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什么时候用砖瓦,为什么中国的古人用蓝砖盖房子

2023-03-13 15:55:04 108阅读

我国什么时候用砖瓦,为什么中国的古人用蓝砖盖房子?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古人用蓝砖盖房子,而现在人都用红砖盖房子?

我们先来说下它们的工艺区别吧,所谓蓝砖应该是指青砖。青砖是由粘土和水塑形,在砖窑里高温(大约1000度)焙烤二十多天,然后再从砖窑顶部洒水闷窑三天,将高价的比如三氧化二铁还原成黑色低价的氧化铁。这样的青砖结实、耐碱、耐风化,耐水、色调统一美观,并且一般青砖个头都比较大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冬暖夏凉。

我国什么时候用砖瓦,为什么中国的古人用蓝砖盖房子

而红砖采用的材料是煤矸石、页岩、粘土碾碎混合搅拌挤压成型,放在砖窑里900度焙烤,氧化方式焙烤,砖里的铁元素被充分氧化成高价铁三氧化二铁,呈现红色。把砖里外烧红后,就可以熄火自然冷却。可以看出来,它的优点就是工艺简单,容易批量生产。相对青砖的优点,红砖都不如。

了解了红砖和青砖的工艺流程和材料我们大致就有了一些判断。下面我们以此来展开对上面问题的解答。我们常说秦砖汉瓦,说长城的砖石,这说明青砖保留的时间长。多亏了青砖的功劳,能给我们保留下来这么多生动的历史文物,欧美多是保留石头的东西!有点跑题了,我们再跑回来。以下是我的猜想,欢迎友友们一起来交流和分享:

一、青砖建筑容易保留,保留下来的都是青砖建筑,不论是官方还是私宅,因为在古代使用砖房的都是有钱有权之人,自然就不差钱和工艺流程了。毕竟是留给自己和子孙后代居住的。这是表象。

二、青砖端庄肃穆、清爽,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受到公私两方的一直青睐。

三、红砖建筑不容易保留,历史上一定有很多红砖建筑,但化为尘土了。这是主要原因。

四、在中国古代黄色是皇家的标志,被专用,红色在很多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形。所以这样使得红砖的建筑相对少。这是次要原因。

五、古代的中国人,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基本是有个草棚或者窑洞就不错了。总体砖瓦结构的住房就少。这是根本原因。

六、当代中国人住房建设繁荣昌盛,红砖应时应运而生,由于量大,显得比比皆是红砖住房。

七、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当代中国岂止千万间,这是时代的壮举。

八、实心红砖已经不建议再广泛使用,这样会破坏基础耕地,相信在第一个住房七十年使用寿命到达前,新材料会让我们惊诧现在科技的昌明。红砖也许又走进了历史的尘埃里,不得见。那时候的人们也许又会以为砖都是青砖,因为再看保留下来的,又是青砖!

在当代, 管它青砖还是红砖,都是为人民服务,哪个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哪个就会更流行更时尚!当我们的物质文明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的时候,相信为人民服也该具有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瓦灰是什么?

瓦灰取之于砖瓦碾成的细粉,根据粗细度,有粗灰、中灰、细灰之分,一般大面积堆灰时可用粗、中灰,小范围或后期填补孔洞及缝隙则用细灰。

注:调制漆灰作为补缺时,是一个由外到里缓慢的干燥过程,表干不等于内干,所以需要给漆灰一个充分的干燥时间,同时必须保证荫室温湿度,小面积(小指甲或以下大小)我一般至少干燥四到五天,更大面积的漆灰,为保证干透,7-10天是一个保守的时间,尽量避免大面积(大拇指或以上大小)的漆灰一次性进行补缺,干燥时间将会很长,甚至里面会永远干不掉,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多次中小面积的堆灰。

天工开物初中什么时候学的?

九年级语文学过《天工开物》两则。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红砖瓦的尺寸?

中国标准的粘土砖尺寸是240×115×53mm,加上砌筑用灰缝的厚度8~10mm,正好4块砖长加灰缝为1m,8块砖宽加上灰缝为1m,16块砖厚加上灰缝为1m,合起来方1m3砖砌体。该模数尺寸很好,因此称其为“标准砖”。4×8×16=512(块)。砌体中每立方米需用砖512块标准砖?(砂浆用量:1-0。24×0。115×0。053×512=0。748m3)

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哪部?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