奇侠》
真是突出的名字特点啊,神奇不,你见过会转弯的子弹吗?你见过拳头可以从人身体穿过去吗?更厉害的是你见过用手撕鬼子吗?这里面的人都是在用特技杀人,他们都有特异功能。
咱先不说这部剧好与坏,先说历史吧,抗日时期是历史不,是带有国家耻辱和残酷的事实。你们拍抗日剧丑化敌人还可以接受,因为情节需要。但你们也不能神话自己吧,电视剧出来的情节容易被观众接受并相信,这部剧对革命前辈不公平的。我认为这部剧最烂的?
《带爸爸去留学》
一点儿也不好笑,而且不符合现实情况。若是这个剧背景是北京胡同,自己在家耍耍宝也就算了,我还是能接受的,出国留学这么大的事,孩子熊,家长咋呼,要样没样,不懂得入乡随俗的道理,还留什么学啊,先学做人吧。在异国他乡还能这么作的,要么是土豪,要么是智商有问题,以为留学很容易吗?家长陪读本来就是不正常的,而且调侃留学生群体为乐,让编剧您很有成就感吗?完全浪费了孙红雷的演技了
《归还世界给你》
除了装,还是装。导演你第一次拍电视剧吧。不这不是电视剧,干脆叫风景游记或者MTV秀场好吗,还有每隔三分钟就要尴尬的插入一段背景音乐我也是醉了。给一分都嫌多
《如果可以这样爱》
没想到2019年了,还能拍出这么狗血的剧,比小时候看的韩剧还辣眼睛,自杀车祸失忆癌症,集所有狗血剧情于一身,主演都是咋想的,能接下这种剧。最可恶的是还得是女主对男二号的付出一边享受一边又“我不爱你,我从头到尾都没有爱过你”,女主若是真的敢爱敢恨,对于不爱的男二避之不及,这我倒也完全可以理解,并表示钦佩,然而女主却一直在享受这样的备胎红利,最后男二付出了生命,男女主依旧可以幸福美满的在一起,他们中间隔了三个人的生命,这样的爱,如何泰然处之,细思,便觉无法理解。
看这种烂剧吧,一开始觉得没意思,生怕后面有精彩的错过去,真是一错再错啊。
如果郑和下西洋发现美洲会怎么样?
答案:中国还是这样,世界也还是这样。
很多人认为,如果郑和的船队换个方向,一路向东,越过太平洋,到达美洲,那样的话,中国将占领美洲大陆。
然后呢,像欧洲人那样搞殖民地开发,资产阶级赚得盆满钵满,资本家赚了钱之后会干嘛呢?当然是扩大生产和谋求幸福生活啊。于是工业革命、启蒙运动都将发生在中国,中国将走上近代欧洲的道路,由经济基础变化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演变为全面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这时候哥伦布还没有发现美洲,欧洲依然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亚洲诸国要么朝贡(比如东南亚),要么挨打(比如蒙古和日本)。也就是说中华帝国将轻而易举地成为世界霸主,满人也没有入主中原的机会,乖乖地在多民族国家里做个少数民族,世界完全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当时的郑和船队确实具备殖民美洲的实力(当然,这里不考虑毁灭性海难和疾病等极端意外事件)。
先看一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郑和船队先后航海七次,历时28年,足迹遍布东南亚群岛、南亚、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达非洲南端莫桑比克海峡。
郑和船队规模有多大呢?规模最大的一次航海人数约280000人(你没看错,我没搞错,是四个零!),航船250多艘。最著名的是郑和乘坐的宝船,可容纳船员近千人,船上可以行马,其余还有马船、粮船、水船和战船,四种船舰围绕宝船左右,分工明确,各斯其职,又能协同合作。
根据《郑和航海图》中的记载,郑和船队白天使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星看斗和水罗盘方法保持航向,并配有测深仪、计程仪等设备,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同时,船上可以种植蔬菜,保证船员的维生素来源,避免了坏血病。
这已经不仅仅是船队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敌舰队。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世界历史后得出的结论是,“大明帝国的舰队比亚洲任何国家的海军都强大,甚至欧洲所有国家的舰队联合起来也无法与大明帝国的海军相匹敌”。
看一下模拟图
再看一张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路线图
哥伦布船队从西班牙国土的最西端出发,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规模有多大呢?规模最大的一次航海人数约1500人,航船17艘(你没算错,约等于郑和船队的5%),航船吨位?不过百;航海技术?最先进的装置是罗盘;后勤保障?水果蔬菜是见不到的,能不能扛过坏血病全看船员自身体内的维生素储备了。
看一下哥伦布船队的模拟图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话一点没错。
要知道哥伦布到达美洲是在1492年,郑和下西洋是在1405-1433年期间,也就是说,中国人在欧洲人打开新世界大门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远洋航行能力,既然哥伦布能到达美洲并征服印第安人,那么郑和船队也必定具备这样的实力。
然而,近代欧洲人走上资本主义发家致富之路,仅仅只是因为具备殖民美洲的实力吗?不!比实力更重要的是动机!
首先来看看郑和和哥伦布的远航动机有何不同: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史学界众说纷纭,那我们就从行动看动机吧,郑和船队一路上做的事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宣扬国威,封赏沿途小国君主;2、打击海盗,维护海上秩序;3、朝贡贸易,用丝绸瓷器茶叶换奇珍异兽和香料。总体来看,郑和远航的动机是政治性的而非经济性的,明朝压根就没想过要通过开辟殖民地来发家致富。
再看看哥伦布的动机,很简单:去东方寻找财富,这也是全体欧洲人所渴求的。所以,哥伦布这帮人干的事和郑和完全不一样,他们登陆的第一件事是宣扬西班牙对这块陆地的所有权,然后呢?寻找并抢夺原著民的黄金。
正是因为欧洲人有强烈的寻求财富的动机,所以他们对美洲原著民的态度是侵略而非封赏,对海盗的态度是默许而非打击,贸易方式是罪恶的三角贸易而非平等地朝贡。郑和与哥伦布在动机和行为上的巨大差异,本质上是中国和欧洲在如何对待财富与异族问题上的观念差异。
即使郑和向东走,发现了美洲大陆,在大明帝国的眼里那也不过是片蛮荒之地,天朝也不屑于干贩卖奴隶的勾当,照例是赐一船丝绸瓷器,换取化外之民的一句皇恩浩荡,然后作为天朝上国继续做着朝贡这种亏本买卖。
何以见得?且看郑和一路所为和明朝的对外政策,郑和船队粮食兵器应有尽有,只要皇帝陛下一声令下,沿路各国都将成为殖民地,可他的主要任务却是收服各国称臣纳贡,满足皇帝君临万邦,四方来贺的梦想,他在东南亚收拾了海盗然后化干戈为玉帛,在印度立了一块和平纪念碑然后赐印册封,从非洲带回来长颈鹿然后奉为麒麟瑞兽。
所以说,中国没有走上欧洲列强的崛起之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文化观念。
中国重农抑商,虽然从唐宋时期就有人开始下南洋,但国人对待发家致富的侨商并未像欧洲人对待海外淘金者那样推崇;中国人重义轻利,所以宁愿每年恩赐大批财物以彰显大国风范也不愿去殖民掠夺,甚至不屑于平等贸易;中国人是精神贵族,且民丰物足(在明朝时期这句话还是对的),自认为不需要打别国的主意,如此一来,他国财富当然不会流入本国。
相比之下,十五世纪的欧洲是一个极度渴望财富的穷孩子,农业方面还不懂得精耕细作,工业革命以前更是谈不上工业,加上教会压榨,国王搜刮,唯一的致富之路——丝绸之路被垄断。这种情况下,只要能获取财富,可以豁出性命去航海,哪有心思管什么风度和文化?所以推崇冒险主义和殖民行为。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殖民主义,作为曾经深受殖民侵略之苦的中国人的后代,对这种邪恶的致富之道是予以谴责的。
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使中国错失了一次与世界深度交流的机会,我感到惋惜,但也使世界其他国家免遭侵略,我为此感到自豪。
大明做为世界第一强国,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尊重小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给予而不劫掠,主动调和各国矛盾,维持国际稳定,强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才是一个伟大国家的气度,这才是世界第一强国该有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